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名老中醫臨床教學實錄叢書:王慶其教授臨床教學實錄》選取嶽陽、龍華兩傢臨床醫學院教學查房過程中的中西典型病例,以中醫醫案形式呈現。王慶其教授根據學生病案,指導學生中醫四診的采集,提齣中醫辨證及用藥的不足,書中包括瞭王慶其教授對於臨床疾病的經驗總結與交流,同時將中醫臨床與《內經》等中醫經典理論等有機結閤,內容充實,形式活潑。
目錄
病房篇
胃痞
案一
案二
案三
中風
案一
案二
案三
心悸
胸痹
消渴
案一
案二
咳嗽
案一
案二
喘證
肺脹
肺熱
外感熱病
痹證
案一
案二
案三
顫證
耳鳴
狐惑病
鼻衄
便血
汗證
腎衰
門診篇
口瘡
哮病
喘證
頭痛
泄瀉
痢疾
胃脘痛
反胃
臌脹
麵癱
石淋
不寐
癇證
精彩書摘
名老中醫臨床教學實錄叢書:王慶其教授臨床教學實錄》:
《靈樞·百病始生》雲:“是故虛邪中於人也,始於皮膚,留而不去,則傳捨於絡脈……留而不去,傳捨於經……稽留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絡,或著絡脈。”葉天士亦有“初發在經在氣,久病入絡入血”之理論。另一名醫傅山對中風的論述:“中風偏枯之疾,一邊不知痛癢而不死者,以其孫絡、大絡為邪壅塞,血氣不能周流故也。”
吳以嶺院士認為絡脈緻病有3個特點,而這3個特點與中風的臨床特徵極其吻閤。
第一,絡邪易滯。腦梗死的發生發展,從西醫學而言,它是人體衰老過程中,動脈血管壁的逐漸增厚、變硬,然後狹窄,或是動脈管壁粥樣斑塊的脫落,隨血流流嚮遠端小而細的動脈,最後導緻血液運行受阻,從而使血管被阻塞,最終遠端腦組織缺血而齣現臨床癥狀,這是易滯的特點。
第二,易入難齣。動脈管壁的粥樣硬化、狹窄以及腦梗死的形成後造成的損害即是長期而且不可逆的,這是易入難齣的特點。
第三,易積成形。動脈硬化粥樣斑塊的形成是血液有形物質、動脈內皮管壁脂質代謝産物的堆積所成,這是易積成形的特點。
2.絡病治療“以通為用”(吳以嶺)周學海在其《讀醫隨筆》言:“久病必治絡,其所謂病久氣血推行不利,血絡之中必有瘀凝,故緻病氣纏延不去,必疏其絡而病氣可盡也。”可見絡脈治療“以通為用”。臨床用藥方麵,可以參考葉天士的臨證經驗和吳以嶺院士的學術觀點,具體有以下幾種。
第一類,辛藥通絡。“絡以辛為泄”(未刻本葉氏醫案),辛香橫行肢臂,可入絡通血,辛可通氣,辛者,能散能行,所以通絡藥首先以辛味藥為主。葉天士又將辛藥通絡分三類:辛溫通絡,用桂枝、細辛;辛香通絡,用沉香、木香;辛潤通絡,用桃仁、紅花、當歸、赤芍等。
第二類,蟲類通絡。絡病,易入難齣,蟲蟻類具有搜風剔邪作用,如葉天士所言:“蟲蟻通絡,飛者升,走者降,靈動迅速,追拔沉混氣血之邪。”蟲類藥中也分兩類,一類化瘀通絡,如地鱉蟲、九香蟲、穿山甲;另一類搜風通絡,如地龍、全蠍、蜈蚣、蟬衣、僵蠶、烏梢蛇,且該類藥物還具有祛風解痙之功效,因此對於筋脈拘急之癥狀,該類藥物療效更佳。
第三類,《本草匯言》凡藤蔓之屬,皆可通經入絡,如海風藤、絡石藤、雞血藤等。對於中風後肢體功能障礙者,可用藤類藥物通絡除痹。
第四類,補虛通絡。絡病者,乃絡中血氣或津液痹阻不通。有虛也有實,實者祛邪通絡,如辛溫通絡、活血通絡,虛者當養榮通絡,如葉天士言,大凡絡虛,通補最易,當通補入絡,故凡臨證根據患者之陰陽氣血虛損者之不同,給予相應治療。腦梗死之補益通絡,運用最廣當推王清任之補陽還五湯,方中重用生黃芪可起到益氣活血通絡作用。
【討論】
學生:劉河間的地黃飲子臨床運用於中風,許多臨床醫生會覺得很有效。王教授您有哪些體會?
教授:地黃飲子乃劉河間為治療暗痱一證所設。處方生地、山茱萸、巴戟天、肉蓯蓉、石斛、附子、肉桂、茯苓、麥鼕、遠誌、石菖蒲、大棗、生薑、薄荷等,全方滋腎陰、補腎陽,開竅化痰。此方適用於肝腎不足、痰濁內擾之中風,尤其是中風後遺癥。中風一證,好發於中老年人,“年四十,陰氣自半,起居衰,年五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齣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李東垣、張景嶽等亦認為中風一證乃先有“元氣不足”或是“內傷積損”,後兼夾風、痰、瘀邪內擾,走竄經絡;葉天士認為中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另外,中風後遺癥患者,痼疾纏身,久病緻虛,所以該方以生地、山萸肉滋補腎陰,肉蓯蓉、巴戟天溫壯腎陽,附子、肉桂溫養真元,攝納真元,石斛、麥鼕、五味子滋陰斂液,石菖蒲、遠誌、茯苓開竅化痰,全方使腎中陰陽相配,顧護本元,以免內風再起。然在具體臨床用藥過程中,尚需根據患者實際病情,予以通絡之品或溫經通絡,或益氣通絡,或祛風通絡。
學生:文獻有報道從五行生剋之法治療中風,如有運用宣肺肅降法,王教授您是如何理解的?
……
名老中醫臨床教學實錄叢書:王慶其教授臨床教學實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