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去世了,但蒙古传奇仍在继续。
第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遵循父汗的遗愿征服了金国。
势不可挡的蒙古铁骑更于二次西征一举拿下俄罗斯、横扫中欧,
并歼灭圣殿骑士团,直逼意大利。
就在基督教文明濒危之际,信使团带来噩耗……
康恩·伊古尔登(Conn Iggulden),生于1971年,是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著有「帝王系列」(Emperor Series)与「征服者系列」(Conqueror Series)等多部历史小说。2008年与弟弟哈尔合著的非文学畅销书《男孩的冒险书》亦获得广大反响,并已陆续推出一系列相关著作。
★在历史小说领域中,康恩?伊古尔登俨然已自成一家。
──《每日镜报》
★伊古尔登为我们说了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节奏扣人心弦,情节设定亦独树一格。
──《泰晤士报》
★伊古尔登编织出一个关于男性情谊、弓与刀、战争与草原召唤的精彩故事。宛如一部场面浩大的电影在我面前上演……在好莱坞改编这故事前,赶紧先读为快吧。
──《每日快报》
★伊古尔登的笔调酣畅淋漓……故事节奏就如书中主角一样飞快地策马狂奔。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了不起的想象力,令人沉迷不已……第1流的历史小说。
──《出版家周刊》
序章
他拖着脚步穿过遍野的毡帐。一座座毡帐有如古老海岸肮脏的贝壳。他周围随处可见贫穷的景象——发黄的毛毡缝缝补补,一代传过一代。他接近他家的时候,瘦巴巴的山羊和绵羊围着他脚边跑,咩咩叫。拔都被牲畜绊了一脚,沉重的水桶泼出水,惹得他咒骂。他闻到空气中有股尿骚味,那是河边微风里没有的酸臭。拔都想起他花了一天替母亲挖粪坑的事,不禁皱眉。当时他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向母亲展示辛苦的成果,她却只耸耸肩,说周围到处都好解决,她年纪太大,晚上跑不了那么远。
她三十六岁,已经饱受疾病和岁月折磨。下排的牙都烂了,走起路来跛着脚,弯腰驼背,活像比她老一辈的女人。不过她还够强壮,偶尔拔都提起父亲,她还有力气掴他巴掌。上次她打他,是那个早上他老远走去河边之前。
到了她的毡帐外,他搁下水桶,揉揉酸痛的双手,侧耳倾听。听见她在里面哼她年轻时的老歌,他莞尔一笑。老样子,她的气一下就消了。
他不怕她。前一年,他个子高了,气力大了,其实挡得下她次次责打,但他没抵抗。他挨着打,但不懂她的苦楚。他知道自己大可以抓住她的手,但他不想看她哭,更不想看她为了减轻悲惨的感觉而讨价还价,求他给她一袋马奶酒。他真讨厌她用那东西让自己不省人事的时候。那种时候,她会告诉他,他和他父亲的脸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受不了看到他的脸。他常常得亲自帮她清理,拿桶水、拿块布,把她的手翻过来架到他背上,塌扁的乳房靠着他胸膛,替她擦洗皮肤上的污垢。他多少次对自己发誓绝对不碰马奶酒。有她这个榜样,他光闻到那酒味,胃就不舒服。马奶酒的甜味和呕吐物、汗臭和尿骚味混在一起,他闻了就反胃。
拔都听见马匹的声音,抬起头,心里庆幸有借口晚点进毡帐。以万户的标准来看,那群骑士人数不多,不过二十人。对于营地外围长大的男孩而言,却是早晨的壮观景色,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
那群战士骑在马上抬头挺胸,远看似乎散发着力量与权威。拔都渴望成为他们的一员,却又嫉妒他们。他就像营地里的其他男孩,知道他们身穿红黑铠甲,代表他们是窝阔台的私人护卫,是万户军中的精英。祭典的日子里,可以听到有人歌唱或吟颂他们征战的事迹,还有背叛与鲜血的黑暗故事。拔都想到这儿,脸上一抽。有些故事里有他的父亲,让母亲和她的这个私生子频频遭人侧目。
拔都清清嗓子,一口啐在脚边的地上。他还记得从前母亲的毡帐曾铺着最上等的毛毡,几乎天天收到赠礼。他想,她应该曾经貌美如花,今日皱纹遍布的粗糙皮肤,曾经年轻细致。那是全然不同的日子,那时他父亲还没背叛大汗,在雪中像羔羊一样被宰掉。术赤。想到这名字、这两个字,他又啐了一口。要是他父亲对大汗唯命是从,拔都觉得他或许也会在身穿红黑甲冑、高高骑在马上穿过毡帐的战士之列。不幸他却遭人遗忘,而他只要提起加入万户的事,母亲就哭泣。
他这个年纪的年轻人,除非负伤或天生残疾,几乎都加入了。他朋友阿赞就是一例,他身上流着金人的血,生下来就有一边眼珠泛白看不见。独眼的人当不了弓箭手,战士讪笑着踢开他,叫他回去照顾自己的禽畜。那一晚,拔都和他喝了第一次马奶酒,难受了两天。他身上流着叛徒的血,所以征兵的人也没来找他。拔都看过他们四处寻找身强体壮的小伙子,但他们目光扫过他时,只会耸耸肩,转过头。他和父亲从前一样高大魁梧,他们却不要他。
拔都发现骑士没穿过营地,讶异极了。他看着他们停下来和母亲的邻居说话,那老人指向拔都的方向,他诧异地抽了口气。骑士快步骑向他,他的脚像生根似的站在原地看着他们靠近。他发觉自己的手好像怎么摆都不对,叉在胸前两次,最后还是垂到身旁。毡帐里传来母亲高声询问的声音,但他没回答;他说不出话来。他看过骑在那群人前头的男人。
最有钱的家庭会有一两张金国的图画,而穷苦的毡帐里什么也没有。不过拔都见过一次他父亲的胞弟。几年前的一个庆典上,他溜到很靠近的地方,在战士之间寻找大汗的身影。那时窝阔台、术赤和成吉思汗在一起;那段鲜明的记忆并未因为岁月而褪色。那是他可能拥有的人生,但他父亲却为了拔都毫无所知的小争执而糟蹋了他的未来。
窝阔台在马上没戴头盔,身上的盔甲涂上闪亮的黑漆。他留着金人发型,额前剃光,后面的头发编成一条粗辫子。拔都沉浸于这男人身上的细节,这时毡帐里又传来母亲可怜的叫唤。拔都看着大汗的儿子直直望着他说话,但他却愣住了,哑口无言。那双黄眼明亮逼近,想到正望着自己的亲叔叔,他茫然失措。
有个战士说:“他脑袋有问题吗?”拔都连忙合上嘴。“小子,窝阔台大人在跟你说话。你聋了吗?”
拔都感到面红耳赤。他摇摇头,想到那些男人骑马来他母亲的毡帐,他突然觉得懊恼。他们看了坑坑疤疤的毡墙、闻到恶臭,看到飞舞的苍蝇,会怎么想?太丢人了,他原先还感到震惊,接着随即恼羞成怒。即使这时,他也没回答。他母亲说,杀死他父亲的正是这样的人。穷酸孩子的性命对他们无足轻重。
“你会说话吗?”窝阔台说。他不知为何微笑,于是拔都也勾起嘴角笑了。
“会。”拔都说完,看见一个战士弯下腰,但他没料到自己会挨揍;锁子手套扇了他的头侧一掌,他跄踉一步。
“要说‘会,大人。’”战士冷冷地说。
拔都站直身子,耸耸肩。他的耳朵火烫,但这记耳光不算重。
“我会说话,大人。”他说着,尽可能记起那个战士的脸。
窝阔台和身旁的人讨论起来,当他不在场似的。“所以说,不只是空穴来风。他脸上有我哥哥的影子,而且他已经和我父亲一样高了。小子,你多大年纪?”
拔都站着一动也不动,努力镇定下来。他心中一向有点纳闷母亲有没有夸大父亲的地位。没想到他们这么不经意地证实了母亲的说法,他一时无法消受。
“十五岁。”他说完,见那个战士又要弯腰,连忙加上:“大人。”战士坐回马鞍上,满意地朝他点点头。
窝阔台皱起眉头。“现在开始太晚了。如果要拉得了好弓,至少该从七八岁开始训练。”
他看拔都一脸茫然,满意地微笑。“不过我会注意你的。明天去向哲别将军报到。他的军营在北边约三百里,靠近崖边一座村子。你找得到吗?”
“我没有马,大人。”拔都说。
窝阔台瞥了打他的战士一眼,那人翻眼望望穹苍,然后下马,把缰绳塞进拔都手里。
“你至少会骑马吧?”战士说。
拔都接过缰绳,拍拍肌肉结实的马颈。他从没碰过那么好的牲畜。
“会。会。我会骑。”
“很好。这匹母马不是给你的,晓得吗?她会载你到你的岗位去,之后你得弄匹凹了背的老马,把她还给我。”
“我不晓得你叫什么名字。”拔都说。
“小子,我叫阿喀罕。在和林随便找个人问,他们都知道我。”
“那座城吗?”拔都问道。他听过那座石造的东西经过百万工人的背上,从土地里冒出来的事,但在此之前,他并不相信那个传言。
“目前还只是营地,不算城,不过就要改变了。”阿喀罕证实了他的疑惑。“你可以请驿站的驿夫把马送给我,不过要叫他们别累着她。她身上如果有条鞭痕,我就把你鞭得皮开肉绽。对了,欢迎入伍,小子。窝阔台大人对你还有安排,别辜负他的期待。”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层递进的,就像剥开洋葱一样,每深入一层,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结构上的创新,它并非完全按照时间线索单向推进,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使得整个叙事网格极其丰富和立体。特别是那些关于后勤补给和文化适应的描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古代战争的认知。原来征服不仅仅是靠勇武,更是对资源调配和环境理解的终极考验。读完后,我对中亚、东欧乃至更远地区的历史脉络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仿佛打通了一个知识的节点。这是一部充满史诗感的同时,又兼具极高知识密度的作品,它满足了我对宏大叙事的所有期待,并且在细节上给予了远超预期的惊喜。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担心这种题材会不会过于沉闷,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作者的文笔非常具有画面感,尤其是在描写广阔无垠的蒙古草原和那些气势恢宏的战役场景时,简直就是一部流动的纪录片。我能清晰地想象出铁骑踏碎大地,旌旗猎猎作响的壮阔景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对人物情感的刻画非常到位,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那种在权力顶端常常伴随的孤独感,都被细腻地捕捉了下来。特别是对那些早期追随者们的描绘,他们的忠诚与牺牲,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浓厚的悲壮色彩。我甚至会因为某些角色的命运而感到揪心,这种与书中人物建立起的深厚情感连接,是很多历史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它让你不仅仅是在“看”历史,而是在“经历”历史。
评分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在人物塑造上的高明之处。它没有将那位历史巨人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一个立体、复杂、充满矛盾的个体。你可以看到他作为领袖的果敢与远见,也可以看到他在面对挫折时的挣扎与反思。书中穿插的那些关于“天命”与“人治”的哲学探讨,非常发人深省。作者似乎在引导我们思考,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究竟是强大的武力更重要,还是超凡的组织和信仰力量更为关键。那些关于律法、继承权和文化融合的探讨,都处理得非常到位,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治理理念。每一次战略上的调整,背后都有深层次的思考作为支撑,让人在为他的胜利喝彩的同时,也对其深远的布局感到敬畏。这是一部既有血性又不失智慧的佳作。
评分这套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史诗级的!作者在描绘宏大历史背景的同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入木三分。我读到汗国初创时期那些艰难的决策和内部的权力斗争时,简直是身临其境。那种在草原上风餐露宿、面对无数未知挑战的紧张感,通过细腻的笔触被完美地传达了出来。尤其是在描述早期的军事部署和战略思想时,那种深思熟虑和果断的结合,让人不禁对那位年轻的统帅产生由衷的敬佩。书中对于不同部落文化和习俗的细致考量,也让整个故事的厚度大大增加,不仅仅是简单的征战史,更是一部活生生的社会风俗画卷。我特别喜欢那些描写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如何维持团结和信仰的部分,这比单纯的刀光剑影更引人深思。总而言之,它成功地将历史的冰冷与人性的温度糅合在了一起,让人在阅读后回味无穷,忍不住想要立刻翻开下一页。
评分读罢此卷,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于叙事的张力。不同于某些历史小说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细节的做法,这里的每一个转折点都经过了精心的铺垫,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匠人,慢工出细活。从早期的部落联盟到逐渐形成统一力量的过程,作者展现了一种近乎宿命般的历史必然性,但同时又不失个体的能动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早期政治智慧的展现,那种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如何利用看似弱小的优势去瓦解强大的对手,那种心理博弈的描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仿佛能听到草原上风声呼啸,感受到决策桌前气氛的凝滞。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时而如疾风骤雨般酣畅淋漓,时而又如同深潭幽水般静谧深沉,引导着读者一步步深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的核心。这本书的史料运用极其扎实,但处理得非常艺术化,没有丝毫的晦涩感。
评分很好看,值得推荐
评分包装很好,看起来不错。价格很划算。
评分一整套五本,买了送老公,他喜欢。
评分东西不错,但是双十一也不给多少优惠。。
评分价格优惠,快递给力,值得购买~~~~~~~~~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先买的1,2 非常非常好看,气势恢宏,应该拍成电视剧,震撼,不过里面有个别错别字,
评分不知道说什么了,凑够十个字吧
评分情節緊湊,故事吸引人,挺不錯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