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米·司迪恩(Jamie Steane)为我们介绍了用户为基础的设计、研究与开发、排印和数字图像、交互格式、屏幕网格和布局,并对如何成功的发表创意和概念提出了清晰且实用的指导。书中用了大量来自世界专业创意获奖机构的灵感实例为新晋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例如AKQA公司,英国BBC,美国EA公司(全球很大的互动娱乐软件独立开发和发行公司)等等,还有来自产业界的重要专家也对这一创意领域提出了深刻的见解,每一章都以工作室式的教程作为结尾,以帮助我们以自己的项目理解所学内容。
《国际经典设计教程:交互设计》用了大量来自世界专业创意获奖机构的灵感实例为新晋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指导,例如AKQA公司,英国BBC,美国EA公司(全球很大的互动娱乐软件独立开发和发行公司)等等,还有来自产业界的重要专家也对这一创意领域提出了深刻的见解,每一章都以工作室式的教程作为结尾,以帮助我们以自己的项目理解所学内容。
《国际经典设计教程:交互设计》为国际知名交互设计专家J a m i e S t e a n e 之力作。本书主要介绍了交互式设计的原理、技术与技巧,讲述如何从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出发,结合人类本身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用简单的方法创建易用、有效而且让用户愉悦的设计。
《国际经典设计教程:交互设计》适合平面设计人员、Web设计人员、互联网产品设计人员、移动应用设计人员及其他设计人员阅读参考。
杰米·司迪恩,是英国诺桑比亚大学媒体与传播设计系的首席讲师,此前曾作为一名国际性的设计师和艺术指导参与了很多很有声望的设计和媒体组织包括菲利普、时代华纳等的工作。
孔祥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辽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11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入选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入选上海电气杯银奖辽宁省政府新产品奖三等奖
6 介绍
8 什么是交互设计
10 本书做什么
12 交互研究
14 理解简报
16 市场调研
20 用户研究
22 视觉研究
26 业界视角:Eilidh Dickson & Helle Rohde Andersen, CIID Consulting
30 工作室I:互联生活
32 设计开发
34 概念思考
38 信息组织
42 站点地图与任务流程
44 导航系统
46 设计可学性界面
50 创建原型和线框图
56 故事版和样片
58 反馈和用户测试
60 业界视角:移动品牌(Moving Brands)
坎贝尔奥姆
64 工作室II:立方体
66 色彩和图像
68 色彩意义和心理
70 技术细节中的色彩
72 色彩应用
74 使用色彩系统
76 图像编码和解码
80 图像准备
82 使用图片库
84 业界视角:图书馆创意机构
(Bibliotheque)蒂姆比尔德
88 工作室III:对味的味道
90 数字排印
92 基础知识
94 分类与选择
98 易读性和可读性
100 电视字体
102 图像字体
104 信息字体
106 网页字体
108 小型和专用设备字体
110 业界视角:e-types机构,
马蒂亚斯叶斯柏森
114 工作室IV:Semi Precious
116 网格和布局
118 简史
122 构成原则
126 什么是网格
128 屏幕尺寸和布局
130 网页内容布局
132 流动的、响应式的和适应性的
布局设计
136 电视标准和屏幕布局
138 业界视角:真图应用(TrueView),
马特维里蒂
142 工作室V:全新内容
144 交互格式
146 网页发布
148 增强模式网页体验
150 在线广告和标语格式
152 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
154 游戏
160 双屏幕
162 电视图形组成
164 交互电视
166 没有边界的格式:活动与体验
170 业界视角:查尔斯巴斯沃
174 工作室VI:一种消息,多种格式
176 创意发表
178 发表准备
182 数字式发表
184 实体发表
186 创建宣传册
192 业界视角:威廉立德斯通,睿域营销
196 工作室VII:完美的提案
198 结论
200 术语表
201 参考文献
203 有益的资源
204 致谢
翻开《国际经典设计教程:交互设计》,我立刻被它在视觉呈现上的严谨和专业所折服。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本身就堪称一件艺术品,每一个图表,每一个插画,都经过精心设计,清晰地阐释了复杂的概念。我一直认为,好的设计教程,其本身也应该体现出卓越的设计感,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使用那些花里胡哨、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元素,而是专注于内容的呈现,用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读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意图驱动设计”的章节,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不同于传统的“功能驱动”模式,意图驱动设计更加关注用户在特定情境下想要达成的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来构建整个交互流程。这对于我理解和设计那些能够真正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可发现性”、“可用性测试”和“迭代优化”的实操技巧,这些都是交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用户测试的各种方法论的介绍,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优劣势分析,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测试脚本。这让我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有信心地去验证自己的设计,并根据真实的用户反馈进行调整。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且实用的交互设计知识体系。
评分这本《国际经典设计教程:交互设计》给我带来了非常惊喜的体验。我一直对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领域充满兴趣,但总觉得市面上很多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系统地把握交互设计的核心脉络。然而,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需求。从最初拿到它,我就被它清晰的结构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所吸引。它不像许多技术手册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引导读者一步步理解交互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我特别喜欢它对“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深入剖析,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将用户的需求、行为和情感融入到设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这些案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实世界中许多成功产品的背后故事,这让我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如何转化为实际的产出,也激发了我对未来设计的无限想象。书中关于信息架构、导航设计、原型制作等章节,更是详实而有条理,特别是对用户流程图和线框图的讲解,非常具体,提供了很多可供模仿和借鉴的范例。我甚至尝试着将书中的方法应用到我目前参与的一个小型项目中,效果立竿见影,用户反馈也明显提升。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学习资料,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时刻在我设计旅程中指引方向。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让数字产品变得更加“好用”和“易懂”充满好奇,《国际经典设计教程:交互设计》这本书,为我揭开了交互设计的神秘面纱。我是一名非专业设计师,但一直有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际产品的愿望。市面上关于交互设计的书籍,往往充斥着大量我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让我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它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交互”、“为什么交互很重要”,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加复杂的理论和实践。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型”的探讨,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用户会在某些情况下做出特定的操作,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引导他们的行为。书中提供的许多“设计原则”和“启发式评估”,就像是一套工具箱,让我能够更有条理地去分析和改进现有的产品设计,甚至是我自己产品的草稿。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反馈与响应”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在用户进行操作后,系统应该如何及时、清晰地给予反馈,以及这些反馈对用户体验的重要性。书中也讨论了如何处理错误情况,以及如何让用户从错误中快速恢复。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往往是决定一个产品成败的关键。我感觉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如何创造出令人愉悦、高效的用户体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国际经典设计教程:交互设计》是一本我愿意反复翻阅的书籍,它的价值远超于一次性的阅读。我一直认为,好的设计是能够在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之间通用的,而这本书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它并非局限于某个特定的行业或领域,而是深入探讨了交互设计的普适性原则和核心理念。书中对“规则与约束”、“一致性与模式”等概念的阐释,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一些经典的产品能够经久不衰,它们的背后往往遵循着一些被用户普遍接受的设计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隐喻”和“联想”的讨论,它展示了如何利用用户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降低学习成本,提升产品的易用性。这本书也让我对“情感化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仅是功能的满足,更是要触及用户的情感需求,创造出能够引发共鸣的产品。书中关于“用户反馈回路”的建立,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持续优化产品体验,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让我意识到,交互设计是一个持续迭代和优化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我甚至尝试着将书中提到的“同理心地图”和“思维导图”等方法,应用到我的个人学习和工作规划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教会”你做交互设计的书,而非仅仅罗列理论。《国际经典设计教程:交互设计》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交互设计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如何落地实践,指导性不强。而这本书,从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到信息架构、流程设计,再到原型制作、可用性测试,几乎覆盖了交互设计全流程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书中对于“场景化设计”的讲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了理解用户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情境,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书中通过大量的图示和表格,清晰地展示了如何构建用户画像、设计用户旅程图,以及如何从这些分析中提炼出核心的设计需求。这些都是非常实用且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中的方法。此外,书中对“故事板”和“用户故事”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团队协作和沟通,以及帮助非技术人员理解设计思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原型”的讨论,从低保真原型到高保真原型,以及不同原型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都讲解得非常透彻,并且提供了不少关于原型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建议。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设计方法论,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和条理地去开展我的设计工作。
评分物流很快,配送员很好
评分活到老学到老啊
评分写的很有用,学到了很多。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一次买了好多
评分参考书用,正版图书,还行吧
评分是正版!希望看完能有收获
评分618圖書滿400-200購入 很划算 質量也不錯
评分完全理论原则,没有可实现的指导。
评分买来准备修炼一下自己,书是进步的阶梯,加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