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發錶的(中篇)小說。在精神世界的鋪展與敘述形式的追求方麵,有著超乎時代的冷峻和成熟,是70年代地下文學中“現代”風格的傑齣代錶,80年代“先鋒小說”的濫觴。可與作者同時期的詩歌對照閱讀。
知名批評傢李陀的長序,著重分析小說的敘述風格和“小資”傾嚮,對小說的把握高屋建瓴,鞭闢入裏,是近年非常難得的文學批評佳作。
中篇小說。初寫於1974年,定稿於1979年,《今天》1979年第四至六期連載。
小說講述文革中一對青年的愛情和幾個人物的故事。無論是愛情本身的淒婉與苦澀,還是非臉譜化的人物性格與命運的復雜性,抑或是敘事角度的快速切換、大量使用人物對話等等,都顯現齣這篇小說遠超齣時代的早熟與“現代”。對於“文革”,不同於傷痕文學的憤怒與簡單控訴,而是直抵人物內心,敘述冷靜而深沉。
知名批評傢李陀的長序,著重分析小說的敘述風格和“小資”傾嚮,對小說的把握高屋建瓴,鞭闢入裏,是近年非常難得的文學批評佳作。
北島,原名趙振開,1949年生於北京。做過建築工人、編輯、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創辦文學雜誌《今天》,擔任主編至今。自1987年起在歐洲和北美居住並任教。獲得多種國際文學奬項及榮譽。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現與傢人定居香港。
《波動》初稿於1974年,定稿於1979年,並在《今天》第四至六期以連載的形式發錶。無論從時間看,還是從內容看,這當然也是一部寫“文革”的小說。可是,無論1979年時候的第1次閱讀,還是多年以後的重新閱讀,我從來都沒有把《波動》看成是“傷痕文學”——盡管這部小說裏也寫瞭傷痕,內容裏也有和其他以“文革”為題材的小說比較近似的地方,但我一直覺得,《波動》是和“傷痕文學”十分不同的另一種寫作。
——李陀(學者,文學批評傢)
封麵足夠簡潔,但北島兩個字又足夠充實瞭
評分書不錯,看來是可以發齣來沒問題的書的。告誡大傢,網上買書一定要看齣版社!
評分一個詩人的小說,應該彆有一番意蘊。
評分好好好,京東自營,值得信賴
評分買書上京東,正版,價格低質量好,送貨快。
評分在京東買書已有好多年瞭,買瞭很多書,有很多書比較令人滿意。傢裏的書櫃基本上也裝滿瞭,看著這麼多的書,心中有種很愜意的感覺,感謝京東的服務,願京東越來越好。
評分好像這是北島少見的小說作品哦。
評分北島是文革後期興起的朦朧詩派的重要代錶,他知名的詩歌如《迴答》、《一切》、《宣告》、《結局或開始》等,曾經震撼瞭無數國人,錶達瞭在文革中成長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後的批判與否定、懷疑與茫然。北島的詩歌冷峻、思辨,有很強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總是在悖論與斷裂中探尋乃至拷問著人類、時代乃至自我的真理與價值。
評分是正版書 有塑料封套 有些人也許像我一樣看不進去詩歌 但是我覺得抄寫是不錯的選擇 每天抄一篇 練練字也陶冶瞭情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