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經典小說:金粉世傢(套裝上下冊)

民國經典小說:金粉世傢(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恨水 著
圖書標籤:
  • 民國小說
  • 金粉世傢
  • 文學經典
  • 長篇小說
  • 社會小說
  • 愛情
  • 傢族
  • 曆史
  • 錢鍾書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嶽麓書社
ISBN:9787807618416
版次:1
商品編碼:1150250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民國經典小說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79
套裝數量:2
字數:104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張恨水的章迴小說《民國經典小說:金粉世傢(套裝上下冊)》被譽為20世紀的《紅樓夢》。是一部感動無數人的愛情史詩,全麵展現瞭二十世紀上半葉交織在門第、權力與金錢中的中國社會。作品以北洋內閣總理之子金燕西與小傢碧玉冷清鞦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綫,描寫瞭封建大傢妻妾傾軋;子女放蕩的腐朽沒落生活,揭示瞭在復雜環境中人性的幽暗與蛻變,宛如一部豪門貴族動蕩歲月的興衰史。

內容簡介

  《民國經典小說:金粉世傢(套裝上下冊)》講述瞭:【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瞭你一眼】,北洋軍閥國務總理的小兒子金燕西迷戀上貧傢女學生冷清鞦,一段悲欣交集的愛情故事就此展開。巧遇、窮追、訂情、結婚、婚變、齣走,平民子女與富傢公子的愛情悲劇,影射齣一部豪門貴族飄搖歲月的興衰史。  豪門貴族的紙醉金迷,紅粉佳人的驕縱傾軋,平民女子冷清鞦,封建大傢族的放蕩腐朽,一幕幕上演……被譽為二十世紀的《紅樓夢》。

作者簡介

  張恨水(1895年-1967年),安徽人。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生於江西廣信小官吏傢庭。肄業於濛藏邊疆墾殖學堂。後曆任《皖江報》總編輯,《世界日報》編輯。北平《世界日報》編輯。上海《立報》主筆,南京人報社社長,北平《新民報》主審兼經理,一九四九年後任中央文史館館員。一九一七年開始發錶作品,一九五二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張恨水是著名章迴體小說傢,也是“鴛鴦蝴蝶派”代錶作傢。他一生創作瞭一百二十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遊記等,現代作傢中齣其右者。其代錶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傢》、《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他不僅是當時最多産的作傢,而且是作品最暢銷的作傢,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

內頁插圖

目錄

作者原序
楔子 燕市書春奇纔驚客過 硃門憶舊熱淚嚮人彈
第一迴 陌上閑遊墜鞭驚素女 階前小謔策權戲嬌嬛
第二迴 月夜訪情儔重來永巷 綺宴招膩友雙款幽齋
第三迴 遣使接芳鄰巧言善誘 通幽羨老屋重價相求
第四迴 屋自穴東牆暗驚乍見 人來盡鄉禮共感隆情
第五迴 春服為親籌來供錦盒 歌颱得小聚同坐歸車
第六迴 倩影不能描棗花簾底 清歌何處起楊柳樓前
第七迴 空弄嬌嗔看山散遊伴 故藏機巧贈婢戲青年
第八迴 大會無遮艷情鬧芍藥 春裝可念新飾配珍珠
第九迴 題扇通情彆號誇高雅 修書祝壽隆儀慰寂寥
第十迴 一隊詩人解詩兼頌禱 半天韻事半韻極酸麻
第十一迴 獨具慧心詩媛疑醉語 彆饒興趣閨秀有歐風
第十二迴 花月四圍盡情吐心事 竹城一戰有意作調人
第十三迴 約指勾金名山結誓後 撩人杯酒小宴定情時
第十四迴 隔戶聽閨嘲漏傳消息 登堂難客問怒起風波
第十五迴 盛會伴名姝夫人學得 令儀誇上客吉士誘之
第十六迴 種玉問侯門尺書求友 係繩煩情使杯酒聯歡
第十七迴 歌院重逢自慚真麵目 綉花獨賞暗寓愛根苗
第十八迴 謹謝主人憐不為綠葉 難明女兒意終惜明珠
第十九迴 初議佳期快談銀幕下 又濛厚惠釋慮白鏹中
第二十迴 傳字粉奩會心還密柬 藏身花架得意聽嬌聲
第二十一迴 愛豪航依人逃小鳥 情場彆悟結伴看閑花
第二十二迴 眷眷初逢尋芳過夜半 沉沉晚醉踏月到天明
第二十三迴 芳影突生疑細君興妒 閑身頻作樂公子呼窮
第二十四迴 遠交近攻一傢連竹陣 上和下睦三婢鬧書齋
第二十五迴 一扇想遮藏良人道苦 兩宵疑阻隔少女情癡
第二十六迴 屢泄春光偕行露秀色 彆翻花樣說古聽鄉音
第二十七迴 玉趾暗來會心情脈脈 高軒乍過握手話綿綿
第二十八迴 攜妓消愁是非都不白 醵金獻壽授受各相宜
第二十九迴 小集騰歡舉傢生笑謔 隆儀敬領滿目喜琳琅
第三十迴 粉墨登場難為賢伉儷 黃金論價欲組小傢庭
第三十一迴 藕斷絲連揮金營外室 夜闌人靜倚枕泣空房
第三十二迴 婦令夫從笑煞終歸鶴 弟為兄隱瞞將善吼獅
第三十三迴 筆語欺智囊歌場秘史 饋肴成畫餅醋海微波
第三十四迴 紈絝聚豪傢滅燈醉月 艷姬伴夜宴和索當歌
第三十五迴 佳節動襟懷補遊效外 鞦光撲眉宇更入山中
第三十六迴 山館留賓歸途行不得 月窗尋夢旅捨夜如何
第三十七迴 兄弟各多情叢生韻事 友朋何獨妒忽絕遊蹤
第三十八迴 擁翠依紅無人不含笑 勾心鬥角有女乞垂憐
第三十九迴 情電逐蹤來爭笑甜蜜 小星含淚問故示寬宏
第四十迴 勝負不分鬥牌酬密令 老少鹹集把酒鬧新居
第四十一迴 當麵作醉容明施巧計 隔屏說閑話暗泄情關
第四十二迴 雲破月來良人避誥 鶯嗔燕吒嬌妾屈傢翁
第四十三迴 綠暗紅愁嬌羞說秘事 水落石齣惆悵蔔婚期
第四十四迴 水乳樽前各增心上喜 參商局外偏嚮局中愁
第四十五迴 瓜蔓內援時狂施舌辯 椿萱淡視處忽起禪機
第四十六迴 手足情深蕓篇誑老父 夫妻道苦蓮舌弄良人
第四十七迴 屢數奇珍量珠羨求鳳 一談信物解佩快乘龍
第四十八迴 諧謔有餘情笑生彆墅 咄嗟成盛典喜溢硃門
第四十九迴 吉日集群英從星拱月 華堂成大禮美眷如仙
第五十迴 新婦見傢人一堂沆瀣 少年避從客十目弛騁
第五十一迴 頃刻韆金詩吟花燭夜 中西一貫禮彆縉紳傢
第五十二迴 有約斯來暢談分小惠 過門不入辣語啓微嫌
第五十三迴 夜湧心潮新婚味苦 暇居生口角多室情難
第五十四迴 珍品分輸付資則老母 債颱暗築濟款是夫人
第五十五迴 齣入一人錢皺眉有自 奔忙兩傢事慰醉無由
第五十六迴 授柬示高情分金解睏 登堂瞻盛澤除夕承歡
第五十七迴 暗訪寒傢追恩原不忝 遣懷舞榭相見若為情
第五十八迴 情種恨風波醉真拚命 嚴父嗤豚犬忿欲分居
第五十九迴 絕路轉佳音上官籌策 深閨成秘畫浪子登程
第六十迴 渴慕未忘通媒煩說客 墜歡可拾補過走情郵
第六十一迴 利舌似聯珠誅求無厭 名花成斷絮浪漫堪疑
第六十二迴 叩戶喜重逢誰能遣此 登門求獨見人何以堪
第六十三迴 席捲香巢美人何處去 躬參盛會知己有因來
第六十四迴 若不經心清談銷永日 何曾有恨閑話種深仇
第六十五迴 鷹犬亦工讒含沙射影 芝蘭能獨秀飲泣吞聲
第六十六迴 含笑看蠻花可憐模樣 吟詩問止水無限情懷
第六十七迴 一客遠歸來落花早謝 閤傢都忭悅玉樹雙輝
第六十八迴 堂上說狂歡召優誌慶 車前驚乍過仰伴留痕
第六十九迴 野草閑花突來空引怨 翠簾綉幕靜坐暗生愁
第七十迴 救友肯馳驅彌縫黑幕 釋囚何慷慨接受黃金
第七十一迴 四座驚奇引觴成眷屬 兩廂默契墜帕種相思
第七十二迴 苦笑道多財難中求助 逍遙為急使忙裏偷閑
第七十三迴 扶榻問黃金心醫解睏 並頭嘲白發蔗境分甘
第七十四迴 三戒異時微言寓深意 百花同壽斷句寫哀思
第七十五迴 日半登樓祝嘏開小宴 酒酣謝席赴約賞濃裝
第七十六迴 聲色無邊群居春夜短 風雲不測一醉泰山頹
第七十七迴 百藥已無靈中西雜進 一瞑終不視老幼同哀
第七十八迴 不惜鋪張慎終成大典 慢雲長厚殉節見真情
第七十九迴 蒼莽前途病床談事業 淒涼小院雨夜憶傢山
第八十迴 發奮笑空勞書未讀 理財謀悉據藉箸高談
第八十一迴 飛鳥投林夜窗聞憤語 杯蛇幻影晚巷走奔車
第八十二迴 匣劍帷燈是非身外事 素車白馬冷熱個中人
第八十三迴 對簿理傢財群雛失望 當堂爭遺産一母傷心
第八十四迴 得失愛何曾憤來逐鹿 逍咬自己喪後遊園
第八十五迴 衰服近優憐不虧好友 紅顔計柴米貽笑方傢
第八十六迴 白玉锡佳名二花爭艷 黃金供濫用一客無愁
第八十七迴 私念故鄉偏房興去意 忽翻陳案記室背崇恩
第八十八迴 故主宣言群奴半日散 旁人屈指一子八月生
第八十九迴 臨榻看新孫難言此隱 懷金窺上客願為誰容
第九十迴 露影太荒唐封金預告 懷詩忽解脫對月長嗟
第九十一迴 泉水齣山殘文留舊跡 衣衫刺目烈火火餘痕
第九十二迴 伏枕染重屙母懷戚戚 傳箋盼一顧郎趾匆匆
第九十三迴 半夜馳車娓娓談浮海 清晨破鏡淒涼蔔下場
第九十四迴 病榻起疑團乍驚慘色 情場增裂縫名動離懷
第九十五迴 強奪球針病狂懷璧遁 永離鴛帳封步閉樓居
第九十六迴 風景不殊遊蹤增感慨 情懷莫逆閑話自纏綿
第九十七迴 冰炭人情失官求內助 泥雲身世訪主憶前情
第九十八迴 院宇齣榛蕪大傢中落 主翁成骨肉小婢高攀
第九十九迴 談笑弄嬌嗔新裝十索 言行失常態情局孤忙
第一百迴 慘語斷生平小樓伴佛 狂呼驚夜半烈焰衝霄
第一百一迴 兩走慟慈懷共看瓦礫 同胞作憤語全沒心肝
第一百二迴 對客道煩憂初嘗苦境 替人流急淚重見殘裝
第一百三迴 對坐無卿愁城生怨色 遠來有意情海起新瀾
第一百四迴 上室迎賓故談風土好 大庭訓子嚴斥羽毛豐
第一百五迴 得意讓花驕權門夜叩 失蹤驚屋閉舊巷空來
第一百六迴 亦假亦真舊鄰傳噩耗 疑非疑是勝地覓芳蹤
第一百七迴 決絕一書舊傢成隔世 模糊雙影盛事憶當年
第一百八迴 寄愛寫小詩投郵有意 對親作快語析産何慚
第一百九迴 巨室瓜分最憐孺子去 情場球戲難受美人狂
第一百十迴 航海倚英雌更謀捷徑 棄傢付兒輩獨隱名山
第一百十一迴 驢背遇窮途曇花一現 禪心傷晚節珠淚雙垂
第一百十二迴 金粉各飄零情場永彆 輪蹄相馳逐舊事重提
尾聲 消息索哀詞人悲鞦扇 生涯寄幻影夢老春婆

精彩書摘

  第一迴陌上閑遊墜鞭驚素女 階前小謔策權戲嬌嬛  卻說北京西直門外的頤和園,為遜清一代留下來的勝跡。相傳那個園子的建築費,原是辦理海軍的款項。用辦海軍的款子,來蓋一個園子,自然顯得偉大瞭。在前清的時候,隻是供皇帝、皇太後一兩個人在那裏快樂。到瞭現在,不過是劉石故宮,所謂亡國鶯花。不但是大傢可以去遊玩,而且去遊覽的人,夕陽芳草,還少不得有一番憑吊呢。北地春遲,榆楊晚葉,到三月之尾,四月之初,百花方纔盛開。那個時候,萬壽山是重嶂疊翠,昆明湖是春水綠波,頤和園和鄰近的西山,便都入瞭黃金時代。北京人從來是講究老三點兒的,所謂吃一點,喝一點,樂一點,象這種地方,豈能不去遊覽?所以到瞭三四月間,每值風和日麗,那西直門外,香山和八大處去的兩條大路,真個車水馬龍,說不盡的衣香鬢影。  這一年三月下旬,正值天氣晴和,每日齣西直門的遊人,絡繹於途。什麼汽車馬車人力車驢子,來來往往,極是熱鬧。但是有些闊公子,馬車人力車當然是不愛坐。汽車又坐得膩瞭。驢子呢,嫌它瘦小。先有一項不願受的,就是驢夫送來的那條鞭子太髒,教人不敢接著。有班公子哥兒,傢裏喂瞭幾頭好馬,偶然高興齣城來跑上一趟馬。在這種春光明媚的時候,輕衫側帽,揚鞭花間柳下,目擊馬嘶芳草的景況,那是多麼快活呢!在這班公子哥兒裏頭,有位姓金的少爺,卻是極齣風頭。他單名一個華字,取號燕西,現在隻有一十八歲。兄弟排行,他是老四,若是姐妹兄弟一齊論起來,他又排行是第七,因此他的僕從,都稱呼他一聲七爺。他的父親,是現任國務總理,而且還是一傢銀行裏的總董。傢裏的銀錢,每天象流水般地進來齣去。所以他除瞭讀書而外,沒有一樁事是不順心的。這天他因天氣很好,起瞭一個早,九點多鍾就起來瞭。在傢中吃瞭一些點心,叫瞭李福、張順、金榮、金貴四個聽差,備瞭五匹馬,主僕五人,簇擁著齣瞭西直門,嚮頤和園而來。燕西將身上堆花青緞馬褂脫下,扔給瞭聽差,身上單穿一件寶藍色細絲駝絨長袍,將兩隻衫袖,微微捲起一點,露齣裏麵豆綠春綢的短夾襖。右手勒著馬繮繩,左手拿著一根湘竹湖絲灑雪鞭。兩隻漆皮鞋,踏著馬鐙子,將馬肚皮一夾,一揚鞭子,騎下的那匹玉龍白馬,在大道之上,掀開四蹄,飛也似的往西馳去。後麵的金榮,打著馬趕瞭上來,口裏嚷道:“我的小爺,彆跑瞭。這一摔下來,可不是玩的。”說時,那後麵的三匹馬,也都追瞭上來。路上塵土,被馬蹄掀起來,捲過人頭去。  燕西這一跑,足有五裏路。自己覺得也有些吃力,便把馬勒住。那四匹馬已是抄過馬頭,迴轉身來,擋瞭去路。燕西在駝絨袍子底下,抽齣一條雪花綢手絹,揩著臉上的汗,笑道:“你們這是做什麼?”金榮道:“今天路上人多,實在跑不得。摔瞭自己不好,碰瞭彆人也不好,你看是不是?”燕西笑道:“你們都是好人?前天你學著開汽車,差一點兒把巡警都碰瞭。”金榮笑道:“可不是!你騎馬的本領,和我開車的本領差不多,還是小心點罷。高高興興齣來玩一趟,若是惹瞭事,就是不怕,也掃興得很啦。”燕西道:“這倒象句話。”李福道:“那末,我們在頭裏走。”說著,他們四匹馬,掉轉頭,在前麵走去。燕西鬆著馬繮繩,慢慢在後麵跟著。  這裏正是兩三丈寬的大道,兩旁的柳樹,垂著長條,直披到人身上馬背上來。燕西跑馬跑得正有些熱,柳樹底下吹來一兩陣東風,帶些清香,吹到臉上,不由得渾身爽快一陣。他們的馬,正是在下風頭走,清香之間,又覺得上風頭時有一陣蘭麝之香送來。燕西在馬背上目睹陌頭春色,就不住領略這種香味。燕西心裏很是奇怪,心想,這倒不象是到瞭野外,好象是進瞭人傢梳頭室裏去瞭呢。一麵騎著馬慢慢走,一麵在馬上齣神。那一陣香氣,卻越發地濃厚瞭。偶然一迴頭,隻見上風頭,一列四輛膠皮車,坐著四個十七八歲的女學生,追瞭上來。燕西恍然大悟,原來這脂粉濃香,就是她們那裏散齣來的。在這一刹那間,四輛膠皮車已經有三輛跑過馬頭去。最後一輛,正與燕西的馬並排兒走著。燕西的眼光,不知不覺地,就嚮那邊看去。隻見那女子挽著如意雙髻,髻發裏麵,盤著一根鵝黃絨繩,越發顯得發光可鑒。身上穿著一套青色的衣裙,用細條白辮周身來滾瞭。項脖子披著一條西湖水色的濛頭紗,被風吹得翩翩飛舞。燕西生長金粉叢中,雖然把倚紅偎翠的事情看慣瞭,但是這樣素淨的妝飾,卻是百無一有。他不看猶可,這看瞭之後,不覺得又看瞭過去。隻見那雪白的麵孔上,微微放齣紅色,疏疏的一道黑留海披到眉尖,配著一雙靈活的眼睛,一望而知,是個玉雪聰明的女郎。燕西看瞭又看,又怕人傢知覺,把那馬催著走快幾步,又走慢幾步,前前後後,總不讓車子離得太遠瞭。車子快快地走,馬兒慢慢行,這樣左右不離,燕西也忘記到瞭哪裏。前麵的車子,因為讓汽車過去,忽然停住,後麵跟的車子,也都停住瞭。燕西見人傢車子停住,他的馬也不知不覺地停住。那個漂亮女子,偏著頭,正看這邊的風景。她猛然間低頭一笑,也來不及抽著手絹瞭,就用臨風飄飄的濛頭紗,捂著嘴。在這一笑時,她那一雙電光也似的睛眼,又嚮這邊瞧瞭一瞧。燕西一路之上,追看人傢,人傢都不知覺。這時人傢看他,他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忽然低頭一看,這纔醒悟過來。原來自己手上拿的那條馬鞭子,不知何時脫手而去,已經落在地下瞭。大概人傢之所以笑,就是為瞭這個。自己要下去拾起馬鞭子來吧,真有些不好意思。不撿起來吧,那條馬鞭子又是自己心愛之物,實在捨不得丟瞭。不免在馬上躊躇起來。金榮一行四匹馬,在他前麵,哪裏知道,隻管走去。金榮一迴頭,不見瞭燕西,倒嚇瞭一跳,勒轉馬頭,腳踏著馬鐙,昂首一看,隻見他勒住馬,停在一棵柳樹蔭下。金榮加起一馬鞭,連忙催著馬跑迴來。便問道:“七爺,你這是做什麼?”燕西笑瞭一笑,說道:“你來瞭很好,我馬鞭子掉在地下,你替我撿起來罷。”金榮當真跳下馬去,將馬鞭撿瞭起來交給燕西。他一接馬鞭子,好象想起一樁事似的,也不等金榮上馬,打瞭馬當先就跑。金榮在後麵追瞭上來,口裏叫道:“我的七爺,你這是做什麼?瘋瞭嗎?”燕西的馬,約摸跑瞭小半裏路,便停住瞭,又慢慢地走起來。  金榮跟在後麵,伸起手來搔著頭發。心裏想道:這事有些怪,不知道他真是齣瞭什麼毛病瞭?自己又不敢追問燕西一個究竟,隻得糊裏糊塗在後跟著。又走瞭一些路,隻見後麵幾輛人力車追瞭上來,車上卻是幾個水蔥兒似的女子。金榮恍然大悟,想道:我這爺,又在打糊塗主意呢!怪不得前前後後,老離不開這幾輛車子。我且看他,注意的是誰。這樣想時,眼睛也就嚮那幾輛車子上看去。他看燕西的眼光不住地盯住那穿青衣的女子,就知道瞭。但是自己一群人有五匹馬,老是蒼蠅見血似的盯著人傢幾輛車子,這一種神情,未免難看。便故意趕上一鞭,和燕西的馬並排走著,和燕西丟瞭一個眼色。隻這一刹那的工夫,馬已上瞭前。燕西會意,便追上來。金榮打著馬,隻管嚮前跑,燕西在後麵喊道:“金榮,要我罵你嗎?好好的,又耍什麼滑頭?”金榮迴頭一看,見離那人力車遠瞭。便笑道:“七爺,你還罵我耍滑頭嗎?”金燕西笑道:“我怎樣不能罵你耍滑頭?”金榮道:“我的爺,你還要我說齣來,上下盯著人傢,也真不象個樣子。”復又笑道:“真要看她,三百六十天天天都可以看得到,何必在這大路上追著人傢?”燕西笑道:“我看誰?你信口鬍說,仔細我拿鞭子抽你!”金榮道:“我倒是好意。七爺這樣說,我就不說瞭。”燕西見他話裏有話,把馬往前一拍,兩馬緊緊地並排。笑道:“你說怎樣是好意?”金榮道:“七爺要拿鞭子抽我呢,我還說什麼,沒事要找打挨嗎?”金貴三人聽見這話,大傢都在馬上笑起來。燕西道:“你本是冤我的,我還不知道?”金榮道:“我怎敢冤你?我天天上街,總碰見那個人兒,她住的地方,我都知道。”燕西笑道:“這就可見你是鬍說瞭。你又不認識她,她又不認識你,憑空沒事的,你怎樣會注意人傢的行動?”金榮笑道:“我問爺,你看人傢,不是憑空無事,又是憑空有事嗎?好看的人兒,人人愛看。那樣一位鮮花似的小姐在街上走著,狗看見,也要擺擺尾呢,何況我還是個人。”燕西笑道:“彆嚼蛆瞭,你到底知道不知道?”金榮道:“爺彆忙,聽我說,這一晌,七爺不是齣瞭一個花樣,要吃蟹殼黃燒餅嗎?我總怕彆人買的不閤你意,總是自己去買。每日早上,一趟單牌樓,是你挑剔金榮的一樁好差事。”燕西道:“說罷,彆鬍扯瞭。”金榮道:“在我天天去買燒餅的時候,總碰到她從學校裏迴來。  差不多時刻都不移。有一天她迴來早些,我在一個地方,看見她走進一個人傢去,我猜那就是她的傢瞭。  ”燕西道:“她進去瞭,不見得就是她的傢,不許是她的親戚朋友傢裏嗎?”金榮道:“我也是這樣說,可是以後我又碰到兩次哩。”燕西道:“在什麼地方?”金榮笑道:“反正離我們傢裏不遠。”燕西道:“北京城裏,離我們傢都不遠,你這話說得太靠不住瞭。”金榮道:“我決不敢冤你,迴去的時候,我帶你到她傢門口去一趟,包你一定歡喜。先說齣來,反沒有趣瞭。”燕西道:“那倒也使得,那時你要不帶我去,我再和你算帳!”金榮笑道:“我也有個條件呢,可不能在大路上盯著人傢,要是再盯著,我就不敢說瞭。”燕西看他說的一老一實,也就笑著答應瞭。  主僕一路說著,不覺已過瞭海澱。張順道:“七爺,頤和園我們是前天去的,今天又去嗎?”燕西在馬上躊躇著,還沒有說齣來。李福笑道:“你這個人說話,也是不會看風色的,今天是非進去逛逛不可呢。”張順笑道:“那末,我們全在外麵等著,讓七爺一個人在裏麵,慢慢地逛罷。”燕西笑罵道:“你這一群混蛋,拿我開心。”金貴道:“七爺,你彆整群地罵呀,我可沒敢說什麼哩。”主僕五人,談笑風生地到瞭頤和園,將馬在樹下拴瞭,五人買票進門。燕西心裏想著,那幾個女學生,一定是來逛頤和園的。  所以預先進來,在這裏等著。不料等瞭大半天,一點影子也沒有,恐怕是一直往香山去瞭。無精打采,帶著四個僕人,一直迴傢。  剛一到大門口,隻見剛停著一輛汽車,他的大嫂吳佩芳、三嫂王玉芬和著第三個姨媽翠姨,都從車子上下來。翠姨一見燕西下馬,便笑道:“閑著沒事,又到城外跑馬去瞭嗎?你瞧,把臉曬得這樣紅紅的,又算什麼?迴頭上讓你那白妹妹瞧見,又要抱怨半天。”燕西將馬鞭子遞給金榮,便和他們一路進去。問道:“一夥兒的,又從哪裏來?”佩芳笑道:“翠姨昨晚上打撲剋贏瞭錢,我們要她作東呢。”燕西道:“吃館子嗎?”佩芳道:“不!在春明舞颱包瞭兩個廂,聽瞭兩齣戲呢。”燕西道:“統共不過三個人,倒包瞭兩個廂。”翠姨道:“這是他們把我贏來的錢當瓦片兒使呢。我說包一個廂得瞭,他們說:有好多人要去呢。後來,廂包好瞭,東找也沒有人,西找也沒有人。”燕西一頓腳,正要說話,在他前麵的王玉芬哎喲一聲。迴頭紅著臉要埋怨他,然後又忍不住笑瞭,說道:“老七,你瞧,我今天新上身的一件嗶嘰鬥篷,你給人傢踩髒瞭。”說時,兩隻手抄著她那件玫瑰紫鬥篷的前方,扭轉頭隻望腳後跟。燕西一看,在那一路水鑽青絲辮滾邊的地方,可不是踏瞭一個腳印。燕西看瞭,老大不過意。連忙蹲下身子去,要給他三嫂拍灰。王玉芬一扭身子,往前一閃,笑道:“不敢當!”大傢笑著一路走進上房。各人房裏的老媽子,早已迎上前來,替他們接過鬥篷提囊去。  燕西正要迴自己的書房,翠姨一把扯住,說道:“我有樁事和你商量。”燕西道:“什麼事?”翠姨道:“聽說大舞颱義務戲的包廂票,你已經得瞭一張,齣讓給我?成不成?”燕西道:“我道是什麼要緊的事,就是為瞭這個?齣什麼讓,我奉送得瞭。”翠姨道:“你放在你那裏,我自己來拿,若是一轉手,我又沒份瞭。”燕西答應著,自己齣去瞭。一迴書房,金榮正在替他清理書桌。金榮一看,並沒有人在屋子裏,笑道:“七爺,你不看書也罷,看瞭滿處丟,設若有人到這裏來看見瞭,大傢都不好。”燕西道:“要什麼緊?在外麵擺的,不過是幾本不相乾的小說。那幾份小報送來沒有送來?我兩天沒瞧哩。”金榮道:“怎樣沒有送來,我都收著呢,迴頭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再拿齣來瞧罷。”燕西笑瞭一笑,說道:“你說認得那個女孩子傢裏,你現在可以告訴我瞭。”金榮道:“我不敢說。”燕西道:“為什麼不敢說?”金榮笑道:“將來白小姐知道瞭,我擔當不起。”燕西道:“我們做的事,怎樣會讓他們知道?你隻管說,保沒有什麼事。”金榮笑瞭一笑,躊躇著說道:“對你不住。在路上說的那些話,全是瞎說的。”說著,對燕西請瞭一個安。燕西十分不快,闆著臉道:“你為什麼冤我?”金榮道:“你不知道,在路上你瞧著人傢車子的時候,人傢已經生氣瞭。我怕再跟下去,要鬧齣亂子來呢。”燕西道:“我不管,你非得把她的傢找到不可。找不到,你彆見我瞭。”說畢,在桌上抽瞭一本雜誌自看,不理金榮。金榮見燕西真生瞭氣,不敢說什麼,做畢瞭事,自退齣瞭。他和幾個聽差一商量,說道:“這豈不是一樁難事,北京這大的地方,教我在哪裏去找這一個人?”大傢都說道:“誰叫你撒謊撒得那樣圓,像真的一樣。”金榮也覺差事交代不瞭,嚇得兩三天不敢見燕西的麵。好在燕西玩的地方很多,兩三天以後,也就把這事淡下來瞭。金榮見他把這事忘瞭,心裏纔落下一塊石頭。  偏是事有湊巧,這一天金榮到護國寺花廠子裏去買花,頂頭碰見那個女學生買瞭幾盆花,在街上雇車,講的地方,卻是落花鬍同西頭。金榮這一番,比當學生的做齣瞭幾個難題目還要快活。讓她車子走瞭,自己也雇瞭一輛車子跟瞭去。到瞭那地方,那女學生的車子停住,在一個小黑門外敲門。金榮的車子,一直拉過西口,他纔付瞭車錢下來,假裝著找人傢似的,挨著門牌一路數來。數到那個小黑門那兒,門牌是十二號,隻見門上有塊白木闆,寫著冷寓兩個字。那門恰好半掩著,在門外張望,看裏麵倒是一個小院子。隻是那院子後麵,一帶樹木森森,似乎是人傢一個園子。正在這裏張望,又見那女學生在院子裏一閃,這可以斷定,她是住在這裏瞭。  金榮看在眼裏,迴得傢去,在上房找著燕西,和他丟瞭一個眼色。燕西會意,一路和他到書房裏來。  金榮笑道:“七爺,你要找的那個人,給你找到瞭。  ”燕西道:“我要找誰?”金榮笑道:“七爺很掛心的一個人。”燕西道:“我掛心的是誰?我越發不明白你這話瞭。”金榮道:“七爺就全忘瞭嗎?那天在海澱看到的那個人呢。”燕西笑道:“哦!我說你說的是誰,原來說的是她,你在哪裏找到的?又是瞎說吧?”金榮道:“除非吃瞭豹子膽,還敢撒謊嗎?”他就把在護國寺遇到那女學生的話說瞭一遍。又笑道:“不但打聽得瞭人傢的地方,還知道她姓冷呢。”金榮這一片話,兜動瞭燕西的心事。想到那天柳樹蔭下,車上那個素妝少女飄飄欲仙的樣子,宛在目前,不由得微笑瞭一笑。然後對金榮道:“你這話真不真我還不敢信,讓我調查證實瞭再說。”金榮笑道:“若是調查屬實,也有賞嗎?”金燕西道:“有賞,賞你一隻火腿。”金燕西口裏雖這般說,心裏自是歡喜。他也等不到次日,馬上換瞭一套西裝,配上一個大紅的領結,又揀瞭一雙烏亮的皮鞋穿瞭。手上拿著一根柔軟藤條手杖,正要往外去,忽然記起來還沒戴帽子。身上穿的是一套墨綠色的衣服,應該也戴一頂墨綠色的帽子。記得這頂帽子,前兩天和他們看跑馬迴來,就丟在上房裏瞭,也不知丟在哪個嫂子屋裏呢,便先走到吳佩芳這邊來。剛要到月亮門下,隻見他大嫂子的丫頭小憐搬瞭幾盆蘭花,在長廊外石階上曬太陽,拿瞭條濕手巾,在擦瓷盆。她一抬頭,見燕西探齣半截身子,一伸一縮,不由得笑瞭。燕西和她點一點頭,招一招手,叫她過來。小憐丟瞭手巾,跑瞭過來,反過一隻手去,摸著辮子梢。笑道:“有話說就說罷,這個樣子做什麼?”金燕西見她穿一身灰布衣服,外麵緊緊地套上一件六成舊青緞子小坎肩,厚厚地梳著一層黑劉海,越發顯得小臉兒白淨。便笑道:“這件坎肩很漂亮呀。”小憐道:“漂亮什麼?這是六小姐賞給我的,是兩三年前時興的東西,現在都成瞭老古董瞭。”金燕西道:“可是你穿瞭很閤身。”小憐道:“你叫我來,就是說這個話嗎?”金燕西笑道:“大少奶奶說,讓你伺候我,你聽見說嗎?”小憐對他微微地啐瞭一下,扭轉身就跑瞭。燕西用手杖敲著月亮門,吟吟地笑。吳佩芳隔著玻璃窗子便叫道:“那不是老七嗎?”燕西便走進月亮門說道:“大嫂,是我。  ”佩芳道:“你又什麼事,鬼鬼祟祟的?”說時,佩芳已走瞭齣來。小憐低著頭在那裏擦花盆,耳朵邊都是紅的。佩芳在長廊上,燕西站在長廊下,佩芳掩嘴笑瞭一笑,燕西也勉強笑瞭。便道:“我頭迴戴著的墨綠的呢帽子,丟在這裏嗎?”佩芳笑道:“趁早彆這樣說瞭。年青青的哥兒們,戴個什麼綠帽子呀?”金燕西道:“現在戴綠帽子的,多著呢?”佩芳明知他把話說愣瞭,故意嘔著他道:“因為戴綠帽子的多,你就也要戴上頭頂嗎?”燕西笑道:“你這是戴瞭眼鏡鋦碗,沒岔找岔兒啦。”佩芳笑道:“你聽聽,自己說話說錯瞭,還說我找岔兒啦。”燕西道:“得瞭,你告訴我一聲罷,帽子在這裏不在這裏?我等著要齣去呢。”佩芳道:“你總是這樣,東西亂丟,丟瞭十天半月也不問,到瞭要用的時候,就亂抓瞭。這個毛病,有個小媳婦兒管著,就好瞭。”說到這裏笑瞭一笑,又道:“我看你待小憐很好,要不,我對母親說一聲,先讓她去伺候你,給你收拾收拾衣服鞋襪吧?”小憐一撒手道:“大少奶奶也是的!”說著,一掉辮子就跑瞭。燕西道:“人傢也是十六七歲的孩子瞭,你就這樣當麵鑼對麵鼓地開玩笑,也不怕人害臊。”佩芳笑道:“害什麼臊?她還不願意嗎?”燕西道:“到底帽子在這裏不在這裏?”佩芳道:“帽子沒有,馬褂倒是有一件扔在我這裏,你彆處找罷。  ”燕西想著,二嫂那裏是沒有的。不在翠姨那裏,或者就在三嫂那裏,因此由長廊下轉到後重屋子裏來。  一轉彎,隻見小憐拿瞭一根小棍子,挑那矮柏樹上的蛛絲網。這柏樹一列成行,栽著象籬笆似的。金燕西在這邊,小憐在那邊。小憐看見金燕西來瞭,說道:“你找什麼帽子?”金燕西道:“剛纔不是說瞭,你沒聽見嗎?你又想我說一句找綠帽子吧?”小憐笑說:“我纔不占你的便宜哩。”說時,用棍子指著金燕西衣服,問道:“是和這個顔色一樣的嗎?”金燕西道:“是的。你看見沒有?”小憐道:“你的記性太不好瞭,不是那天你穿瞭衣服要走,白小姐留你打撲剋,把帽子收起來瞭嗎?”金燕西道:“哦!不錯不錯,是白小姐拿去瞭。她放在哪裏,你知道嗎?”小憐道:“她放在哪裏呢?就扔在椅子上。我知道是你買的,而且聽說是二十多塊錢買的,我怕弄掉瞭,巴巴的撿起來,送到你屋子裏去瞭。”燕西道:“是真的嗎?”小憐道:“怎樣不真?在你房背後,洗澡屋子裏第二個帽架子上,你去看看。”金燕西笑道:“勞駕得很!”小憐將那手上的小棍子,對燕西身上戳瞭一下,笑道:“你這一張嘴,最不好,亂七八糟,喜歡瞎說。”燕西笑道:“我說你什麼?”說著,燕西就往前走一步,要捉住她的手,搶她的棍子。  小憐往後一縮,隔著一排小柏樹,燕西就沒有法子捉住她。小憐頓著腳,揚著眉,噘著嘴道:“彆鬧!人傢看見瞭笑話。”燕西見捉她不到,沿著小柏樹籬笆,就要走那小門跑過來,去扭小憐。小憐看見,掉轉身子就跑,當燕西跑到柏樹那邊時,小憐已經跑過長廊,遙遙地對著金燕西點點頭笑道:“你來你來!”金燕西笑道,就跑上前來。小憐身後,正是一個過堂門,她手扶著門,身子往後一縮,把門就關上瞭。  ……

前言/序言

  嗟夫!人生宇宙間,豈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劇乎?吾有傢人相與終日飲食團聚,至樂也。然而今日飲食團聚,明日而仍飲食團聚否?未可蔔也。吾有吾身,今日品茗吟詩,微醺登榻,至逸也。然則今日如此,明日仍如此否?又未可知也。最親近者莫如傢人,最能自主者莫如吾身,而吾傢吾身,吾終莫能操其聚散生死之權。然而茫茫宇宙問,果何物尚能為吾有耶?吾自有知識以來,而讀書,而就職業,而娶妻,而立傢庭,勞矣!而勞之結果,僅僅能顧今日,且僅僅能顧今日之目前。可痛已!何以言之?請以事為證。吾聞某小說傢,操筆為文,不及半頁之紙,伏案而卒,其死已速矣。又聞某逸老夫人作雀牌之戲,將成巨和,喜色溢於麵,同座一中風齣,為上傢攔而和之,某夫人一忿而絕,其死又更速也。某小說傢於其所寫最後一頁稿之先,安知其不終篇耶?某夫人於中風剛齣,上傢尚未攔和之一刹那,又安知其生命即畢於是耶?嗟夫!人生如此,豈非玄妙不可捉摸之一悲劇乎?此事吾早知之,吾乃不敢少想,少想則吾將片刻不得寜息,惟惴惴然懼死神之傍吾左右而已。何以忘之?作莊子達觀而已矣。此古人所謂不作無益之事,曷遣有涯之生者也。  吾之作《金粉世傢》也,初嘗作此想,以為吾作小說,何如使人願看吾書?斷而更進一步思之,何如使人讀吾之小說而有益?至今思之,此又何必?讀者諸公,於其工作完畢,茶餘酒後,或甚感無聊,或偶然興至,略取一讀,藉消磨其片刻之時光。而吾書所言,或又不至於陷讀者於不義,是亦足矣。主義非吾所敢談也,文章亦非吾所敢談也,吾作小說,令人讀之而不否認其為小說,便已畢其使命矣。今有人責吾淺陋,吾即樂認為淺陋,今有人責吾無聊,吾即樂認為無聊。蓋小說為通俗文字,把筆為此,即不免淺陋與無聊;華國文章,深山名著,此彆有人在,非吾所敢知也。明夫此,《金粉世傢》之有無其事?《金粉世傢》之是何命意?都可不問矣。有人日:此頗似取徑《紅樓夢》,可日新紅樓夢。吾日:唯唯。又有人日:此頗似溶閤近代無數硃門狀況,而為之縮寫一照。吾又日:唯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孰能必其一律?聽之而已,吾又何必辯哉?此書凡八十萬言,吾每日書五六百言,起端以至於終篇,約可六年。吾初作是書時,大女慰兒,方啞啞學語,繼而能行矣,能無不能語矣,能上學矣,上學且二年矣,而吾書乃畢。此不但書中人應有其悲歡離閤,吾作書畢,且不禁喟然日:樹猶如此也。然而吾書作尾聲之時,吾幼女康兒方天亡,悲未能自已,不覺隨筆插入文中,自以為足紀念吾兒也,乃不及二十日,而長女慰兒,亦隨其妹於地下。吾作尾聲之時,自覺悲痛,不料作序文之時,又更悲痛也。今慰兒亦天亡十餘日矣,料此書齣版,兒墓草深當尺許也。  當吾日日寫《金粉世傢》,慰兒至案前索果餌錢時,常竊視日:“勿擾父,父方作《金粉世傢》也。”今吾作序,同此明窗,同此書案,掉首而顧,吾兒何在?嗟夫!人生事之不可捉摸,大抵如是也。憶吾十六七歲時,讀名人書,深慕徐霞客之為人,誓遊名山大川。至二十五六歲時,酷好詞章,便又欲讀書種菜,但得富如袁枚之築園小倉,或貧如陶潛之門種五柳。  至三十歲以來,則飽受社會人士之教訓,但願一杖一盂。作一遊方和尚而已。顧有時兒女情重,輒又忘之。今吾兒死,吾深感人生不過如是,富貴何為?名利何為?作和尚之念,又滋深也。此以吾思想而作小說,所以然,《金粉世傢》之如此開篇,如此終場者矣。  夫此書亦覆瓿之物而已,然若乾年月,或尚有存者,於其時讀者取而讀之,索吾於深林古廟間乎?索吾於名山大川間乎?仍索吾於明窗淨幾間乎?甚至索吾於荒煙蔓草間乎?人生無常,吾何能知也?書猶如是,序文猶如是,人之將來,不可測矣。此一點感慨,擴而充之,《金粉世傢》之起迄,易於下筆者也。  語曰:“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小說雖小道,例不外此也。求讀者知吾,即求讀者之知《金粉世傢》耳。此又吾為《金粉世傢》序,隻述吾之片段感想者矣。凡百君子,匡而進之,吾固樂於拜而受之。或言於小說以外,則不敢知也。書至此,烈日當空,槐蔭滿地,永巷中賣蒸糕者方吆喚而過,正吾兒昔日於書案前索果餌錢下學時也。同此午日,同此槐蔭,同此書案,同此賣蒸糕者吆喚聲,而為日無多,吾兒永不現其聲音笑貌矣。嗟夫!人生宇宙間,豈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劇乎?1932年6月18日張恨水序於北平

用戶評價

評分

物流真的太給力瞭!

評分

買來送給摯友的,很好的書

評分

很好

評分

包裝有點簡陋,送過來的時候封麵已經有瑕疵瞭? 加油

評分

京東自營很方便!

評分

不錯,包裝很仔細,書質量也贊

評分

京東自營的書不錯。送貨也比洪城站的要快。洪城站送貨效率不是一般的低。

評分

還沒看,後續會評價

評分

[cp]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總是與眾不同。——瀋從文《邊城》 ???[/cp]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