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都能夠陪孩子玩的輕鬆遊戲,
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的知識和“養分”。
無論你是在城市還是鄉村,無論你是住高樓還是民房,都能和孩子一起玩的遊戲。
★一直生活在都市的我最近開始為煩惱如何與孩子玩兒得的更好而煩惱。因為英語和數學可以等孩子上學以後學,而現在,正是媽媽應該與孩子們最珍貴的相處時光,所以媽媽們和我一樣開始必須立刻做的事情吧!讓孩子在大自然中獲得足夠的“養分”,幫助他們的大腦成為肥沃的土壤,將來這片土壤上定將會長齣知識與智慧的芽。
—— 本書作者 韓國模範媽媽鄭真姬
自然物——石頭剪子布
比起人造的玩具來,自然物的觸感與形態更加多樣。孩子如果能每天觸摸到自然物,就會培養起更溫柔的性格,更豐富的感情。如果用自然物來做石頭剪子布的遊戲,會讓孩子更加自然地接觸、觀察這些自然物。另外,這個遊戲也可以作為其他遊戲的準備活動。需要準備的材料:樹枝,石頭,樹葉(各兩個)
1:孩子與媽媽各自準備樹枝、石頭、樹葉各一個。(樹枝相當於剪子,樹葉相當於布。)
2:把準備好的一套物品藏到背後。
3:一邊喊“石頭、剪子、布!”一邊在三個自然物中任選一個,拿齣來。
4:贏傢把輸傢的自然物拿走。
Tip
要是樹葉很多,也可以用樹葉來做類似“石頭剪子布”的遊戲。孩子與媽媽收集很多樹葉之後,給每一片樹葉定一句提示語。(提示語的例子:最長的樹葉,蟲子啃得比較厲害的樹葉,最小的樹葉等)首先把一片跟提示語最符閤的樹葉藏到背後,喊著“石頭剪子布!”拿齣樹葉,誰能拿齣更符閤提示語的樹葉,誰就能把對方的樹葉拿走。
3.畫半片樹葉單純地讓孩子畫一整片樹葉,不僅很難,也會讓孩子覺得沒意思。這時候可以換一些彆緻的方式。可以將五顔六色的樹葉撕開,做成新的樹葉模樣;試圖畫一畫半片葉子也是一種有趣的經驗——把樹葉剪掉一半,另一半貼在寫生本上,您的任務就做好瞭!餘下的交給孩子去完成吧。畫得不像也沒有關係。需要準備的材料:樹葉,膠,馬剋筆,彩色筆。
1:收集各種各樣形狀的樹葉。
2:沿著葉脈撕成兩半。
3:把撕下來的其中一半樹葉貼在紙上。
4:畫上另一半樹葉,上色。
Tip
對孩子來說,畫半片葉子並不簡單,需要注意力十分集中。您是否聽到瞭孩子右腦活動的聲音呢?畫畫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觀察力,還能刺激孩子的大腦。
4.毛蟲喜歡樹葉
靜靜看著毛蟲吃葉子,就會讓人浮想聯翩。與孩子一起觀察著被毛蟲吞食的葉子,一邊想像著什麼樣的毛蟲,怎樣去吞食瞭樹葉,一邊跟孩子聊天。這樣也許可以減輕媽媽跟孩子對蟲子的恐懼感。進一步想象,今天媽媽跟孩子都要變成毛蟲,就像毛蟲一樣吃點兒東西怎麼樣呢?如果學著像毛蟲一樣爬行,今天是不是就不用打掃地闆瞭呢?需要準備的材料:彩紙,剪刀,訂書器。
有些幼兒非常討厭毛蟲。我們恐懼某些東西,也許正是因為不夠瞭解。我們沒有機會仔細觀察毛蟲,也沒有見過毛蟲變蝴蝶的過程,所以,想起毛蟲,我們的意識中大概隻有一條綠色的小蟲子在那裏蠕動而已。當然,僅僅觀察毛蟲吃的樹葉,並不能馬上喜歡上毛蟲,但是觀察瞭一段時間,就會對它産生興趣,這種興趣纍積到瞭一定程度,也會慢慢與毛蟲親近起來。
5.貼上貼紙做楓葉。
用圓形貼紙,把綠葉染得五顔六色,會讓綠葉變成什麼樣子呢?也許就會變成楓葉吧?粘貼紙的遊戲,對孩子來說是再好不過瞭。在撿來的樹葉,或者紙做的樹葉上貼滿紅色黃色的貼紙,樹葉就會一下子變成紅黃相間的楓葉。這個遊戲,讓你不鞦天就能看到被染紅的銀杏葉和楓葉。需要準備的材料:綠色係的彩紙,圓形貼紙(紅色,黃色),剪刀
1:把綠色係的彩紙對摺,再用剪刀剪成各種樣式的樹葉模樣(也可以用真的樹葉)。
2:把剪成樹葉模樣的剪紙打開之後遞給孩子。
3:把圓形貼紙隨意貼在樹葉模樣的彩紙上。
Tip
樹葉裏有很多色素,鞦天到來,氣溫降低之後,綠色的色素將被破壞,隻剩下紅色,黃色,褐色,於是我們就看到瞭多彩的楓葉。這些內容,孩子比較難以理解的,也不需要深入瞭解。所以通過簡單的貼紙遊戲,讓孩子間接地接觸“綠葉變得紅黃相間”的過程就可以瞭。
有瞭這些遊戲的經曆,鞦天來瞭,瞧見傢門口的楓葉,孩子也許就會更歡樂地迎接楓葉的齣現。
今年的植物標本隻要有泥土的地方就能找到的野草,城市裏常見的道旁樹的葉子,風乾之後再拼起來,就會做齣彆開生麵的東西。做植物標本的時間,就像是在看微小事物一樣,這個時間很珍貴。今年的植物標本是我自己收集製作的,比想象的還漂亮,所以決定明年一定要跟孩子一起做。想象著剪貼本上將要留下孩子歪歪扭扭的字跡,媽媽的臉上不知不覺地浮現瞭笑容。需要準備的材料:采集的植物,報紙,較厚的書本,剪貼本,膠水或雙麵膠。
1:收集花草或樹葉。
2:如果想連著根一起做標本,就要用小鏟子小心地把土清乾淨,不讓根受到傷害。
3:有根的植物需要用清水清洗。再晾乾。
4:把花朵整齊地放到報紙上,蓋上紙巾(或咖啡過濾紙)。
5.摺上報紙,壓上厚書。
6.大概過一周之後打開報紙,把植物標本貼到剪貼本上。
Tip采集花朵的時候,咖啡過濾紙可以派上用場。花瓣很薄,但水分很多,所以很快就會謝掉,如果用咖啡過濾紙夾住,再放到小型相冊裏麵,過濾紙就會吸收水分,完好保存花朵的形態。一周後,花朵完全乾燥瞭,再放到剪貼本或者相冊裏。
裝滿季節的禮盒
今天打算送一份特彆的禮物,雖然我很喜歡在鞦天做這個遊戲,但是實際上在任何一個季節,這個遊戲都很有創意。跟孩子一塊兒爬山,拿著小盒子把孩子喜歡的自然界的小東西放到裏麵。孩子正在興奮地想像著,朋友收到這份禮物時,會是什麼樣子呢?這時的孩子真是無比可愛!孩子的盒子裏裝滿瞭橡果、赤楊樹的果實、鬆果、被蟲子啃過的栗子葉。我能感受到孩子為瞭準備最好的禮盒而深思熟慮的樣子。我想,這是孩子自己準備的最好的禮物!需要準備的物品:樹葉、果實、種子、小紙張、飄帶、信紙。
1:送給孩子一個小紙箱。
2:確定想要把“鞦天”送給誰,再把樹葉,種子等放到盒子裏。
3:可以寫一封信或者是卡片一起放到盒子裏。4.用飄帶係好盒子。Tip如果收集瞭很多果實和種子,可以準備另一個整理箱保存。整理箱也可以用紙殼做,但是為瞭方便觀察,最好選擇透明的蓋子。鞦天收集好各種果實之後,鼕天齣去遊玩的時候可以用在冰雕和雪做的蛋糕上。冷天可以在室內用果實做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也可以製成象徵鞦季、鼕季的小飾品。
4.做最簡單的昆蟲標本
如果你對自然感興趣,樂意接近自然,就有很多機會可以接觸到昆蟲朋友。有時我們可以發現死蟲子。
我的孩子彩形,撿來的死蟲子越來越多,隻是放著有點可惜,所以決定做成標本。昆蟲標本的製作相對容易一些,所以可以經常觀察,與此同時,也會激發對昆蟲與自然界的好奇與關注。一般製作昆蟲標本,首先需要消毒用的開水和酒精,之後再用幾個彆針來晾乾昆蟲。這種方法不僅需要藥物,而且非常復雜,所以今天我想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比起彆的方法,以下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不需要用很多彆針彆在昆蟲身上,這樣也可以減輕昆蟲的痛苦。雖說昆蟲已經死瞭,但是要紮上很多彆針也是非常讓人不忍心的。
需要準備的物品:撿來的幾隻昆蟲,生物觀察玻璃桶,泡沫闆,彆針或大頭針,膠槍
1:把撿來的死蟲子放在屋子裏曬乾幾天。
2:在蟲子的腹部圖上少量的膠槍後粘到針頭部位,把泡沫闆剪切成4.5cm×4.5cm後使用彆針固定住
3:把泡沫闆放進透明玻璃桶裏,把蓋子蓋上。
Tip
死蟲子隻要曬得非常乾燥,就算不用消毒,也可以完好保存1~2年。生物觀察玻璃桶的蓋子是一個三倍的放大鏡,有利於仔細觀察昆蟲。幼兒比較喜歡直接拿在手上觀察,所以比起掛在牆上的框架標本,這種標本能更好地滿足觀察者。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太抓人瞭!那種溫暖的色調和充滿活力的插畫,一下子就把我帶入瞭那種親近自然、探索世界的氛圍中。我本來就對那種強調實踐和體驗式學習的教育理念很感興趣,看到這個標題,就覺得這絕對是為我傢那個精力旺盛、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孩子準備的。我女兒今年正好八歲,正是那種需要大量戶外活動和動手實踐的年紀,對書本上的知識總覺得有點枯燥。這本書的切入點很新穎,它不僅僅是講“帶孩子去戶外”,更是深入探討瞭“如何將自然環境轉化為一個充滿教育意義的學習空間”。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把育兒過程比喻成“一場齣發”的觀點,這暗示著父母和孩子都是探索者,是在共同成長的旅程中學習。這種心態上的轉變,對我來說比任何具體的活動建議都要重要得多。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我們忽視的“課堂”——後院的一塊草地、公園裏的一棵老樹、甚至一次簡單的散步,都可以成為最好的教科書。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內頁,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具體闡述這些理念的,尤其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適閤城市傢庭操作的“自然課堂”方案。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透露齣一種非常樸實且真誠的氣息。從封麵透齣的感覺來看,它似乎避免瞭那種過度設計和華麗辭藻的堆砌,而是選擇瞭一種更貼近泥土和陽光的質感。這讓我聯想到,也許作者本身就是一位身體力行、經驗豐富的教育者或傢長。對於七到十歲的孩子來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在從具象思維嚮抽象思維過渡,他們需要大量的感官輸入來構建對世界的理解。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跨學科的學習機會,比如如何通過觀察昆蟲的生命周期來理解生物學,如何通過搭建簡單的結構來學習物理原理,或者如何通過記錄天氣變化來接觸地理和數學。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醒我們,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保持與大地的連接是多麼重要。我更關注的是,書中是否強調瞭“安全”與“自由探索”之間的平衡點,畢竟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時,傢長的風險評估和應急處理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評分我最近讀瞭幾本關於濛颱梭利和華德福教育理念的書,對它們強調的“尊重自然節奏”和“環境是最好的老師”的觀點深錶認同。這本書的書名《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堂》與這些理念不謀而閤,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這個“課堂”的範圍的。是局限於郊野公園和森林,還是也將城市中的垂直綠化、屋頂花園等納入其中?因為對於生活在特大城市的傢庭來說,能夠定期接觸到大麵積的原始自然環境是件奢侈的事情。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微型自然課堂”的構建指南,比如如何在陽颱上種植小型植物群落,或者如何利用簡單的工具在傢中模擬生態係統的運作,那將是極具操作性的寶藏。我希望這本書能賦予父母們一種力量,讓他們相信,即使身處鋼筋水泥的叢林,我們依然可以為孩子打造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學習環境,真正實現“育兒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評分這本書的定位是針對7-10歲學齡兒童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同時又極其需要情感的滋養和想象力的釋放。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提供一些深入的對話引導技巧。比如,當孩子問齣一些非常哲學化或超齣我們知識範圍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如何迴應,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他“我不知道”。這本書是否提供瞭引導孩子自己尋找答案的“提問式教學法”?我更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自然環境是背景,但真正讓“課堂”生效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有效連接。如果這本書能分享一些關於如何鼓勵孩子錶達觀察所得、如何進行小組閤作探險的經驗,那就太棒瞭。畢竟,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孩子記住多少知識點,而是培養他們成為一個具有好奇心、適應力強且能與世界和諧相處的人。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充滿希望,我期待它能成為我育兒路上的一次有力指引。
評分我是在一個教育論壇上偶然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的,當時討論的主題是“如何應對電子産品對孩子注意力分散的影響”。我傢的孩子沉迷電子設備已經到瞭讓我頭疼的程度,傳統的說教完全無效,我需要的是一套真正能將他從屏幕前吸引齣來的有效策略。這本書的副標題“育兒也是一場齣發”立刻擊中瞭我。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我們總是試圖把“教育”包裝得復雜又正式,而忽略瞭孩子最原始的學習驅動力——探索欲和好奇心。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反教育”的教育哲學。我非常好奇它如何定義“課堂”的概念,是側重於科學觀察,還是更偏嚮於藝術感知和情感培養?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傢長放下焦慮,以一種更放鬆、更有耐心的方式陪伴孩子進入自然。我個人非常看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這本書能將自然探索與這些核心素養的培養巧妙地結閤起來,那它對我的價值就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像是一份心靈指南,幫助我重塑自己的育兒觀。
評分作為plus用戶,傢裏大小用品全部京東搞定。 非常感謝京東商城給予的優質的服務,從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等各方麵都是做的非常好的。送貨及時,配送員也非常的熱情,有時候不方便收件的時候,也安排時間另行配送。同時京東商城在售後管理上也非常好的,以解客戶憂患,排除萬難。給予我們非常好的購物體驗。
評分囤貨買迴來慢慢看
評分精裝大氣!!!紙感好!!!值得購入!!京東給力!!!
評分一本很好的書,親近大自然,提供瞭更多的可能!
評分聽彆人推薦買的。看起來不錯
評分挺好的一本書 買來看看陪孩子玩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會努力創造條件的……
評分接觸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