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一輩子的經驗,幾代人的心血,不一樣的經驗,不一般的療效。
內容簡介
《名老中醫張顯臣60年中藥應用經驗》臨床應用很突齣,附方一欄的多數方子是作者多年來的臨床用藥心得,且所選藥物都是簡便廉驗而又易得之品。
《名老中醫張顯臣60年中藥應用經驗》重每味藥所講的內容,既簡明扼要,又好懂易記,在臨床應用時是一本很好的本草提要書。
作者簡介
張顯臣,老中醫年已八十。一生攻醫,刻苦好學,在中醫中藥上有較深的造詣,在國內首創“手三針、足三針”療法,治療頸肩腰痛、三叉神經痛和肋間神經痛等疑難病癥,入針即效,齣針即愈,治愈的患者遍布十多個國傢。其醫術與醫德深得患者推崇,《人民日報》《中國醫藥報》《中國經營報》《羊城晚報》《安徽日報》等一百多傢媒體對其做過專題報道,並於1990年載入《中國當代中醫名人誌》。齣版專著兩部,在海內外多次齣版發行。
內頁插圖
目錄
一、解錶藥
(一)辛溫解錶藥
麻黃
桂枝
荊芥
防風
紫蘇
香薷
槁本
羌活
白芷
細辛
辛夷
蒼耳子
生薑
蔥白
(二)辛涼解錶藥
薄荷
柴鬍
葛根
蟬蛻
菊花
桑葉
牛蒡子
蔓荊子
浮萍
淡豆豉
升麻
青蒿
二、清熱藥
(一)清熱瀉火藥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梔子
淡竹葉
竹茹
蘆根
夏枯草
決明子
青葙子
密濛花
蕤仁
(二)清熱涼血藥
犀角
牛黃
生地
玄參
丹皮
地骨皮
赤芍
紫草
白薇
銀柴鬍
絲瓜
人中自
人中黃
童便
(三)清熱燥濕藥
黃芩
黃連
黃柏
鬍黃連
龍膽草
苦參
秦皮
椿根白皮
(四)清熱解毒藥
銀花
……
三、瀉下藥
四、芳香化濁藥
五、利水滲濕藥
六、祛風濕藥
七、溫裏藥
八、芳香開竅藥
九、安神藥
十、平肝息風藥
十一、湧吐藥
十二、理氣藥
十三、理血藥
十四、補益藥
十五、消導藥
十六、化痰、止咳、平喘藥
十七、收澀藥
十八、驅蟲藥
十九、其他藥
附編
精彩書摘
七、溫裏藥
附子
附子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的塊根上所附生的塊狀子根。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本草正義》謂:“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錶寒,裏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髒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陰用事,汩沒真陽,地加於天,倉猝暴癥之肢冷膚清,脈微欲絕,或上吐下瀉,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能為功。”本品功能迴陽補火,散寒除濕。主治一切沉寒痼冷(寒邪久伏在身體的某一部位,經久不愈的寒性病癥),痰厥氣逆,嘔噦,噎膈,脾泄冷痢,風寒濕痹,踒躄拘攣,癓瘕堅塊,霍亂轉筋,陰盛格陽,心腹冷痛,癰疽潰破久不斂口,陰毒不散,寒疝腹痛,腳氣水腫,小兒慢風,大汗亡陽等癥。本品有毒,甘草、乾薑、黑豆可解其毒。
用量用法3-10剋。內服,煎湯。生用性烈毒劇,需煎沸60分鍾以上,以減其毒;製則力緩,毒微。外用,研末凋敷,或切成薄片蓋在患處或穴位上,用艾炷灸之。
炮製
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泡,每日換水2-3次,待鹽分漂淨後,每100韆剋附子用甘草10韆剋,黑豆20韆剋,人鍋同煮,至口嘗少有麻辣感時取齣,去甘草、黑豆,颳皮,切為兩瓣,再人鍋加水煮2小時,取齣,晾半乾,切片,曬乾。炮附片,取鹽附子洗淨,清水浸泡一日,去皮臍,再用水浸泡至稍有麻辣感時取齣,再用薑湯泡1-3天,人籠蒸熟,曬至七成乾,用武火急炒至微鼓裂,取齣放涼。
禁忌
陰虛陽盛、真熱假寒(陽盛格陰)及孕婦忌服。
備考
本品含烏頭堿、次烏頭堿等多種生物堿。能興奮迷走神經中樞,有強心作用,用以治療心力衰竭有一定效果。
附方
1.治少陰病,四肢厥逆,惡寒蜷臥,下利清榖,口不渴,脈沉細。或吐利腹痛,四肢厥冷: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12剋,乾薑10剋,炙甘草6剋。水煎,溫服。(生附子應先人煎,煮60分鍾以上,以減其毒。(《傷寒論》四逆湯)
2.治風寒流注,偏正頭痛,年久不愈:大附子一個,生切四片,以薑汁一盞,浸炙,再浸再炙,汁盡乃止,高良薑,等份,為末。每服3剋,臘茶清調下,忌熱物少時。(《三因方》)
歌訣
附子純陽補命火 十二經通功效多
沉寒痼冷痰氣厥 嘔噦噎膈瀉痢卻
三痹拘攣瘕瘕塊 霍亂轉筋起沉屙
陰性格陽心腹痛 癰疽不斂寒疝歌
腳氣水腫兒慢驚 大汗亡陽可固脫
川 烏
川烏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的根塊。味辛,性大熱,有大毒。人心、肝、脾經。功能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主治風寒濕痹,四肢拘急,半身不遂,曆節風痛,心腹冷痛,寒疝腹痛,陰疽腫毒,小兒慢驚風,頭風頭痛,口眼歪斜,冷瀉冷痢。烏頭與附子功用大緻相同,但亦有異。溫補命門,迴陽救脫,附子為好。通痹祛風,拘急麻木,烏頭為優。
用量用法3~10剋。內服,煎湯,宜先煎、久煎,可減低毒性。外用,研末調敷或醋磨汁塗之。
炮製
製川烏,取淨川烏用清水浸泡,每日換水2-3次,至口嘗僅有麻辣感時取齣,每100韆剋用生甘草10韆剋,黑豆20韆剋人鍋同煮,至川烏熟透,內無白心為度,取齣,去甘草、黑豆,切片,曬乾。
禁忌
陰虛陽盛、熱證疼痛及孕婦忌服。不宜與半夏、栝樓、白及、白蘞、貝母同用。
……
前言/序言
筆者習醫臨證近60年,深感為醫之要,首先是要洞悉所用藥物之性味良能,纔能在辨證立方時達到胸有定見,得以方證相宜,收效顯著。明皇甫謂:“醫之為道,莫於識藥性。藥性明,斯能處方用藥以應病。如尺度權衡以應物,而毫末不爽焉。”此乃先賢之至理明言,可不貴哉!
縱觀醫聖張仲景臨證用藥立方,少則一兩味,多在四七味之間,卻能藥到病除。非對所用藥物的性能達到瞭如指掌,焉能有如斯之效?而觀現在之諸多同道,每方藥物竟然多達20多味甚至30幾味,但療效甚微,甚至毫無療效。究其原因是根本不瞭解所用藥物之性能,臨證用藥,如獵人捕兔,四麵設網,實乃愚笨之舉,害事非淺!
曆數十年之體驗,特將470餘味常用中藥作一“既簡而要”的編寫;每味藥均列: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量用法,加工炮製,禁忌,備考,附方等項,後列歌訣,將藥物的主治功能全括在歌詞之內,便於閱瀆記憶。業醫者可根據自己的臨床專長選取200味左右,進行細心品驗,瞭然於心,自會有得、有悟,達到臨床用藥得心應手,藥證相宜,療效卓著之佳境!
筆者年屆八旬,雖臨床幾十年,對部分中藥之性味功能有所瞭解,但在博大精深的中醫中藥這個汗洋之中,仍是滄海一粟,書中不妥之處定所難免,敬希讀者予以指正是幸。
張顯臣
名老中醫張顯臣60年中藥應用經驗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