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夏商周考古學》為吉林大學考古專業商周考古課程的教材,分為緒論、二裏頭文化、二裏岡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東周洛邑與列國文化、周邊地區青銅時代文化,共計七章,係統介紹瞭夏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的主要時空框架和部分有代錶性的專題研究,展示瞭夏商周考古的知識主脈及其在史學研究領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目錄
目錄
序 林法(三)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夏商周考古的研究對象與學科特點 (1)
一、夏商周考古涉及的時空範圍 (1)
二、夏商周時期在技術發展史中的位置 (2)
三、夏商周考古與中國社會史研究的關係 (5)
(一)傳統史觀與“五四”以來的新思潮 (6)
(二)關於奴隸製的問題 (6)
(三)關於夏商周三代國傢形式的問題 (7)
第二節 夏商周考古研究簡史 (8)
一、夏商周考古學與金石學 (8)
二、解放前的夏商周考古學(1921~1949年) (9)
(一)安陽殷墟的發掘 (9)
(二)易縣燕下都遺址的調查發掘 (10)
(三)浚縣辛村衛國墓地的發掘 (10)
(四)寶雞鬥雞颱墓地的發掘 (10)
(五)汲縣山彪鎮與輝縣琉璃閣墓地的發掘 (10)
三、解放後的夏商周考古學(1950年至今) (11)
(一)20世紀50~70年代初 (12)
(二)20世紀70~90年代前期 (14)
(三)20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 (15)
第三節 夏商周考古研究成果與展望 (17)
一、研究成果概覽 (17)
二、未來工作展望 (18)
第二章 二裏頭文化 (20)
第一節 文化命名、分期與年代 (20)
一、文化命名 (20)
二、分期與年代 (21)
第二節 都邑與重鎮 (25)
一、偃師二裏頭遺址 (25)
(一)宮殿區 (25)
(二)貴族聚居區 (30)
(三)手工業作坊區 (30)
(四)祭祀遺存區 (31)
二、鄭州大師姑城址 (31)
三、新鄭望京樓二裏頭文化城址 (32)
第三節 文化分布與區域類型 (33)
一、文化分布 (33)
二、區域類型 (34)
(一)二裏頭類型 (34)
(二)牛角崗類型 (35)
(三)楊莊類型 (35)
(四)下王崗類型 (35)
(五)東龍山類型 (35)
第四節 墓葬與宗教信仰 (37)
一、墓葬 (37)
(一)墓葬類型 (38)
(二)隨葬品組閤 (39)
二、宗教信仰 (41)
第五節 生産與經濟 (43)
一、農業、傢畜飼養與漁獵業 (43)
二、青銅器冶鑄業 (44)
三、玉石器加工業 (45)
四、漆木器製造業 (47)
五、陶器燒造業 (48)
六、骨器製作業 (48)
七、製車業 (49)
第六節 文化成分與形成機製 (49)
一、文化成分分析 (49)
(一)基本陶器組閤 (50)
(二)外來文化因素 (51)
(三)周邊地區所見二裏頭文化因素 (53)
二、文化形成機製 (55)
第七節 二裏頭文化與夏文化的關係 (59)
一、夏文化探索曆程 (59)
(一)第一階段(20世紀20~40年代) (60)
(二)第二階段(20世紀50~80年代初期) (60)
(三)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 (62)
二、夏商分界問題 (63)
三、“早期夏文化”與新砦期遺存 (64)
附:關於東下馮文化 (66)
一、發現與命名 (66)
二、分期、年代與分布 (67)
三、主要文化特徵 (67)
四、源流與性質 (68)
第三章 二裏因文化 (71)
第一節 文化命名、分期與年代 (71)
一、文化命名 (71)
二、分期與年代 (71)
第二節 都邑與重鎮 (74)
一、鄭州商城 (74)
(一)城牆 (74)
(二)宮殿區 (76)
(三)供水係統 (77)
(四)其他重要發現 (78)
(五)年代與性質 (79)
二、偃師商城 (80)
(一)官城 (80)
(二)小城 (87)
(三)大城 (87)
(四)其他重要發現 (88)
(五)年代與性質 (89)
三、鄭州小雙橋遺址 (90)
四、夏縣東下馮商城 (91)
五、垣麯商城 (93)
六、黃陂盤龍城商城 (95)
七、焦作府城商城 (97)
八、新鄭望京樓商城 (98)
第三節 文化分布與區域類型 (102)
一、文化分布 (102)
二、區域類型 (105)
(一)二裏因類型 (105)
(二)北村類型 (107)
(三)東下馮類型 (108)
(四)盤龍城類型 (109)
(五)大城墩類型 (109)
(六)颱西類型 (110)
(七)大辛莊類型 (111)
第四節 墓葬、宗教信仰與文字符號 (112)
一、墓葬 (112)
(一)墓葬分布 (112)
(二)墓葬形製 (113)
(三)墓室結構 (114)
(四)隨葬品組閤 (117)
二、宗教信仰 (118)
(一)鄭州商城祭祀遺跡 (118)
(二)偃師商城祭祀遺跡 (120)
(三)鄭州小雙橋祭祀遺跡 (121)
(四)占蔔 (122)
三、文字符號 (124)
第五節 生産與經濟 (125)
一、農業、傢畜飼養與漁獵業 (125)
二、青銅器冶鑄業 (127)
(一)鑄銅遺址 (127)
(二)采冶鑄造工藝 (129)
三、玉石器加工業 (131)
四、漆木器製造業 (132)
五、陶瓷器燒造業 (133)
六、骨角蚌牙器製作業 (134)
七、製車業 (135)
八、商業 (135)
第六節 二裏因文化源流與先商文化 (136)
一、淵源與流嚮 (136)
二、先商文化探索曆程 (137)
三、下七垣文化 (138)
第四章 殷墟文化 (143)
第一節 文化命名、分期與年代 (143)
一、文化命名 (143)
二、分期與年代 (144)
第二節 殷墟的範圍與布局 (147)
一、宮殿宗廟區 (148)
二、王陵區 (154)
三、族邑居址 (159)
四、手工業作坊 (161)
五、族墓地 (161)
第三節 文化分布與區域類型 (164)
一、文化分布 (164)
二、區域類型 (165)
(一)殷墟類型 (165)
(二)蘇埠屯類型 (167)
(三)前掌大類型 (168)
(四)天湖類型 (169)
(五)老牛坡類型 (170)
(六)旌介類型 (173)
(七)北莊子類型 (174)
第四節 墓葬、宗教信仰與文字 (176)
一、墓葬 (176)
(一)墓葬分布 (176)
(二)墓葬形製 (177)
(三)墓室結構 (177)
(四)隨葬品組閤 (179)
二、宗教信仰 (179)
三、文字 (180)
(一)甲骨文 (180)
(二)金文 (181)
第五節 生産與經濟 (183)
一、農業、畜牧業與漁獵業 (183)
二、青銅器冶鑄業 (185)
(一)鑄銅遺址 (185)
(二)鑄造工藝 (185)
三、玉石器加工業 (187)
四、漆木器製造業 (189)
五、骨角蚌牙器製作業 (190)
六、編織與紡織業 (191)
七、製車業 (193)
(一)車馬坑的埋葬方式 (193)
(二)馬車的結構與用途 (195)
八、商業 (195)
第六節 殷墟文化與二裏因文化的關係 (196)
一、殷墟文化與二裏因文化之問的缺環 (196)
二、缺環中的重要考古發現 (197)
(一)邢颱商代遺址群 (197)
(二)安陽洹北商城 (199)
三、商文化的考古編年序列 (203)
第五章 西周文化 (207)
第一節 分期、年代與文化分布 (207)
一、分期與年代 (207)
二、文化分布 (210)
第二節 西周都邑遺址 (211)
一、周原 (211)
(一)大型夯土建築基址 (212)
(二)青銅器窖藏 (216)
(三)周公廟遺址 (219)
二、豐鎬 (220)
(一)大型夯土建築基址 (221)
(二)青銅器窖藏 (224)
三、洛邑 (225)
第三節 地方封國重要發現 (228)
一、姬姓地方封國 (228)
(一)天馬-麯村晉國遺址 (228)
(二)黎城西關楷(黎)國墓地 (231)
(三)房山琉璃河燕國遺址 (234)
(四)邢閤南小汪-葛傢莊邢國遺址 (236)
(五)浚縣辛村衛國墓地 (239)
(六)平頂山*陽嶺應國墓地 (239)
(七)三門峽李傢窯-上村嶺虢國遺址 (242)
(八)韓城梁帶村芮國墓地 (244)
(九)麯阜魯國故城遺址 (246)
(十)滕州滕國故城遺址 (248)
二、異姓地方封國 (249)
(一)靈颱白草坡墓地 (249)
(二)寶雞*國墓地 (251)
(三)涇陽高傢堡戈國墓地 (253)
(四)洪洞坊堆-永凝堡楊圍遺址 (254)
(五)絳縣橫水倗國墓地 (256)
(六)翼城大河口霸國墓地 (258)
(七)鹿邑太清官長子口墓 (260)
(八)濟陽劉颱子年國墓地 (261)
(九)長清仙人颱郝國墓地 (262)
(十)高青陳莊豐國遺址 (264)
(十一)隨州葉傢山曾國墓地 (266)
(十二)隨州羊子山噩國墓地 (268)
第四節 墓葬、禮樂與文字 (270)
一、墓葬 (270)
(一)墓葬分布 (270)
(二)墓葬形製 (273)
(三)墓室結構 (276)
(四)隨葬品組閤 (277)
(五)特殊葬俗 (278)
(六)族葬製 (278)
二、禮樂 (279)
三、文字 (281)
(一)甲骨文 (281)
(二)金文 (282)
第五節 生産與經濟 (282)
一、農業 (282)
二、青銅器冶鑄業 (284)
三、玉石器加工業 (286)
四、漆木器製造業 (287)
五、陶瓷器燒造業 (289)
六、骨角蚌牙器製作業 (289)
七、紡織業 (290)
八、製車業 (291)
(一)馬車的埋葬方式 (291)
(二)馬車的結構 (292)
九、商業 (292)
第六節 西周文化的淵源與先周文化 (294)
一、西周文化的淵源 (294)
二、關於先周文化 (296)
(一)先周文化的概念 (296)
(二)先周文化探索的主流觀點 (296)
第六章 東周洛邑與列國文化 (299)
第一節 洛邑地區的東周文化 (299)
一、東周王城 (299)
(一)城垣 (299)
(二)宮殿區 (301)
(三)手工業作坊 (304)
(四)糧倉區 (305)
(五)陵墓區 (305)
二、東周墓葬特徵 (308)
(一)墓葬分類 (309)
(二)墓葬分期 (309)
第二節 東周晉與三晉文化 (312)
一、晉都新田 (313)
(一)城址與建築 (313)
(
前言/序言
夏商周考古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吉林大學幾代學術人的教育結晶,確實很好~所有的重點基本都點到瞭,同樣考古四捲本中的夏商捲也是不可多的的好書。
評分
☆☆☆☆☆
書是好書,作為教材來講,蠻不錯的。但是東北地區講的好多。。。
評分
☆☆☆☆☆
書質量不錯,值得閱讀,能夠發現一些自己想看到的知識。
評分
☆☆☆☆☆
整個19世紀,像法學、醫學等舊有職業重新組織起來,已強調其專業知識,它們人數增加,並取得較高地位。甚至神職人員也模仿類似方式。與此同時新職業大量增加。1800年皇傢外科學院成立,1856年不列顛醫學會成立,1825年法學會成立,這些事件把世俗的傳統職業建立在可靠聲譽的新基礎之上。[13]新職業極大地受到舊職業模式的影響,開始一個接一個地脫離商界,並自己組織起來-1818年土木工程師組織成立,1834年建築師組織成立,1841年藥劑師組織成立,1848年保險統計員組織成立,等等。所有這些組織都錶現齣利用這些職業對專業知識和正直的要求,已超脫於市場法則之上。1841-1881年間,全國人口增長60%,而十七種從事主要自由職業的人口增長瞭150%.從而構成中産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評分
☆☆☆☆☆
我是一個很愛讀書的人,基本上每1-3天讀完一本。所以也是經常買書的讀者。其次,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很好,沒有異味,不粗糙。一看就是正版,也是新書,塑封的。再次,送貨員的速度很快,態度也非常好,還幫忙送上樓,一句怨言都沒有。非常感動!還有,京東的價格一直挺給力,服務也好。我會繼續保持一直光顧。最後,關於書籍內容方麵,總體來說是一本好書,讀完受益匪淺,很有作用。收藏瞭,有空或者書荒時會隨時抽空看看。以下心得內容給各位參考參考:夏天的雨,乾脆,強勁;夏天的的雨,利落,爽快;夏天的的雨,生動,豪爽; 夏天的雨,毫不拖泥帶水;夏天的雨,像個男人! 他不像春天的雨那樣,淅淅瀝瀝,極盡瞭纏綿。他生性秉直,無所顧忌,來的猛烈,去的迅速。如果說春天的雨是搖曳著淺綠長裙的清純少女,那麼夏天的雨就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梁山漢子。他不像鞦雨那樣,星星點點,故尋閑愁。他總是在狂風大作中生情並茂,在電閃雷鳴中袒露胸襟,在驚心動魄中一諾韆金。如果說鞦天的雨是“誰憐憔悴更雕零”的李憶安,那麼夏天的雨就是披長發而仰天長嘯於澤畔江河的辛稼軒。他更不像鼕雨那樣,在劈哩叭啦的凜冽寒風中,無情的讓人全身發抖。他如發怒的神兵鼓噪而來,似摧枯拉朽的韆軍萬馬淩空進發。如果說鼕天的雨是給人們帶來的是沉寂的氣息,那麼夏天的雨就是“氣吞萬裏如虎”的粗豪男人給人帶來的奔放與狂野。他雖然豪邁,雖然狂放,雖然動人心魄,雖然大氣磅礴,但他和男人一樣,錶麵上錶現著堅強,內心卻十分的脆弱。他忍受著苦痛佯裝著乾脆,經受著磨礪佯裝著豁達,麵帶著微笑顯示著生命的剛強。在他不堪重負的時候,有時會哭會笑,有時會吵會鬧,但在哭過笑過吵過鬧過之後,又背負著希望、疲憊和責任走嚮瞭熱情;在他無奈的時候有時隻會悶頭抽煙,在他苦澀的時候有時隻會躲起來喝酒,有隻會在無人的角落裏哭泣,但在抽過喝過哭過之後,又裝齣瞭一副英雄的形象來走嚮瞭強大。他總是按季節固有的程序收獲他的圓滿。他不會因為人們的企盼而提前,也不會因為人們體驗乾燥而來晚。他總是率性而為,來去從容,總是轟轟烈烈,總是在短暫的瘋狂中不忘對大地的奉獻,總是在即將消逝的時候充滿著對生命的熱愛。如果說春天的雨婀娜多姿,是俏麗佳人,鞦天的雨纏纏綿綿,是悲情的怨婦,鼕天的雨冷酷無情,沒有瞭溫柔,那麼夏天的雨.有種色彩,明艷卻不庸俗;有種氣氛,淒美卻不絕望;有種思念,纏綿卻不造作,作文之初中作文:初中生寫景作文。哦,那便是鞦的色彩,那便是鞦的氣氛,那便是鞦的思念。春的繁花似錦,夏的綠樹成蔭,鼕的白雪皚皚,在這鞦風蕭瑟的季節早已淡去,唯有求是人們心中獨特的美景,它將歸來的訊息寄予紅葉,灑滿一地,告訴每一個人。鞦洋溢在農民的笑窩裏,看那層層的稻浪,金黃金黃,翻滾著近瞭。看那纍纍的果實,經過春的播種夏的洗禮,審批露水,咧開嘴露齣笑容,新奇的張望這個世界。沁人心脾的清香到處彌漫。鞦沉浸在涓涓的碧波裏。它所代錶的不僅僅是一份收獲,一份淒美,還有一份來年的希冀,望枯葉落盡,你是否會感到遺憾?看燕子南去,你是否會感慨萬韆?請看滿園的菊花,正開的姹紫嫣紅,那不是一種生命力的象徵麼?它們紅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在睏境中笑傲江湖,纔是真正可貴的。況且,葉子落瞭,又將會見來年枝頭吐新芽;燕子去瞭,又將會見來年歡喜報新春。以笑的姿態麵對落葉,麵對鞦天,麵對生活,你會發現,就連太陽也在笑著祝福我們。鞦飄灑在綿綿的細雨中。一切那麼朦朧,遠遠望見那片楓葉林,已是火紅一片。沒有任何人,隻剩下孤零零的荒塚,冷風吹起墳頭上的白草,我想起故去的親人。落葉歸根是一份宿命,殘花凋零是完成一次未完成的使命,晨露滑落更是一次生的光輝,隻是感慨起脆弱的生命,感慨起夢裏花落。逝去的已然逝去,我們無法左右。那麵對離彆,又當如何?我想起兒時的夥伴,想起曾經朝夕相處、歡笑嬉鬧的日子,以及不摻任何雜質的小小的心願,還有闊彆已久的恩師、同窗,夢中花落,香到憂傷。你們現在過得好嗎?鞦,它的確凝聚瞭太多太多。
評分
☆☆☆☆☆
可惜有些薄,內容都是比較新的,適閤最近讀瞭不少論文的。
評分
☆☆☆☆☆
本專業以中國考古學、考古學理論和田野考古為基礎,將中國北方、中國東北及東北亞地區的考古作為教學和科研的重點,把培養學生田野考古操作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首位。本專業以東北考古和東北亞考古為核心內容的中國邊疆考古為教學、科研重點。吉林大學考古學(後改為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科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由著名古文字學傢於省吾先生作為學科帶頭人,在曆史係組建瞭古文字研究室並招收研究生。1972年,吉林大學考古專業成立,張忠培先生任專業負責人。197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7年考古專業和博物館學專業從曆史係分離齣來,組建獨立的考古學係,林沄先生任係主任。2000年本學科的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被批準成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硃泓教授任中心主任。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學科是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第一批博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獲得曆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同年被列入“十五”期間國傢“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5年,以本學科為依托組建的“中國邊疆史地創新基地”被確定為國傢“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經過幾代人多年的建設,本學科現已形成一支由20餘名教授、副教授和青年博士組成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在中國邊疆地區古代文化、人類與環境方麵的綜閤研究實力居於國內領先地位。
評分
☆☆☆☆☆
好
評分
☆☆☆☆☆
本專業以中國考古學、考古學理論和田野考古為基礎,將中國北方、中國東北及東北亞地區的考古作為教學和科研的重點,把培養學生田野考古操作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首位。本專業以東北考古和東北亞考古為核心內容的中國邊疆考古為教學、科研重點。吉林大學考古學(後改為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科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由著名古文字學傢於省吾先生作為學科帶頭人,在曆史係組建瞭古文字研究室並招收研究生。1972年,吉林大學考古專業成立,張忠培先生任專業負責人。1973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7年考古專業和博物館學專業從曆史係分離齣來,組建獨立的考古學係,林沄先生任係主任。2000年本學科的邊疆考古研究中心被批準成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硃泓教授任中心主任。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學科是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第一批博士學位授權點,2000年獲得曆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同年被列入“十五”期間國傢“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05年,以本學科為依托組建的“中國邊疆史地創新基地”被確定為國傢“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經過幾代人多年的建設,本學科現已形成一支由20餘名教授、副教授和青年博士組成的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在中國邊疆地區古代文化、人類與環境方麵的綜閤研究實力居於國內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