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仪器的不断改进和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而呈现出逐渐向小型化转变的趋势。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化学家为此进行了执著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从具有真正的变革意义上说,微型化学实验的大规模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我国,由于得到许多老一辈化学家和知名学者的鼓励和支持,微型化学实验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其中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如今,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对微型化学实验有着广泛的兴趣和要求,微型化学实验开展的规模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并在进一步发展之中。 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并得以快速发展,根本原因是它适应了时代发展旋律,符合“绿色化学”和“教育创新”的理念,体现了一种“小、快、省”的实验特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精神。由于试剂用量的节省和实验时间的缩短,实验教学成本明显降低了,同时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维空间,实验操作显得更加从容;由于反应剂量的缩小,实验难度也加大了,这给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学生的实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精心指导,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操作,从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学生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实验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实验的微型化带来的环境效益特别明显。实验污染大幅度减小,有机废液易于回收利用,实验室的空气变得相对清新了。在身受其益的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积极性、实验兴趣、好奇心和创造性欲望得以培养和提高。 关于微型化学实验的概念,著名的美籍华裔化学家马祖圣教授(Prof T S Ma)指出,微型化学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的实验原理与技术。中国微型化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周宁怀教授认为,微型化学实验包括中学化学到大学无机、有机化学等各类在微型装置中以少量试剂来进行的实验。所以微型化学实验的学科领域覆盖面比微量实验要宽得多。而且,由于微型化学实验的类型很多,对它的试剂用量没有必要也很难规定一个划一的数量界限。只要明确相对于常量实验来说,微型化实验试剂用量要少得多,而且仪器装置是微型化的实验即可。我们认为,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由于实验类型、反应种类、条件和难易各不相同,反应产率有高有低,如果划定统一的试剂限量来规范微型化学实验的概念是不现实的。微型化学实验必须以保证教学质量为前提,必须对实验结果、产品的质和量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和规定,必须包括有足够数量的产品以满足理化数据及波谱表征在内所有的教学环节。在这样的原则下来定位微型化实验仪器的合理规格及试剂的最小用量,才能使微型化学实验有可靠的实施基础和不断发展的空间。我们编写这本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基本思想就是要结合我国高校化学教育的实际,实事求是,能够微型化的实验就微型化,不能微型化的实验则半微型化。关于微型化实验仪器的设计与研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实验仪器的组合模式和操作方法既要大胆改革创新,又要继承传统模式的优点,还要考虑到与后续综合实验及科研训练相衔接。大学期间的实验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工作能力和实验作风,不能孤立地把微型化实验与常量实验完全割裂开来,以至于做完微型化实验就不会做常量实验操作。微型化实验与常量实验的关系与衔接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