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怎样连接的

网络是怎样连接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户根勤著周自恒译 著
图书标签:
  • 网络原理
  • 计算机网络
  • TCP/IP
  • 互联网
  • 网络协议
  • 数据传输
  • 网络技术
  • 网络通信
  • 网络基础
  • 信息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1249
商品编码:11255589957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日)户根勤 著;周自恒 译 定  价:49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1月01日 页  数:336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441249 第1章浏览器生成消息——探索浏览器内部1
1.1生成HTTP请求消息5
1.1.1探索之旅从输入网址开始5
1.1.2浏览器先要解析URL7
1.1.3省略文件名的情况9
1.1.4HTTP的基本思路10
1.1.5生成HTTP请求消息14
1.1.6发送请求后会收到响应20
1.2向DNS服务器查询Web服务器的IP地址24
1.2.1IP地址的基本知识24
1.2.2域名和IP地址并用的理由28
1.2.3Socket库提供查询IP地址的功能30
1.2.4通过解析器向DNS服务器发出查询31
1.2.5解析器的内部原理32
1.3全世界DNS服务器的大接力35
1.3.1DNS服务器的基本工作35
1.3.2域名的层次结构38
1.3.3寻找相应的DNS服务器并获取IP地址40
1.3.4通过缓存加快DNS服务器的响应44
1.4委托协议栈发送消息45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网络是怎样连接的》以探索之旅的形式,从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开始,一路追踪了到显示出网页的内容为止的整个过程,以图配文,讲解了网络的全貌,并重点介绍了实际的网络设备和软件是如何工作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网络的本质意义,理解实际的设备和软件,进而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同时,专设了“网络术语其实很简单”专栏,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一些网络术语的词源,颇为生动有趣。 (日)户根勤 著;周自恒 译 户根勤,早先从事软件开发,后进入网络行业。曾供职于日本网络设备厂商(外资企业)和靠前网络集成商,从事产品开发和技术咨询等工作。在工作之余还进行演讲、写作等活动。1998年离开公司,开始以演讲、写作以及运营论坛为主业。
周自恒,知名技术图书译者、全栈程序员、自然科学爱好者。初中时曾获得信息学奥赛天津赛区一等奖,曾任某管理咨询公司战略技术总监。译有《图解CIO工作指南(第4版)》《大数据的冲击》《代码的未来》《30天自制操作系统》《图解密码技术》《家用游戏机简史》《有趣的二进制》等。

编织宇宙的无形之网:一部探索“连接”本质的史诗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互联时代。从指尖轻触的智能设备,到驱动全球经济的复杂系统,再到人类文明的知识汇聚,无处不见“连接”的痕迹。但你是否曾停下脚步,深思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连接”,究竟是如何在我们眼前编织而成?它为何如此强大,又为何如此脆弱?它又如何塑造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编织宇宙的无形之网》并非仅仅是对某个技术细节的罗列,也不是对某个单一领域成果的堆砌。这是一部宏大的叙事,它试图从历史的深处挖掘“连接”的起源,从哲学的维度审视“连接”的本质,从科学的视角解析“连接”的运作机制,并从社会的层面探讨“连接”带来的深远影响。它是一次对人类最基本渴望——“连接”——的深刻剖析,一场关于信息、思想、情感乃至物质如何跨越时空藩篱的伟大旅程。 追溯源头:从结绳记事到电波飞舞 本书的开端,将带领读者穿越漫长的历史长河,追溯人类最初的“连接”尝试。我们从远古时期人类通过肢体语言、口耳相传、甚至是在洞穴岩壁上涂鸦来传递信息的方式说起。那些朴素的符号、简单的声音,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是渴望打破孤立、建立社群的本能体现。接着,我们见证了文字的诞生,这无疑是信息传递的革命性飞跃,它使得知识和经验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以传承和积累。纸张的发明、印刷术的成熟,更是将知识的传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前人的智慧。 然而,真正的“连接”革命,则发生在近代。电报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能够以接近实时的速度传递信息,消息不再需要漫长的旅途。电话的发明,更是将声音的传递推向了极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直接和生动。无线电波的发现,则彻底打破了物理线路的束缚,让信息能够自由地在空气中穿梭。这些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并非孤立的事件,它们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勾勒出人类渴望更紧密、更快捷地联系在一起的宏大图景。本书将详细讲述这些关键的发明者们的故事,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如何突破时代的局限,如何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我们编织这张无形的网络。 解构机制:探寻信息传递的脉络 在了解了“连接”的历史演进之后,《编织宇宙的无形之网》将深入探究信息是如何在这些网络中穿梭的。我们将从最基础的信号层面开始,探讨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以及它们如何被编码、解码,如何在不同的媒介上传输。我们将揭示电信号、光信号,乃至更复杂的无线电波,是如何承载着海量的信息,穿越铜线、光纤,或是在空气中跳跃。 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网络通信的核心技术。从早期简单的点对点连接,到如今错综复杂的互联网架构,我们将一步步剖析其中隐藏的奥秘。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协议——这些看似冰冷的术语,将在这里被赋予生命。我们将了解TCP/IP协议是如何确保数据包在茫茫网络中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DNS是如何将我们熟悉的网址翻译成机器能够识别的IP地址,以及CDN又是如何加速全球信息的传递。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一些更深层次的连接方式。例如,我们将会探讨无线通信的原理,从Wi-Fi到蜂窝网络,了解它们如何利用电磁波实现自由的连接。我们也会涉猎到卫星通信,这种跨越地球的连接方式,是如何让偏远地区也融入到全球通信的大家庭中。甚至,我们还会展望一些前沿的连接技术,比如量子通信,它所带来的颠覆性潜力,以及它将如何重塑我们对“连接”的认知。 思维的涟漪:连接如何重塑我们的世界 “连接”的意义,早已超越了物理层面的信息传递。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编织宇宙的无形之网》将把视角转向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等领域,探讨连接对人类文明带来的深远影响。 我们将分析社交网络的兴起,它如何改变了人际关系的模式,如何重塑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以及它对个体身份认同带来的影响。本书将深入探讨信息过载的挑战,以及我们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会筛选、辨别和利用信息。我们将审视“连接”所带来的便利,例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它们是如何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资源得以更广泛地共享。 同时,本书也不会回避“连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将探讨数字鸿沟的产生,一部分人因无法接入或有效利用网络而可能被边缘化。我们将讨论隐私泄露的风险,以及我们如何在享受连接便利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我们还会审视信息茧房的现象,即人们倾向于只接触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信息,从而加剧社会的分裂。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连接”的哲学意义。我们是孤立的个体,还是社会网络的节点?“连接”是增强了个体的自由,还是限制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在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我们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在这种无形的网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本书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思想实验,引发读者对自己所处连接时代的深刻反思。 超越界限:连接的未来展望 《编织宇宙的无形之网》的结尾,将带领读者一同展望“连接”的未来。物联网的兴起,将使得万物互联成为现实,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每一个设备都可能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数据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流动。5G、6G甚至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将带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本书将探讨人机交互的演变,从键盘鼠标到语音识别,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脑机接口,人类与机器的连接方式将更加自然和高效。我们还会展望宇宙通信的可能,当人类迈向星辰大海时,如何与遥远的地球保持联系,又如何与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建立沟通? 《编织宇宙的无形之网》是一部面向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读者而写。它没有冗长的技术术语,也没有枯燥的理论阐述。取而代之的是引人入胜的故事、生动的比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脉络的深刻洞察。阅读本书,你将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你将成为一个理解网络运作机制的智者,一个洞悉连接背后力量的思考者,一个能够在新时代浪潮中把握方向的 Navigator。 请翻开这本书,让我们一同沉浸在这张由无数节点、无数信息、无数思想交织而成的无形之网中,去感受它如何编织着我们的当下,塑造着我们的未来。这是一次关于“连接”的探索,一次关于我们自身存在的深刻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它在我书单里躺了很久,很多人都推荐过。我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技术性的书,可能读起来会比较吃力,但出乎我意料的是,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甚至可以说是有一些故事性。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专业术语,而是从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切入,然后逐渐深入到细节。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网络技术,更像是在讲述互联网这个庞大体系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比如,它会讲到一些早期的网络协议是如何诞生的,以及它们是如何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我特别喜欢它描述“TCP/IP协议族”的部分,就像是给网络建立了一套通用的语言规则,让不同的设备能够互相通信。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技术发展的魅力,以及这些看似冰冷的技术背后,所蕴含的人类沟通和协作的巨大力量。它让我对这个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无形之网”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想看了,一直听说名字很响亮,但一直没下决心。最近终于有时间,翻开来一看,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网络就是我手机上那个Wi-Fi图标,点一下就能上网,多简单的事。结果呢?里面讲的东西,让我直呼“原来是这样!” 比如,它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我的电脑连接到路由器,然后路由器再连接到电信公司,最后才到互联网,这个过程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完成的。那些IP地址、DNS服务器、MAC地址,听起来像天书,但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它们一个个讲明白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数据包的传输,就像一封封信件,经过层层中转,最终到达目的地。我以前觉得网络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现在才知道背后有这么精密的逻辑和无数的设备在默默工作。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个只会“点点点”的普通用户,而是对这个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技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它没有那些枯燥的技术术语堆砌,而是娓娓道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给我讲故事,让我觉得学习起来一点也不累,反而充满乐趣。

评分

我对网络连接这个概念一直有些模糊的认识,只知道是“连上网”就OK了。直到我翻开了这本书,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连接”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着多么复杂的学问。作者非常善于把抽象的技术概念,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比如,它会把网络节点比作城市中的各个交叉路口,数据包则像是车辆,在这些路口之间穿梭。我尤其对关于“数据传输过程”的讲解印象深刻,它让我明白,我们发送的每一条信息,并不是直接从A点到达B点,而是被分割成无数小的数据包,然后经过层层路由器,像接力赛一样,最终被重新组装起来。这本书让我不再仅仅是网络的“使用者”,而是开始对这个我们每天都在享用的技术背后的“工程师”们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它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互联网运行机制的大门。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我一个文科生,对计算机和网络这些东西基本就是一窍不通的。但书名又很吸引人,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想知道我们每天都在用的网络,背后到底是怎么运作的。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结果完全出乎意料。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而且善于运用各种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讲到路由器的时候,它会比喻成一个繁忙的交通枢纽,负责把信息从一个地方送往另一个地方。讲到IP地址的时候,就像是家庭住址,让信息知道该去哪里。这些比喻真的太精妙了,一下子就把我脑子里那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我发现,原来网络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技术,它的底层逻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便利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智慧和劳动。每一次网页的加载,每一次信息的发送,都牵涉到如此复杂的链路和协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这个数字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只是被动的使用者,而是能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审视它。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标题把我吸引住了。因为我一直是个对“为什么”充满好奇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我们每天都在接触,但又不太了解的东西。网络这个东西,我每天都要用,但除了知道它能让我上网、能聊天、能看视频,我真的不知道它背后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买来这本书,带着一种“探秘”的心情翻开。里面的内容,就像一场精彩的解谜游戏。作者一层一层地剥开网络的神秘面纱,从我们手机和电脑的物理连接,到数据如何在光纤和电缆中穿梭,再到服务器如何响应我们的请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域名解析”的部分,就像是一本巨大的电话簿,把我们熟悉的网址转换成机器能懂的IP地址,这样信息才能找到正确的服务器。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原来我们输入的每一个网址,背后都有一套严谨的查找和路由机制。它让我对互联网的运行原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模模糊糊的感觉,而是有了一些具体的画面和逻辑。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生动,即使是一些比较枯燥的技术细节,也能被讲得很有趣。

评分

内容丰富,易懂

评分

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等细读之后再来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接着买

评分

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等细读之后再来评价内容

评分

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等细读之后再来评价内容

评分

内容丰富,易懂

评分

书明显有问题,发货时不知道检查吗,怀疑是不是正版!

评分

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等细读之后再来评价内容

评分

这本书很好,值得你拥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