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诊断现场实用技术

滚动轴承诊断现场实用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阳建宏,黎敏,丁福焰 等 著,阳建宏黎敏丁福焰等 编
图书标签:
  • 滚动轴承
  • 轴承故障诊断
  • 振动分析
  • 现场检测
  • 设备维护
  • 工业检测
  • 预测性维护
  • 机械诊断
  • 故障分析
  • 状态监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0390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973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设备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9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滚动轴承诊断工作的技术人员及设备维修管理人员。
《滚动轴承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一书“设备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本系列丛书强调“现场性”“实用性”。本书通过丰富实例向读者详细讲解了包括:滚动轴承的振动诊断方法、滚动轴承温度诊断、滚动轴承液压诊断等各种技术及手段。《滚动轴承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一书架构清晰、数据全面、图文并茂适用于从事滚动轴承诊断工作的技术人员及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简介

《滚动轴承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一书共分8章。第1章“概论”;第2章“滚动轴承的失效机理”;第3章“滚动轴承的振动诊断方法”;第4章“滚动轴承的其他诊断方法”,主要介绍温度、油液、噪声、声发射等滚动轴承诊断技术;第5章“滚动轴承的状态综合评定”,主要介绍滚动轴承振动诊断的绝对判定标准和相对判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几种常用的滚动轴承趋势分析方法;第6章“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仪器及系统”;第7章“设备管理中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践”,主要结合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概念,介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工作流程、低速重载工况下的诊断方法等;第8章“滚动轴承诊断实例”,通过有条理的案例介绍,逐步引导读者掌握滚动轴承的诊断流程。

目录


前言
第1章概论
1.1滚动轴承概述1
1.1.1滚动轴承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1
1.1.2滚动轴承的技术特点2
1.1.3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
1.2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综述6
1.2.1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基本内容简介6
1.2.2滚动轴承故障现场诊断的一般流程7
1.3国内外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与现状8
1.3.1滚动轴承故障机理研究现状9
1.3.2滚动轴承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与使用范围10
1.3.3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2
1.4本章小结14

第2章滚动轴承失效机理
2.1滚动轴承的分类和结构15
2.1.1滚动轴承的分类15
2.1.2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17
2.1.3滚动轴承的精度、游隙、预紧与接触角19
2.1.4滚动轴承的固定、配合和装卸23
2.1.5滚动轴承的摩擦、润滑和密封27
2.1.6不同载荷作用下滚动轴承的变形和载荷分布32
2.1.7滚动轴承选用步骤37
2.2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与机理37
2.2.1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概述37
2.2.2疲劳失效形式与机理39
2.2.3磨损失效形式与机理42
2.2.4腐蚀失效形式与机理48
2.2.5塑性变形失效形式与机理49
2.2.6烧损失效形式与机理51
2.2.7其他失效形式与机理53
2.3滚动轴承的寿命预测56
2.3.1滚动轴承寿命理论概述56
2.3.2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63
2.4本章小结76

第3章滚动轴承的振动诊断方法
3.1概述77
3.2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80
3.2.1轴承结构本身引起的振动83
3.2.2加工和制造精度引起的振动84
3.2.3轴承缺陷或使用不当引起的振动85
3.3滚动轴承的振动诊断方法之一88
3.3.1幅域分析88
3.3.2时域分析93
3.3.3频域分析98
3.4滚动轴承的振动诊断方法之二110
3.4.1冲击脉冲法110
3.4.2共振解调法122
3.4.3尖峰能量法130
3.4.4峰值检测法136
3.5滚动轴承的现代诊断方法140
3.5.1小波分析方法140
3.5.2数学形态学分析方法146
3.5.3分形维数诊断法149
3.6本章小结153

第4章滚动轴承的其他诊断方法
4.1滚动轴承的温度诊断154
4.1.1滚动轴承的温升机理及其影响因素155
4.1.2滚动轴承温度检测的常用方法157
4.1.3滚动轴承温度诊断分析方法162
4.2滚动轴承的油液诊断165
4.2.1概论165
4.2.2油液铁谱技术168
4.2.3光谱分析技术171
4.2.4案例分析174
4.3滚动轴承的噪声诊断175
4.3.1噪声产生的机理175
4.3.2噪声分类及其产生原因176
4.3.3轴承噪声控制179
4.3.4轴承噪声测量180
4.4滚动轴承的声发射诊断185
4.4.1声发射技术185
4.4.2声发射信号分析187
4.4.3声发射采集系统193
4.4.4案例分析198
4.5本章小结202

第5章滚动轴承的状态综合评定
5.1滚动轴承振动诊断标准203
5.1.1概述203
5.1.2绝对判定标准205
5.1.3相对判定标准213
5.1.4建立滚动轴承振动标准实例218
5.2滚动轴承劣化趋势分析222
5.2.1曲线拟合法223
5.2.2灰色关联预测法226
5.2.3基于多流形分析的趋势预测方法230
5.3本章小结235

第6章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仪器及系统
6.1传感器的选择和使用236
6.1.1振动传感器的选型237
6.1.2传感器测点布置242
6.1.3传感器的安装244
6.1.4测试准备工作245
6.1.5传感器的标定246
6.2信号采集及预处理247
6.2.1数据采集247
6.2.2数据预处理250
6.3轴承监测诊断仪器与系统252
6.3.1检测与诊断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功能252
6.3.2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254
6.3.3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仪器系统简介257
6.3.4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仪器系统的发展趋势263
6.4本章小结264

第7章设备管理中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践
7.1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265
7.1.1设备状态管理265
7.1.2设备维修制度266
7.1.3滚动轴承维修制度267
7.1.4在设备管理与滚动轴承诊断实践中的思考268
7.2滚动轴承诊断的流程270
7.2.1简易诊断的基本思路270
7.2.2精密诊断的基本思路270
7.2.3滚动轴承典型诊断流程271
7.3复杂设备中滚动轴承的综合诊断分析280
7.3.1滚动轴承故障与电机故障的区分280
7.3.2滚动轴承故障与齿轮故障的区分281
7.3.3滚动轴承故障与风机旋转失速故障的区分284
7.3.4滚动轴承故障与转子裂纹故障的区分286
7.4低速重载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289
7.4.1开展低速重载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必要性289
7.4.2低速重载滚动轴承的诊断难点290
7.4.3低速重载滚动轴承的诊断分析步骤290
7.4.4低速重载滚动轴承的分析方法292
7.4.5低速重载轴承诊断未来发展趋势301
7.5本章小结302

第8章滚动轴承的诊断实例
8.1煤矿提升机轴承的滚动体故障诊断303
8.2煤矿通风机轴承的内圈故障诊断306
8.3石化混炼机组轴承的内圈故障诊断309
8.4铁路货车轴承的外圈故障诊断311
8.5纸厂瓦楞纸机轴承的保持架故障诊断312
8.6核电站风机轴承的滚动体故障诊断314
8.7锅炉引风机轴承的内圈故障诊断316
8.8烟道风机轴承的内圈故障诊断318
8.9吐丝机轴承的内圈故障诊断320
8.10增速机轴承的外圈故障诊断321
8.11彩涂风机轴承的外圈故障诊断324
8.12高炉废气风机轴承的外圈故障诊断326
8.13热轧厂减速机轴承的内圈故障诊断330
8.14无缝厂轧机变速箱润滑问题的故障诊断332
8.15本章小结335
参考文献336

前言/序言

《滚动轴承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一书是“设备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充分体现了丛书编辑的方针,突出了“现场实用”的特点,并以从事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进行编写,同时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参考。
本书共分为8章。
第1章“概论”,主要对滚动轴承诊断在设备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滚动轴承诊断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场实用的诊断技术及其适用范围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第2章“滚动轴承失效机理”,主要讲述滚动轴承的主要结构、失效形式和机理、滚动轴承寿命预测等内容。
第3章“滚动轴承的振动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时域、频域和幅域等传统分析方法,还介绍了冲击脉冲、共振解调、尖峰能量和峰值检测等现场实用诊断技术,最后讲述了小波、数学形态学等现代分析方法,以及几种常用的滚动轴承诊断流程。
第4章“滚动轴承的其他诊断方法”,主要介绍温度、油液、噪声、声发射等滚动轴承诊断技术。
第5章“滚动轴承的状态综合评定”,主要介绍滚动轴承振动诊断的绝对判定标准和相对判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几种常用的滚动轴承劣化趋势分析方法。
第6章“滚动轴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仪器及系统”,主要讲述轴承故障检测与诊断仪器系统的发展趋势、传感器选用原则、信号预处理方法等内容。
第7章“设备管理中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践”,主要结合设备管理与维修模式的概念,介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工作流程、低速重载工况下的诊断方法,以及在诊断实践中如何将滚动轴承的故障与电机、风机、齿轮、转子等零部件故障加以区分的案例。
第8章“滚动轴承的诊断实例”,通过有条理的案例介绍,逐步引导读者掌握滚动轴承的诊断流程。
书稿中第1、2、6、7章内容主要由北京科技大学的阳建宏负责编写,第3、4、5章内容主要由北京科技大学的黎敏负责编写,第8章内容由阳建宏、黎敏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的路俏俏、胡军共同编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丁福焰、王德志参与了第1、2、4、6章部分内容的编写工作。全书由阳建宏负责统稿。此外,北京科技大学的李修文、王永伟等博士研究生以及徐志远、胡欢、穆星泽等硕士研究生对本书也进行了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
在本书编写的过程中,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黄昭毅教授在资料搜集、内容组织、书稿审查等各个环节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与指导。黄昭毅教授在指导本书编写过程中展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是我辈学习的优秀榜样。在此特向黄昭毅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北京科技大学沈水福教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也给予了热情关心、帮助和指导,并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作为参考,在此对他表示衷心感谢。“设备诊断现场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机械工业出版社李万宇编辑为本书的出版做了许多具体工作,特向各编委和出版社同志表示衷心谢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不少著作和文献资料,其中主要篇目均列于书末“参考文献”中。在此,谨向这些著作、论文的作者致以深深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机械设备早期故障预警与寿命评估实操手册》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备故障不仅意味着生产停滞、经济损失,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传统的设备维护方式往往是被动响应,待故障发生后才进行维修,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高昂。《机械设备早期故障预警与寿命评估实操手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是一本聚焦于如何主动、科学地预测和管理机械设备健康状态的实操性指南,旨在帮助广大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健康管理体系。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类别的零部件,而是从一个更宏观、更通用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机械设备早期故障预警的普遍性原理和实用技术。它将为您揭示那些隐藏在设备运转中的“蛛丝马迹”,让您在故障尚未显现之时就能洞察其端倪。 核心内容概览: 1. 故障诊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振动分析的原理与应用: 深入浅出地讲解振动产生的根源,不同类型故障(如不平衡、不对中、松动、轴承损伤、齿轮磨损等)产生的特征性振动信号,以及如何利用各种振动测量仪器(如手持式振动分析仪、在线监测系统)采集和分析数据。重点介绍频谱分析、时域分析、倒频谱分析等核心技术,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指导读者如何解读振动谱图,准确判断故障类型。 噪声监测与声学诊断: 探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及其与故障的关系。介绍声级计、超声波检测仪等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分析噪声的频率、强度和变化规律来识别潜在问题,特别是在一些难以进行振动监测的场合。 温度监测与热成像技术: 阐述过热是许多故障的常见表现。本书将介绍红外热像仪在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识别异常高温点来发现摩擦、润滑不良、电气连接松动等问题,并指导读者绘制和解读热像图,评估设备热状态。 润滑油分析与磨损诊断: 润滑油是设备的“血液”,通过对润滑油的成分、粘度、清洁度及磨损颗粒的分析,可以早期发现机械部件的磨损、氧化、污染等问题。本书将详细介绍油品取样方法、常见的油品分析项目(如铁谱分析、光谱分析)及其解读要点。 电气参数监测: 探讨电机、发电机等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如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绝缘电阻等的异常变化,并分析其与机械故障的关联性,例如绕组短路、绝缘老化等。 过程参数关联分析: 强调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流量、转速、负荷等)与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多维度的数据关联分析,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判断设备故障原因。 2. 早期故障预警技术与策略: 建立基线数据与正常运行状态识别: 强调在设备正常运行时采集和建立完整的运行参数和状态监测数据的基线至关重要。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定义“正常”并在此基础上设定预警阈值。 异常信号的识别与趋势分析: 讲解如何通过软件工具对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识别微小的、渐进的异常变化,从而预测故障的发生。 预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介绍常用的预警模型,如基于统计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模型应用于实际的设备状态监测中,实现自动化预警。 风险评估与优先级排序: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故障的可能后果和发生概率,对潜在的设备故障进行风险评估,并据此确定维护的优先级,优化资源配置。 3. 设备寿命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 影响设备寿命的关键因素: 分析载荷、环境、运行时间、维护保养等对设备寿命的影响机理。 寿命评估的方法与模型: 介绍基于可靠性理论的寿命评估方法,如威布尔分布、指数分布等,以及如何结合实际监测数据进行修正和预测。 剩余寿命的量化预测: 讲解如何利用累积的损伤数据、运行工况和预警信息,估算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为设备的大修、更新换代提供决策依据。 4. 故障诊断的实践案例与综合应用: 本书将包含大量跨行业的典型设备故障案例,涵盖泵、风机、压缩机、齿轮箱、电机、液压系统等多种常见机械设备。每个案例都将详细解析故障的发生过程、诊断步骤、采取的措施以及最终的维修结果。 综合诊断平台的搭建与管理: 探讨如何整合各种监测技术和数据,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分析、预警、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平台,实现设备健康管理的智能化和体系化。 预防性维护与预测性维护的融合: 强调将早期故障预警技术融入现有的预防性维护计划,逐步向预测性维护转型,最大化设备可用性,降低维护成本。 本书特色: 高度的实用性: 内容紧密结合工业生产实际,拒绝空洞的理论,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图表解读和案例分析,让读者“拿来即用”。 方法的普适性: 所介绍的诊断和预警技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旋转机械和往复式机械,为不同行业的用户提供通用性的解决方案。 技术的先进性: 整合了当前主流的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并前瞻性地介绍了前沿的机器学习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易于理解的语言: 采用清晰、简洁的语言,配以丰富的插图和图表,即使是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快速掌握核心内容。 目标读者: 各工业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的工程师、技术员、班组长。 设备维修、维护、检修人员。 生产管理人员、厂长、总工程师。 对机械设备健康管理感兴趣的在校学生和研究人员。 通过阅读《机械设备早期故障预警与寿命评估实操手册》,您将能够显著提升对设备健康状况的掌控力,从被动救火转向主动预防,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最终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致力于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专业人士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一线工程师。他用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书中关于“轴承异响的识别与判定”的部分,简直是写到了我的心坎里。我之前在现场,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准确地判断轴承的异响,有时候感觉声音很相似,但实际原因却千差万别。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图文结合,详细地描述了不同类型异响的声音特征,以及它们可能对应的故障原因,甚至还给出了如何用简单的工具来辅助判断的方法。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现场默默地指导着我。它让我明白,轴承的诊断,不仅仅是依靠高科技的仪器,更重要的是依靠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这种经验的传承,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组织结构非常清晰,内容循序渐进,从基础知识到高级应用,层层递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故障模式与对策”的梳理,它把滚动轴承常见的几十种故障模式,都一一列举出来,并且为每一种故障,都提供了详细的诊断方法和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让我能够对滚动轴承的潜在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去查找和解决。我曾经在处理一台大型电机时,就遇到了轴承早期疲劳失效的问题。当时,我们对故障原因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排查其他可能的原因,最后才发现是轴承疲劳。如果当时有这本书,我就能通过对照书中的故障模式,快速锁定疲劳失效的可能性,并且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维修时间和成本。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一点也没有那种学术著作的架子。它更像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一点一点地跟你讲述如何做好滚动轴承的诊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振动诊断”的部分,它没有一上来就讲复杂的频谱分析,而是从最基础的振动现象入手,告诉你不同频率的振动可能代表什么,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听、摸、感来初步判断故障。然后,再慢慢引导你接触更专业的分析方法。我曾经在参加一次技术培训时,接触过一些关于振动诊断的理论,当时感觉非常抽象,很难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但是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现场案例和图示,将这些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我甚至能够想象出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一步一步地进行振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它让你觉得,这些高深的诊断技术,其实并没有那么遥不可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思路,每个人都能胜任。书中还特别强调了“经验与工具的结合”,告诉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工具,也不能完全凭经验,而是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这是一种非常成熟和务实的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经验的总结”。它没有那些枯燥晦涩的数学公式,也没有深奥难懂的物理理论,更多的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操作指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视觉检查”的描述,不仅仅是告诉你“看看有没有裂纹”,而是教你如何通过观察轴承表面的磨损痕迹、颜色变化、润滑油的状态,来判断轴承是否健康,以及可能存在的早期故障。这种细节上的深入,是很多通用性技术书籍所不具备的。我记得有一次,一台关键设备的轴承突然出现发热情况,当时我们用了红外测温仪,发现温度异常升高,但就是找不到具体原因。后来翻阅了一些资料,才了解到,有时候轴承内部的微小损伤,或者润滑不良,都会导致温度升高,而这些细微的迹象,在日常的观察中很容易被忽略。这本书就给了我非常具体的指导,让我明白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对轴承进行更深入的检查,以及如何通过观察一些细微的外部特征来预判潜在的问题。它就像一本“滚动轴承的体检手册”,告诉你如何观察身体的每一个“症状”,从而诊断出潜在的“疾病”。而且,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轴承的诊断侧重点也做了区分,比如深沟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角接触球轴承等,各自常见的失效模式和诊断技巧都有提及,这让我觉得非常贴心和专业。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段落清晰,重点内容都有加粗或突出显示,非常方便阅读。我尤其喜欢书中在描述某个故障时,都会配上一幅示意图,清晰地展示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直观地理解技术内容,避免了因为文字描述不清而造成的理解偏差。例如,在讲解“保持架失效”的章节时,书中不仅描述了保持架失效的表现,还配了一张详细的图,展示了保持架破损后,滚动体可能出现的位置和状态。这让我能够立刻明白,保持架的作用有多么重要,以及它失效后会对轴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技术概念,通过直观的图示,变得生动易懂,让读者能够快速地掌握核心要点。它就像一位优秀的老师,用最清晰明了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你。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那“接地气”的风格。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晦涩的术语,只有实实在在的现场经验和操作技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润滑诊断”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加润滑油”,而是深入讲解了不同类型润滑油的选择、加注的时机、润滑不良的迹象,以及如何通过分析润滑油中的杂质来判断轴承的磨损情况。这让我意识到,润滑是如此关键,而之前我在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盲区。我曾经遇到过一台设备,轴承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容易过热,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更换轴承、调整间隙,但问题依然存在。后来,在偶然的机会下,我了解到可能是润滑油的问题,检查后发现,使用的润滑油粘度不合适,导致在高负荷下润滑膜强度不足。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会让我在这方面少走很多弯路。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好每一项工作,让你能够快速掌握解决问题的诀窍。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不是盖的。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案例分析,每一个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的生产现场,并且详细地描述了故障的发生过程、诊断过程和最终的解决方案。这些案例,就像是一面面镜子,让我能够看到自己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学习如何去应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轴承装配不良”的诊断案例,它详细地描述了轴套过紧、过松,或者轴承安装倾斜等情况,以及这些不良装配如何导致轴承早期损坏。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轴承的故障,并不是因为轴承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由于装配不当造成的。这本书教会我,在诊断轴承故障时,要从安装、润滑、运行环境等各个方面去考虑,不能仅仅局限于轴承本身。它就像一本“滚动轴承的疑难杂症诊断手册”,让你在遇到棘手的故障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思路。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清晰的插图和图表。它们不是那种随意的示意图,而是经过精心设计,能够准确地传达技术信息。例如,书中关于“滚动体损伤”的章节,配有大量的轴承微观损伤图片,从微小的点蚀、剥落,到明显的划痕、裂纹,都有详细的标注和解释,让你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原因。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我曾经在处理一台高速旋转设备的轴承故障时,就因为对损伤类型的判断不准确,耽误了宝贵的维修时间。当时,我们看到轴承内圈有一些细小的斑点,不知道是腐蚀还是点蚀,结果按照错误的方向进行了处理。如果当时有这本书,我就能通过比对图片,准确地判断出这是早期点蚀的迹象,并且知道需要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把复杂的原理简单化,让读者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核心技术。它就像一本“滚动轴承的图谱”,让你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找到对应的“病症”和“治疗方案”。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踏实劲儿,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宣传,而是直击核心的实用主义。封面上那几个滚动轴承的图,线条清晰,标注明确,一看就知道是真刀真枪的干货,而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我翻开目录,更是觉得惊喜连连,从最基础的滚动轴承结构、类型,到各种常见的故障现象,再到具体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内容简直是应有尽有。特别是其中关于“异响分析”的章节,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噪音可能对应的故障原因,并且配上了生动的文字描述,甚至还暗示了音频特征的辨别方法,这对于现场工程师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之前在处理一台大型设备时,就遇到了轴承异响的问题,当时抓耳挠痧,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没能准确判断,最后还是在其他途径了解到一些经验才勉强解决了。如果当时有这本书,我想我能节省不少时间和精力,而且诊断的准确性也会大大提高。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华丽的辞藻,而在于它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我们解决生产现场遇到的难题。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默默地在旁边指导,让你少走弯路,快速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个人尤其看重书中关于“状态监测”的章节,它不仅仅介绍了各种监测手段,更重要的是讲解了如何解读监测数据,如何将数据与实际的机械状态联系起来,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我相信,任何一位在设备维护一线工作的工程师,都能从这本书中获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厚,但内容却异常扎实。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充满了信息量。它没有冗余的描述,没有华而不实的修辞,只有纯粹的技术干货。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数据分析与趋势预测”的章节,它不仅仅介绍了如何采集数据,更重要的是讲解了如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预测轴承的剩余寿命,并且提前进行维护,从而避免意外停机。这对于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运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曾经在管理一台关键生产线的设备时,就面临着设备突然停机的风险。当时,我们对设备的运行状态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预测,只能被动地等待故障发生。如果当时有这本书,我们就能通过对轴承振动、温度等数据的分析,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从“被动维修”转向“主动维护”,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运行水平。

评分

挺好的书,值得一读

评分

可以借鉴,真的写的不错?

评分

挺好的书,值得一读

评分

正在看,必须有用啊。

评分

可以借鉴,真的写的不错?

评分

评分

评分

有点偏离了自己想要的书

评分

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