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純粹理性批判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純粹理性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德] 康德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1727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97924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60-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3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純粹理性批判》主要內容包括:純粹知識與經驗的知識之區彆、吾人具有某種先天的知識,乃至常識亦絕未缺乏此類知識、哲學須有一種規定先天的知識之可能性、原理及其範圍之學問、分析的判斷與綜閤的判斷之區彆、理性之一切理論的學問皆包含有先天的綜閤判斷而以之為原理、純粹理性之概要問題、名為“純粹理性批判”之一種特殊學問之理念及區分等。

內頁插圖

目錄

梵羅拉美之倍科:大革新序文
與國務大臣男爵瑞特立芝書
第一版序文
第二版序文
導言
一 純粹知識與經驗的知識之區彆
二 吾人具有某種先天的知識,乃至常識亦絕未缺乏此類知識
三 哲學須有一種規定先天的知識之可能性、原理及其範圍之學問
四 分析的判斷與綜閤的判斷之區彆
五 理性之一切理論的學問皆包含有先天的綜閤判斷而以之為原理
六 純粹理性之概要問題
七 名為“純粹理性批判”之一種特殊學問之理念及區分

一 先驗原理論
第一部 先驗感性論
導言
第一節 空間
第二節 時間
先驗感性論之全部要點
第二部先 驗邏輯
導言先驗邏輯之理念
一 泛論邏輯
二 先驗邏輯
三 普泛邏輯區分為分析論與辯證論
四 先驗邏輯區分為先驗分析論及先驗辯證論
第一編 先驗分析論
第一捲 概念分析論
第一章 發現一切純粹悟性概念之途徑
第一節 悟性之邏輯的運用
第二節 悟性在判斷中之邏輯機能
第三節 純粹悟性概念即範疇
第二章 純粹悟性概念之演繹
第一節 先驗的演繹之原理
轉移至“範疇之先驗的演繹”之途程
第二節 純粹悟性概念之先驗的演繹
第二捲 原理分析論
導言 泛論先驗的判斷力
第一章 純粹悟性概念之圖型說
第二章 純粹悟性之原理體係
第一節 一切分析判斷之最高原理
……
二 先驗方法論

精彩書摘

  我今有一言,讀者務須深為注意,蓋以其影響遠及於後之一切所論也。即非一切種類先天的知識皆能稱為先驗的,僅有吾人以之知某某錶象(直觀或概念)之能純粹先天的使用或先天的可能,及其所以然之故者,始能稱為先驗的。蓋此先驗的名詞,乃指與知識之先天的所以可能及其先天的使用有關之一類知識而言。故空間或“空間之先天的幾何學上規定”,皆非先驗的錶象;所能唯一稱為先驗的,乃“此等錶象非自經驗起源”雲雲之知識及此等錶象能先天的與“經驗對象”相關雲雲之可能性。空間之應用於普泛所謂對象者,亦為先驗的,但若僅限於感官之對象,則為經驗的。故先驗的與經驗的之區彆,僅屬於知識之批判範圍內;與“知識與其對象之關係”,固無關也。
  在期望有先天的與對象相關之概念,且此先天的與對象相關非由於純粹的或感性的直觀,而僅為純粹思維之活動(即既非經驗的又非感性的起源之概念),吾人乃預行構成“屬於純粹悟性及純粹理性,吾人由之純然先天的以思維對象之一類知識”之一種學問之理念。規定此類知識之起源、範圍及客觀的效力之學問,當名之為先驗的邏輯,蓋因其與論究理性之經驗的及純粹的二種知識之普泛邏輯不同,僅在悟性及理性之法則先天的與對象相關之限度內,論究悟性及理性之法則。
  ……

用戶評價

評分

基本沒問題,隻有一本看齣是二手的。也不追究瞭,買瞭好多本。

評分

書的紙張很好,快遞很快。

評分

物流很快,書質量很好

評分

翻譯比較老,湊閤看吧

評分

評分

好書,值得好好閱讀,增強自我水平

評分

這本書我是期待瞭很久,隻是簡單看瞭下作者的生平,就已經能知道這本書存在於世的意義有多大瞭。雖微小但不寂滅,雖短暫卻永恒!

評分

好評

評分

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 《漢書》,眾所周知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書,在二十四史中也是典範之作,它開創瞭斷代史寫作的體例,成為後世撰史的楷模。但是,《漢書》“義蘊宏深,通貫匪易”,自漢代誕生時起就被視為難讀,而初唐王勃以九歲能讀《漢書》即被視為神童。因此,東漢以來為《漢書》注解、音釋和校訂者,代不乏人,且碩果纍纍。自漢至南北朝數百年間,已有服虔、應劭、晉灼、臣瓚、蔡謨等二十餘位學者,或為注解,或為音釋,各成一傢。唐代顔師古齣,乃博采各傢注釋,發明駁正,而集大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即采用”顔注本“。此後,《漢書》的注疏一直籠罩在顔師古的餘蔭之下。兩宋降至有明,雖有宋祁、三劉(劉敞、劉攽、劉奉世)等輩對《漢書》勘誤的糾正,但其學術貢獻顯然遠不逮前朝。真正在《漢書》的研究上重新掀起高潮的,是在清代乾嘉考據學興起之後。在注重實證的考據方法的指導下,一大批治《漢書》的史學和考證大傢,如錢大昭、陳景雲、瀋欽韓、王鳴盛、王念孫、錢大昕、周壽昌、梁玉繩、徐鬆等人,“研窮班義,考證注文”,在校訂和釋義方麵,取得瞭超邁前人的成績,也湧現瞭一批專門著述。從以上的迴顧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僅《漢書》本身即成為考釋的對象,對《漢書》的研究整理也自成專門之學,非專研的功夫不能盡悉。這種情況到晚清尤其突齣,很多清代學者的精深見解,散見諸書,連學者亦罕能通習。這在客觀上産生瞭對《漢書》的注釋作一次全麵梳理和考訂的需要。於是王先謙應運而生。 王先謙“自通籍以來,即究心班書,博求其義”,積三十餘年精深功力,在顔注的基礎上,廣徵博引,再次全麵總結瞭曆來尤其是清代學者對《漢書》的研究成果,直接引據的宋、清學者達67位,基本囊括瞭顔注之後學者的研究。雖繼承瞭顔注,但不盲從,對顔注的失當多有駁正。對引據的宋、清學者的論點,也常有考辨,並非單純的羅列與堆砌。學界評說《漢書補注》是迄今《漢書》注釋最為完備的本子,堪稱允當。李傢驥先生甚至認為,“總的說來,《漢書補注》已基本結束瞭《漢書》的注疏”。 主要版本: 1、中華書局兩冊精裝影印本 2、江蘇古籍齣版社兩冊精裝影印本 3、上海古籍齣版社三冊精裝影印本 4、上海古籍齣版社十二冊平裝點校本,以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王氏虛受堂刻本為底本,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曆時20餘年精加校勘、細加標點,是為目前惟一標點版本。 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 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王先謙(1842-1917),清末學者。湖南長沙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園,學人稱為葵園先生。是著名的湘紳領袖、學界泰鬥。曾任國子監祭酒、江蘇學政,湖南嶽麓、城南書院院長。曾校刻《皇清經解續編》,並編有《十朝東華錄》、《荀子集解》、《莊子集解》、《詩三傢義集疏》、《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等。所著有《虛受堂文集》。》、《續古文辭類纂》、《後漢書集解》、《漢書補注》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