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文与社会译丛:风景与权力》的出版曾改变了风景研究的方向,因为它把风景看成是文化力量的工具,是创建国家和社会认同感的核心工具。《人文与社会译丛:风景与权力》收录了萨义德、米切尔、陶希格等多位学者的文章,包含艺术、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历史与现实等许多层面,代表了跨地域、跨学科学术交流的精华成果。文章重点考察风景流通的方式:风景如何成为交换媒介、视觉占有的地点、身份形成的焦点。每篇文章视角独到又相互关联,并彼此深化,反映出人类风景体验的复杂内涵。
作者简介
W. J. T. 米切尔(W.J.T. Mitchell),美国芝加哥大学英语与艺术史教授,跨学科杂志《批评探索》主编,从事视觉文化与图像学研究。特别因其对社会—政治问题中的视觉与语言再现关系的研究而蜚声国际学界。著作有《图像学》(Iconology,1987),《艺术与公共领域》(Art and the Public Sphere,1993),《图像理论》(Picture Theory,1994)等。
精彩书评
★米切尔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著作精辟有力而令人信服。……[本书]把多位优秀作者的文章汇编到一起,观点和主题非常丰富,精彩荟萃。
——《牛津艺术杂志》
★本文集作者更关心的不是风景作为一种对象或类型如何定义,或把风景视为需要解码的文本,而是考察风景如何“作为一种文化实践”。……任何有兴趣了解对于自然的视觉表现和文化建构的人士都会发现这本书引入入胜。
——《加拿大地理学家》
目录
再版序言: 空间、地方及风景
致谢
导论
一 帝国的风景
二 "欧洲大沼泽"中的竞争共同体: 身份认同与17世纪荷兰风景画
三 系统、秩序及抽象:1795年前后英国风景画的政治
四 透纳与英国的代表
五 “我们的荆编小屋”:托马斯·普林格尔非洲风景中的商业及家庭空间
六 领土摄影
七 风景效果
八 虚构、记忆和地方
九 神圣的风景:以色列、巴勒斯坦及美国荒野
十 荒野现场的图画与见证
十一 海滩(幻想一种)
十二 Hic Jacet:这里躺着……
撰稿人介绍
索引
精彩书摘
《人文与社会译丛:风景与权力》:
另一层面的商业也体现在这些绘画中,因为许多作品(即使不是大部分)最初是为了一个商业的开放市场而创作,而不是根据详细说明的要求而为个体赞助人创作的。这提出一个问题,与这些画产生共鸣的是哪一类观者,它们发挥了怎样的想象作用?留存于世的少数风景画评论不够详细,未能给予我们答案。但是,若把这一问题放到我刚才概括的时代环境中讨论,我们或许能得出一些结论。我认为,这种对土地的历史化以及把注意力从当时的商业活动转向“自然的”、历史的土地形构和活动,可能与当时复杂的身份形成问题有关。
如上所述,土地排水是一项需要市民共同努力的事业,而驳船运输则需要市政府的参与。因而值得一提的是,少数描绘了驳船的存世画作都是城市全景图,它们显然是市政厅授权绘制或被捐赠给市政厅的。例如,1615年亨德里克·科内利斯·弗罗姆最初创作《阿姆斯特丹的哈勒姆城门》(阿姆斯特丹历史博物馆)时,画中并没有运河,因为那时拖船运河尚未规划。17年后——即运河已经修建好的1632年,他又在已经署了姓名和日期的画上添加了一条运河以及四艘停泊在码头上的驳船。60尽管我们不清楚这幅画在17世纪时的起源,但无疑它和这个城市一起庆祝了拖船运河的建成,并把二者联系起来。扬·范·戈延描绘海牙风景的作品《代尔夫特一瓦尔特》(DelftseVaart,海牙,市立博物馆)是受地方法官的委托而创作,酬金在1651年高达650盾。61拖船运河得以修建,与城市有着财政的、行政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与运河修建后的明显动机一致。德·弗里斯指出,拖船运河本身没有什么经济效益,甚至没有盈利,但对于更进一步刺激城市贸易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典型的公用事业,它们还是市政形象的象征。
上述两个风景画主题未提及商业活动,这在荷兰文化中并非独一无二的现象。很多人发现,农事这个15世纪泥金装饰手抄本和16、17世纪佛兰德人绘画中的常见主题,在荷兰风景画中即便有也很少见。尽管荷兰海景画中偶尔会出现捕鲸船和私人商船,但却明显缺少对东印度公司商船的描绘。不同于荷兰国内的风景画,在17世纪下半叶海外殖民群落形象中,工业是一个流行主题。例如,范·艾弗丁根描绘了亨德里克·特里普的《瑞典南曼兰的朱利塔布鲁克火炮厂》,以及范·舒伦伯格1665年创作的《孟加拉胡格利河畔的东印度公司工厂》(两幅画都藏于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在商业形象普遍缺席的情况下,也存在少许例外,例如雅各布·范·雷斯达尔创作了不下9幅关于哈勒姆私人漂白区的绘画。然而,这些画对雷斯达尔和他的观者而言是合适的,因为漂白的事物一般被轻易赋予诸如道德纯净之类传统的、非商业的性质。但我们不能就此认定商业是荷兰人普遍认为需要隐藏的事物。可以说,上述大部分绘画描绘的是私人拥有的财产,而非劳动。
在17世纪早期,商业活动尚未在那些被认为适合公开表达的个人理想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接下来的财富积累在这个世界中被认为是拯救的标志,但同时,公开声称的理想却是对精神事务的热衷而非卷入物质世界。其他因素或许也在同时发挥作用。一个层面上,这些绘画为都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视觉上的逃往乡村和欣赏乡村风景的机会。另一层面上,其怀旧主题可以减轻人们因当时的商业活动给过去的风景带来剧变——如果不是摧毁——而产生的负疚感。最后,它们是对乡村的视觉占有和支配,是到17世纪已牢固建立的经济关系的视觉变体这一种支配,轻易忽略掉当时那块土地上正在由富人群体实施的经济变革,使它在象征意义上为更大范围的群体所有。
……
人文与社会译丛:风景与权力 [Landscape and Power]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书不错,包装精美,送货也算及时
评分
☆☆☆☆☆
还没来得及看,收藏先
评分
☆☆☆☆☆
这套书整体还不错 买了好几本了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
之前读过这个系列的苏联的心灵与文化,很喜欢!
评分
☆☆☆☆☆
大多数人都认为强大而持久的现实主义绘画在20世纪艺术领域日渐式微。然后,《全球视野艺术丛书:20世纪现实主义绘画》通过对这个重要命题首次展开的全面深入的研究表明:与这种看法相反,现实主义一直在延续并充满了活力,而且趋向多样化。 从整个20世纪来看,美国和欧洲画坛上的现实主义发生过躁动和变革——从伊肯斯、贝洛斯、霍默到维亚尔、席勒、莫兰迪、霍珀、贾科梅蒂,直到巴尔蒂斯、弗洛伊德和霍克尼。作者在这里呈现给读者的是绘画发生现实主义转变的历史和与此相关的主要艺术背景。受现实主义多样化影响,加上各种政治冲突和新视觉技术的发展,西方绘画原本就有的现实主义传统,实质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更新。论述主题包罗万象,关注的是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它们固有的密切关系以及现实主义的维度和其潜在的更为客观的学术性共同外延。通常这两个方面同时存在于一些艺术家作品内部,像塞尚自己和稍后的画家如乔治·莫兰迪。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我们又能从美国画家菲利普·埃弗古德、德国人奥托·迪克斯和乔治·格罗茨那里找到别样版本的现实主义,即用叙事和讽刺来突出描绘主体粗俗的一面,并且旗帜鲜明地否定学术化。这种讽刺性的现实主义本身就有久远的祖先,威廉·荷加斯和扬·斯特恩等人时不时地通过讽刺性作品揭示这种内在。在戈雅的作品里也有这样的令人生厌的内在。
评分
☆☆☆☆☆
W.J.T. 米切尔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风景”从名词变为动词。它提出,我们不是把风景看成一个供观看的物体或者供阅读的文本,而是一个过程,社会和主体性身份(subjective identities)通过这个过程形成。风景研究在本世纪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与现代主义有关)试图主要以风景绘画的历史为基础阅读风景的历史,并把该历史描述成为一次走向视觉领域的净化的循序渐进的,
评分
☆☆☆☆☆
很好的书
评分
☆☆☆☆☆
无论是在现实中,文学或是艺术中,别墅景色或前景只能通过继续压制或掩饰农耕场所的人类劳动才能得以保持,而拥有土地的精英们就是从这些劳动者那里劫夺了大量财富。至此,在早期鸟瞰图里被艺术地删除的人实际上成为被清除的人。具有审美愉悦的田园风光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把农业过程、农业劳动者,甚至整个村庄从视线里清除出去,留下无人的、如画的风景,使特权观赏者能够观赏纯粹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