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8
采文化之精華,集眾傢之所長。
該係列圖書由湯一介先生任名譽主編,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任主編,並集閤國內各領域之大傢,多角度精確闡論儒釋道史等中國傳統文化。
大師說係列共三輯,第一輯以儒為主,第二輯以佛為主,第三輯以道為主。
相關閱讀:
“大師說”係列,由著名哲學傢湯一介先生任名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先生任主編,匯集瞭國內諸多著名大師如湯一介、王守常、樓宇烈、王堯、王小甫、陳鼓應、李中華、徐小躍、蘇叔陽等大傢之講課、演講之教義,現分三輯,涉及儒、釋、道、史等各方麵,包括對儒傢、道傢經典著作的解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對中國曆史的講解與闡釋,對中西文化的比較等。書中作者均為某一專業研究領域的專傢,闡釋到位,雖精簡卻深刻,蘊含豐富,意義重大。
湯一介,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2011年4月,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王守常,滿族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著名學者,中國哲學史、思想史與宗教學知名專傢,作為影響20世紀80年代“文化熱”的三大團體之一“中國文化書院”的早期參與者與現任“掌門人”,是中國新時期“國學”教育的倡導者與實踐者。
全球視野下的道傢文化 陳鼓應
生命的哲學 王守常
中國的品格 樓宇烈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當代應用 於 丹
道的智慧 任法融道長
《道德經》解讀 徐小躍
感悟莊子思想 張鬆輝
和閤學撮要 張立文
全球視野下的道傢文化 陳鼓應
性命雙修 長生久視 於德潤
老莊道傢哲學的深刻魅力 強 昱
莊子的生命之道 強 昱
建立大生命觀是養生首要 於德潤
《黃帝內經》東方理念的光華 楊誌勛
明史?硃元璋 王天有
武則天與盛唐時代(節選) 王小甫
敦煌與絲綢之路曆史文化 鄭炳林
解讀藝術美 蘇叔陽
儒傢、道傢與日神、酒神:中國與西方文明的結構性比較 陳 炎
全球視野下的道傢文化(陳鼓應)
以道觀之
對於全球視野,現在有不同的觀點。所謂全球化,是近100年西方科技的發展帶來的生活方式、思潮、意識形態、強勢文化主導下,西方價值重心嚮全球推進的過程。現在,也有學者提齣“一體化”的說法。實際上所謂全球視野如果以中國的視野來看,用莊子的概念就是“以道觀之”。如果說中國文化可以用一個概念來代錶,那就是道的概念。從這點看,先秦諸子中最有全球視野的,我個人認為就是莊子,或者是半個老子和一個莊子。
儒傢的道指的是人道,老子則由人道擴大到天道,並且有一個道是統攝人道和天道的。莊子講以道觀之,是具有宇宙意識的,中國與西方的以上帝為價值準則的區彆也就在這裏。西方可以說是“以帝觀之”,這個“帝”一是帝國主義,一是上帝。中西方最大的不同在於西方以上帝為價值準則,有宗教意識,中國則是有人文意識、人文精神。
再者,雖然西方的強勢文化作為中心嚮全世界推行,但要真正獲得影響也必須和當地主體文化有結閤之處。佛教能夠入主中原,在印度式微,卻在中國落地生根,就是因為很好地與中國主題文化結閤。近代以來知識分子嚮西方學習,無論是嚴復推崇自由、民主,章太炎奉行平等,都是與老莊主體文化尋找結閤點。
從尼采追溯到莊子,都推崇視角主義。不同的視角就有不同的看法,在全球化時代,視角主義是值得討論的。藉用蘇東坡的詩句形象化地來說,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莊子·逍遙遊》中,“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等莊子和惠子的故事都體現瞭視角的意義。人類是有共性的。當看到新聞鏡頭中的不幸、不閤理事件,全世界任何地區的人都會感到悲痛、感到憤怒,不同地區的人也會為同一部電影而感動落淚。儒傢講究修齊治平,從天下到全球,到國傢,到傢庭,再到個人,傢庭對中國人很重要。中國文化有兩個發展方嚮,一個是典籍文化,另一個則是世世代代傳遞的生活中的文化。周公以來的宗法倫理,不識字的老弱婦孺也在應用著,所以比起很多學者教授,有時候沒有讀過孔孟之書、《老子》《莊子》的人,其敦厚、信實、血氣愛心等行為錶現上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
人類有共性,同時又有著特殊性。人的道德觀、審美等等,都擁有殊異性。從這幾個層次,我想可以說明“全球視野下的道傢文化”這個命題。
什麼是常道
《老子》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一段話錶達什麼樣的主旨?說明什麼哲學問題?主要的概念、命題是什麼?
尤其第一句話“道可道,非常道”用瞭三個“道”字,這三個“道”字屬於不同的語境,分彆有不同的含義。第二個“道”是言說、用語言錶達的意思。第一個“道”包含瞭天道和人道的雙重含義。簡單來說,日月星辰的運轉和四時的交替,都有著其中的規律,這就是天道;人間有需要共同遵守的規範,這就是人道。第三個“道”是“常道”,與第一個“道”不同,老子認為第三個“常道”可以統攝天道和人道。也就是,第一個“道”是現象界,經驗世界建立一個規、法則。
我是念哲學的,隻注意本體本根,在教學中也總是崇尚第三個道。近些年來,我發現前兩個“道”也至關重要。第一個“道”就像地球村,這個經驗的世界,有很多的不同的紛爭,可以通過第二個“道”討論、對話來溝通。
第三個道是常道,永存之道。我們現實世界的事物就是它的變動體。以前我把“常道”翻譯為永恒不變的道,其實,永恒是對的,不變是錯的。老子的“道”是一個變體,所以老子有一些話比如“反者道之動”,道是恒動的,是周行而不殆的,是“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有和無都是道體的一體兩麵。所謂物固有形,形固有名,雖然無形但是存在。比如手機響瞭,但是電波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的生存需要空氣,而空氣也是抓不到的。
萬事萬物尤其源頭,本源、本根。老子第三個“道”有本源本根的意思,作為本源本根的“道”跟現象界是一個整體,不是分割的,這是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的不同之處。西方哲學從柏拉圖開始就是本體界與現象界分開的,宗教上也有所謂彼岸、此岸,超自然與自然,等等。用懷海德的話說就是自然兩極化,是西方哲學犯瞭兩極化的謬誤。中國的宇宙觀則是有機的聯係的整體。
《莊子·逍遙遊》第一段:“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韆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韆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這裏強調瞭“積厚”的重要性。鯤在海底深蓄厚養,須得有積厚之功,大鵬若沒有經過心靈的沉澱與纍積,也不可能自在高舉。《莊子》一開頭就提齣要提升你的生命的境界,就要像北冥的鯤一樣深蓄厚養。藉用老子的話就是“九層之颱,起於纍土。韆裏之行,始於足下”。
我們現在學國學也是,去年的今天,今年的今天,明年的今天,堅持學習經典,聽不同的老師講課,也會體會到“化而為鳥”,精神氣質的變化,這就是積厚之功。
老子認為,歸根很重要。“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藉用鄭闆橋的詩句:咬住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萬岩中,韆磨萬擊堅勁節,任爾東南西北風。道傢講的本根中,是要抓住生命的主軸,亦即“立根”。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有無的關係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小到一個杯子,大到一個房子,都是“既是有又是無”。我們這個世界,任何東西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兩兩對立、共存的。莊子認為,“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就是說,從他者來說,事物沒有不可以稱作“彼”的;從本身來說,事物沒有不可以稱作“此”的。故曰:“彼齣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盡管事物起起落落,價值判斷也無窮地進展著、變化著。這時該怎麼辦?與其主觀糾纏於是非,還不如“照之以天”,迴到一個本來的狀態。
對立關係不要把它絕對化,要相對性地對待對立關係。老子認為相對關係是變化的,會轉化的,物極必反。反對絕對主義,唯我主義,獨斷主義。要有雙嚮思維,不要單嚮思維。
道的多種意含
就像儒傢有仁、義、禮、智等主要概念一樣,道傢的主要概念包括道、德、有、無、虛、明、動、靜,等等。《呂氏春鞦·不二》有雲:“老子貴柔,孔子貴仁,墨子貴廉,關尹貴清,列子貴虛。”如果說有一個概念能夠錶達莊子的哲學核心,那就是“遊”,或者“遊心”。“遊”,不僅是精神自由的體現,我認為更是藝術人格的流露。
老子的柔是柔韌,而不是柔弱,很多人認為老子消極,其實是錯誤的。說到老子,大傢馬上就想到“自然”“無為”。
“自然”,並不是指自然界。《老子》第25章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用莊子的解讀來看,就是人要效法地的厚重,再效法天的高遠。“道”有多種意含,其中,道性自然,道有一個特性就是體現自然性。
“道”遵循自然,意思就是“道”遵循自己的特性而運行。所謂自然的特性是自主性、自發性、自為性,甚至說自由性。“道”的王國就是自由的王國。不要以為這是以現代詞去套古代,“自由”這個詞古已有之,早在漢代就齣現瞭。
道具有普遍性、共性,而自然具有特殊性。老子說“道生萬物”,西方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萬物。“道”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和最高代錶,跟西方的上帝有何不同?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英國哲學傢羅素最欣賞老子的這句話。羅素認為,人類有兩種意誌,一種是創造的意誌,一種是占有的意誌。老子講“生”是發揮創造的意誌,而“不有”“不恃”“弗居”是收斂占有的衝動。
莊子則講“莫若以明”,要以開放的心靈,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
人的存在不是壓縮成平麵的,我們要追溯曆史的淵源,探討根源,因此要有曆史意識。“道”有本根、本源的意義。道傢的“道”跟孔孟之道有相同點,就是其包含的人道。實際上,人道是先秦諸子都認同的。但是,唯有道傢提齣瞭統攝天道、人道的“道”。“道”包含豐富的內涵。
……
大師說(第三輯)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大師說(第三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大師說(第三輯)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