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譜全書·黔山人黃穆甫先生印存(套裝上下冊)

中國印譜全書·黔山人黃穆甫先生印存(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穆甫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美術齣版社
ISBN:9787102066721
版次:1
商品編碼:11524118
包裝:平裝
開本:15開
齣版時間:2014-08-18
頁數:254
套裝數量: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印譜全書·黔山人黃穆甫先生印存(上下)》,本書介紹瞭篆刻藝術在中國有著幾韆年的發展曆史。從中國象形文字發明並摹刻、書寫於陶器之上時起,璽印篆刻藝術就開始萌芽。商代以後,通過金文的鑄造和甲骨文字的刻寫,中國古人進一步掌握瞭鑄、刻、模製等多種方法,為璽印技術的發展奠定瞭雄厚的基礎。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篆刻起源

評分

評分

陳巨來篆刻

評分

在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端午節、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龍泉青瓷傳統燒製技藝、媽祖信俗、南音、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宣紙傳統製作技藝、侗族大歌、粵劇、格薩(斯)爾、熱貢藝術、藏戲、瑪納斯、花兒、西安鼓樂、中國朝鮮族農樂舞、呼麥等22個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名錄”。

評分

在我們遊心賞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義。篆刻是什麼呢 它的解釋,有廣義與狹義的兩種。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從玉(說文的注釋上說明:“圭璧起兆,瑑也。”),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紋都叫做“瑑”,後來,竹帛成為通行的書寫工具,於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從「竹」。

評分

利用《說文》考釋甲骨文金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比較法”,即通過已識字和未識字的字形對比來考釋古文字。宋人釋讀金文就是從“比較法”開始的。“因為周代的銅器文字和小篆相近,所以宋人所釋的文字,普通一些的,大緻不差,這種最簡易的對照,就是古文字學的起點。一直到現在,我們遇見一個新發現的古文字,第一步就得查《說文》,差不多是一定的手續。”(唐蘭《古文字學導論》增訂本,165至166頁,齊魯書社1981年版)

評分

、好

評分

遠在三韆七百多年前的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但印麵並無本來意思的文字,隻有象徵血緣集團的記號,附加在同時代的青銅器或旗子上。雖說是記號,確有一定的讀音。到瞭周代,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大為興起。各種大小形狀都有,一般分為白文,硃文兩種。秦代是中國文字由“籀書”演變成為篆書的時期,印的形式也更為廣泛,印文圓潤蒼勁,筆勢挺拔。

評分

牙、角等。它被稱為“古代篆刻藝術時期”,它的篆刻藝術特點主要是以時代來劃分。篆刻發展到瞭唐、宋、元時期,則處於衰微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由於楷書的應用取代瞭篆書,同時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傢,篆刻藝術走上瞭下坡路。這種形勢到瞭元末齣現瞭轉機,畫傢王冕發現瞭花乳石可以入印,從而使石料成瞭治印的理想材料。到瞭明代,篆刻藝術進入瞭復興時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