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李氏篆書為玉箸體,唐本作懸針體。
評分一、關於案語。唐寫本古籍,若原書有註,有的隻抄原文,不抄註文。陽冰案語類似注釋,可以不抄。
評分(2)李陽冰除書寫秦篆外,也寫其它篆書,因此同一字形有多種寫法。因此李陽冰篆文與木部殘捲不盡相閤是理所當然的。
評分二、關於字形。
評分很好,很好是正品,快遞速度也快
評分我認同李傢浩先生的意見。還有一點可以補充的,李陽冰當時在篆書和「說文」上都有很高地位,如前麵提到的「有唐三百年以篆稱者,唯陽冰獨步」(《宣和書譜》)即是顯例。徐鉉《進〈說文解字〉錶》講到李陽冰刊定《說文》,修正筆法,「學者師慕,籀篆中興」,即使到徐鉉當時仍感慨「今之為字學者,亦多從陽冰之新義,所謂貴耳賤目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比李陽冰稍後的寫本,沒有不根據李陽冰刊本的道理!
評分質量還是不錯的,留待以後用。
評分大傢之作,經典,買得很值
評分抱樸子內篇做為道教史和科學技術史的研究資料,無疑是重要的。前人和近人先後做瞭不少校勘工作,這次把它們匯閤起來,加上我個人一些校語和訂正,算是首次的集校。至於注釋,嚮來沒有一個注本傳世。據紀載,梁朝陶弘景的侄子陶翊在華陽隱居本起錄裏曾經提到陶弘景所著道書的名目中有抱樸?注二十捲(見宋張君房編雲笈七籤捲一百七、宋賈嵩陶隱居內傳中)。陶弘景抱樸子注二十捲,當係內篇的注解,但是這個注本早已亡佚,連影子都不見瞭。現在我將它粗作注釋,聊供讀者之一助。因為抱樸子內篇不是通俗讀物,校釋本既有校訂文字,又有注釋,內容已感繁重,故除個彆地方,乘行文之便,聊寓批判之意外(如微旨篇謬稱郭巨埋兒得金),對於一般宗教迷信以及封建倫理的說教,率不另加批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