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编程是指编写系统软件,其代码在底层运行,直接跟内核和核心系统库对话。
《Linux系统编程(第2版)》是一本关于Linux系统编程的教程,也是一本介绍Linux系统调用的手册,还是一本如何实现更优雅更快代码的内幕指南。《Linux系统编程(第2版)》分为11章和2个附录,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编程基本概念、文件I/O、缓冲I/O、高级文件I/O、进程管理、高级进程管理、线程、文件和目录管理、信号和时间等主题。附录给出了gcc和GNU C提供的很多语言扩展,以及推荐阅读的相关书目。
第1章 入门和基本概念
1.1 系统编程
1.1.1 为什么要学习系统编程
1.1.2 系统编程的基础
1.1.3 系统调用
1.1.4 C库
1.1.5 C编译器
1.2 API和ABI
1.2.1 API
1.2.2 ABI
1.3 标准
1.3.1 POSIX和SUS的历史
1.3.2 C语言标准
1.3.3 Linux和标准
1.3.4 本书和标准
1.4 Linux编程的概念
1.4.1 文件和文件系统
1.4.2 进程
1.4.3 用户和组
1.4.4 权限
1.4.5 信号
1.4.6 进程间通信
1.4.7 头文件
1.4.8 错误处理
第2章 文件I/O
2.1 打开文件
2.1.1 系统调用open
2.1.2 新建文件的所有者
2.1.3 新建文件的权限
2.1.4 creat()函数
2.1.5 返回值和错误码
2.2 通过read()读文件
2.2.1 返回值
2.2.2 读入所有字节
2.2.3 非阻塞读
2.2.4 其他错误码
2.2.5 read()调用的大小限制
2.3 调用write()写
2.3.1 部分写(Partial Write)
2.3.2 Append(追加)模式
2.3.3 非阻塞写
2.3.4 其他错误码
2.3.5 write()大小限制
2.3.6 write()行为
2.4 同步I/O
2.4.1 fsync()和fdatasync()
2.4.2 sync()
2.4.3 O_SYNC标志位
2.4.4 O_DSYNC和O_RSYNC
2.5 直接I/O
2.6 关闭文件
2.7 用lseek()查找
2.7.1 在文件末尾后查找
2.7.2 错误码
2.7.3 限制
2.8 定位读写
2.9 文件截短
2.10 I/O多路复用
2.10.1 select()
2.10.2 poll()
2.10.3 poll()和select()的区别
2.11 内核内幕
2.11.1 虚拟文件系统
2.11.2 页缓存
2.11.3 页回写
2.12 结束语
第3章 缓冲I/O
3.1 用户缓冲I/O
3.2 标准I/O
3.3 打开文件
3.4 通过文件描述符打开流
3.5 关闭流
3.6 从流中读数据
3.6.1 每次读取一个字节
3.6.2 每次读一行
3.6.3 读二进制文件
3.7 向流中写数据
3.7.1 写入单个字符
3.7.2 写入字符串
3.7.3 写入二进制数据
3.8 缓冲I/O示例程序
3.9 定位流
3.10 Flush(刷新输出)流
3.11 错误和文件结束
3.12 获取关联的文件描述符
3.13 控制缓冲
3.14 线程安全
3.14.1 手动文件加锁
3.14.2 对流操作解锁
3.15 对标准I/O的批评
3.16 结束语
第4章 高级文件I/O
4.1 分散/聚集I/O
4.2 Event Poll
4.2.1 创建新的epoll实例
4.2.2 控制epoll
4.2.3 等待epoll事件
4.2.4 边缘触发事件和条件触发事件
4.3 存储映射
4.3.1 mmap()
4.3.2 munmap()
4.3.3 存储映射实例
4.3.4 mmap()的优点
4.3.5 mmap()的不足
4.3.6 调整映射的大小
4.3.7 改变映射区域的权限
4.3.8 通过映射同步文件
4.3.9 给出映射提示
4.4 普通文件I/O提示
4.4.1 系统调用posix_fadvise()
4.4.2 readahead()系统调用
4.4.3 “经济实用”的操作提示
4.5 同步(Synchronized),同步(Synchronous)
及异步(Asynchronous)操作
4.6 I/O调度器和I/O性能
4.6.1 磁盘寻址
4.6.2 I/O调度器的功能
4.6.3 改进读请求
4.6.4 选择和配置你的I/O调度器
4.6.5 优化I/O性能
4.7 结束语
第5章 进程管理
5.1 程序、进程和线程
5.2 进程ID
5.2.1 分配进程ID
5.2.2 进程体系
5.2.3 pid_t
5.2.4 获取进程ID和父进程ID
5.3 运行新进程
5.3.1 exec系统调用
5.3.2 fork()系统调用
5.4 终止进程
5.4.1 终止进程的其他方式
5.4.2 atexit()
5.4.3 on_exit()
5.4.4 SIGCHLD
5.5 等待子进程终止
5.5.1 等待特定进程
5.5.2 等待子进程的其他方法
5.5.3 BSD中的wait3()和wait4()
5.5.4 创建并等待新进程
5.5.5 僵尸进程
5.6 用户和组
5.6.1 改变实际用户/组ID和保留的用户/组ID
5.6.2 改变有效的用户ID或组ID
5.6.3 BSD改变用户ID和组ID的方式
5.6.4 HP-UX中改变用户ID和组ID的方式
5.6.5 操作用户ID/组ID的首选方法
5.6.6 对保留的用户ID的支持
5.6.7 获取用户ID和组ID
5.7 会话(Session)和进程组
5.7.1 与会话相关的系统调用
5.7.2 与进程组相关的系统调用
5.7.3 废弃的进程组函数
5.8 守护进程
5.9 结束语
第6章 高级进程管理
6.1 进程调度
6.1.1 时间片
6.1.2 I/O约束型进程和处理器约束型进程
6.1.3 抢占式调度
6.2 完全公平调度器
6.3 让出处理器
6.4 进程优先级
6.4.1 nice()
6.4.2 getpriority()和setpriority()
6.4.3 I/O优先级
6.5 处理器亲和力(Affinity)
6.6 实时系统
6.6.1 硬实时系统和软实时系统
6.6.2 延迟、抖动和截止期限
6.6.3 Linux的实时支持
6.6.4 Linux调度策略和优先级
6.6.5 设置调度参数
6.6.6 sched_rr_get_interval()
6.6.7 关于实时进程的注意事项
6.6.8 确定性
6.7 资源限制
6.7.1 限制项
6.7.2 获取和设置资源限制
第7章 线程
7.1 二进制程序、进程和线程
7.2 多线程
7.2.1 多线程代价
7.2.2 其他选择
7.3 线程模型
7.3.1 用户级线程模型
7.3.2 混合式线程模型
7.3.3 协同程序
7.4 线程模式
7.4.1 每个连接对应一个线程
7.4.2 事件驱动的线程模式
7.5 并发性、并行性和竞争
7.6 同步
7.6.1 互斥
7.6.2 死锁
7.7 Pthreads
7.7.1 Linux线程实现
7.7.2 Pthread API
7.7.3 链接Pthreads
7.7.4 创建线程
7.7.5 线程ID
7.7.6 终止线程
7.7.7 join(加入)线程和detach(分离)线程
7.7.8 线程编码实例
7.7.9 Pthread互斥
7.8 进一步研究
第8章 文件和目录管理
8.1 文件及其元数据
8.1.1 一组stat函数
8.1.2 权限
8.1.3 所有权
8.1.4 扩展属性
8.1.5 扩展属性操作
8.2 目录
8.2.1 获取当前工作目录
8.2.2 创建目录
8.2.3 删除目录
8.2.4 读取目录内容
8.3 链接
8.3.1 硬链接
8.3.2 符号链接
8.3.3 解除链接
8.4 拷贝和移动文件
8.4.1 拷贝
8.4.2 移动
8.5 设备节点
8.5.1 特殊设备节点
8.5.2 随机数生成器
8.6 带外通信(Out-of-Band Communication)
8.7 监视文件事件
8.7.1 初始化inotify
8.7.2 监视
8.7.3 inotify事件
8.7.4 高级监视选项
8.7.5 删除inotify监视
8.7.6 获取事件队列大小
8.7.7 销毁inotify实例
……
第9章 内存管理
第10章 信号
第11章 时间
附录A C语言的GCC扩展
附录B 参考书目
作为一名软件架构师,我需要对底层系统有足够深入的理解,才能设计出高效、稳定、可扩展的系统。在阅读《Linux系统编程(第2版)》之前,我虽然接触过Linux,但对它的系统调用层面总觉得隔靴搔痒。《Linux系统编程(第2版)》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Linux系统编程的殿堂。它不仅详细讲解了Linux内核的接口,还深入剖析了各个系统调用的实现原理和应用场景。书中对于进程间通信(IPC)的讲解尤为精彩,从最基础的管道到更复杂的 POSIX IPC,都讲解得非常透彻,并且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网络编程的详尽阐述,从 socket 的创建到 TCP/UDP 的通信,再到阻塞与非阻塞 I/O 的处理,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和示例。这些内容对于我设计高性能的网络服务至关重要。读完这本书,我对Linux系统调用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极大地帮助我优化了现有系统的性能瓶颈,并为我设计更复杂的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学习嵌入式开发的工程师,Linux系统是我的主要开发环境。在此之前,我对Linux的系统调用层面的知识了解得比较零散,很多时候都是在项目紧的时候临时抱佛脚,效果不尽如人意。《Linux系统编程(第2版)》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系统地梳理了Linux系统编程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进程管理,到复杂的网络 socket 编程,都讲解得鞭辟入里。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的IPC机制,比如消息队列、共享内存、信号量等,都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讲解和代码示例,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实际项目中如何选择和使用。更难得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些系统调用技巧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多线程并发编程和信号处理的部分印象深刻,这些内容对于我开发稳定可靠的嵌入式系统至关重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的Linux系统编程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为我后续更深入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厚度给吓到了,但真正翻开之后,就彻底被吸引住了。《Linux系统编程(第2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但组织得非常有条理。它从最基础的Linux文件系统I/O讲起,逐步深入到进程管理、线程控制、信号处理、内存管理等各个方面。我之前写C语言程序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排查的bug,很多时候都跟系统调用使用不当有关。这本书为我提供了非常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它不仅讲解了每个系统调用的基本用法,还详细说明了它们的工作原理、潜在的陷阱以及如何进行错误处理。书中提供的代码示例也都很经典,可以直接拿来参考和学习。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同步机制的讲解,包括互斥锁、条件变量、信号量等,都非常细致,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编写多线程程序。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扎实、非常有用的Linux系统编程参考书,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提升C/C++开发能力的开发者。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一次“拨云见日”的体验。我一直对Linux的底层运行机制非常好奇,特别是那些驱动着应用程序运行的系统调用。《Linux系统编程(第2版)》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和深入的方式,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API,而是真正地剖析了Linux系统调用的本质,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内核交互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内存管理和进程同步的章节,这些内容对于理解程序的行为和性能至关重要。书中还详细讲解了各种进程间通信(IPC)的机制,这对于开发分布式系统或者需要多个进程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来说,简直是宝藏。我之前对这些IPC机制的理解一直比较模糊,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才真正明白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场景。这本书的语言清晰流畅,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也能被解释得明明白白,而且还配有大量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可以说,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Linux系统编程的看法,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进行底层开发。
评分这本《Linux系统编程(第2版)》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之前写C++程序的时候,总觉得对底层的系统调用理解不够透彻,很多时候只能靠查阅API文档,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踩坑。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编程习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Linux系统中进程、线程、信号、IPC(进程间通信)、文件I/O、网络编程等核心概念,并且提供了大量贴近实际的示例代码。我尤其喜欢它对各个系统调用的详细解释,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参数含义、返回值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书中的图示也非常精炼,帮助我直观地理解了一些复杂的概念,比如多线程的同步与互斥,或者管道的实现机制。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Linux底层有了全新的认识,写起程序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代码的健壮性和效率都有了显著提升。如果说之前我是在“使用”Linux,那么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是在“驾驭”Linux。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Linux系统并提升编程技能的开发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参考。
评分都是在jd买书 质量很好
评分很不错,京东买书很实惠。很满意。
评分还不错,买来还没细看,大致翻了下,可以作为入门和进阶用
评分很不错,适合入门
评分书还是挺不错的,还没看,希望有能力提升。
评分送货快,内容很好!
评分值得一读,对于长期做windows开发的,可以解除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评分朋友推荐的。。不错的书。。
评分字数补丁,字数补丁,字数补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