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新知丛书·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

博物新知丛书·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海博物馆 编
图书标签:
  • 考古学
  • 丝绸之路
  • 于阗
  • 新疆
  • 历史
  • 文化
  • 敦煌
  • 丝绸之路考古
  • 西域
  • 博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524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075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博物新知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博物新知丛书·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是配合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丝路梵相——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壁画艺术展”编辑的一本介绍于阗历史、考古与艺术的导览读物。《博物新知丛书·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由丝绸之路上的于阗、和田考古简史、克孜尔石窟、于阗故地的诉说、唐代丧葬画像与绘画的关系、“于阗画派”与西域梵像六篇组成。 配有“丝路梵相”展中阗壁画的精彩图片。

目录

丝绸之路上的于阗 荣新江
和田考古简史 郭物
克孜尔石窟——龟兹石窟寺之典范 李崇峰
于阗故地的诉说 段晴
唐代丧葬图像与绘画的关系 沈睿文
“于阗画派”与西域梵像——观和田达玛沟出土壁画札记 李维琨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

评分

一、东汉时的鲜卑及檀石槐建立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

评分

  《东胡史》是继《匈奴史》(1979年再版)和《突厥史》1988年出版)之后,第三本关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专著,故撰写体例基本上与上述二书同,即为了兼顾学术性、知识性和通俗性,并考虑专业人员与一般读者的不同要求,内容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以正面介绍知识为主,不作繁琐考证;对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虽亦注意辨明,但避免纠缠。 

评分

西域古王国名。即今新疆省和阗(和田)县。又作于填、于置、于殿、于窴[1] 等。印度人称之为cKustana(屈丹),玄奘音译为瞿萨旦那,意译作地乳。西藏人则称离余国(Lih-yul)。

评分

三、东胡早期的活动范围及东胡族系

评分

“于阗画派”与西域梵像——观和田达玛沟出土壁画札记 李维琨

评分

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发现 展现出以往的辉煌

评分

依《大唐西域记》所载,此国俗称涣那,诸胡谓之豁旦,匈奴人谓之于遁。《大方等大集经》卷四十五别出迦罗沙摩之称。地滨和阗河,南有昆仑山,北接塔克剌麻罕沙漠,是西域南道中最大的绿洲。位当天山南路、西域南道之要道,西经莎车(叶尔羌)、朅盘陀(塔什库尔干),可通往北印度或睹货罗(古代大夏)。气候和畅,植物种类多且繁茂。盛产宝玉,自古即以出产美玉而驰名中外。原住民为雅利安人种的一支,使用属于印欧语系的方言和阗语。

评分

于阗国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于阗自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晋至隋唐,于阗国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画家尉迟乙僧于唐初至长安,绘有许多壁画,与唐人吴道子、阎立本齐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