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一个人的放逐》讲述的是一个侠客的情感摄影,一个旅者的人文探险,中国当代徐霞客全力打造。从最向西南端荒无人烟的0公里处,到中部人潮汹涌的旅游胜地;从沉睡万年的死火山,到正在爆发的活火山;从内陆深处的荒蛮山地,到一望无际的海洋;从繁华的都市到原始的部落,从现代的民俗到古老的人类文明;用12章约11万感性文字,至少200张专业精美图片,适量的旅游咨询与摄影攻略,全方位打造印度尼西亚的人文探险行摄图文报告。
前序
放逐:在火山盛开的土地上
专注:只为激活沉睡的灵魂
天堂,就在地狱边缘一米处
01. 巴东:站在地狱的边缘
我躲过了地震与海啸
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不思
小小的巴士会唱歌
屁颠屁颠地在赤道上狂奔
02. 武吉丁怡武吉丁宜:雨季的火山小镇
第一个请我吃饭的男人
邂逅郁达夫的最后时光
米南加保:牛的胜利
我要去明达威群岛探险
自制香烟熏出花人部落
中国人,请进来坐坐!
德国夫妇救了我一命
03. 多巴湖:火山口里的天堂
阿帕卡吧,我替你付钱!
沙摩西:睡火神的美梦
骑摩托车在火山口里漫游
多巴的葬礼
04. 棉兰:微笑的战场
这里是棉兰人的棉兰
伟大的棉兰大清真寺
寻找他乡的华人故事
锡纳朋火山:喷发400年的能量
漫游棉兰,寻找古迹
05. 班达亚齐:自由与海啸
来自生命中的感动
前进!不能没有希望
再遇西班牙男人
地球末世启示之地
不是花天却是酒地
06. 韦岛:印尼从这里出发
西洋,起于北纬5度
椰子树下的丛林小屋
幸存者的幸福生活
迷失在印尼零公里处
后序:
记录,给自己一个永久记忆
独行,幸福地将自己放逐
修心,在旅途中与灵魂对话
放逐:在火山盛开的土地上
一个神秘莫测的万千群岛,;犹如上苍的泪珠散落海洋!
一个触及灵魂的火山领地;,盛放生命的力量超乎想象!
在太空某处遥望地球,印度尼西亚群岛(INDONESIAISLANDS)就像一辆没有刹住车的、巨大的毕查(印尼语:BECAK脚踏三轮车――——印尼国车),行驶在亚洲与澳洲之间的海域。这辆毕查沿着赤道,从马六甲海峡最西北端开始,由西北向东南狂奔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横跨3个时区,延绵五千5000公里。这个由一万七千17000个岛屿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度,到处都是沉睡的、冒烟的以及刚刚喷发的火山。由于拥有超过130座活火山,印尼被称为火山的领地。
世界各地新闻媒体源源不断报道的内乱与天灾,令印尼看起来更像地狱而非天堂。但实际上,印尼是一个精彩到无法想像的地方。置身其中,就像欣赏一部现代版的荷马史诗《奥德赛》!
如果用一种水果来形容印尼,那么,印尼就像榴莲一样充满诱惑:外表布满扎手的钉子,气味令人难以接近;用刀劈开坚固的外壳,金光灿灿的果实就会出现在眼前;一旦入口,内容就让人回味无穷。印尼那些火龙果一样热情奔放的火山,静静地盛放在绿色的稻田中;无处不在的醉人的音乐,就像暴雨过后的鸡蛋花,带着清新与高雅,融入赤道上空那明晃晃的阳光中。
很多在办公室被日光灯照射多年的人,会把原本随意的生活弄得有条有理,就像严谨的工作计划与文件管理一样,他们喜欢按计划行事,而忽略旅行与生活中计划外的惊喜。从外企高管到国际行摄客,脱掉西装多年之后,我却完全打破了这个规则:我喜欢、甚至有点刻意去捕捉生活中的意外惊喜。行摄在印度尼西亚,在一块块被放逐的土地上,我将灵魂渐渐放逐…………
对于一本以“放逐”为主题的书,我最期待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思考与哲学意味。放逐,不单单是地理位置上的迁徙,更是心灵上的一种状态。我猜测,作者可能在书中探讨关于自由与束缚、孤独与陪伴、逃避与面对等一系列的人生议题。印尼的地理环境,无论是壮丽的火山、茂密的雨林,还是浩瀚的海洋,都可能成为主人公内心挣扎的映照。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主人公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变化,展现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剥离外界的标签与期待,回归真实的自我。这本书或许会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让我们在主人公的“放逐”之旅中,找到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全新理解和答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了我。一种沉静的蓝色调,仿佛将人带入了一片广阔而神秘的未知水域。远处,隐约可见一些模糊的地貌轮廓,像是热带岛屿的剪影,又像是某种古老的遗迹。整个画面的构图充满了故事感,让人忍不住猜测,在这片蓝色之下,隐藏着怎样的旅程,怎样的心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故事,需要这样一幅充满诗意与疏离感的画面来承载。也许,这是一场关于寻找自我的孤独旅行,也许,是一次与世隔绝的心灵探险。那淡雅的色彩和留白的处理,都预示着一种内敛的力量,一种不张扬却足以撼动人心的力量。翻开书页前的这一刻,我的思绪已经随着那抹蓝,飘向了远方,进入了那个未知的“印尼”,期待着与作者一同经历那场“放逐”。
评分从书名“印尼:一个人的放逐”来看,我预感这本书会是一次关于内心探索的旅程。放逐,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意味着离开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未知或被排斥的领域,这往往是自我审视和重塑的绝佳契机。“一个人”,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孤独与自我的重要性。我猜测,作者可能会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展现主人公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如何面对内心的恐惧、迷茫与渴望,如何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力量。印尼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想必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定位,更可能是一种隐喻,是主人公内心深处某个被压抑的角落,或者是一个需要被疗愈的创伤。我非常期待这种将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巧妙融合的叙事方式。
评分阅读一本新书,我最看重的是作者如何构建一个真实可信的世界,以及如何刻画鲜活的人物。对于这本书,我非常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印尼”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度。是聚焦于它闻名遐迩的海滩风光,还是深入探寻那些隐藏在丛林深处、鲜为人知的部落文化?我希望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将印尼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社会百态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里的阳光、空气,甚至触碰到那些陌生的肌理。同时,书中那个“一个人”的“放逐”角色,也充满了戏剧张力。他/她为何会选择放逐?放逐的背后,又承载着怎样的心结与过往?我期待看到一个复杂而立体的角色,他的内心独白、他的挣扎与成长,能够引起我的共鸣,让我们一同去理解他,甚至去成为他。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能够带领读者穿越不同文化、体验不同人生视角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明了它可能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色彩和个人体验的作品。“印尼”,这个国家本身就充满了多元与神秘,不同岛屿、不同族群、不同信仰,都可能为故事提供丰富的素材。而“一个人的放逐”,则是一个经典的主题,它触及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孤独感、疏离感以及对归属感的追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们跟随主人公的脚步,一同感受印尼的独特魅力,也一同经历那场孤独的旅程。或许,这本书会让我们重新思考“放逐”的意义,不再将其视为一种惩罚,而可能是一种解脱,一种重新发现自我的方式。
评分吴志伟,笔名大卫独夫,旅行家、摄影家、作家、DV视频拍摄制作人,当选为“09中国当代徐霞客”、搜狐时尚盛典旅行家、“天涯旅游达人”及印度国家旅游局2011-2012年度“最佳海外传媒人士”,摄影作品获国际铜奖并被“世界华人艺术家组织”收藏。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厌倦了外企高管的沉闷生活,以旅行改变生活轨迹和人生态度的结果。
评分看完就像是自己到印尼走了一遭,图片拍的好真实,配上感性的随笔,很值得一读!
评分图文并茂~还不错!跟着作者的文字旅行~!
评分很羡慕作者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不能自己去印尼感受风土人情,但跟着作者的文字和图片感受一番也很不错,期待吴志伟更多的作品!
评分第一次在京东上购书,感觉挺好的,如果可以免运费那就完美了!
评分在新浪、色影无忌等中文门户网站担任人文旅游摄影版主及编辑超过7年,在一系列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数次在国内各主要城市举办系列影展或摄影户外探险讲座。文字摄影作品散见《DEEP中科学探险》《时尚旅游》《摄影之友》等国内外杂志、报刊。
评分东西很好,用起来很满意
评分他著有“行摄的灵魂系列丛书”:《埃及:灵魂在祈祷》《尼泊尔:与天堂的约会》《印度:绝望与惊喜》《再忙也要去旅行:从外企高管到国际背包客》《左脚向前再度印度》《微笑吧,缅甸》《幸福,在路上》等。
评分很沉的一本书,满眼的美图与美景,mark一下为出发做准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