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南京CITY城市地图 | ||||||||||||||||||
| 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
| 书号ISBN: | 9787503166679 | ||||||||||||||||||
| 审图号: | 苏S(2012)056号 | ||||||||||||||||||
| 版次: | 2018年1月 | ||||||||||||||||||
| 尺寸: | 袋装尺寸:145MM X 295MM 展开尺寸:594MM X864MM | ||||||||||||||||||
| 语种: | 中文 | ||||||||||||||||||
| 装帧: | 平装 | ||||||||||||||||||
| 净重: | 约65g | ||||||||||||||||||
| 定价: | 10元 | ||||||||||||||||||
这本南京地图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略带复古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就在计划一次南京深度游,想避开那些人山人海的经典游客路线,来一场更贴近当地人生活的探索。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拿在手里的质感吸引住了,纸张的厚度适中,不是那种一折就容易坏的廉价材料,感觉能陪我走完整个旅程。而且,那个“赠卡片放大镜”的设置简直是太贴心了!我这老花眼,在看那些小巷弄名或者景区周边的详细标注时,别提多需要了。我试着用那个放大镜扫了一眼鼓楼区的一些老街区,那些细小的标注点一下子清晰了不少,这对于规划徒步路线来说简直是神器级别的存在。地图的配色也做得很有心思,主干道用醒目的颜色区分,而那些历史文化街区则用了柔和的色调,让人在快速定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层次感。光是研究这个地图的目录和图例,我就花了快一个小时,因为它似乎不仅仅是一张交通导览图,更像是一本微型的南京生活百科全书的引子。我尤其期待它在解析地铁换乘系统方面的表现,希望它能比手机APP更直观地展示出复杂的换乘通道,毕竟在人多的时候,电子屏幕有时候还不如一张实体的、清晰的地图来得可靠。
评分作为一个对城市历史变迁有兴趣的读者,我购买地图时,还会关注它所反映的城市时间截面。2018年的版本,意味着它记录了当时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这对我来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我注意到,地图对一些尚未完全成型的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区域也做了预留性的标记,这让我可以对比今天的实际建设情况,从而评估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走向。这种历史对比的乐趣,是任何电子导航都无法提供的。而且,地图的整体布局逻辑非常符合一个习惯于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观察的人的思维习惯。从封面打开后的大范围城市概览,到中间展开后的核心城区详图,再到附带的交通枢纽专项图,层层递进,结构清晰。最后,那个附赠的卡片放大镜,如果我没有看错,它的大小和厚度正好可以塞进钱包的卡槽里,作为应急备用,这简直是锦上添花的设计,足见制作者对用户体验的细致入微。
评分我个人比较看重地图的“可读性”和“信息密度”之间的平衡。有些地图为了追求详尽,把信息堆砌得密密麻麻,结果反而看不清重点,变成了废纸一张。而这张南京地图在处理信息密度上,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平衡点。比如,在旅游景点集中的区域,它会用更细的线条和更集中的排版来展示步行导览信息,并附带了清晰的比例尺标注;而在郊区或者工业区,它则会侧重于主要交通干线的清晰度,减少了次要道路的干扰。更值得称赞的是,地图的防反光处理做得很好,我试着在下午阳光直射的窗边查看,文字和线条依然清晰锐利,不像某些光面印刷的地图,在强光下简直无法辨认。这种对光影效果的考量,体现了制图者对实际使用场景的深入理解。它不是一个仅仅放在书架上炫耀的装饰品,而是真正为“在路上”的人设计的工具。
评分我对于地图的实用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个像南京这样历史悠久、街道错综复杂的古都。很多时候,网络地图会因为过度简化或者算法的偏差,把一些小径或者历史遗迹标注得含糊不清。这张地图的详尽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特意翻到了秦淮河一带,那里是出了名的“九曲回肠”,连本地人有时候都会迷路。我观察到,它对那些紧密相连的亭台楼阁、狭窄的石板路,甚至是一些非机动车道的走向都做了精细的描绘。让我特别惊喜的是,它似乎还标注了一些我之前在网上搜索攻略时遗漏的、比较隐秘的小吃店位置,虽然没有详细的菜单介绍,但光是能把这些“苍蝇馆子”准确地定位在某一栋建筑的旁边,就已经非常厉害了。这说明地图的绘制者绝对是花了大工夫去实地考察的,而不是简单地基于官方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这种融入了“人情味”的制图方式,让这张地图从一张冰冷的工具,升华成了一份充满善意的旅行指南。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完全依赖它来导航,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城市宝藏。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种实体地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摆脱对手机电量的焦虑。在户外游玩一整天,导航APP的耗电速度简直是惊人的。而这张2018年的新版南京地图,正好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它对南京市的城市扩展和新建交通枢纽的更新,看起来是比较及时的。我住在老城区附近,但计划要去江北新区看看那边的发展情况,而很多老地图在这个区域的信息可能已经严重滞后。拿到这份地图后,我首先核对了几个最近才投入使用的地铁站点和高架桥的走向,惊喜地发现它们都被准确地纳入了版图。这对于我这种喜欢跑新开发区域的“探险家”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此外,地图的折叠方式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不是那种一拉就容易撕裂的扇形折叠,而是更像那种老式的、可以反复对折的样式,即使我把它塞进背包侧袋反复摩擦,也不容易出现地图边缘卷边或者破损的情况,耐用性看起来相当不错,这对于频繁使用地图的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