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印章名作欣賞(增訂本)》內容是對印璽知識圖文並茂的介紹,包括印璽分類、派彆、風格等;另外還有對古今著名篆刻傢的介紹,包括他們的生卒年月,篆刻的藝術風格和方式,所屬派彆,以及在篆刻史上的地位和貢獻。《印章名作欣賞(增訂本)》對初學篆刻的人有很大幫助,對專業的讀者來說亦是一本有趣的讀物。
內頁插圖
目錄
序一 洪丕謨
序二 舒文揚
一 古璽——官璽
二 古璽——私璽
三 秦印
四 漢印——官印私印
五 漢印——玉印將軍印
六 漢印——繆篆印烏蟲書印肖形印四靈印
七 封泥與花押
八 隋唐以來官印
九 文何派
一〇 皖派(徽派)
一一 浙派
一二 鄧石如
一三 吳熙載
一四 趙之謙
一五 徐三庚
一六 鬍鏝
一七 吳俊卿
一八 黃土陵
一九 齊璜
二〇 趙石
二一 易熹
二二 趙時桐
二三 陳衡恪
二四 王裉
二五 簡經綸
二六 馬公愚
二七 王賢
二八 錢壓
二九 鄧散木
三〇 方岩
三一 來楚生
三二 羅福頤
三三 陳暈
三四 錢君匈
三五 Ⅱ十豐
三六 侯昌
三七 印章的邊跋藝術
後記(一)
後記(二)
二〇一三版《印章名作欣賞(增訂本)》後記
一點說明
精彩書摘
九 文何派
到瞭明代中期,由於文彭、何震的倡導,印章藝術發生瞭劃時代的大變化。首先是改革瞭刻印材料、引進瞭青田石章,使得學識淵博的人能自篆自刻,篆刻藝術由銅印時代進入瞭石印時代。其次,從形式上,也一反隋唐以來日趨闆滯無生氣的九疊文,和漸趨縴弱的宋元圓硃文,文何派的印傢高舉宗法秦漢印的復古大旗,竭力提倡典雅、渾樸的風格。同時,受隋唐以來官印印背鑿款的啓發,開始在石章上刻款,並且在內容上把單純地保留刻製者姓名的作用,發展為詠物抒情,與印章藝術有機組成的完整藝術形式。明清兩代文人雅士的文藝修養,使邊款形式達到瞭詩文書畫的完美統一,方寸之地寄托瞭藝術傢的奇思妙想。印章藝術的大變革,産生瞭以文彭、何震為先導的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篆刻傢,給我們留下瞭大批珍貴的印章遺産,印章藝術又一次掀起高潮,古老的印壇重新煥發齣勃勃生機,篆刻理論這一領域也得到瞭相應的進展。下麵介紹文彭、何震與他們的部分作品。
文彭(1498—1573),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壽承,號三橋,是著名書畫傢文徵明的長子。擅書畫,曾做過兩京國子監博士,因此一些書上稱他為文國博。他把燈光凍石引進到篆刻界,對篆刻藝術的發展起瞭決定性的作用。元末王冕最初以石代銅刻印的嘗試,到瞭文彭時代纔廣開風氣,成為時代的習尚。
據周亮工的《印人傳》記載,文彭一次途經西虹橋,看到瞭一個老人肩負的兩筐石料,這種當時用來製作婦女裝飾物的凍石,引起瞭這位國子監博士的注意,因此就把石料全買下瞭,燈光凍石就是通過這樣的契機,進入瞭篆刻界,使秦漢之後沉悶荒蕪的印壇開齣瞭第一批奇花異卉,使明清的篆刻界進入瞭一個任憑馳騁的廣闊天地。
由於文彭在篆刻史上承前啓後的功績,人們把他視作開宗立派的祖師。但因當時無編集專人印譜的風氣,故文彭的印流傳極少。而一些造假印者又喜僞托文彭得以牟利,因此,傳世之作真僞混雜。這裏從他書畫作品上的自用印中選擇幾方介紹賞析。
硃文“文彭之印”(圖105),把圓硃文圓勁秀麗的結體和綫條在印章上錶現齣來,很不容易,這對看慣瞭九疊篆的人們來說,真可說是耳目一新。“文”字采用古寫法,飾以三撇,“彭”字下部一橫延長,把三撇置於一橫之上,有一種穩定感,“印”字的“爪”字頭,變化為三個極具裝飾感的鈎圈,在穩定的基調中,顯得富於變化而不呆闆,充分顯示其藝術創造能力。
白文“文彭之印”(圖106),刀痕明顯,雖然四字筆畫懸殊,但“彭”字連邊後,使人感到筆畫比較統一,從這方印可以明顯地看齣他在學習漢印傳統中所作的探索和努力。正如明人周應願《印說》一文中的生動比喻:“刻陽文須流麗,令如春花舞風;刻陰文須沉凝,令如寒山積雪;刻落手處須大膽,令如壯士舞劍;刻收拾處須小心,令如美女拈針。”我們從他的硃白文創作中,可以看齣他的確有這方麵的追求。此印四邊破損嚴重,據記載,這也是文彭在模仿漢印殘破美方麵作齣的嘗試,據說他刻完印後,有時把印放在木盒中,叫童子不斷搖動木盒,藉助石章在木盒內的不斷碰撞來顯現齣一種斑駁古樸的奇趣。
“任俠自喜”(圖107)一印,學比較工整的漢印,盡管離漢印的神髓還有一大段距離,後起的一些明清印傢,刻白文確有遠遠超過他的,但作為一個剛剛擺脫九疊文藩籬的探索者來說,其意義遠遠不在一方印。此印及下列“七十二峰深處”均收錄在《承清館印譜》。
……
前言/序言
印章名作欣賞(增訂本)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