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技术问答

循环冷却水技术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齐冬子,金熙,项成林,赵芳 著
图书标签:
  • 循环冷却水
  • 冷却水处理
  • 工业水处理
  • 水处理技术
  • 循环水系统
  • 冷却塔
  • 水质分析
  • 防腐蚀
  • 阻垢剂
  • 节能降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87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64566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循环冷却水技术问答》循环冷却水处工作者的案头工具书,一书在手,实际问题迎刃而解。

内容简介

  《循环冷却水技术问答》以问答形式介绍了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的知识。《循环冷却水技术问答》分八章:冷却介质——水的特性,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倾向判断及其防止,金属的腐蚀及其抑制,化学处理法——缓蚀阻垢,微生物及其控制,清洗与预膜,试验、监测及运行管理。全书共计296个问题,一问一答,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附录中收集了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各种用水及水处理剂的技术标准等资料。  《循环冷却水技术问答》可供从事循环冷却水处理工作的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作为学生、工人的自学教材。

作者简介

  齐冬子,原化工部,高工,作者多年从事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工作,曾负责全国各个化肥厂的污水处理的技术指导,具有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

目录

第一章冷却介质——水的特性11为什么工业生产中多采用水作冷却介质?12天然水中为什么会有杂质?13江河水有什么特点?24地下水的水质变化倾向如何?25湖泊水水质受什么因素影响?36海水的资源和组成怎样?37天然水中含有哪些杂质?按颗粒大小如何分类?48什么是水中的悬浮物质?59什么是水中的胶体物质?510什么是水中的溶解物质?水中溶有哪些主要离子和气体?611天然水中的杂质对水质有些什么影响?612水中有机物质是指什么?713什么是生物化学需氧量(BOD)?714什么是化学需氧量(COD)?815什么是水的硬度?816水的硬度有哪几种?817硬度在冷却水中的作用如何?为什么镁硬度在冷却水和锅炉水中的作用不同?918硬度的单位是如何表示的?1019什么是水的碱度?水中的碱度有哪几种形式存在?1020水中各种碱度的相互关系如何?1121碱度的单位是如何表示的?水质的硬度和碱度常标“以CaCO3计”是何意?1222天然水是如何按照硬度和含盐量来分类的?1223天然水如何按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分类?1324何谓水中碳酸的平衡?13
第二章循环冷却水系统1525什么是工业冷却水?冷却水系统通常可分哪几种型式?1526什么是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和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1527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可分为哪几类?1628各种冷却构筑物的特点及适用条件?1729冷却塔塔体的结构是怎样的?1830冷却塔的工艺构造包括哪些部分?1931什么是点滴式、薄膜式和点滴薄膜式淋水装置?2032如何选择淋水填料?2233配水系统有哪些配水方式?2334冷却塔喷嘴的形式有哪些?2435冷却塔的通风系统是怎样的?2636除水器有什么作用?2837对集水池有什么要求?2938冷却构筑物应如何布置?3039什么是循环冷却水系统容积及保有水量?3040什么是循环冷却水在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3141循环冷却水的冷却原理是什么?3142什么是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它对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有何影响?3243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有哪些水量损失?3244什么是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3345为什么提高浓缩倍数可以节约用水和药剂费用?3446如何计算间断加药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药剂的消耗量?3547循环冷却水中溶解离子浓度随浓缩倍数的变化是如何计算的?3548敞开式循环冷却水中悬浮物浓度随浓缩的变化关系是如何计算的?3649冷却水循环使用后易带来什么问题?3850对循环冷却水及其补充水的杂质控制有些什么要求?3851对再生水用于冷却系统有何要求?3952再生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有哪些困难?4053如何评价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能?4254为什么应同时监测循环冷却水中的CODCr和CODMn?4355为什么需要了解再生水的来源?4456什么是换热器、水冷却器?为什么水处理工作者应了解水冷却器的有关情况?4557什么是夹套式换热器?4658什么是蛇管式换热器?4659什么是套管式换热器?4660什么是列管式换热器?4761列管式水冷却器容易发生哪些问题?4962什么是板式换热器?5063什么是螺旋板式换热器?5064水冷却器是如何传热的?5165怎样计算水冷却器的管壁温度?52
第三章结垢倾向判断及其防止5566冷却水系统中的水垢是如何形成的?5567沉积物有哪些组分?什么是污垢?什么是水垢?5568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污垢)来自哪些方面?5669为什么要进行垢样分析?垢样分析有哪些项目?5670什么是水冷却器的热流密度?5771什么是水冷却器的污垢热阻值和极限污垢热阻值?5772什么是污垢附着速度?5873污垢热阻值与污垢附着速度有何相应关系?5874判断水垢组成有什么简便定性方法?5975如何根据垢样分析结果判断水质的腐蚀或结垢倾向?6076判断水质的腐蚀或结垢倾向有哪些常用方法?6177什么是碳酸钙饱和pH值(pHS)?什么是碳酸钙饱和指数(IS)法?什么是经验饱和指数法?6178碳酸钙饱和指数在实用上有何参考价值?它有什么局限性?6279什么是稳定指数(S,RSI)?它有什么局限性?6380碳酸钙饱和pH值(pHS)是如何计算的?6381如何用查表法计算碳酸钙饱和pH值(pHS)?6582如何用查图法计算碳酸钙饱和pH值(pHS)?6783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浓缩之后pH值会怎样变化?6884敞开式循环冷却水浓缩之后碱度会怎样变化?6985什么是极限碳酸盐硬度法?如何测算?7186什么是碳酸钙的临界pH值(pHC)?测定pHC有何意义?7287什么是结垢指数(PSI)?7288什么是磷酸钙饱和pH值(pHP)?如何用查表法计算?7389如何用查图法计算磷酸钙饱和pH值(pHP)?如何判断磷酸钙结垢的倾向?7690什么是水的磁化处理?7791什么是电子式水处理器?有哪些主要类型?7892什么是水的静电处理?7893离子棒静电水处理器有什么特点?7994内磁式水处理器有哪两种结垢形式?8095什么是外磁式水处理器?8096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物理处理方法如何?8197防止循环冷却水系统结水垢用什么方法?8298常用什么方法软化水质?8299为什么加酸或加二氧化碳能防止结垢?83100何谓阻垢剂?常用的阻垢剂有哪些?83101阻垢剂的阻垢机理是什么?84
第四章金属的腐蚀及其抑制85102什么是腐蚀?85103什么叫做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85104什么是金属的腐蚀电化学过程?碳钢在冷却水中的腐蚀机理是什么?85105什么叫极化和去极化作用?86106什么叫电偶腐蚀?86107什么是氧浓差腐蚀电池?87108什么是缝隙腐蚀?87109什么是点蚀?87110什么是应力腐蚀开裂?88111什么是磨蚀和空化作用?88112什么是微生物腐蚀?89113水中溶解氧对腐蚀有什么影响?89114水中溶解盐类的浓度对腐蚀有什么影响?90115水的温度对腐蚀有什么影响?90116水的pH值对腐蚀的影响如何?90117水流速度对腐蚀的影响如何?91118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有哪些?91119如何测算和评定金属的腐蚀速度?91120控制金属腐蚀有哪些方法?92121CH��784涂料的特点如何?93122通常水冷却器的管材是如何选择的?94123不同金属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如何?95124何谓缓蚀剂?缓蚀剂分为几类?96125氧化膜型缓蚀剂有什么特性?97126沉淀膜型缓蚀剂有什么特性?97127吸附膜型缓蚀剂有什么特点?98
第五章化学处理法——缓蚀阻垢99128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有什么优点?其处理方法如何分类?99129我国常用的缓蚀阻垢复合配方有哪些?99130铬酸盐缓蚀剂的特点是什么?100131铬酸盐排污水有什么处理方法?101132什么是磷系缓蚀剂?101133为什么说聚磷酸盐既是缓蚀剂又是阻垢剂?102134正磷酸盐缓蚀剂的性能和应用情况如何?103135什么是聚磷酸盐的水解或降解?聚磷酸盐水解对冷却水系统有何影响?104136作为缓蚀剂的锌盐有什么特性?104137唑类化合物缓蚀剂有什么特性?常用的有哪几种?105138为什么在碳钢和铜合金设备共存的冷却水系统需要加铜缓蚀剂?105139硅酸盐缓蚀剂的特点是什么?106140近年硅系配方有哪些发展?106141钼酸盐缓蚀剂的特点是什么?107142近年钼系配方有何发展?107143钨酸盐缓蚀剂有何特点?近年发展怎样?108144亚硝酸盐及硼酸盐缓蚀剂有何用途?108145什么是硫酸亚铁造膜处理?109146什么叫做缓蚀剂的增效作用?109147什么是膦酸缓蚀阻垢剂?常用的有哪些品种?109148什么是有机磷酸酯缓蚀阻垢剂?110149什么是膦羧酸缓蚀阻垢剂?111150什么是聚合电解质?111151什么是共聚物?为什么要开发不同的共聚物?112152近年阻垢分散用的聚合物是如何发展的?112153什么是聚丙烯酸阻垢剂?113154什么是聚甲基丙烯酸阻垢剂?114155什么是水解聚马来酸酐阻垢剂?114156什么是聚环氧琥珀酸和聚天冬氨酸阻垢剂?114157常用的聚羧酸二元或三元共聚物有哪些?115158为什么硫酸是最佳防垢剂?117159为什么在确定缓蚀阻垢配方时应选择合适的运行pH值?117160什么是磷系配方的酸性处理和碱性处理?118161什么是聚磷酸盐/膦酸盐/聚羧酸盐复合配方?119162什么是锌盐/聚磷酸盐/膦酸盐/聚羧酸盐复合配方?120163什么是锌盐/多元醇磷酸酯/聚羧酸盐/磺化木质素复合配方?120164什么是自然pH值全有机配方?120165什么是全有机加酸配方?121166什么是锌盐/正磷酸盐/聚羧酸盐复合配方?122167哪些系统需要使用密闭式循环冷却水?122168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有什么特点?122169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如何进行化学处理?123170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常见类型有哪些?如何处理?124171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为什么一定要有旁滤器?125172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怎样进行预处理?125173间歇运行的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如何处理?126174中央空调的水处理系统是怎样的?126175海水冷却有什么特点?127176防止海生生物附着有哪些方法?128177贝类的日常控制和管理有哪些内容?128178怎样监测贝类?129179如何控制海水冷却系统的腐蚀与结垢?130
第六章微生物及其控制131180什么是微生物?如何分类?131181什么是细菌?132182什么是藻类?循环冷却水中常见的有哪些藻类?132183什么是真菌?循环冷却水中常见的有哪些真菌?133184黏泥和污垢有什么区别?133185为什么黏泥会加速金属设备的腐蚀?134186微生物黏泥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会造成哪些危害?134187为什么说控制微生物是循环冷却水系统化学处理的关键?134188真菌是怎样破坏冷却塔中木材的?135189藻类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有何危害?135190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来自哪些方面?为什么循环水的微生物危害比直流水严重得多?136191循环冷却水中有哪些常见的危害细菌?136192什么是自养菌和异养菌?136193为什么应测定循环冷却水中的好气异养菌数?137194什么是动胶菌属?137195铁细菌有什么特性和危害?138196硫氧化细菌有什么特性和危害?138197硫酸盐还原菌有什么特性和危害?139198什么是氮化细菌和硝化菌群?有什么特点和危害?140199什么是军团菌?141200循环冷却水中含氨有何危害?141201怎样解决氨污染带来的微生物危害?142202怎样全面监测循环冷却水中的微生物?144203通过哪些化学分析项目可以了解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动向?144204怎样通过物理观测了解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的动向?144205循环冷却水中的黏泥量是如何测定的?145206黏泥附着量是如何测定的?145207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藻类怎样监测?146208菌藻检测有哪些基本方法?146209细菌检测有什么简易新方法?148210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微生物有哪些方法?149211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昆虫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有何危害?如何防止?150212杀生剂如何分类?什么是氧化性和非氧化性杀生剂?150213氯气有些什么特性?151214什么是有效氯、需氯量、转效点加氯、结合氯、游离氯和总氯?151215加氯量如何确定?什么是折点加氯?152216液氯钢瓶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153217加氯装置有哪些主要类型?其工作原理如何?153218加氯操作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54219加氯系统漏氯时如何查找?154220氯与溴杀生剂各有何特点?杀生速度与杀生效率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155221循环冷却水系统怎样进行液氯杀菌?157222连续式加氯与间歇式加氯的特点如何?157223什么是次氯酸盐杀生剂?158224什么是氯锭?159225什么是氯化异氰尿酸杀生剂?159226哪些溴化合物可用于循环冷却水?160227二氧化氯的性质怎样?161228影响二氧化氯稳定的因素有哪些?161229二氧化氯杀生剂怎样在循环冷却水中使用?162230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的原理和成效如何?163231常用的氯酚类杀生剂有哪些?有何特性?164232什么是季铵盐类杀生剂?有何特性?164233什么是二硫氰酸甲酯杀生剂?165234什么是异噻唑啉酮杀生剂?165235什么是酰胺类杀生剂?166236什么是戊二醛杀生剂?166237重金属盐类杀生剂有哪些?有什么特性?166238乙基大蒜素杀生剂有什么特性?167239什么是洗必泰杀生剂?167240什么是季盐杀生剂?168241什么是生物分散剂?168242为什么要测定非氧化性杀生剂的毒性?169243什么是药剂的LD50?169244什么是药剂的LC50和TLm?169245选择杀生剂应注意什么?170246为什么使用杀生剂时应注意安全防护?171247如何防止杀生剂对环境的污染?171248如何有效地使用氯杀生?172249如何有效地使用非氧化性杀生剂?为什么应采用以氯为主、辅助使用非氧化性杀生剂的方法?173
第七章清洗与预膜175250为什么要进行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清洗和预膜?175251怎样进行循环冷却水系统开车前的系统清洗?系统清洗常用哪些化学药剂?175252什么是表面活性剂?177253不停车清洗有什么方法?177254怎样不停车清洗水冷却器中的黏泥?178255怎样不停车清洗水冷却器中的水垢?179256为什么需要对水冷却器进行单台清洗?单台清洗有哪些方法?180257如何进行水冷却器的单台酸清洗?181258如何进行水冷却器的单台碱清洗?182259如何进行水冷却器的钝化处理?182260常用的预膜剂及配方有哪些?183261影响聚磷酸盐预膜效果的有哪些因素?183262怎样进行预膜处理的运行与监测?184263什么是循环冷却水的冷态运行?185
第八章试验、监测及运行管理186264筛选缓蚀阻垢配方之前应做哪些调查?186265为什么要进行旋转挂片试验?186266什么是动态模拟试验?如何进行?187267为什么要进行动态模拟中型试验?188268如何对模拟试验结果进行评价?189269什么是动态污垢监测试验?189270对循环冷却水的腐蚀试片有些什么要求?190271循环冷却水的监测换热器有什么作用?191272点蚀的深度用什么方法测定?191273为什么模拟试验应该模拟现场水冷却器的热流密度?192274为什么循环冷却水系统一定要注意综合治理?综合治理要注意哪些问题?193275为什么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技术不易完全解决壳程水冷却器的腐蚀和结垢问题?195276如何解决壳程水冷却器的腐蚀和沉积问题?195277什么是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旁流处理?196278如何计算循环冷却水的旁滤量?197279什么是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零排污?198280木结构冷却塔如何养护?199281为什么要加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监测工作?199282对循环冷却水系统应做哪些必要的监测工作?200283何谓药剂的活性组分浓度?200284如何科学地做好循环冷却水的现场管理?201285以聚磷酸盐为缓蚀剂的冷却水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要控制哪些主要项目?202286化学示踪剂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有何作用?203287对循环冷却水处理用的化学示踪剂有什么要求?203288怎样进行正确地加药?204289怎样估算缓蚀阻垢剂及非氧化性杀生剂的消耗量?204290怎样估算循环冷却水中的加酸量?205291循环冷却水的pH值是怎样实现自动调节的?206292循环冷却水系统的pH值降得过低了怎么办?207293传统的循环冷却水自动排污加药系统是怎样的?207294哪些项目能够实现自动监测和控制?208295循环冷却水系统是如何自动加氯的?209296为什么大检修期间要对水冷却器进行拆检?210
附录214附录1水处理剂的技术标准2141.1缓蚀剂技术标准2141.1.1三聚磷酸钠,GB 9983—20042141.1.2聚偏磷酸钠,HG/T 2837—20102141.1.3工业六聚偏磷酸钠,HG/T 2519—20072151.1.4磷酸氢二钠,HG/T 2965—20092151.1.5磷酸三钠,HG/T 2517—20092151.1.6硅酸钠,GB/T 4209—20082161.1.7硫酸锌,HG/T 2326—20052161.1.8氯化锌,HG/T 2323—20042171.1.9亚硝酸钠,GB 2367—20062171.1.10巯基苯并噻唑,GB 11407—20132171.1.11苯骈三氮唑,HG/T 3824—20062181.1.12甲基苯骈三氮唑,HG/T 3925—20072181.2阻垢分散剂技术标准2181.2.1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A),HG/T 3537—20102181.2.2羟基亚乙基二膦酸二钠,HG/T 2839—20102191.2.3液体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HG/T 2841—20052191.2.4固体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HG/T 2840—20102201.2.5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EDTMPS),HG/T 3538—2003(代ZB/T G71004—89)2201.2.6多元醇磷酸酯,HG/T 2228—20062211.2.7聚丙烯酸(PAA),GB/T 10533—20002211.2.8聚丙烯酸钠(PAAS)HG/T 2838—20102211.2.9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GB/T 10535—19972221.2.10马来酸酐�脖�烯酸共聚物,HG/T 2229—20092221.2.11丙烯酸�脖�烯酸酯类共聚物,HG/T 2429—20062221.2.12丙烯酸��2�布谆���2�脖�烯酰胺基丙磺酸类共聚物,HG/T 3642—19992231.2.132�察⑺峄���1,2,4�踩�羧基丁烷(PBTC),HG/T 3662—20002231.2.142�掺腔�膦酰基乙酸(HPAA),HG/T 3926—20072241.2.15二亚乙基三胺五亚甲基膦酸(DTPMP),HG/T 3777—20052241.2.16聚天冬氨酸(盐),HG/T 3822—20062241.2.17聚环氧琥珀酸(盐),HG/T 3823—20062251.2.18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HG/T 3507—20082251.2.19双1,6�惭羌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BHMTPMPA),GB/T 22591—20082261.3杀生剂技术标准2261.3.1氯,GB/T 5138—20062261.3.2次氯酸钠,HG/T 2498—19932261.3.3次氯酸钙(漂粉精),GB 10666—20082261.3.4漂白粉,HG/T 2496—20062271.3.5漂白液,HG/T 2497—20062271.3.6二氧化氯,GB/T 20783—2006(代HG/T 2777—1996)2271.3.7三氯异氰尿酸,HG/T 3263—20012281.3.8二氯异氰尿酸钠,HG/T 3779—20052281.3.9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HG/T 2230—20062291.3.10异噻唑啉酮衍生物,HG/T 3657—20082291.3.11工业亚氯酸钠,HG 3250—20012291.3.12二溴海因(DBDMH),GB/T 23849—20092301.3.13溴氯海因(BCDMH),GB/T 23854—20092301.3.14二氯海因(DCDMH),GB/T 23856—20092311.4清洗剂及清洗用缓蚀剂的技术标准2311.4.1氨基磺酸,HG 2527—932311.4.2柠檬酸,GB 1987—20072311.4.3苯胺,GB 2961—20062321.4.4甲醛,GB/T 9009—20112321.4.5硫脲,HG/T 3266—20022331.4.6六亚甲基四胺,GB/T 9015—20022331.4.7工业氟化氢铵,HG/T 3586—1999233
附录2水处理剂的毒性试验数据2342.1杀生剂毒性试验数据2342.2混凝剂、除氧剂、清洗剂、润湿剂及缓蚀阻垢剂毒性试验数据240附录3常用金属管材的主要化学成分2443.1常用牌号黄铜管的主要化学成分2443.2常用牌号白铜管的主要化学成分2443.3常用牌号不锈钢管的化学成分2443.4常用牌号钛管的化学成分及杂质含量244参考文献245

前言/序言


《工业水处理实用指南》 本书是一本面向工业界专业人士的全面实用指南,旨在提供在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效管理和优化水资源的技术洞察和实践建议。本书深入探讨了工业用水的各个环节,从水源选择、水质分析、水质处理到循环冷却水系统、锅炉用水系统、工艺用水系统以及废水处理等关键领域。 核心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工业用水基础与管理 工业用水的重要性与挑战: 详细阐述工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以及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等带来的挑战。 水源选择与评估: 分析不同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市政供水、海水等)的特点、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工业需求进行可行性评估和选择。 水质分析与标准: 介绍常用工业用水水质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水质标准,帮助读者理解水质对工业过程的影响。 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策略: 探讨一系列节水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工艺优化、设备改进、二次水利用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第二部分:工业用水处理技术详解 预处理技术: 过滤技术: 详细介绍各种过滤设备(如砂滤、活性炭滤、精密滤、超滤等)的原理、选型、运行维护,以及它们在去除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方面的作用。 软化与除盐技术: 深入讲解离子交换软化、反渗透(RO)、电去离子(EDI)等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组成,以及它们在降低水硬度、去除溶解性盐类方面的应用,并讨论不同技术在成本、效率和应用范围上的差异。 化学药剂处理: 阐述混凝、沉淀、絮凝等化学处理方法的原理及在去除水中杂质方面的应用,并重点介绍各类絮凝剂、混凝剂的性能特点及选择依据。 循环冷却水处理: 系统组成与运行原理: 详细剖析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构、工作流程,以及它们在工业生产中的冷却作用。 水质问题及危害: 深入分析循环冷却水中常见的腐蚀、结垢、微生物滋生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设备运行效率、使用寿命和生产安全造成的严重影响。 缓蚀与阻垢技术: 详细介绍各类缓蚀剂(如磷酸盐类、钼酸盐类、有机聚合物类等)和阻垢剂(如聚丙烯酸盐类、膦酸盐类等)的作用机理、选择原则、使用方法以及复配技术,并探讨无磷、环保型阻垢缓蚀剂的发展趋势。 杀菌灭藻技术: 介绍氧化性杀菌剂(如氯、二氧化氯、臭氧等)和非氧化性杀菌剂(如季铵盐、异噻唑啉酮等)的杀菌机理、优缺点、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长,防止生物粘泥的形成。 排污水处理与控制: 讲解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排污水成分,以及如何对其进行预处理以满足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锅炉用水处理: 锅炉系统特点与要求: 分析不同类型锅炉(如低压、中压、高压锅炉)对给水水质的特殊要求,以及水质不良可能导致的汽水共生、结垢、腐蚀等严重后果。 除盐与除氧技术: 详述反渗透、混床等除盐技术在锅炉给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亚硫酸钠法、除氧器等除氧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炉内加药处理: 介绍锅炉运行过程中常用的炉内加药技术,包括pH调节、阻垢、缓蚀等,以及如何根据锅炉运行工况调整加药方案。 工艺用水处理: 不同行业工艺用水要求: 针对食品饮料、制药、电子、化工等不同行业,分析其对工艺用水水质的独特和严苛要求。 超纯水制备技术: 详细介绍反渗透、EDI、离子交换、紫外杀菌、精密过滤等组合工艺在制备高纯水、超纯水方面的应用,以及各单元技术的性能特点。 第三部分: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 工业废水分类与特性: 对不同工业领域产生的废水的种类、成分、性质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物理处理技术: 介绍沉淀、过滤、浮选、吸附等物理处理方法在去除水中悬浮物、油类、重金属等方面的应用。 化学处理技术: 详述中和、氧化还原、混凝沉淀、离子交换等化学处理技术在去除溶解性污染物、降低毒性方面的作用。 生物处理技术: 深入讲解好氧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如UASB、IC反应器等)等生物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设备选型与运行控制,以及它们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效能。 高级氧化技术: 介绍臭氧氧化、Fenton氧化、光催化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方面的应用。 膜处理技术在废水回用中的应用: 探讨微滤(MF)、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等膜技术在废水深度处理和回用中的作用,以及膜污染的防治与清洗。 污泥处理与处置: 分析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的性质,并介绍污泥浓缩、脱水、干化、稳定化及最终处置的技术和方法。 废水回用策略与效益: 提出工业废水回用的重要性、可行性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多级处理和优化回用方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绿色生产。 第四部分:设备选型、运行与维护 水处理设备选型原则: 提供针对不同水处理工艺和应用场景的设备选型指导,包括性能参数、材质选择、成本效益分析等。 设备运行与监控: 强调对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优化运行效率。 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 提供常见水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指南,以及针对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第五部分:安全与环保法规 工业用水安全管理: 强调在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环保法规与合规性: 介绍国家及地方关于工业用水、废水排放、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如何确保合规运营。 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系统、可操作的工业水处理解决方案。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挑战,提升工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循环冷却水系统就是简单地循环水降温,没想到里面学问这么深。刚翻开,就被里面各种图表和数据弄得有点晕,但作者的讲解很到位,一步步地把复杂的原理拆解开来,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慢慢理解。比如,关于水质处理的部分,我以前只知道要加药,但这本书详细讲了不同水质的特点、常见的污染物种类以及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还有各种药剂的作用机理,读完感觉自己都能当半个水处理专家了。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实际案例,结合理论知识,让我看到这些技术是如何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感觉非常实用。我特别喜欢它在设备选型和故障排除方面的内容,很多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书中都有提及,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建议,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虽然是技术性的内容,但读起来并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聊天,他耐心地把自己的知识倾泻出来。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相关的技术资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或者过于理论化,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块的不足,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且实用的知识框架。看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循环冷却水这个领域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对工作中的许多疑惑都找到了答案,甚至还能主动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

这本书的编写风格简直太“对症下药”了!我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技术人员,平时工作中接触到循环冷却水系统,但总感觉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很多时候都是凭借经验在摸索。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它以问答的形式,将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都一一列举出来,并给出了清晰、准确的解答。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结垢与腐蚀”章节的讲解。这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是头疼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导致设备效率下降,甚至损坏。书中不仅详细阐述了结垢和腐蚀的原因、机理,还提供了多种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从化学药剂的选择到物理方法的应用,都有详细的介绍。而且,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实操性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定期检测水质来预判结垢和腐蚀的风险,以及在设备运行时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调整。这对于我们一线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总结。这本书的语言也相当通俗易懂,避免了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万能手册”,无论遇到什么关于循环冷却水的问题,翻开它总能找到答案。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更有信心。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非常系统地梳理了循环冷却水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作为一名对技术发展感兴趣的读者,我非常喜欢书中对历史演进和未来趋势的探讨。它不仅仅停留在技术本身,还结合了经济、环保等多个维度,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例如,书中在分析不同时期冷却水技术的发展驱动力时,清晰地勾勒出了技术进步是如何与社会需求相互促进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绿色冷却技术”的讨论。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如何实现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绿色冷却技术,如零排放技术、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运行来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和排放。这让我看到了循环冷却水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巨大潜力。此外,书中对一些新兴的监测和控制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在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让我对未来的智能化、自动化冷却水系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行业发展报告,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对“系统集成与优化”的深刻洞察。循环冷却水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整个生产流程紧密相连。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要实现冷却水系统的最佳运行,必须将其置于整个大系统中进行考虑和优化。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从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到后期的维护、改造,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每一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系统评估与诊断”的章节。它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来评估现有冷却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找出潜在的问题和瓶颈。这对我来说,就像得到了一份“体检报告”,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我所负责的系统的“健康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利用收集到的运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是提高系统运行水平的关键。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点到面的视角,重新认识了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评分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水处理化学”的深入浅出讲解。我一直认为水处理是个非常复杂且专业的技术领域,里面涉及大量的化学知识。这本书恰好把这些复杂的化学原理,通过问答的形式,变得非常容易理解。比如,关于“阻垢剂”的作用机理,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阻垢剂是如何阻止水垢形成的,以及如何根据水质选择合适的阻垢剂。这让我不再是盲目地添加化学品,而是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我特别受启发的是书中关于“生物处理”的章节。我之前只知道水处理主要靠化学方法,对生物处理的认识非常有限。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生物技术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这让我对水处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思考如何实现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水处理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在线监测技术”在水质管理中的应用,让我了解到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实时掌握水质变化,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水处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循环冷却水,更是关于水资源管理的宝贵教材。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真正站在了用户的角度来编写。很多技术书籍,虽然内容翔实,但读起来常常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或者因为语言过于晦涩而望而却步。然而,《循环冷却水技术问答》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它以问答的形式,将读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一一挑出来,然后用清晰、简洁、易于理解的语言进行解答。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设备维护与保养”的章节。我一直觉得,再好的设备,如果维护不到位,也发挥不出应有的性能。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设备(如水泵、阀门、管道、换热器等)的维护要点和周期,以及如何通过日常检查来预防故障的发生。而且,书中还给出了很多“小窍门”,比如如何通过听声音来判断水泵是否正常运行,如何通过观察水流情况来判断换热器是否堵塞。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在实际工作中却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经验之谈”,这些都是作者多年一线工作经验的总结,对我来说是无价之宝。这本书就像一个贴心的朋友,随时准备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提供最实用、最贴心的建议。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进循环冷却水技术的殿堂。我一直对这个领域充满好奇,但又觉得门槛很高,难以入手。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恰恰解决了我的难题,它就像一位老师,随时准备解答我的疑问。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工艺流程”的讲解。它详细阐述了不同行业(如电力、化工、冶金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是如何根据其工艺特点进行设计的,以及在运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这让我明白,循环冷却水技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和运行。我最受启发的章节是关于“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在实际运行中,各种突发情况都可能发生,了解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书中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及针对不同风险的应急处理措施,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知识。而且,书中还强调了“人员培训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让我在关注技术本身的同时,也关注了人的因素,认识到安全管理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这本书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能够真正落地。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浅尝辄止的科普读物,但实际上,它深入到了循环冷却水技术的每一个角落。作者的专业知识令人惊叹,他能够将如此复杂的工程技术,以一种清晰、逻辑性强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节能降耗”方面的论述。在当前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如何优化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运行,实现节能降耗,是每个企业都关心的问题。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节能技术,比如优化水流分布、提高换热效率、减少泵能耗等等,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实施步骤。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利用余热回收技术来提高系统整体的能源利用效率,这对我启发很大。我以前从未想过冷却水系统还能与余热回收结合,简直是打开了新的思路。此外,书中对各种新型冷却技术和材料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比如纳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发展趋势。这些前沿技术的介绍,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书不仅解决了我现有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循环冷却水技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长远的规划。

评分

这本书的体例非常独特,问答式的结构让知识的获取变得极其高效和有趣。我从事这个行业也有几年了,但总感觉知识体系不够系统,很多细节之处不够清晰。这本书就像梳理我思路的“教科书”,把很多我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换热器”的章节。换热器是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但它的设计、选型和运行都涉及到很多复杂的计算和考量。这本书详细解释了不同类型换热器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换热器。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提高换热效率的实用技巧,比如如何避免翅片堵塞,如何优化流速等。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另外,书中关于“水泵”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水泵是系统的“心脏”,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书中详细介绍了水泵的选型原则,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运行参数来提高水泵的效率,降低能耗。我之前对水泵的认识仅停留在“抽水”的层面,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水泵设计的复杂性和运行优化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从“知其然”上升到了“知其所以然”。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毕竟“问答”形式的书籍,我总觉得会比较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作者巧妙地将看似零散的问题,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起了一个严谨而完整的知识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深入地剖析了其背后的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技术细节。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热力学原理在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讲解,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视角。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冷却水系统在设计和运行中需要考虑能量守恒和传递效率,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能耗。此外,书中对不同类型冷却塔的比较和分析也相当详尽,包括它们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维护要点。我以前只知道有几种冷却塔,但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选择依据并不清楚,这本书彻底解决了我的困惑。它不仅讲解了理论上的差异,还结合了实际运行中的经验,让我能够更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冷却塔类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结果,而是详细解释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各个参数的意义,这让我在理解和应用时更加得心应手,而不是死记硬背。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从根本上掌握了知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评分

很好,专业性很强,值得购买

评分

书本看着质量很好,内容也实用

评分

很好,专业性很强,值得购买

评分

很好,专业性很强,值得购买

评分

书本看着质量很好,内容也实用

评分

好书学习

评分

好书学习

评分

很专业一本书,实用。

评分

很专业一本书,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