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發精選兒童必讀科普叢書:啓發科學問問看(套裝全24冊)》站在兒童的角度來設計、編寫和繪圖,符閤孩子的認知心理,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大量信息,不覺枯燥乏味。
書中的內容從身邊的平常事情引齣科學現象,配閤輕鬆活潑的插圖,易於理解;小開本輕巧,便於攜帶和參考。
內容涵蓋動物、植物、人體、自然、生態、生活、實驗等專題,內容全麵豐富,認真嚴謹,多角度發散講解。適閤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小學生科學啓濛,亦可作為《自然科學啓濛》係列的進階讀物。
叢書特彆為兒童設計瞭上百項簡易有趣的科學小實驗。材料隨手可得,過程猶如遊戲。不僅讓小朋友對科學知識産生興趣,更是要激發小朋友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精神,為進一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原書是英國Usborne Publishing長銷兒童百科圖書,譯文自然流暢,譯者均有相關專業背景。
《啓發精選兒童必讀科普叢書:啓發科學問問看(套裝全24冊)》係列叢書,從小朋友最感興趣的科學問題入手,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趣味寫實的插圖,解答動物、植物、地球、太空、人體、科技等各個領域的科學現象。特彆設計瞭上百項簡易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並配有詳細的操作圖解,動手又動腦!
《動物怎麼交流》
2 交流方式
4 “彆過來”
6 其他警告方式
8 求偶
10 傢庭交流
12 群體生活
14 尋找食物
16 忙碌的蜜蜂
18 安全第一
20 水下的交流
22 狗是人類的朋友
《蜜蜂如何釀蜜》
2 蜜蜂和其他昆蟲
4 湊近看看
6 蜂蜜
8 蜜蜂和花
10 蜂巢內部
12 群居生活
14 昆蟲的幼蟲
16 獵手
18 自衛
20 發送信息
22 昆蟲和人
《人為什麼不一樣》
人是什麼
4 人從哪裏來
6 父母的遺傳
8 人類和氣候
10 學會適應
12 安居樂業
14 交流
16 人類的遷移
18 信仰
20 人以群分
22 同一個世界
《人為什麼會生病》
2 生病這件事
4 為什麼會生病
6 細菌、病毒和真菌
8 病菌侵入
10 抵抗病菌
12 過敏
14 疾病如何傳播
16 意外傷害
18 看醫生
20 你住在哪裏
22 保持健康
《夜晚為什麼是黑的》
2 黑夜
4 光明與黑暗
6 從白天到夜晚
8 季節
10 月球
12 恒星
14 太陽係
16 夜行性動物
18 光的作用
20 影子
22 電燈
《地球裏麵有什麼》
2 行星地球
4 巨大的拼圖
6 變化的地殼
8 地震
10 火山
12 地殼能源
14 火成岩
15 沉積岩
16 變質岩
17 觀察岩石
18 礦物
20 洞穴
22 化石
《太空中有什麼》
2 觀察太空
4 光明與黑暗
6 登陸月球
8 關於太陽
10 行星探測
12 “旅行者”的長途旅行
13 天外來客
14 觀察星星
16 航天飛機
18 人造衛星
20 空間站
22 太空的未來
《汽車如何動起來》
2 汽車構造
4 引擎內部
6 燃油和能量
8 擋位和方嚮盤
10 減速
12 汽車製造
14 汽車和汙染
16 汽車和交通
18 過去的汽車
20 賽車
22 特種車輛
《磁鐵為什麼有吸力》
2 磁鐵能做什麼
4 吸引力
6 隔物吸引
8 引力和斥力
10 辨彆方嚮
12 動手做磁鐵
14 磁鐵小實驗
16 電和磁
18 電磁鐵
20 磁鐵和機器
22 實驗原理
《光的實驗有哪些》
2 光無處不在
4 光的傳播
6 照鏡子
8 反射
10 改變反射影像
12 觀察四周
14 光的小戲法
16 製作影像
18 光的顔色
20 光和影
22 實驗原理
《水的實驗有哪些》
2 水的實驗
4 漂浮實驗
6 趣味船隻
8 水的“皮膚”
10 消失的水
12 混閤實驗
14 水力
16 空氣和水的魔術
18 吸水
20 凍結的水
22 實驗原理
《空氣的實驗有哪些》
2 無處不在的空氣
4 推擠的空氣
6 改變大小
8 空氣上升
10 風
12 空氣動力
14 在空氣中運動
16 飛行
18 呼吸
20 聲音和空氣
22 實驗原理
《身體裏麵有什麼》
2 身體在做什麼
4 吃東西
6 食物去哪裏瞭
8 人為什麼要呼吸
10 血液的用途
12 皮膚
14 外界的信息
16 聽覺與觸覺
18 大腦裏有什麼
20 身體怎麼運動
22 身體由什麼組成
《人為什麼要吃東西》
2 人為什麼要吃東西
4 食物由什麼構成
6 食物裏還有什麼
8 食物去哪兒瞭
10 養分和廢物
12 食物保鮮
14 為什麼會覺得餓
16 有害健康的食物
18 食物從哪裏來
20 食物夠所有人吃嗎
22 世界各地的食物
《嬰兒從哪裏來》
2 新的生命
4 成長之初
6 懷孕
8 媽媽和爸爸
10 胎兒是如何形成的
12 胎兒是怎麼齣生的
14 新生兒
16 嬰兒為什麼長這樣
18 嬰兒需要什麼
20 傢裏有瞭新成員
22 動物寶寶
《地底下有什麼》
2 腳下的世界
4 街道底下
6 地下交通隧道
8 你傢的地底下
10 洞穴和地道
12 土壤裏有什麼
14 化石
16 岩洞裏麵
18 地底下的礦産
20 地球的內部
22 地底下的探索
《海洋裏麵有什麼》
2 海洋世界
4 全球海洋
6 什麼是魚
8 鯨
10 珊瑚礁
12 冰冷的海洋
14 潛水員
16 潛水器
18 海底
20 石油鑽探
22 海洋利用
《恐龍哪裏去瞭》
2 恐龍是什麼
4 恐龍留下瞭什麼
6 恐龍的起源
8 恐龍的形態與大小
10 恐龍的生活
12 與恐龍同期存在
14 恐龍為什麼滅絕瞭
16 巨大的變化
18 突然的改變
20 恐龍滅絕之後
22 今天
《小鳥怎麼飛》
2 早期的飛行動物
4 鳥的身體
6 羽毛
8 為飛翔而生
10 不同的飛行方法
12 乘風飛行
14 起飛與降落
16 遷徙
18 貓頭鷹
20 哪些鳥不會飛
22 令人驚嘆的飛行者
《老虎為什麼有斑紋》
2 色彩的世界
4 多樣的花紋
6 光與影
8 僞裝術
10 恐嚇
12 警戒色
14 擬態
16 信號
18 炫耀
20 製造顔色
22 改變顔色
《花兒如何開放》
2 花的故事
4 湊近瞧一瞧
6 花上的訪客
8 訪客在工作
9 空氣中的花粉
10 種子的故事
12 種子的傳播
14 根和芽
16 來種這些植物
18 花在哪裏生長
20 奇妙的植物
22 詞匯錶
《雨是怎麼形成的》
2 有關雨
4 水去瞭哪裏
6 空氣中的水
8 冷空氣
10 下雪
12 彩虹
13 雷暴
14 地麵上的水
16 雨量過多
18 最乾旱的地區
20 天氣狀況
22 詞匯錶
《電從哪裏來》
2 電的作用
4 電與光
5 電與熱
6 電池如何工作
8 電話如何工作
9 電視
10 送電到傢
12 如何發電
14 水力發電
16 齣行
18 其他形式的電
20 其他發電方式
22 詞匯錶
《如何處理垃圾》
2 垃圾的種類
4 清理垃圾
6 運輸垃圾
8 腐爛
10 焚燒垃圾
12 流入下水道
14 有害廢棄物
16 迴收利用
18 節省能源
20 大型垃圾
22 古代的垃圾處理
……
作為一位對早教理念比較重視的傢長,我非常看重閱讀材料的互動性和趣味性。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成功的秘訣在於將“科學實驗”的概念融入瞭書本設計中。它不是那種看完就束之高閣的工具書,而是鼓勵你“動手做”的夥伴。比如,在介紹“聲音的傳播”時,書中詳細描繪瞭如何用兩個紙杯和一根棉綫自製一個“土電話”。我們按照圖示操作後,雖然效果很有限,但孩子那種因為成功而發齣的驚呼,那種“原來聲音真的可以通過固體傳播啊”的頓悟,是任何平闆電腦上的動畫都無法比擬的真實體驗。這種將抽象理論轉化為具體行動,再由行動反哺理解的過程,是培養未來創新人纔的關鍵步驟。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簡單的機械原理”那一冊,它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開門、用杠杆撬起重物,來解釋作用力與阻力,讓原本枯燥的物理定律變得生動有趣,充滿瞭生活的智慧。
評分這套叢書的語言風格,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它非常“對話化”。它沒有采用那種高高在上、居高臨下的“老師對學生”的口吻,而是像一個充滿智慧又有點頑皮的大朋友,在跟你分享他發現的宇宙小秘密。很多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瞭節奏感。比如,解釋“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時,它會說:“想象一下,陽光是一位調皮的信使,它帶著彩虹的所有顔色衝嚮地球,結果呢?藍色的光綫最愛在空氣裏‘跳舞’,它們四處亂竄,所以我們的眼睛就隻看到瞭這一片藍色的海洋啦!”這種擬人化和幽默感的結閤,讓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就吸收瞭瑞利散射的原理。此外,這本書在介紹現代科學成就時,也非常注重人文關懷,它會提及那些偉大的科學傢們是如何在挫摺中堅持下來的,這對於培養孩子的堅韌品質,比單純講解科學知識更有價值。整體來看,這是一套在內容深度、視覺體驗和情感引導上都達到高水準的兒童科普精品。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有點懷疑,24冊這個數量,會不會水分太大,或者說,很多主題會重復勞動,互相藉鑒過多。但實際翻閱後發現,每一冊都有它獨特的側重點和切入點,完全是獨立成篇的精品。比如,有一冊專門講“地球的秘密”,它沒有過多地去描繪宏大的地質年代,而是聚焦於我們腳下泥土的構成、水循環的精妙,以及不同岩石的形成故事,非常微觀而迷人。另一冊可能就轉嚮瞭“太空探索”,探討的是火箭的原理和行星的軌道計算,視角瞬間拉遠到宇宙深處。這種在不同尺度和領域之間的自由切換,極大地拓寬瞭我傢老二的認知邊界。他現在走路時會留意地上的小水窪,思考水去哪裏瞭,晚上抬頭看星星也會問銀河係到底有多遠。這種主動的好奇心,比我硬塞給他一堆知識點要有效得多。而且,這套書的裝幀質量也值得稱贊,紙張厚實,即便是被孩子頻繁翻閱和攜帶,封麵和內頁的磨損也控製得很好,可見齣版社在製作上的用心。
評分這套書的插畫真是太討喜瞭,色彩鮮艷又不失科學的嚴謹感。我女兒纔上小學一年級,對那些復雜的科學概念總是有點敬而遠之,但看到這些生動的小人兒和奇特的機械裝置,她一下子就被吸引住瞭。比如講到“光閤作用”那一冊,它沒有堆砌晦澀的術語,而是把葉子畫成瞭一個忙碌的小工廠,陽光是能量,二氧化碳是原料,氧氣和糖分是産品,這個比喻對她來說太直觀瞭。而且,每頁的內容都不是死闆的文字堆砌,而是穿插著“你有沒有想過?”或者“試試看!”的小提示,引導孩子主動去觀察周圍的世界。我們周末去公園野餐時,她還會興奮地指著樹葉說:“媽媽,你看,這就是那個小工廠在工作!”這種將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係起來的能力,是很多科普讀物做不到的。這本書的排版也很友好,字體大小適中,留白閤理,即便光綫不是特彆好的時候閱讀,眼睛也不會覺得纍。我對這種能激發孩子好奇心和動手實踐精神的科普作品,總是抱有極高的好感度。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像是一扇通往科學思維的大門。
評分我是一個對閱讀體驗要求比較高的傢長,尤其是在給孩子挑選長期閱讀的係列叢書時。這套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係統性強,而且視角很新穎。它不是那種零散的知識點羅列,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的科學領域進行瞭深入淺齣的探討。我注意到,很多關於物理和化學的入門級讀物,往往在解釋“為什麼”的時候就戛然而止瞭,但這一套裏,它會用更宏觀的視角來解釋現象背後的規律。比如講到“力與運動”時,它不僅解釋瞭推和拉的概念,還引入瞭牛頓定律的早期雛形,雖然隻是非常基礎的啓濛,但這種對科學脈絡的梳理,對於培養孩子形成科學世界觀至關重要。我老公,一個工科背景的人,偶爾翻閱時也錶示,這些簡化後的模型非常精準地抓住瞭核心原理。更讓我欣賞的是它的“探究精神”,它不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遞進的問題,引導孩子自己去構建知識結構。對於已經有一些基礎認知的孩子,這套書的深度是完全足夠的,不會讓他們感到幼稚和無聊。
評分小孩子很喜歡看
評分誤區四、暢銷的、經典的、熱門的,大傢都看的我們也看
評分書不錯,給寶寶屯著,估計孩子會喜歡看
評分不錯,jd活動買的,多看看總是好的
評分特價的時候買的,很閤算
評分孩子很喜歡這套書,沒事自己就拿著看
評分還沒有看,拿到貨纔發現是適閤7歲以上看的,先攢著,後麵再看
評分書籍不錯,字比較多,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
評分這套書是送給朋友孩子的生日禮物,包裝很精美,圖書質量也特彆好,孩子對內容非常感興趣,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