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光摄影组从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深入到红色经典地区,沿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成熟的革命历程,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采集、拍摄、挖掘党的红色历史遗存。所摄制的作品力求充分体现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较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重点突出教育的效果。
展读画册,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定会深深映入你的眼帘,打动你的心扉,带给你无限的认知和思索。让我们牢记这段历史,牢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使命,谱写出中国梦的新篇章!
为了贡献一份正力量,教育和激励祖国的年青一代传承和发扬红色革命传统,吴振钧同志策划主编《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画册。由中纪委、中组部几位现已退下来的老同志,新华社几位摄影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自发组织成立“红色之光”专题摄影组,沿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壮大—成熟的革命历程,到红色经典地区,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采集、挖掘党的红色历史的遗存。在精心拍摄的4万余张照片作品中仔细筛选出600余幅照片精心编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画册。
吴振钧,1943年生于安徽。管理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央纪委监察部原副部级巡视专员,中央巡视组原副组长。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常务理事。红色之光摄影组组长,总策划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大型画册主编。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担任红色之光摄影组主摄影。
序 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第一篇 一船红天下 万众跟党走
第二篇 军旗升起的地方
第三篇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第四篇 红色政权的诞生
第五篇 遵义会议的光辉
第六篇 延安革命精神
第七篇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八篇 新中国的曙光
第九篇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第十篇 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
后记
红色之光摄影组采访纪实
红色之光摄影组成员介绍
鸣谢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凝聚”的深刻体验。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胜利,是各族人民、各阶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的成果。书中对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让我看到了党是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我被书中那些关于革命队伍内部团结的描写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组织上的统一,更是思想上的融合。我被书中对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所深深打动,他们懂得团结一切力量,孤立敌人,最终赢得胜利。这本书让我明白,凝聚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时,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评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阅读过程中,我屡屡被那些普通人的故事所感动。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惊人的财富,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中国的基石。我看到了农民们在土地改革中分到土地时的喜悦,看到了工人们在建设国家时挥洒的汗水,看到了知识分子在艰难条件下依然坚持的求索。这些平凡的个体,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书中对那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描写也让我印象深刻,正是这些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组织,才将党的思想和政策落到实处,才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力量。我常常在想,是什么让这些人如此甘愿奉献?答案似乎就藏在书中的字里行间: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一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当,一种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共产党”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政治符号,而是一个与人民血脉相连、共同奋斗的群体。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政党如何能够赢得人心,如何能够带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我被书中那些朴实而真挚的情感所打动,它们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这本书让我更加相信,历史的进程,最终是由人民书写的。
评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让我深刻体会到“求索”的意义。在书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智慧。他们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深入人民群众,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不断地尝试、总结、创新。我看到了他们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书中对不同时期革命策略的调整和演变,让我看到了这种求索精神的不断深化。他们不畏犯错,更不畏纠错,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断地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我被书中那些关于思想解放的描写所吸引,它不仅仅是政治上的独立,更是思想上的自主。我被书中对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的描写所深深打动,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也从未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太多震撼和反思,我需要花些时间来消化。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像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翻开第一页,仿佛就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那些名字,那些事件,不再是课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带着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牺牲、他们的热血,在我眼前一一展开。我尤其被书中对早期革命者的描述所打动,他们的坚定信念,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当今社会,更显得弥足珍贵。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他们当年的付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又从何谈起?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记忆”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它让我明白,正是因为有了那些不屈不挠的奋斗者,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昌盛。我被书中细腻的笔触所吸引,仿佛能够感受到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呐喊,感受到普通百姓在艰难岁月中期盼的光芒。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交流。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历史的脉络娓娓道来。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年代的艰辛,也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希望。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未来的信心。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阅读本身,它已经成为我精神世界里的一盏明灯。
评分这本书让我对“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战争的硝烟,更是思想的交锋,是路线的较量,是无数次艰苦卓绝的谈判和博弈。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内外压力之下,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在复杂的环境中,为中国人民争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书中对革命斗争的描写,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也充满了牺牲和奉献。我被书中那些关于革命策略的描写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指挥,更是政治上的谋略。我被书中对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所深深打动,他们从不畏惧强大的敌人,从不屈服于艰难险阻,始终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朝着目标前进。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斗争,是为理想而战,为人民而战,为民族的未来而战。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对“初心”的深刻感悟。它让我看到了那些革命者们,在出发时,心中所怀揣的那个纯粹的愿望——建立一个独立、富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思考,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他们是否曾有过迷茫?是否曾有过动摇?但最终,他们都坚守住了自己的初心,并将其传承下去。书中对早期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理想信念。他们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优厚待遇,甚至连温饱都难以保证,但他们依然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奋斗。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更显得尤为可贵。我被书中那些关于革命斗争的细节所吸引,那些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决策,那些感人至深的生死离别,都让我对革命的艰巨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政党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否始终不忘初心,能否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被书中对“为人民服务”精神的阐述所深深打动,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贯穿整个革命历程的行动指南。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传承”有了全新认识的书。它不仅仅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峥嵘岁月,更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将革命的火种,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我看到了他们如何教育下一代,如何指导青年,如何将自己毕生的经验和智慧倾囊相授。书中对延安时期教育工作的描写,让我看到了那些革命者是如何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依然重视人才的培养。他们深知,没有人才,革命事业就无法发展壮大。我被书中那些关于革命队伍建设的描写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组织的建立,更是精神的传承。那种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精神,是如何被一代代人所发扬光大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历史的连续性,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体现在思想的代代相传。我被书中对革命家庭的描述所打动,那些革命者的后代,又是如何继承父辈的遗志,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本书让我更加坚信,一个民族的伟大,在于它能够不断地创造和传承。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觉醒”的力量。在新中国诞生之前,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和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共产党的出现,点燃了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火,唤醒了人民的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书中对旧中国社会黑暗面的揭露,让我看到了人民是如何在无知和麻木中挣扎。而革命者的到来,则像是黎明前的第一缕曙光,逐渐驱散了笼罩在人民头上的阴霾。我被书中那些关于群众运动的描写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口号的呼喊,更是思想的启蒙。我被书中对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的描写所深深打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民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觉醒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人民真正觉醒,他们就能够推翻一切压迫,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书。它不仅仅讲述了过去,更是在回顾历史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中国的美好蓝图和不懈追求。从革命初期的艰苦奋斗,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待兴,再到如今的蓬勃发展,这本书勾勒出了一条光明而充满希望的道路。我被书中那些关于革命者对未来的憧憬的描写所打动,他们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我被书中对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深深吸引,他们从未停下探索和前进的脚步。这本书让我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书,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奋斗史,一部指引未来的宣言书。
评分这本《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牺牲”的含义。书中所描绘的无数革命先烈,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无法想象,在那个枪林弹雨、缺衣少食的年代,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是什么让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依然能够保持微笑?是什么让他们在身负重伤时,依然能够鼓励战友?书中那些零散却动人的细节,勾勒出了他们伟岸的身影。比如,一位战士将自己最后一块饼干让给饥饿的战友;一位女同志在被捕前,将重要的情报藏匿;一位老革命家在晚年依然念念不忘那些牺牲的同志。这些故事,虽然简短,却足以让人热泪盈眶。它们让我明白,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拥有超能力的神话人物,而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用生命捍卫信仰的普通人。这本书让我对“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念,更是能够支撑一个人穿越生死考验的力量。我被书中那些关于革命乐观主义的描写所感染,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他们依然相信光明终将到来。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更是关于人性的光辉,关于生命最崇高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