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1911)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 法国《小日报》记录的晚清(1891~19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红利,赵丽莎 译
图书标签:
  • 晚清史
  • 中国近代史
  • 法国报刊
  • 西方汉学
  • 历史研究
  • 社会文化史
  • 中法关系
  • 报刊史
  • 史料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0001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1952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史爱好者、媒体工作者、美学艺术工作者
  1.8个月狂销3万套的图文书《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第2季优雅上市
  2.中国馆藏机构均未收藏的绝版版画尘封百年首次全译出版 3.海内外文史大家傅国涌 、张典婉、杨葵、毛喻原、余世存、马勇、李辉、解玺璋等作序推荐阅读
  
  海报:
  

内容简介

  书稿共收录了1891年—1911年法国《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所刊彩色石印画百余幅。内容涉及1891年教案、1895年甲午战争、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1905年日俄战争、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病亡出殡、1909年袁世凯小站练兵、1911年袁世凯剪辫子就任临时大总统等,涵盖众多秘辛旧闻,史料珍贵。
  这批甚至在中国专业收藏机构都未曾一见的彩色石印版画,不仅仅弥补了早期中国影像史、近代中国印刷与出版史上的缺失,更为重要的是,在追溯那段发人深省的历史的同时,更能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审视那段历史对于中国发展的深远影响。
  2013年博宝以拍卖价格15万成交了63份《小日报》,这一百多份报纸雅昌预估价格为50万。因此有理由相信它会带给广大读者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作者简介

  李红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某大型国企驻外人员,专注于海外史料中的中国史的收藏和研究,手中藏有海量有关中国主题的法国画报。

  赵丽莎,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毕业,现供职于中国外文局中国新闻法语部。2012至2013年间曾赴法国巴黎三大进修一年。曾与王嵋、丽泉夫妇合译贝尔纳·布立塞的《法兰西在中国300年—从路易十四到戴高乐》一书。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以西方视角呈现世纪之交的中国政变,填补中国早期影像史中缺失的记录,弥补近代中国印刷史与出版史上未曾经历彩色石印版画时代的空白。
  ——著者 李红利

  ★摆在您眼前的这本书,是在翻印一段历史。从社会史角度说,它再现了晚清中国的一段历史 ;从出版史角度说,它复活了百年前的一份报纸。而此书一旦印成,本身又成了历史。还是那个艾柯,他说书籍就是记忆传承的载体,原始部落里,长者给年轻人讲祖上口口相传的记忆,年轻人成了长者,又将这些记忆讲给下一辈 ;而在今天,书籍就是我们的长者,尽管我们知道它也会有错误,但我们还是会很严肃地对待它们。所以,请怀着面对长辈一样的恭敬,翻开这本书吧。
  ——著名出版人 杨葵

目录


听与看:法国《小日报插图》出版感言
自序
中国的大屠杀(火刑)
LES MASSACRES EN CHINE (Incendies)
中国的大屠杀(酷刑)
LES MASSACRES EN CHINE (Supplices)
中国对基督徒的新一轮屠杀(水彩画M. DE PARYS 绘)
LES DERNIERS MASSACRES DE CHR TIENS EN CHINE.(Aquarelle De M. De Parys)
朝鲜事件 首尔骚乱
LES V NEMENTS DE COR E Agitation Séoul
朝鲜事件 一艘清朝军舰被日军击沉
LES V NEMENTS DE COR E Un Vaisseau Chinois Coulé Par Les Japonais
一名法国海关检查员被中国人谋杀
ASSASSINAT PAR LES CHINOIS D'UN CONTR LEUR DES DOUANES FRAN AISES
一幅日本画 一名日本军官夺取清军旗帜
UN DESSIN JAPONAIS Prise D'un Drapeau Chinois Par Un Officier Japonais
中日甲午战争 上海港
LA GUERRE SINO-JAPONAISE Porte De Shang-Hai
中国皇帝接见法国大使施阿兰
M. G RARD, AMBASSADEUR DE FRANCE, RE U PAR L'EMPEREUR DE CHINE
一名法国人被黑旗军俘虏 卡雷尔将军被俘
UN FRAN AIS PRISONNIER DES PAVILLONS NOIRS Captivité De M. Carrere
法国的宾客们 清朝杰出使臣李鸿章总督
LES HOTES DE LA FRANCE Le Vice-Roi Li-Hung-Chang, Ambassadeur Extraordinaire De Chine
李(鸿章)
"Li"
在中国 国王和……皇帝们的蛋糕
EN CHINE Le G teau Des Rois Et… Des Empereurs
中国本土宗教信徒殴杀法国传教士 苏安宁及两名教徒于永安州
MASSACRE D'UN MISSIONNAIRE, LE P RE BERTHOLET, ET DE DEUX DE SES CAT CHUM NES, PAR DES CHINOIS FANATIQUES, TUNGKIANG-TCHEOU. COMPOSITION DE M. DAMBLANS
黑旗军在WOU-TCHAOU起义
LA R VOLTE DES PAVILLONS-NOIRS A WOU-TCHAOU
P. 维克托兰殉难 P.维克托兰在被绑住双手吊在树上天后,遭到斩首,而刽子手们还不停地蹂躏他的尸首
LE MARTYRE DU P. VICTORIN Après que le P. Victorin fut resté suspendu par
les mains à un arbre pendant cinq jours, il fut décapité et les bourreaux s'acharnèrent sur son corps.s
两名法国军官在广州湾被杀
DEUX OFFICIERS FRAN AIS ASSASSIN S A GUANG-TCHEOU-WAN
法军与清军交战 广州湾战役
ENTRE FRAN AIS ET CHINOIS LE COMBAT DE QUAN-CHAU-WAN
义和团
LES BOXEURS CHINOIS
中国事件 德国水兵烧毁总理衙门
V NEMENTS DE CHINE Les Marins Allemands Br lent Le Tsung-Li-Yamen
中国事件 义和团
V NEMMENTS DE CHINE Les Boxers
清朝事件 清朝正规军部队
LES V NEMENTS DE CHINE les troupes régulières chinoises
清朝事件 清朝正规军部队
LES V NEMENTS DE CHINE Prise des forts de Takou
西太后 中国的亡夫太后
SY-TAY-HEOU Impératrice Douairière De Chine
清朝事件 大沽失陷
LES EVENEMENTS DE CHINE La Prise De Takou
清朝太后殿下
S. M. L'IMP RATRICE DOUAIRI RE DE CHINE
清朝事件 杀死外国联军!
LES V NEMENTS DE CHINE MORT AUX TRANGERS !
中国事件 受中国正规军保护的外国人
V NEMMENTS DE CHINE Les trangers Sous La Garde Des Réguliers Chinois
北京的一处使馆遭袭
V NEMMENTS DE CHINE
中国事件 德国公使克林德男爵被杀
V NEMENTS DE CHINE Assassinat Du Baron De Ketteler, Ministre D'allemagne
在北京 被中国军队围困的外国使团
A P KIN Les Légations Européennes Assiégées Par Les Rebelles Chinois
中国事件 清兵占领俄国边境
V NEMENTS DE CHINE Envahissement De La Frontière Russe Par Les Chinois
中国事件 满洲奉天教堂惨案
V NEMENTS DE CHINE Massacre Dans L'église De Moukden En Mandchourie
在满洲 俄军击溃一支清朝炮兵队
EN MANDCHOURIE Capture d'une batterie chinoise par les Russes
义和团在奉天屠杀清朝基督教徒
LES CHR TIENS CHINOIS MASSACR S A MOUKDEN PAR LES BOXEURS
告别清朝地区海军总司令-波狄艾海军上将
LES ADIEUX DE L'AMIRAL POTTIER, COMMANDANT EN CHEF DES FORCES NAVALES EN CHINE
直隶总督李鸿章
LI-HUNG-CHANG, vice-roi du Petchili.
在中国 征兵入伍
V NEMENTS DE CHINE L'enr lement Dans L'armée
军队万岁!!! 马赛的部队启程前往大清国
VIVE L'ARM E !!! Départ des troupes de Marseille pour la Chine
八国联军向北京进军
MARCHE DES ALLI S SUR P KIN
在大沽 联军舰队被冰雪封住
A TAKOU Les Navires Des Alliés Pris Dans Les Glaces
北京失陷 八国联军的旗帜在故宫城门上方飘扬
LA PRISE DE P KIN Les Drapeaux Des Puissances Alliées Flottant Sur La Porte Du Palais Impérial.
中国事件 被解放的使团
V NEMENTS DE CHINE Les Légations Délivrées
联军攻入北京后的使馆路
LA RUE DES L GATIONS, P KIN, APR S L'ENTR E DES TROUPES ALLI ES
在上海 华伦将军检阅法国军队
LE G N RAL Voyron Passant En Revue Le Détachement Fran ais
在北京 联军首领会议
A P KIN Un Conseil Des Chefs Alliés
中国事件 李鸿章与随行的俄日部队
V NEMENTS DE CHINE Li-Hung-Chang Escorté Par Les Troupes Russes Et Japonaises
清朝端王爷的画像
PORTRAIT DU PRINCE TUAN
前往保定府
EN ROUTE VERS PAO-TING-FOU
中国事件 挂在墙上的颗拳民头颅
V NEMENTS DE CHINE Quatorze Têtes De Boxers Aux Murs De Tchio-Tchao
中国事件 被法军从保定府解救出来的欧洲人
V NEMENTS DE CHINE Européens Délivrés Par Le Détachement Fran ais Pao-Ting-Fou
远征保定府 法军前锋队在一个中国村庄升起旗帜
L'EXP DITION DE PAO-TING-FOU La Colonne Fran aise D'avant-Garde Hissant Le Drapeau Dans Un Village Chinois
年的展览 中国楼宇
EXPOSITION DE Pavillon De La Chine
在清朝 一个驻扎在皇家陵墓旁边的法军营地
EN CHINE Un Campement fran ais près des Tombeaux des Empereurs
/ 法国教科书等庚子题材的版画
中国事件 北京教区主教樊国梁
V NEMENTS DE CHINE Mgr Favier, vêque De Pékin
中国事件 法军战胜
V NEMENTS DE CHINE Une Victoire Fran aise
在清朝 孔塔尔中尉阵亡
EN CHINE Mort Du Lieutenant Contal
中国事件 保定府的处决
V NEMENTS DE CHINE Exécution Pao-Tin-Fou
中国的新一轮处决
LES DERNI RES EX CUTIONS EN CHINE
中国事件 太后宫失火- 马尔尚上校指挥救援
V NEMENTS DE CHINE Incendie Du Palais De L'impératrice. - Le Colonel Marchand Dirigeant Les Secours
在中国 故宫大火
EN CHINE Incendie Du Palais D'hiver
中国事件 撤离天津的朱阿夫兵团
V NEMENTS DE CHINE Les Zouaves Rapatriés Quittant Tien-Tsin
荣军院的马达加斯加国旗和中国国旗
LES DRAPEAUX DE MADAGASCAR ET DE CHINE AUX INVALIDES
在天津 德军与英军印度锡克兵冲突
A TIEN-TSIN Rixe Entre Allemands Et Auxiliaires Anglais
年法国教科书中的大清军官
Officier Qing manuels de France en
年法国教科书中的义和团士兵
Soldat boxeur dans le manuel de la France en
年法国教科书上洋人与大清军官的交流
L'échange de France de manuels et d'officiers étrangers de la dynastie Qing
马尔尚上校回国
RETOUR DU COLONEL MARCHAND
在中国 法兰西与俄罗斯-别太心急!我们还在这儿呢
EN CHINE La France Et La Russie - Pas Si Vite ! Nous Sommes Là
又一种恶习 法国的鸦片烟馆
UN VICE NOUVEAU Les Fumeries D'opium En France
远东事件 俄国骑兵前往满洲
LES V NEMENTS LES V NEMENTS D'EXTR ME-ORIENT Cavalerie Russe Se Rendant En Mandchourie
抚顺港之战
F VRIER .-OUVERTURE DES HOSTILIT S ENTRE LA RUSSIE ET LE JAPON ET LE JAPON Un Coup Force Des Torpilleurs Japonais Contre L'escadre à Russea Port-Arthur
攻占西藏 英国军官与西藏人的会晤
LA CONQU TE DU THIBET Entrevue D'officiers Anglais Avec Les Thibétains
中国的新一轮屠杀 慈禧太后向皇帝展示亲俄罪臣被砍下的头颅
NOUVEAU MASSACRE EN CHINE L'impératrice Douairière Présente L'empereur Les Têtes Des Mandarins Accusés D'avoir Favorisé Les Intérêts Russes
开炮 旅顺港保卫战
LA D FENSE De Port-Arthur
狩猎 (俄)哥萨克骑兵进入朝鲜村庄
EN MARAUDE Cosaques Visitant Un Village Coréen
远东事件 滑雪运送俄罗斯伤病员
V NEMENTS D'EXTR ME-ORIENT Transport De Malades Et De Blessés Russes Sur Des Skis
在满洲 中国人和俄国人
EN MANDCHOURIE Chinois et Russes.
满洲的雨季 日本炮兵部队正在穿越一个峡谷
LA SAISON DES PLUIES EN MANDCHOURIE Artillerie Japonaise Franchissant Un Défilé
在中国 日法士兵间的血腥冲突
EN CHINE SANGLANTE Querelle Entre Soldats Fran ais Et Japonais
在南非 在矿场工作的中国劳工
DANS L'AFRIQUE DU SUD Travailleurs Chinois S'engageant Dans Les Mines
在满洲 被汽车救起的俄国军官
EN MANDCHOURIE Officiers Russes Sauvés Par Une Automobile
奉天附近 日军向俄军战壕发起进攻
AUTOUR DE MOUKDEN Les Japonais Donnent L'assaut Aux Retranchements Russes
在旅顺口 斯托赛尔将军照料要塞伤员时在炮弹轰炸中负伤
PORT-ARTHUR LA G N RALE STOESSEL BLESS E PAR UN CLAT D'OBUS EN SOIGNANT DES VICTIMES DU SI GE
满洲边境的清军 马元帅和他的部队
L'ARM E CHINOISE AUX FRONTI RES DE MANDCHOURIE Le Maréchal Ma Et Ses Troupes
出现在满洲的汽车 库罗帕特金将军乘车巡视俄罗斯战线
L'AUTOMOBILE EN MANDCHOURIE Le Général Kouropatkine Parcourt Les Lignes Russes En Automobile
战役中 《小日报》特派记者在满洲观察战役情况
PENDANT LA BATAILLE L'envoyé Spécial Du Petit Journal En Mandchourie Suit Les Péripéties Du Combat
俄军在奉天的阵地
DANS LES TRANCH ES DEVANT MOUKDEN Echange de bons procédés entre adversaires
满洲的冬天 一支俄国巡逻队发现冻死的日本士兵
L'HIVER EN MANDCHOURIE Une Patrouille Russe Découvre Des Soldats Japonais Morts De Froid
奉天大战前夕俄将军督战
LA BATAILLE DE MOUKDEN Le général kouropatkine donne ordre à ses troupes de battre en retraite
奉天大战俄军败退
APR S LA GRANDE BATSILLE DE MOUKDEN
林涅维区将军 满洲的俄军司令官
LE G N RAL LINI VITCH Commandant En Chef Des Troupes Russes En Mandchourie
在满洲 日军元帅大山岩进入奉天
附录 年后《小日报》

















精彩书摘

  1891年12月19日 星期六
  第56期
  《小日报》
  LE PETIT JOURNAL
  N 56,
  SAMEDI 19DCEMBRE 1891
  1891年4、5月间,扬州、芜湖、丹阳、无锡、九江、宜昌等地接连发生教堂被毁,教士被杀的教案,也成为了"义
  和团事件"之前最为严重的反教事件,一时间各国驶入长江流域的护侨军舰达二十多艘。经在华传教士多方搜寻,发
  现大多数反洋教书籍均是一个名叫周汉的书商所刻。各国公使向清廷及湖广总督张之洞施压,要求严查此事。
  周汉,1841年出生,湖南宁乡人,曾投身军旅,累积军功被荐为山西补用道,获二品顶戴。1884年后居住于长沙。
  张之洞鉴于周在湖南地区的影响,建议将周发送到甘肃或新疆任职。总理衙门驳回并强令张之洞立刻处理周汉一
  案,不得拖延。此前李鸿章曾出主意调查周汉的经济问题。并以此惩处周汉,既不碰触民意,也可以给洋人一个交待。
  但湖广方面经调查给出了一个"周汉乃精神病患者"的结论。
  1897年列强掀起瓜过分中国的狂潮,周汉再度在长沙发布反洋文告。湖南巡抚陈宝箴认为周汉会 再引起祸端,就
  派人将其从宁乡老家拘回长沙看管。结果宁乡生员罢考,长沙士绅也表示声援,陈只好把周扔给张之洞,提出将周押
  到武汉审讯。张之洞坚决拒绝这个烫手山芋。陈宝箴不得不仿照当年,再次将周汉"精神病",交特殊监狱监禁。1895年1月20日 星期日
  第218期
  《小日报》(插图附加版)
  LE PETIT JOURNAL(SUPPLMENT ILLUSTR)
  N 218,
  DIMANCHE 20JANVIER 1895
  1894年 11月12日,中日激战正酣,光绪帝在文华殿接见了英、法、俄、美、西班牙、比利时、瑞典等国驻华公使,
  并亲自用满语致答词。早在一天前(11月11日),光绪帝就想在各国使臣觐见时"赐宝星(勋章)",以加强与各国
  的联络。这次觐见也成了光绪帝力图摆脱传统外交(天朝体系下的华夷秩序)的束缚,在程式上向近代外交靠拢的尝试。
  参加觐见的法国公使施阿兰后来评论:"这次觐见本身标志着西方同中国关系史上的一个新纪元。这是破天荒第一遭
  让君王神圣不可接近和不可仰望的信条(直到那天为止中国礼仪使它带上偶像崇拜的性质),被纯粹的外交礼仪所替代。 1900年8月5日 星期日
  第507期
  《小日报》(插图附加版)
  LE PETIT JOURNAL(SUPPLMENT ILLUSTR)
  N 507,
  DIMANCHE 5AOT 1900
  奉天教堂惨案即"朱家河惨案",是义和团运动中发生的最大的一场惨案。1900年7月,在接连发生一系列屠杀
  教民案件后,景州周围七八个县的教民便逃到朱家河教堂避难,一时间朱家河村涌入了三千多人。
  7月17日,英勇的两千多团民和被骗来的两千多清军包围了朱家河村。两千多义和团和两千多清军士兵包围了朱
  家河村。清军是听了景州城里的蔡氏兄弟的说辞,两位兄弟一个是举人,一个秀才。所以他们称朱家河聚集了很多汉奸,
  骗来了过路的清军将领陈泽霖。
  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于7月20日结束,一共2500多人遇难,仅500人逃脱。
  清军将领陈泽霖发现杀死的大都是妇幼老弱,根本没有什么汉奸,连外国人也只有2个,异常气愤,断然拒绝了
  义和团请他帮助攻打下一个教堂的要求。
  ……

前言/序言

  听与看
  法国《小日报插图》出版感言
  ◎毛喻原
  真实的历史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因为历史的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我们现在的是否劣伪,而现在的是否劣伪又必然会涉及到我们的现在能否与我们的未来有效对接。对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而言,生命是否不辜负,人生是否不冤枉,是否不空幻,不虚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要取决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历史、现实与他们所期盼的未来是否前后对榫、逻辑呼应、因果连线。
  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因为这种真实是现实的根基,未来的保障——我们不仅要学会去听,而且要学会听见,不仅要学会去看,而且要学会看见。因为听与听见不一样,看与看见是两回事。听是有限游戏中生理耳朵的偶然、随意、慵懒动作,听见是无限游戏中灵魂听觉被听的对象给彻底打动、触动与感动,听见的行为中贯穿有一种追寻、探究的人类意志 ;看指的是在限制中去看,是一个有疆域的活动,而看见是要去发现我们在看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甚至要去看见这种限制本身。看是在一个有边界的空间去观察一个又一个的事物,而看见则是看到存在全景中一个个不断扩大、外延的视阈。听与看的结果是普世意识的进化,普世价值的形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属于视觉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听觉文化。这是两种在看与听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文化,前者重眼睛(看),后者重耳朵(听)。它们各自的文字起源及其最终定型为这种文化的差异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本来,中国文化在看的方面与西方文化相比是具有明显优势的,似乎我们先天就更倾心于、偏向于视觉、象形、外观、画面之类的东西。无疑,视觉是我们的强项,只可惜在历史上由于种种说得出与说不出的原因,我们的看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我们看的更多是局域之象、零星之象、下阈之象、离散之象。看是看了,但看的东西极其可怜,数量有限,即使看了,实际上又没有看见,诚然看见,其实又没有真正贯通、理解。在加上听的付诸阙如,这就使我们对历史的拼图、还原工作极其地离题不靠谱,极其地拉稀摆带,极其地忽悠有余、较真不足,甚至大有被伪历史彻底玩弄、欺骗之嫌。没有真实的历史,我们的现实就是漂浮的,现实没有被准确定位,那未来肯定就找不到方向,是盲目的。如此,一个社会的宿命就只能是过去对于未来的永远胜利,而不是一个充满理想的未来决胜于一个已成事实的过去。要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它的历史是杜撰的,现实是荒诞的,未来是虚幻的,那一切的一切就棘手到了极点,一切的一切就根本无从谈起,你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为了规避这种杜撰、荒诞、虚幻,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恐怕就是我们应该尽量地去多听,并且听见,多看,并且看见,当然,还要多想,并且要想得彻底,想得明白。否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画中饼、水中月、云中阁。做了也等于白做,也许,不做什么
  比做什么更强、更好。就像我们说,在一个大踏步倒退的时代,不动就是进步是一个道理。
  历史之所以向我们呈现出一种云遮雾绕的景象,是因为我们鲜有去做祛瘴除霾的工作 ;我们之所以对历史的认识多有混乱、偏差,甚至颠倒,是因为我们勘查的工作踩点不够,样本偏少,参照匮乏。如果我们尽量地多踩点、多样本、多参照,兴许我们就更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与原貌,从而为我们的迈步定下一个更合乎历史进步逻辑的基点。
  基于以上的理由,《小日报插图》的出版可圈可点,可歌可贺,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打量我们近代历史的他者目光,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历史画面。无论从文献学、历史学,还是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看,这都是一本珍贵的手绘画册。全书收集的100多幅彩图,大多来自法国的《小日报》,并且全都出自当时法国的名家之手,由报社专门派往中国进行现场采访报道的一流画家兼新闻记者亲自绘制。书中的内容非常丰富,由于有强烈的现场感,所以极具视觉的冲击力,多半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既有重大历史时刻的立此存照,比如,关于中国的革命运动、义和团、中国的饥荒、满洲大瘟疫、清太后与皇帝的驾崩、中国使团在巴黎、日军在满洲的残酷报复、远东事件、攻占西藏等 ;也有近代中国风俗、景物的有趣描绘,比如,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兵站的娱乐、当众剪长辫、蒙古的汽车、中国楼宇、征兵入伍、甲午战争时期的上海港等。其中,有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大头像,比如慈禧、李鸿章、北京教区主教樊国良、俄国满洲的司令官林涅维区将军等,我想是读者十分愿意目睹的。这些绘画的时间跨度是 1891 年至 1911 年。而这几个年头又恰逢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拐点——辛亥革命前夕,所以,这些画面就尤其难能多得,显得特别有意思,有意义,很值得我们仔细端详,耐心品读。
  尽管画册中所记载的大多都是我国近代史上的悲惨事件,比如暴乱、杀戮、瘟疫、饥荒、战争、酷刑,但我仍是相信,只要是真实的历史,我们就没有任何理由忽略、遗忘。因为遗忘历史,意味着同样的悲剧就有可能会再次发生。我认为,我们能从悲惨事件中学到的东西绝不会比从幸福事件中学到的更少。往往是悲惨的事件更能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更能吸教训,长记性,赋予我们对人类本性更为人道的理解与认知,从而让我们以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更有可能向更好的方面依情转化、顺势发展。
  2014.10.25,北京


远东的耳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全球目光与中国转型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关键历史时期,全球视角,特别是西方世界,如何观察、记录并试图解读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我们聚焦于一个侧面:跨文化信息传递的复杂机制,以及不同社会语境下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知差异。 19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从甲午战争的惨败到义和团运动的兴衰,再到清廷对现代化改革的步履维艰,这是一个内忧外患交织的时代。然而,对于身处欧洲的观察者而言,这些遥远东方的事件,往往需要通过特定的媒介和视角进行转化和呈现。 本书的核心研究对象并非直接采撷西方媒体对特定事件的报道细节(如《小日报》的记录方式),而是将历史的镜头拉远,考察在同一段时期内,支撑起西方理解中国叙事的宏观结构与思想基础。 第一部分:全球秩序的重构与中国的“他者化” 本部分着重分析1890年代至1910年代,欧洲列强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定位自身与非西方世界的权力关系。此时,帝国主义进入了其最后的冲刺阶段,对“他者”的描绘愈发服务于殖民扩张的合理性叙事。 1. 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审视: 探讨在俾斯麦体系瓦解后,欧洲列强如何将东亚视为新的战略平衡点。关注十九世纪末自由主义国际关系思潮(如“文明使命”论)如何被应用于对华政策的制定中。分析国家间权力转移(Power Transition Theory)的视角如何被西方精英阶层用来解释清朝衰落的“必然性”。 2. 启蒙遗产与东方迷思的交织: 深入剖析启蒙运动对“进步”和“理性”的定义,以及这种定义如何固化了对非西方社会“停滞不前”的刻板印象。研究浪漫主义时期遗留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母题,如何与现实政治的利益诉求相结合,共同构建出一个既神秘又落后的中国形象,从而为外部干预提供道德高地。 3. 技术进步与地理认知: 蒸汽船、电报和铁路的普及,极大地压缩了地理距离,但并未必然带来相互理解的增加。本章分析了这些技术进步如何重塑了欧洲对中国的空间感知——中国不再是遥远而不可触及的疆域,而是一个亟待“开发”和“规训”的地理实体。研究地图绘制技术和地理学报告在塑造公众认知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知识生产与文化翻译的困境 如何将一个庞大、复杂且高度内部化的文明体系,转化为西方社会可以消费和理解的新闻产品或学术论述,是本部分探讨的核心。 1. 翻译学的挑战与“意义的流失”: 考察19世纪末期,西方传教士、外交官和早期汉学家在文本翻译中面临的深层困境。特别是涉及儒家经典、地方志和民间信仰等概念的转译,如何因语境的缺失而产生偏差。分析特定术语(如“革命”、“民主”、“国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被赋予了符合西方政治逻辑的附加意义。 2. 新闻业态的商业化与叙事简化: 聚焦于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的兴起,探讨商业利益如何驱动媒体倾向于选择更具戏剧性、更易于理解的叙事模式。分析“异域风情”的报道如何与严肃的政治分析并存,以及这种并置如何影响了普通欧洲读者对中国政治复杂性的认知深度。 3. 机构知识的生产: 研究大学中的东方学研究(Sinology)在同一时期的发展轨迹。考察早期汉学大家如傅兰雅(Henri d’Arrest)或赫伯特·乔治·韦尔斯(H.G. Wells)在非虚构作品中对中国历史的总结和预测,并将其置于当时西方历史哲学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这些“精英知识”如何反过来影响了媒体的次级解读。 第三部分:社会变迁的内在驱动力与外部解读的偏差 本部分将焦点从外部观察转向清末中国内部的社会动态,分析中国精英和民间社会在应对危机时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在外部观察者眼中产生的失真。 1. 维新与自强运动的再评估: 深入分析洋务运动后期和戊戌变法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关于制度改革(如预备立宪)的真实意图和实施难度。本书将强调中国改革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内部压力而非单纯的外部胁迫,并研究西方观察者如何系统性地低估了中国地方精英的自主能动性。 2. 城市化与新的社会阶层: 考察19世纪末中国沿海城市出现的新兴买办阶层、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分析这些群体如何开始利用新的传播工具(如自己的刊物)来塑造对国家命运的看法,并尝试与外部世界进行对话。探究西方观察者对这些“新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与忠诚度的判断偏差。 3. 地方主义与国家认同的拉锯: 分析清朝末年中央权力衰弱背景下,各省在处理对外关系和内部治理上的差异性。研究西方媒体如何倾向于将中国视为一个同质化的政治实体,从而忽视了不同地域(如江南士绅与东北边疆)对“中国”概念的迥异理解。 结论:历史的复调与多重现实 本书的最终目标,并非简单地“纠正”西方对中国的错误认知,而是通过对1891年至1911年间全球信息流动的细致梳理,揭示在历史的关键转折点,不同文化和政治体系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时所必然产生的结构性张力。这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往不是由其自身行动单一决定的,而是由其内部演变、外部力量的干预,以及这些因素在不同认知框架下被诠释的方式共同塑造而成的多重现实。本书力图提供一个分析框架,用以理解如何在跨越时空的限制下,更全面地把握一个大国转型的复杂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注意到作者在文本中大量引用了原始的法文报道片段,并且进行了精准的翻译和注释,这一点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这种扎实的文献基础,使得全书的论证显得坚实有力,绝非空泛的议论。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未将这些外文材料束之高阁,而是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流畅的中文叙述之中,使得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当时的语境和语调。这种专业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使得本书在学术价值和大众传播力之间实现了高质量的跨越。它不仅是对特定时期中法关系史的补充,更是对晚清社会舆论生态的一次深入剖析。

评分

这部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得相当雅致,封面选用了深沉的墨绿色,配以烫金的标题字体,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初次翻阅时,纸张的触感非常舒服,文字印刷清晰,易于阅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章节之间的留白处理,使得阅读节奏张弛有度,不会让人感到信息过载。书的结构逻辑严谨,从宏观的历史背景切入,逐步深入到法国媒体对中国晚清社会风貌的细致观察。对于那些希望通过海外视角重新审视那段复杂历史的读者来说,这种外化的、带有异域色彩的解读,无疑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参照系。它不仅仅是史料的堆砌,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中国在国际视野中的形象,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口吻非常独特,它巧妙地在严肃的历史考证与生动的细节描摹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真的被带回了那个动荡不安的世纪之交,通过那些泛黄的报纸剪报,亲眼见证了西方世界对东方巨变的震惊、不解乃至误读。作者对史料的甄选眼光独到,那些原本可能被我们忽视的、零碎的社会现象和民间情绪,在法国记者的笔下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这种“他者”的视角,剔除了我们可能带有的一些固有偏见,用一种近乎旁观者的冷静和好奇,重新勾勒出晚清士绅、商贾乃至底层民众的生活侧影,读来引人入胜,大有“不读不知中外视角差异”之感。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促使我反思“历史书写”本身是如何被建构的。我们通常习惯于从内部视角来叙述晚清的屈辱与抗争,但法国媒体的记录则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光谱——他们有时是傲慢的殖民者,有时是充满好奇的观察家,有时甚至是同情的记录者。作者清晰地展现了这些复杂情绪的交织,让读者明白,历史真相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无数个不同角度的观察点构成的马赛克。这种跨文化的比较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晚清史研究范式的认知,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佳作。

评分

全书的气氛营造得极为成功,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老上海式的、略带感伤的怀旧情调。无论是描述义和团运动时期的西方媒体的恐慌,还是对光绪皇帝改革的关注,都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宿命感”。作者的文字功底极佳,遣词造句充满画面感,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特别是在描写一些具体的社会场景时,比如租界里的生活百态或者清廷的对外交涉场面,那种细腻的笔触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听到当时街道上的喧嚣和电报机的滴答声。对于喜欢通过细节洞察时代精神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次美妙的阅读体验。

评分

遗失在西方中国史可以更了的中国史

评分

图多字少,贵了。

评分

不错啊

评分

不错不错!很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

用优惠券帮人买的,自己没看过,故不作评论

评分

很值得推荐,漫画夸张而逼真,时代感十足

评分

可以

评分

不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看了内容都是插图,感觉文字说明不够,而且画风一致,场景相近,翻几页就吃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