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現象學文庫·現象學研究叢書·現象學及其效應:鬍塞爾與當代德國哲學》是中山大學哲學係倪梁康教授的代錶作。此項研究是對現象學運動這個本世紀歐洲最重要的哲學思潮的一個批判性的迴顧。這個研究課題沒有限製在由德國哲學傢埃德濛德·鬍塞爾隨《邏輯研究》兩捲本的發錶(1900/01)而開創的哲學思潮本身之上,而且也擴展到由現象學運動對本世紀西方精神生活所産生的強烈影響之上。
作者簡介
倪梁康,生於l956年7月,江蘇省南京市人。1 985年獲南京大學哲學碩士,1 990年獲德國弗賴堡大學哲學博士。現為中山大學哲學係教授,國際《鬍塞爾研究》編委、國際《現象學世界》叢書編委、《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期刊編委。著有《現象學及其效應》、《意識的嚮度》、《自識與反思》、《現象學的始基:對鬍塞爾G羅輯研究)的理解與思考》、《理念人:激情與焦慮》、《鬍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心的秩序》等。翻譯有《邏輯研究》、《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內時間意識現象學》等。
目錄
緒論
1.當代西方哲學主要趨嚮。現象學在當代西方哲學整個視域中的位置
2.鬍塞爾現象學與現象學運動的形成與發展
A.鬍塞爾與現象學的創立
B.第一期現象學運動的三個階段
C.鬍塞爾去世後的現象學發展
上篇
鬍塞爾的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的哲學
第一章《邏輯研究》與《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中的“現象學”觀念
3.鬍塞爾在《邏輯研究》中對意嚮性的現象學分析
A.意識行為的意嚮本質――質料(Materie)與質性(Qualitaet)的統一
B.充盈(Fuelle)――行為的體現性內容
C.立義形式
4.現象學分析的範例:鬍塞爾對感知與想象這兩種意識行為的描述分析
A.對感知的概念定義和特徵描述
B.感知和想象的區彆
C.對“想象”的概念定義和特徵描述
D.鬍塞爾為劃分感覺材料和想象材料所做的努力
E.鬍塞爾通過時間意識分析對感知和想象所做的劃分
5.“本質直觀方法”及其形成與發展
6.鬍塞爾從本質現象學嚮先驗現象學的必然過渡
A.心理主義批判徹底化的必要性與現象學領域總體化的必然性
B.“現象學反思”哲學化的必然性與“現象學還原”先驗化的必然性
7.現象學反思的反思
A.現象學的反思是一種不設定的反思,或者說,一種質性變化的反思
B.現象學的反思是一種再造的反思,或者說,一種影像性變化的反思
C.現象學的反思作為迴憶性反思或作為有意性變化
第二章《笛卡爾式的沉思》與《歐洲科學的危機與先驗現象學》
中的“現象學”觀念
8.對鬍塞爾後期曆史哲學趨嚮的各種評述
9.鬍塞爾的“生活世界”概念
10.鬍塞爾的“交互主體性現象學”
下篇
現象學在當代德國哲學中的效應
第一章鬍塞爾的現象學與海德格爾的基礎本體論
11.鬍塞爾與海德格爾的哲學觀
12.鬍塞爾的“直觀”、“立義”與海德格爾的“理解”、“釋義”
13.鬍塞爾與海德格爾各自的現象學概念
14.鬍塞爾與海德格爾的“本體論”與“形而上學”設想
15.鬍塞爾的“現象學哲學”與海德格爾的“此在現象學”
A.鬍塞爾與海德格爾在人類此在問題上的相互關係
B.海德格爾從三個角度對此在的存在的考察
C.鬍塞爾意嚮性結構分析與海德格爾此在存在分析比較
第二章鬍塞爾的現象學與伽達默爾的解釋學哲學
16.哲學時代與哲學精神的變遷
17.鬍塞爾與伽達默爾各自的“體驗”、“生命”、“理解”概念
18.鬍塞爾和伽達默爾的“視域”概念
19.鬍塞爾和伽達默爾的“曆史意識”與曆史主義批判
20.解釋學的“普遍性”問題
第三章鬍塞爾的現象學與捨勒的哲學人類學
21.捨勒與鬍塞爾及其現象學的關係
22.鬍塞爾與捨勒的現象學還原論
23.鬍塞爾和捨勒的“本質直觀”之異同
24.捨勒的精神概念與鬍塞爾的意識概念――現象學領域的差異
第四章鬍塞爾的現象學與哈貝馬斯的社會哲學
25.哈貝馬斯哲學:“理性的聯盟係統”
26.哈貝馬斯所理解的“生活世界”
27.哈貝馬斯的“理解”觀
代結束語:現象學與西方馬剋思主義以及其他哲學思潮的交融的可能性
附錄
附錄一:錶1
錶2
附錄二:引用書目外文原名與中文譯名對照
齣版後記
修訂版後記
中國現象學文庫·現象學研究叢書·現象學及其效應:鬍塞爾與當代德國哲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近期學習現象學,感覺難度很大,倪梁康老師是現象學界的權威學者,所以就買來他的書看看,輔助原著閱讀吧。需要靜下心來讀,一步一步,每天有所進步。京東的活動不錯,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活動。
評分
☆☆☆☆☆
書有點髒,估計是因為最後一本瞭吧
評分
☆☆☆☆☆
2014年11月12日於中國北京
評分
☆☆☆☆☆
還沒有細看,不知道如何評價
評分
☆☆☆☆☆
?
評分
☆☆☆☆☆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評分
☆☆☆☆☆
中美氣候變化聯閤聲明
評分
☆☆☆☆☆
這一套簡裝本,價格超級實惠,滿減用券,便宜。
評分
☆☆☆☆☆
中方首次正式提齣2030年左右中國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 並將於2030年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