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中国黄牛学》聚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林动植物育种“优质肉用牛新品种选育”、“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畜禽健康养殖专项“肉牛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优质肉牛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肉牛新品种(系)选育与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参加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编委会。把他们在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到书中,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科学性、资料性和新颖性,突出综合分析性,使《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中国黄牛学》成为一部既具前瞻性,又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可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研究院所等从事政策和科学研究的人员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黄牛生产概况
一、中国养牛历史悠久
二、盲目引种杂交有害无益
三、牛种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四、资源问题突出,产业特征明显
第二节 中国黄牛养殖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养牛由役用向肉用转变
二、牛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三、黄牛转型发展成就突出,问题明显
第三节 中国黄牛生产与世界养牛业的比较
一、在肉牛良繁体系建设方面
二、在肉牛产业化体系建设方面
三、在牛肉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面
四、在牛肉消费方面
第二章 中国黄牛起源系统及保护
第一节 中国黄牛起源与驯化
一、牛亚科家畜的分类
二、中国黄牛的起源系统
三、大额牛的起源系统
四、中国黄牛的分布及品种分类
第二节 中国黄牛遗传资源的保护
一、中国黄牛遗传资源优势
二、中国黄牛遗传资源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
三、中国黄牛遗传资源保护的总目标和基本任务
四、当代保护黄牛遗传多样性的关键和保存有潜在价值低产品种的必要性
五、中国黄牛遗传资源开发的基本含义
第三章 中国黄牛品种资源
第一节 地方品种资源
一、秦川牛(附早胜牛)
二、晋南牛
三、南阳牛
四、郏县红牛
五、鲁西牛
六、渤海黑牛
七、延边牛
八、复州牛
九、蒙古牛(附安西牛、乌珠穆沁牛)
十、哈萨克牛
十一、枣北牛
十二、皖南牛
十三、大别山牛
十四、广丰牛
十五、吉安牛
十六、锦江牛
十七、温岭高峰牛
十八、闽南牛
十九、雷琼牛
二十、云南高峰牛
二十一、滇中牛
二十二、昭通牛
二十三、文山牛
二十四、隆林牛
二十五、关岭牛
二十六、黎平牛
二十七、威宁牛
二十八、务川黑牛
二十九、巫陵牛
三十、巴山牛
三十一、川南山地牛
三十二、峨边花牛
三十三、凉山牛
三十四、西藏牛
第四章 中国黄牛的遗传多态性
第五章 中国黄牛的生物学特性
第六章 中国黄牛的经济学特性
第七章 中国黄牛的品种选育和杂交利用
第八章 中国黄牛的繁殖
第九章 黄牛的营养与饲料
第十章 中国黄牛的饲养与管理
第十一章 黄牛产品及其副产品加工与营销
第十二章 牛场建设与环境控制
第十三章 黄牛疾病防治
第十四章 中国黄牛发展战略
精彩书摘
地方黄牛品种的形成与其他畜禽品种的形成一样,都是遗传基因、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诸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中国黄牛地方品种资源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征。它们是我国养牛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构成和决定着我国牛产品的品质和特色。
地方家畜品种作为当地人民利用家畜的方式和育种能力的体现,其品质不仅和气温、降水量、土壤、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居民的文化背景。家养和人工选择是家畜生态环境的决定因素,也是它们和野生动物的根本区别。
中国黄牛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资治通鉴》中提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为之强弱也”。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养牛过程中积累了独到的选种和饲养管理经验。中国的黄牛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这是促进中国黄牛地方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人文因素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方黄牛品种资源分布广泛,虽然自然及生态环境复杂,但其血统来源大致清晰。孕育于蒙古高原的蒙古牛属于普通牛(Bostaurus)种,流向广泛;形成于亚热带地区的云南牛属于瘤牛(Bosindicus)种,历史悠久;分布于我国广大腹地众多的地方黄牛品种,是普通牛和瘤牛的混血种.其血统含量比例则根据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矣。
中国地方黄牛品种的品质及特性优良,虽然不属于专门的肉牛品种,但具有肉用性能;经济性状方面,多数能够役肉或役肉乳兼用;生物学特征多样且独特。以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等为代表的中原黄牛,体格高大、有肩峰、结构紧凑、肉用性能优异,驯化程度高、适宜现代化养殖;以延边牛、蒙古牛等为代表的北方黄牛,体长宽深、骨骼粗壮、肩峰低或无肩峰,耐粗饲、适应性好、抓膘能力强,有较大的肉用潜力;以温岭高峰牛及云南瘤牛为代表的南方黄牛,体格矮小,公牛有高耸的肩峰,耐粗饲、潮湿和炎热,抗蜱等体外寄生虫病;还有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牛等,其生物学特性是世界其他黄牛无法比拟的。
中国黄牛地方品种相对于欧系普通牛培育品种而言,具有明显的集团特征:毛色多以黄色为主,均属短角型,役用性能强,肉质鲜美浓郁,已发现的遗传缺陷基因在群体中频率极低,利用秸秆类低营养价值粗饲料的能力强,具有耐干旱、抗性好等特性。但由于长期以来未对其进行系统选育,致使大部分地方品种仍处在较原始状态,多数存在个体小、生长速度慢和屠宰性能较低等缺陷。
我国的地方黄牛品种资源丰富,已知和未知的都弥足珍贵,既可以被发现和利用,也可以被忽视而消亡。近30年来,许多地方品种群体数量呈现不同程度地下降,1983年确认灭绝的有荡脚牛、阳坝牛、高台牛;1999年确认濒临灭绝的有樟木牛,确认濒危的有早胜牛、安西牛、舟山牛、阿沛甲咂牛、三江牛、阿尔泰白头牛、大额牛;还有一部分处于濒危一维持状态。为了加强品种资源保护,2000年农业部公布“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列入地方黄牛品种10个,2006年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列入地方黄牛品种13个。2008年、2011年分两批验收并公布了138个国家畜禽保护区、保种场和基因库,涉及地方黄牛保护区1个、保种场9个。
……
前言/序言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中国黄牛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