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规模化养殖场卫生防疫技术丛书:羊场卫生防疫》主要从羊的品种、羊场建设、羊的饲养管理、羊的饲料营养、羊场的生物安全措施、羊的保健与疫病监测和羊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多方面着手,结合规模化羊场以及羊的生理特点进行综合介绍。供养羊企业、养殖户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国家对羊场疫病防治的相关措施
一、面临的形势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三、总体策略
四、优先防治病种和区域布局
第二节 规模化养羊生产现状
一、世界养羊业现状
一、中国养羊业现状
三、现代化、规模化养羊模式
四、羊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节 规模羊场疾病流行特点
一、疫病种类多、危害重
二、疫情发生风险高
三、人兽共患病防控形势严峻
四、病原传入和变异加剧
五、细菌病危害加剧
六、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增多、疫情复杂
七、疫病流行的周期和空间发生变化
八、外来疫病威胁日益严重
第四节 导致规模羊场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一、饲料营养搭配不合理
二、饲养密度大、羊只接触率高
三、羊只流动性加大、不规范引种
四、羊场规划设计不合理、羊舍卫生环境条件差
五、消毒防疫不到位
六、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第五节 规模羊场疾病防控基本原则与措施
一、健康饲养
一、检疫制度
三、免疫接种
四、卫生消毒
五、药物预防
六、定期驱虫
七、预防中毒
八、疫病防治
九、加强对有关法规的学习
十、发生疫病羊场的防疫措施
第二章 羊的品种与疫病防控
第一节 羊的品种特点
一、小尾寒羊
一、湖羊
三、蒙古羊
四、西藏羊
五、哈萨克羊
六、滩羊
七、杜泊羊
八、东弗里生羊
九、萨福克羊
十、特克赛尔羊
十一、美利奴羊
十二、无角陶赛特羊
十三、波尔山羊
十四、黄淮山羊
十五、南江黄羊
十六、努比亚山羊
十七、马头山羊
十八、萨能奶山羊
第二节 种羊的选择
一、选种的根据
二、选种的方法
三、做好后备种羊的选留工作
第三节 引种方法
一、引种原则
二、引种应注意的事项
第三章 羊场建设与羊病防控
第一节 羊场场址的选择
一、羊场场址的选择原则
一、羊场场址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羊场总体规划设计
一、羊场的规划原则
一、羊场的功能分区及其规划
三、羊场规划设计
第三节 羊舍规划建设
一、羊舍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羊舍类型
三、羊舍的布局
四、羊舍基本构造
第四节 羊场基础设施建设
一、肉羊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原则
二、防护设施
……
第四章 饲料营养与羊病防控
第五章 饲养管理与羊病防控
第六章 规模羊场生物安全措施
第七章 规模羊场药物保健与疫病监测
第八章 羊病诊断与治疗技术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4.动物疫病防治优势区在海南岛、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自然屏障好、畜牧业比较发达、防疫基础条件好的区域或相邻区域,建设无疫区。在大城市周边地区、标准化养殖大县(市)等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程度较高地区,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第二节规模化养羊生产现状一、世界养羊业现状(一)羊肉需求量增大世界羊肉产量增长迅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膳食结构的改变,国际市场对羊肉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羊肉产量持续增长。
(二)羔羊肉消费加快
世界各国重视肉羊生产,英国、法国、美国、新西兰等养羊大国的养羊业主体已变为肉用羊的生产,历来以产毛为主的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其肉羊生产也居重要地位。世界养羊业出现了由毛用转向肉毛兼用甚至肉用的趋势,一些国家将养羊业的重点转移到羊肉生产上,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起自己的羊肉生产体系。
羔羊肉具有瘦肉多、脂肪少、味美、鲜嫩、易消化等特点,世界各国对羔羊肉的消费需求增加很快。同时,由于羔羊生后最初几个月生长快、饲料报酬高,生产羔羊肉的成本较低,一些养羊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开始进行肥羔生产,并已发展到专业化生产程度。
(三)重视科学、环保养殖
羊肉是世界公认的高档食品,国际贸易中价格较高。肉羊生产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少、时间短,没有有害物质残留;在草原上自由运动、自然生长的肉羊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绿色环保型羊肉备受消费者青睐。
(四)肉羊品种良种化
世界肉羊品种良种化,杂交繁育发展迅猛。世界各国重视新的高产优质肉羊培育,所培育的新品种的主要特点是经济早熟,产肉性能好,繁殖力高,全年发情、配种与产羔,遗传性稳定,适应性强等,主要如夏洛莱羊、剑桥羊、波利特羊、阿尔科特羊、南江黄羊等。杂交繁育已成为获取量多、质优和高效生产羊肉的主要手段,多数国家的绵羊肉生产以三元杂交为主,终端品种多用萨福克羊、无角或有角陶赛特羊、汉普夏羊等;山羊肉生产以二元杂交为主,终端品种多用波尔山羊、简那巴利羊、纽宾羊等。
……
前言/序言
羊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食草反刍家畜,有绵羊和山羊,为六畜之一。羊是牛科分布最广、成员最复杂的一个亚科。羊全身是宝,其毛皮可制成多种毛织品和皮革制品;羊肉肉质较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磷脂,胆固醇含量少,是绿色畜产品的首选;羊血、羊骨、羊肝、羊奶、羊胆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中国的养羊历史悠久,原始社会人类从渔猎生产方式逐渐过渡到畜牧生产方式首先是从养羊开始的。早在5000年以前,野生绵羊和山羊已被驯化为家畜,为人们提供肉、奶、毛、皮等生活资料,后魏时期已有羊的繁殖、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记载。由于各种原因,近代中国养羊业落后于欧美,甚至非洲等国家。
目前,一谈到肉羊养殖,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放羊。放牧模式是从5000年前延续到现在,放眼整个社会,哪个行业还在坚持着5000年前的生产模式,如何实现中国养羊业的崛起,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工厂化养羊业,是中国养羊的必经之路。工厂化养羊业,不仅要有现代化的人才,还要有与现代化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设备,实现现代化的饲养和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设施设备,借鉴猪、鸡、牛等养殖模式,结合羊的生理特点,减少劳动力使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体系,加速肉羊养殖模式的转变。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发展现代标准化肉羊养殖的前提,要以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理念去经营肉羊产业。同时,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结合羊的生理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饲料生产加工设施设备。
作者根据自己对养羊业的理解,编写了《羊场卫生防疫》一书,主要从羊的品种、羊场建设、羊的饲养管理、羊的饲料营养、羊场的生物安全措施、羊的保健与疫病监测和羊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多方面着手,结合规模化羊场以及羊的生理特点进行综合介绍。供养羊企业、养殖户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羊场卫生防疫:打造健康羊群,保障品质生产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已成为主流。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各种疾病的威胁,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严重影响。羊作为重要的经济动物,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因此,科学有效的卫生防疫技术是保障羊场健康发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关键。 本书《规模化养殖场卫生防疫技术丛书:羊场卫生防疫》并非一本孤立的养殖手册,而是旨在构建一个系统、全面的羊场卫生防疫框架。它深入剖析了影响羊只健康的关键因素,从源头预防到临床应对,再到环境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层层递进,为养殖者提供一套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解决方案。本书的内容并非对羊病症状的简单罗列,而是着重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即便在疾病来袭时,也能做到精准施策,将损失降至最低。 第一章:筑牢健康基石——羊场环境与设施的科学布局 本章深入探讨了羊场环境与设施对卫生防疫的重要性。一个科学合理的场区规划是疾病预防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选址与布局: 详细讲解如何选择适合养殖的场址,包括地势、水源、通风、日照等自然条件的要求,以及与居民区、交通要道的距离。科学的场区布局能够有效隔离疫病源,避免交叉感染,例如生猪区、牛羊区、家禽区等功能区的划分,以及病死畜禽处理区、隔离区、消毒通道等关键区域的设置。 建筑结构与材料: 重点介绍羊舍的建造标准,包括保温、通风、采光、防潮等关键性能。我们会分析不同建筑材料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选择环保、易于消毒、耐腐蚀的材料。例如,地面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易于冲刷、干燥且防滑的材料,以减少细菌滋生。 饲养设施的卫生要求: 详细阐述饲喂器、饮水器、粪便处理系统等设施的卫生标准。强调设备的设计应便于清洁和消毒,避免死角,减少病原体积聚。我们将提供不同类型饲喂器和饮水器的卫生维护建议,以及自动化粪便处理系统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消毒设施与区域: 科学配置消毒设施,如消毒池、消毒门、消毒喷雾设备等,并明确各级消毒区域的划分和管理要求。详细介绍不同消毒剂的选择、浓度配比、使用方法和周期,以及不同消毒区域的进出管理流程,确保消毒效果的最大化。 废物处理与隔离: 详细讲解病死畜禽、粪便、垫料等废物的安全处理方式,包括无害化处理设备的选择和操作规程。同时,强调隔离区的设置和管理,包括新购羊只的隔离观察、病羊的隔离治疗等,以防止疫病在场内传播。 第二章:科学营养,强健体魄——羊只饲养管理与免疫力提升 健康强壮的体魄是抵抗疾病的最好武器。本章聚焦于科学的饲养管理,旨在通过均衡营养和科学的饲喂方式,全面提升羊只的自身免疫力。 饲料的质量与储存: 强调饲料原料的来源、质量检测以及储存条件的重要性。详细介绍如何辨别优质饲料,以及霉变饲料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我们将提供科学的饲料储存方法,以防止饲料霉变、变质,确保营养成分不流失。 均衡营养的配方: 深入剖析羊只不同生长阶段(羔羊期、育肥期、繁殖期)所需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提供不同配方饲料的参考方案,并讲解如何根据羊只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科学的饲喂方式: 探讨自由采食、定时定量饲喂等不同饲喂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羊只的品种、生长状况和季节变化进行合理安排。强调饲喂的规律性和及时性,避免饲喂过量或不足。 饮水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清洁、充足的饮水对羊只健康的关键作用。介绍不同饮水方式的优劣,以及如何保证饮水器的清洁,防止饮水污染。 应激管理: 分析各种应激因素(如转群、天气变化、运输、噪音等)对羊只健康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应激缓解措施。例如,在转群或运输前后的饲喂调整,以及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 健康监测与早期识别: 介绍如何通过日常观察,识别羊只精神状态、食欲、粪便、被毛等方面的异常变化,从而早期发现健康问题。强调建立详细的个体健康档案的重要性,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第三章:免疫屏障的构建——疫苗接种策略与实施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章将系统讲解羊场免疫接种的科学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法。 常见羊病疫苗的选择: 针对我国羊场常见的传染病,如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蓝耳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副结核病等,详细介绍其流行特点、危害以及适用的疫苗种类。 免疫程序的设计: 详细阐述如何根据羊只的品种、年龄、生理状态、区域疫病流行情况以及疫苗的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包括初次免疫、加强免疫的时间间隔和剂量。 疫苗的储存与使用: 强调疫苗储存的温度、避光等要求,以及疫苗稀释、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等操作规范,确保疫苗效价不损失,免疫效果达到最佳。 免疫接种效果的评估: 介绍如何通过抗体水平检测、临床观察等方式,评估疫苗接种效果,及时发现免疫空白点或免疫失败的情况,并进行补救。 疫苗接种中的注意事项: 强调免疫接种前后的健康评估,避免在羊只高烧、消瘦或怀孕后期等情况下接种。同时,讲解疫苗接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第四章:病原体“清扫者”——消毒与驱虫的科学应用 消毒和驱虫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清除体内外寄生虫的关键环节。本章将深入探讨消毒与驱虫的科学方法和应用技巧。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详细介绍各类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碘类消毒剂等)的性质、作用机理、适用范围、优缺点。重点讲解消毒剂的合理配比、使用浓度、作用时间、消毒频率以及交叉耐药性的避免。 环境消毒技术: 涵盖羊舍、运动场、饲槽、饮水器、车辆、人员等不同部位的消毒方法,包括喷洒、熏蒸、浸泡等。强调不同季节、不同情况下消毒重点的调整。 生物安全屏障的构建: 强调对进出人员、车辆、畜禽的严格管理和消毒,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隔离措施,防止疫病通过外界途径传入。 体内外寄生虫的防治: 详细介绍常见羊只体内寄生虫(如线虫、吸虫、绦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螨虫、虱子、蜱虫等)的种类、传播途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驱虫药的选择与使用: 讲解不同驱虫药的药理作用、适用范围、使用剂量、用法以及潜在的毒副作用。强调轮换使用驱虫药,避免产生耐药性。 驱虫效果的评估: 介绍如何通过粪便检查、临床观察等方法,评估驱虫效果,及时发现驱虫失败的情况。 第五章:疾病预警与应急响应——疫情监测与处理 尽管我们尽力预防,但疾病的发生仍有可能。本章将聚焦于疫情监测、早期预警以及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 疫情监测体系的建立: 强调建立日常的健康监测制度,包括定期体检、发病报告、死亡登记等。鼓励采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如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早期预警信号的识别: 详细讲解如何识别各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异常信号,如反刍减少、精神沉郁、体温异常、跛行、腹泻、呼吸困难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疑似疫情的上报与隔离: 明确疑似疫情发生时的上报流程和要求,以及对病羊、病畜舍的及时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诊断与治疗的原则: 强调在专业兽医指导下进行准确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讲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产生耐药性。 疫情扑灭与消毒: 详细介绍疫情扑灭的原则和步骤,包括对病原的清除、对疫点疫区进行彻底消毒、对接触动物进行观察等。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强调制定详细的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处置流程、物资储备等。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第六章:精细化管理,零风险养殖——生物安全与档案管理 生物安全是现代养殖业的生命线,而精细化的档案管理则是实现生物安全和科学决策的基础。 生物安全的关键要素: 详细阐述“全进全出”制度、人员进出管理、车辆消毒、引入种畜的检疫与隔离、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等核心生物安全措施。 风险评估与管理: 引导养殖者进行日常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生物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员工培训与责任制: 强调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的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生物安全责任。 养殖档案的建立与规范: 详细介绍应建立的各类档案,包括: 种畜档案: 来源、品种、年龄、性别、生产性能、繁殖记录、健康状况等。 日常生产档案: 饲喂记录、饮水记录、产奶/产羔记录、增重记录等。 健康与免疫档案: 疾病发生情况、治疗记录、疫苗接种记录、驱虫记录、检疫记录等。 环境与消毒档案: 消毒剂使用记录、消毒频率、环境监测数据等。 人员培训记录: 员工培训内容、时间、考核情况等。 档案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强调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档案数据,进行生产性能分析、疾病趋势预测、成本核算、制定改进措施等,实现养殖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本书《规模化养殖场卫生防疫技术丛书:羊场卫生防疫》力求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卫生防疫解决方案。通过学习和应用本书所介绍的技术,相信您一定能打造一个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