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套装上下册)

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志钧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94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2350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页数:876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作者常年致力于章太炎研究,耗费三十余年收罗巨细,下功夫之大、之深,《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套装上下册)》可信,可引,可学。

内容简介

  《章太炎年谱长编》共70余万字,出版于1979年,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至今已坊间难求。
  《长编》按不同历史时期,结合章太炎的思想活动,分五卷:1868年-1894年为第一卷,1895年-1905年为第二卷,1906年-1911年为第三卷,1912年-1918年为第三卷,1919-1936年为第五卷。每一卷之前附按语,说明这一时期的国内形势和章氏的思想活动。基本上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全面记述章太炎的政治、学术活动。
  作者依据近年出版的各种相关文献,增订了约40万字,仍按《长编》的编次和时序,分为五卷。统一排在《长编》之后,为了便于读者检核,该部分内容单独装订成册。

作者简介

  汤志钧,著名历史学家。早年就读于无锡国专,194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受教于唐文治、吕思勉、周谷城、周予同等知名学者。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近代史研究室主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历史研究所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教授等。著有《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中华书局1961年)、《康有为与戊戌变法》(中华书局1984年)、《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1989年)、《鳞爪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专业书评


  年谱长编,为史学研究提供史料
  2013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新京报
  过去的研究者普遍强调梁漱溟在1957年鸣放期间沉默寡言躲过了一场灾难,殊不知排比相关者年谱,发现梁漱溟他老人家在那一年也是不甘寂寞,面对《文汇报》记者追问,梁漱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放了一通排炮。
  中国学术出版向来不那么容易,可是不经意间,在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一大批“年谱长编”。这是中国学术的基础,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也是创新不多的人文学术中一道稍微亮丽的风景线。
  据我个人收藏,比较早、比较好的年谱长编无疑属于丁文江、赵丰田的《梁启超年谱长编》。这个长编根据梁家收藏,将一大批未曾收进《饮冰室合集》的梁启超往来函札斩头去尾汇为一编,此间虽然衍生一些问题,如为尊者讳,将一些很重要的内容删除了,但这个长编帮助我们弄清近代史上许多大事。在过去几十年,哪一个研究近代史的不从这部年谱长编中获益?
  与梁启超年谱长编相类似的作品还有《孙中山年谱长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以及胡颂平的《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这几部作品在过去几十年构成近代史研究基本文献,与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体系,是近代史研究者案头必备工具书。
  遗憾的是,这类具有文献汇编、史料整理、史实考订于一炉的年谱长编在过去出版环境下实在太少了。假如一个研究者有意去做一个有意义的历史人物年谱长编,根本看不到其私家档案,根本无法提供史料,即便将已有文献系年编排,意义也不是很大。真正的年谱长编一定要像丁文江、胡颂平那样,首先得到谱主及其家人信任,愿意将未经整理,未被删改的史料交给编写者使用。当然,从编写者来说,一,要对谱主有爱、有研究,懂得谱主的价值,以及谱主在学术史上的意义;第二,编写者要有基本学术训练,知道怎样剪裁史料、安排史料。
  最近几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率先出版林则徐、盛宣怀、郑观应、张之洞等近代重要人物年谱长编,据说还有袁世凯等人的将要出版。中华书局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出版了《梁启超年谱长编》新版之后,不紧不慢出版了陈寅恪、蒙文通、李源澄、沈曾植,以及吕留良、莫友芝等近代或稍前一大批学人年谱长编。其他出版社也出版了一批不错的同类读物,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吕思勉先生年谱长编》,中央编译出版社的《钱穆先生学术年谱》,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蔡元培年谱长编》、《张伯苓年谱长编》,江西教育出版社的《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等,这一系列年谱长编极大扩充了新史料,研究者如果仔细阅读,会发现许多过去不曾见到的新鲜史料,这对于重构历史叙事意义重大。
  史料无限扩充是历史学研究的第一步。傅斯年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或许稍过,但必须承认,无论怎样伟大的判断、预言与分析,在一条史料面前就会原形毕露、无地自容。过去的研究者普遍强调梁漱溟在1957年鸣放期间沉默寡言躲过了一场灾难,殊不知排比相关者年谱,发现梁漱溟他老人家在那一年也是不甘寂寞,面对《文汇报》记者追问,梁漱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放了一通排炮。这是历史真实,至于怎样解读梁漱溟躲过了一场灾难,应该另有原因。
  呈现史料是一项无私的事业,是学术研究令人敬佩的地方,但怎样排比史料,通过排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年谱长编类出版物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启示。
  在过去很长时间,我们对于1900年发生的“东南互保”缺少理解,更缺乏研究,我们不知道东南督抚究竟是为了什么,竟敢如此大胆宣布清廷是“伪朝廷”,皇上的圣谕为“伪诏”,敢于不理朝廷,敢于与列强达成局部和平。这一事实固然为中国保留了后来复兴的基地,因为东南地区不仅是中国的粮仓,也是那个时代富庶的地区。过去的研究当然显得粗疏,没有深究。仔细阅读过去几年相继出版的盛宣怀、郑观应、张之洞等人年谱长编,我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新的发现,就能弄清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知道先究竟是谁动议的,东南督抚是怎样应对的,知道东南督抚、知识人这样做的苦衷与用意,从而也就知道义和团战争结束后朝廷为什么不追究这些督抚的责任,当然也不会去表彰他们在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
  年谱长编应该综合起来阅读,应该在宏大背景下寻找新史料,重建历史叙事。我们很早知道李源澄是章太炎晚年得意的门生由于史料阙如,我们很难知道细节。此次得读《李源澄年谱长编》,方才弄清李源澄与章太炎交往始末,知道李源澄拜见章太炎的大致时间,也知道章太炎喜欢这个小门生,除了二十几岁的李源澄学问好,还因为廖平这位老友,以及诸多四川门生等复杂关系。
  历史学研究,原本具有相当门槛,但由于过去多年粗疏学风的影响,弄得好像什么人都有资格著述。知识人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当然有权表达,因为一个国家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就是人们的心灵史。只是准确表达除了敬意、温情,还应有扎实功夫,要在原始史料上用力。假如一切热爱历史的人都有机会有能力作出一部人物年谱长编,相信近代中国的历史一定会有极大改观和进步。
  年谱长编只是历史表达的一个形式,这几年的发展让人刮目相看,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目录

上册(增订本)

编辑说明
卷一1868年-1894年
卷二1895年-1905年
卷三1906年-1911年
卷四1912年-1918年
卷五1919年-1936年

下册(增订部分)
卷一1868年-1894年
卷二1895年-1905年
卷三1906年-1911年
卷四1912年-1918年
卷五1919年-1936年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胡適著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一書,出版時特送了一本給章太炎,上寫「太炎先生指謬」,下署「胡適敬贈」,人名旁邊便用標點符號。章看到自己名旁加了黑杠,不禁大罵:「何物胡適!竟在我名下胡抹亂畫!」及至看胡的名旁也有黑杠,才消了氣說:「他的名旁也有一杠,就算互相抵消了罷!」案此傳說實不可信,章太炎在晚清時出版的《訄書》(鉛印本)等著作就曾採用旁線作為人名、書名號。所謂新式標點,在晚清以及明治時代的日本就已經發端了,不至於對此感到驚訝。

评分

好书

评分

作者常年致力于章太炎研究,耗费三十余年收罗巨细,下功夫之大、之深,《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套装上下册)》可信,可引,可学。作者常年致力于章太炎研究,耗费三十余年收罗巨细,下功夫之大、之深,《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套装上下册)》可信,可引,可学。作者常年致力于章太炎研究,耗费三十余年收罗巨细,下功夫之大、之深,《章太炎年谱长编(增订本)(套装上下册)》可信,可引,可学。

评分

这个商品很不错哦,值得推荐!一如既往地支持京东!!!

评分

特别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的一本书可以增长很多知识特别喜欢喜欢好

评分

乃是艺术界、文化界和出版界的盛事之一。说到张充和,难免不得不重提著名的“张家四姊妹”。张充和一九一三年生于上海,是苏州九如巷张家四姊妹里最小的妹妹,上有姐姐元和、允和、兆和。张家祖籍安徽合肥,曾祖父张树声乃是晚清重臣。父亲张武龄创办了苏州平林中学和乐益女中。出生甫一年,张充和便被叔祖母带回合肥老家,收养为孙女。叔祖母为她在家延请塾师,教诵诗文,习字临帖,与在苏州的姐弟们不同,受到的是旧式的教育。而这种教育与她日后的学问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套《张充和手抄昆曲谱》函套封面是余英时的题签,内附两张唱片《张充和昆曲选萃》和《张充和笛韵选萃》,白谦慎为之题签。内中共收录十册手折,一册为序跋,九册为曲谱,其中八册收录《学堂》、《游园》、《惊梦》、《拾画》、《叫画》、《硬拷》、《折柳》、《阳关》、《惊变》、《闻铃》、《哭像》、《弹词》、《活捉》、《寄子》、《纳姻》、《思凡》、《芦林》、《咏花》,凡十八折戏;另有一册为 《金瓶梅中所唱曲》,据该书编者陈安娜所作的编后记,此为一九八一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仿苏州园林的“明轩”建成时,张充和应邀在开幕式中演唱《金瓶梅》中的昆曲。 书中所收的曲谱以小楷精心写就,波磔中有隶书的意趣,提按间又有魏碑的筋骨。书风自是高古,而点画的转折之中,婉转有致的情态盎然纸上。司空图用“犹之惠风,荏苒在衣”来表达“冲淡”的境界,这句话用来形容张充和的书风亦是相称的。 是书分珍藏本和普通本两个版本,珍藏本的函套和手折封面为绢面,扉页上贴有张充和签名钤印的字纸。珍藏本随书另附书签两枚,分别印有张充和手书的隶书对联上、下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该联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为董桥先生收藏。董桥在《张充和的伤往小令》里,称她笔下的工楷与诗词有着《纳兰词》里“鸳鸯小字,尤记手生疏”的矜持。我以为这句形容确属精到,张充和书法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便是其高古贞远、毫不媚俗的气格。也正因如此,余英时在《张充和诗书画选》的序文里,浓墨重笔地从张充和的生平经历说起,追溯文人艺术之源流。此后在《工尺谱归我珍存》里,董桥又细细道来收藏张充和手钞曲谱的经过。凡此再三致意,读来令人尤其印象深刻。 “墨花艳艳泛春风,人与霜毫同雅健”,乃是当年张充和将所作的 《仕女图》 照片寄回给郑肇经时,所附《玉楼春》中的一句。张充和今年正是期颐之寿。而“人书俱老”的化境,也已体现在她的作品之中。

评分

章太炎逝世的時候,只願以五色旗覆蓋棺木,不承認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评分

在韦伯看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就是禁欲主义,节俭、勤奋而非奢侈、糜烂才是资本主义[ 韦伯所谓的资本主义,其实有着严格的“时空限定”。他考察的只是西欧和美国的资本主义(36页),而且他回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否认今后的资本主义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因为他觉得“初创时期”过后,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偏离,它已不需要资本主义精神的支持(本文后面会有论述)。所以,他考察的是需要资本主义精神支持的资本主义,在他看来,尽管中国、印度、巴比伦、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中世纪都存在过资本主义,但“那里的资本主义缺乏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36页)]发展的动力。然而,我认为,韦伯在书中考察的禁欲主义其实有三个阶段,而处于这三个阶段的禁欲主义,其特质和逻辑是不同的。    第一阶段是传统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这是我们所熟知的。这种逻辑是说,人要获得神的救赎,或者显示出其是上帝的选民,就必须不停地劳作而非游手好闲。但问题是,人如果不停地勤奋劳作,他的财富就会增加,基督教恰恰认为,“占有财富将导致懈怠,享受财富会造成游手好闲与屈从于肉体享乐的诱惑,最重要的是,它将使人放弃对正义人生的追求”。所以,基督教“反对占有财富的全部理由就是它可能招致放纵懈怠”(123页)。因此,当时的禁欲主义尽管强调勤奋节俭,但并不强调占有财富,劳作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最基本需求,而且“不劳者不得食”只是对穷人的告诫,对那些无需靠劳动为生的人则毫无意义(124页)。《圣经》中有一句是说有钱人进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由此可见新教之前的基督教正统对于财富的看法。因此,新教之前的禁欲主义只是要求人们劳作而非悠闲享乐,如此即可增益上帝的荣耀。    第二阶段便是新教的禁欲主义,也就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核。传统的逻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一步还是一样,即要获得救赎或是显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就必须辛勤劳作。可是劳作以什么为标准呢?换句话说,有什么证据表明一个人勤奋节俭,从而证明他是上帝的选民呢?那就是财富。因此,虽然有一点还是一样,即“人生短促,要确保自己的选择,这短暂的人生无限宝贵。社交活动,无聊闲谈,耽于享乐,甚至超过对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之时辰(至多为六至八小时)的睡眠,凡此种种皆位于应遭受道德谴责之列。……时光无价,因之虚掷一寸光阴即是丧失一寸为上帝之荣耀而效劳动宝贵时辰”,但其后果不一样,新教的伦理或者说资本主义精神要求人们最大限度地去赚取财富,作为一直以来教会所推崇的禁欲途径,“劳动”已不仅仅是“维持个人与社会之存在的必要的自然条件”(124页)。“时间就是金钱”就充分地表现了这种根本的转变,因为以前基督教是不提钱的。到这个时候,禁欲主义不仅适用于穷人,而且也适用于富人,因为“即使他们无需靠劳动挣得生活必需品,他们必须同穷人一样服从上帝的圣谕。

评分

章太炎还是很厉害,我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