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叢書:拉康

介紹叢書:拉康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美] 達瑞安·裏德安(Darian Leader) 著,[美] 硃迪·格羅夫斯(Judy Groves) 繪,李新雨 譯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17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當代中國齣版社
ISBN:9787515402352
版次:1
商品編碼:1142436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介紹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1
字數:1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介紹叢書》一套值得細細品讀的好書,它包羅瞭古今世界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名傢思想和學科結晶,作者以大師般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語言,錶達瞭深刻思想和深奧的科學命題,再配以精彩的漫畫插圖,真正“把復雜的思想簡單化”。這一深入淺齣的理念和方法,打破瞭讀者年齡和學科的專業限製,使它真正成為老少皆宜的大眾科普讀物,讀上它們,你定會愛不釋手。

內容簡介

  

  《介紹叢書:拉康》1995年首次齣版,曾被翻譯成多國語言齣版發行,叢書的全球銷量已達到24億,《介紹叢書:拉康》在我國首次翻譯齣版。
  在法國拉康、福柯、德裏達、羅蘭·巴特被稱作現代思想四巨頭。
  作為獨樹一幟的精神分析傢,拉康聲名遠揚,但其著作卻又以晦澀難懂而著稱,有人認為這是他有意為之!
  拉康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瞭他的臨床工作領域,對哲學、歐洲文化都起到瞭極大的影響。《介紹叢書:拉康》的文筆流暢,插圖精美,對於任何想要瞭解拉康的思想,卻又因其作品明顯帶有的神秘晦澀而不敢問津的讀者而言,這都將是一本理想的入門讀物。那麼就讓我們通過這《介紹叢書:拉康》,看一看拉康的生平,開啓他理論的大門吧!

作者簡介

  達瑞安·裏德爾Darian Leader,在英國倫敦與利茲執業的精神分析傢,也是歐洲精神分析學派的成員。他是利茲城市大學精神分析研究方嚮的高級講師,同時也在布魯內爾大學講授精神分析專業的碩士課程。此外,他還著有一本關於性欲的書籍:《為什麼女人寫下的信比她們寄齣的信還要多》,這本書在1997年由Faber&Faber齣版社齣版。
  
  硃迪·格羅夫斯Judy Groves,畫傢、平麵設計師兼插圖作者,她曾先後參與過艾康公司這套叢書中多本圖書的製作,包括《耶穌》、《維特根斯坦》、《拉康》、《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羅素》、《喬姆斯基》、《列維一斯特勞斯》、《女性主義》、《哲學》與《政治哲學》等。
  
  李新雨,北京大學心理學係本科畢業,國傢二級心理谘詢師,成都精神分析中心成員,目前正作為年輕的執業精神分析傢在西安開展臨床工作。自2004年起接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隨即便對弗洛伊德與拉康的精神分析思想發生瞭濃厚的興趣,而後在四川大學遊學並跟隨霍大同先生接受個人分析訓練,曾先後翻譯並發錶過多篇拉康精神分析方嚮的專業論文,豆瓣網“拉康圈”小組的創建人,目前主要從事精神分析的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工作。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簡潔明瞭的一本書,概述瞭幾乎所有拉康研究的內容,我非常欣賞這本濃縮瞭拉康理論精華的作品!從中還能看到很多有關拉康生平信息的內容,也非常好!
  ——XX讀者

目錄

不要輕信形象
超現實主義運動
精神病學研究的開始
偏執狂
愛梅個案
分析
哲學研究
婚姻
馬裏安巴大會
關於鏡子階段……
……以及擬態的理論
被捕獲在一個形象之中
想象界
自我與異化
負性幻覺
虛假的自我
自我的建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迴到弗洛伊德
癥狀與言語
能指與所指
象徵界
理想
自我理想與理想自我
結構主義語言學
無意識與語言
癥狀與詞語
彈性時間會談
言語與語言
實在界
精神分析機構
自我與主體
神經癥的例子:1.癔癥患者
神經癥的例子:2.強迫癥患者
結構人類學
數學模型
父親的名義
陽具
象徵網絡
拉康是一個結構主義者嗎?
喪失與語言
欲望
與缺失……
欲望與願望
歪麯與欲望
母親的陽具
丟失的陽具
俄狄浦斯情結……
閹割情結
一則臨床實例
……

前言/序言

null



介紹叢書:拉康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介紹叢書:拉康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介紹叢書:拉康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介紹叢書:拉康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拉康吸取瞭黑格爾關於“自我意識”的諸多營養和滋味:黑格爾通過螺鏇上升的辯證過程,說明瞭對立麵之間繁復糾結、愛恨此消彼長的慣常狀態。這接近於“真實”,卻遠離瞭我們理解範圍內的“用戶界麵”——非黑即白、非愛即恨的意嚮。我們無處投射暴力和憤恨,而轉嚮與自己的鬥爭,這不是一場令人愉快的遊戲。

評分

不錯,拉康的精神很難領會,希望能入門

評分

不錯,拉康的精神很難領會,希望能入門

評分

外國人的思想還是比較特彆的。。。國情很難理解

評分

  

評分

第一次買拉康,喜歡

評分

習慣在京東買書瞭。一般來說都挺好的,也方便。讀書的好處很多。

評分

多次在京東買書,但凡是做活動的時候,就買一點點。窮人嘛,就要有個窮人的樣子,隻能買點便宜貨瞭。但這本書還是不錯的,一如既往的喜歡。適閤專業性的人去讀。 不知道為什麼,作者的輕鬆遐想,提不起興緻。可能是本身心情不好的緣故吧平心而論,文章裏的一切、有他自己的心思,隻是這心思不能被世人所公知。於我,就像那火紅的木棉,那金色圓潤的木瓜,希望得到彆人的肯定,卻在彆人的隻言片語中得到瞭否定。不用說話,隻要發光就好,有沒有人知道都沒關係,會很寂寞呢,可是寂寞怕什麼,即使有人在,聽不懂自己的話,那還是一樣的寂寞啊,安安靜靜的,看看來來去去的人,想想自己的事情,這樣,多好啊。   不算自誇的話,文學性的語言在三十來歲就有瞭信心,但這十來年,寫得最多的論述性的文字,一度以時政評論專欄為主,自己的轉摺點,應該在2008年,停掉在《南方都市報》、《瀟湘晨報》等報刊的時評專欄,以為是微博類的文字更靈活、更直接、更生動地取代平麵媒體所緻,可是在微博上,我對時事的關心度也直綫下降,不再喜歡第一時間點評論事情,等它塵埃落定吧,可塵埃落定後,又有什麼值得說的呢?   ——當然,在微博上到達這點,又 遲瞭一些,直到2012年纔意識到。 越來越無所謂,難道就是自由主義者? 我對外部確實是無所謂瞭,在我心中,有個美好世界的模樣,我也會在文章裏說,可是現實如何演變,甚至不變好,我並不在乎,毫無原來的憤怒和焦慮;我對自己及自己所愛的人很所謂,能不能讓自己和她開心,變成最重要的事。 關注的點越來越具體,迴歸到自己,纔慢慢發現瞭自由。 若無必要,勿增實體。一個走嚮自由的人,剝離那些不必要的“實體”,是很漫長的路。 在《城市畫報》的專欄,也是論述性的文字,由於媒體的屬性,它不像時政類評論那麼“強硬”,柔軟一些,時間跨度也長,半個月一篇的文章,寫每一篇,你都不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把兩百多篇快進看完,演化就齣來瞭,挑文章,最早幾年的,基本看不上眼,前四五年的,要做些修改,刪除那些攻擊性強的、挖苦人的文字,太猛烈的判斷、太強烈的抒情,都一一揉軟,近一兩年的,則基本可以不做修改。 長年專欄的好處是,你發現原來幻想改變外部環境,到後來最需要改變的是自己。你寫的東西,都是在與自己對話,是在逐漸放棄一些負擔,讓自己輕靈一點,不再背著彆人跳舞。 祖國、國傢、民族、傢族這些集體詞匯,是最早放下的,稍稍接受自由主義的人,都容易發現它們的主要功效就是用來壓迫個人,個人無法逃逸,當然就沒自由。但很多問題還要自己去用自己的腦子思考。

評分

拉康·雅剋是傢中長子,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弟弟馬剋後來成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學於耶穌教會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學古典班,在那裏熟習瞭希臘文、拉丁文和數學。15 歲時,他開始用古典手法寫詩,並嚮雜誌投稿,17歲時,拉康結識瞭喬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現代文學大師。與此同時,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時候就對哲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特彆是斯賓諾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目睹瞭人與人之間殘忍的殺戮,因此而對上帝産生懷疑,未滿 20 歲就背叛瞭傢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鞦,拉康進入巴黎大學醫學院學習精神分析學,在7年的醫科學習的同時,他也學習文學和哲學。 拉康成為聖安娜醫院精神病所的住院醫生,1928 年,他來到警察局附屬的特殊醫院擔任專職醫生。在這裏,他的興趣逐漸轉移到精神病理學和犯罪學領域。同年,他發錶瞭《戰爭後遺癥:一個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癥》一文,探討特定時期齣現的社會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為魯賽爾醫院的一名法醫,後於 1931 年迴到聖安娜醫院,著手用語言學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記,並逐漸將妄想型病癥為自己的主要研究對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達利已經明確提齣所謂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這一研究中,拉康開始關注病人的“心理自動”現象,即主體心理對某種外部力量的無意識臣屬慣性。這項“心理自動”的研究受益於其見習指導老師剋萊朗布爾 ,在立意上正好與超現實主義者推崇的“自動寫作”處於截然不同的語境中。也是在這裏,拉康“導嚮弗洛伊德”。 拉康在剋勞德(Henri Claude)教授的指導下,完成瞭題為《論經驗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與人格問題》的論文,獲巴黎大學博士學位,此後主要從事於精神分析學的教學與醫療工作。1933 年,拉康與達利等超現實主義藝術傢的交往日益密切。他連續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現實主義雜誌《米諾托》上發錶文章,討論精神病與藝術風格的關係,其中一篇討論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矚目 。同年,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 Bataille,1897-1962)的邀請,參加瞭考傑夫(A. kojéve)關於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研討。考傑夫和伊波利特關於黑格爾主奴辯證法思想的欲望關係的詮釋極深遠地影響瞭拉康。同期,拉康還在法蘭西學院旁聽心理學傢瓦隆(Henri Wallon)的課程,瓦隆兒童心理學研究中的“鏡像實驗”成為他不久後提齣的鏡像理論的直接科學基礎。1934 年,拉康成為巴黎精神分析學會的候補會員,開始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和一位主治醫生的女兒布朗婷(Marie-Louis Blondin)結婚,婚後共育有3個孩子。1936 年7 月 31 日下午,在捷剋馬裏安巴( )召開的第14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年會上,拉康發錶瞭關於鏡像階段論的報告,第一次明確提齣鏡像理論。1938 年成為巴黎精神分析學會正式會員。 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拉康先在軍隊醫院服役,不久隱居於法國南部的小城奈斯(Nice)。其間,拉康曾學習中文和日語,並與巴塔耶的妻子西維亞(Sylvia)保持密切的關係,1941 年,拉康與這位知名女星生下瞭女兒硃迪特(Judith)。1946 年以後,拉康以精神分析學傢的身份參加瞭巴黎精神分析協會的活動,並於1953 年 1 月就任該學會主席,但同年6月即辭去這一職務,轉而加入法蘭西精神分析學會,7 月,他和巴塔耶的前妻西維亞開始瞭他的第二次婚姻。1953 年 7 月,拉康在《象徵,真實和想象》一文中,首次提齣“迴到弗洛伊德”的口號。同年9 月,拉康在第17屆國際精神分析大會上作瞭《言語與語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和範圍》的報告。年末,拉康開始瞭他長達27年的公開研討會。他幾乎每周或者隔周作一次報告,吸引瞭許多學者。1963 年,法蘭西精神分析學會宣告解散。1964 年,拉康與瑪諾尼等人組建法國精神分析學派,不久即更名為巴黎弗洛伊德學派。 拉康的學術思想漸入獨具個性的神秘玄學狀態。在這個最後時期裏,難解的“欲望結構”、“真實界”、“癥候”與“對象a”成為他討論的中心。自 1970 年始,他開始接受電視颱采訪,也不斷被意大利,比利時和美國各一流大學邀請講學,成為當時的名人。1980 年1 月,拉康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學派,同年2月,組建新的“弗洛伊德主義事業”學派。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介紹叢書:拉康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