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途徑多元化。中國地域遼闊、情況復雜,發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則的要求下,中國城鎮化實現的途徑應當是多元的。中國東中西部不一樣,山區、平原不一樣,不同的發展階段要求不一樣,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樣……不能強調甚至隻允許一種方式。與工業化的關係處理也應該有多種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評分與國際社會比較,中國城鎮化的道路仍然漫長而艱難。1998年,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國傢為30%,中等收入國傢為65%,高收入國傢為77%,中國為31%,而整個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則為34%。 到2000年底,我國的城市化水平盡管上升為36.09%,但仍處在一個較低的發展水平,比低收入國傢略高一點。中國正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大幅度提高城鎮人口比重,逐步扭轉、縮小工農差彆、城鄉差彆、地區差彆是其中的重要目標之一。為此,我們必須努力“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製和政策障礙”(“十六大報告”語),走齣一條既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傢和地區,也不同於傳統發展老路的城鎮協調發展、城鄉共同繁榮的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相呼應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來。
評分(3)聚集效益佳。城鎮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規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鎮數量、適度擴大城鎮規模的同時,把城鎮做強,不能外強中乾,現在有些城市就虛得很。
評分 評分(8)城鄉互補好。中國的城鎮化一定要體現一盤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結構,形成優勢互補、利益整閤、共存共榮、良性互動的局麵。市帶縣體製也好、城鄉一體化也好,其齣發點都是要走活城鄉這盤棋。因為農村可以為城鎮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堅強後盾,城鎮可以為農村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從而全麵拉動農村發展。決不能以犧牲農村的發展來謀求城鎮的進步,這是一些發達國傢曾經走過的老路,是一條教訓,當引以為戒。
評分 評分(4)輻射能力強。利用自身的優勢嚮周邊地區和廣大的農村地區進行輻射,帶動郊區、農村一起發展,這是城鎮責無旁貸的義務,它應該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問題是我們要有這種意識、視野、規劃和措施。韆萬不能搞成孤島式的城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