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与文明的起源(全2卷)中国科技探源卷+中国天学的起源和进化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中国科技与文明的起源(全2卷)中国科技探源卷+中国天学的起源和进化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科技史
  • 中国科技
  • 文明起源
  • 天文学
  • 科学史
  • 古代科技
  • 中国天学
  •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历史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大千红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681340
商品编码:1178350240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人类与球形器协同进化百万年史-中国科技探源-卷 中国科技与文明的起源-第1册

定价:148.00元

作者:邓宏海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9月1日

ISBN:9787533678104

字数:

页码:458

版次:1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天学的起源和进化:人类与授时工具协同进化十年史

定价:148元

作者:邓宏海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1

ISBN:9787533681340

字数:

页码:450

版次: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1 Kg

内容提要

 


 

《中国天学的起源和进化:人类与授时工具协同进化十年史(第2册)》为中国科技与文明的起源和进化,安徽创艺彩色制版有限责任公排版,安徽联众印刷有限公印刷,2015年10月第1版,2015年10月第1次印刷。主要内容括:旧石器时代:阴历和物候历的起源、新石器时代:阳历、阴阳合历和五行历的起源、铜石并用到青铜时代:阴阳干支三合历的进化等。

目录

 


 

前言 
章导论 
节中国天文历法起源问题之不可回避 
第二节中国天文历法起源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中国先秦天文历法史的分期 
部分旧石器时代:阴历和物候历的起源 
第二章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阴历和物候历 
节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观测记录月相 
第二节旧石器时代晚期摸索阴历周期 
第三节新石器时代早期各地流行的阴历 
第四节旧新石器时代之际的星象观测和物候历 
第二部分新石器时代:阳历、阴阳合历和五行历的起源 
第三章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四分术和阳历起源 
节中国四分历以伏羲八卦为源头和基础概论 
第二节古籍和出土文献载四分历以伏羲八卦为源头和基础 
第三节民族学材料载四分历以伏羲八卦为源头和基础 
第四节考古出土材料证实:原始四分术在伏羲八卦基础上产生而构建阳历 
第五节原始四分术和阳历在各地的传播和发展 
第六节中国早创建和普及阳历的天然合理性 
第四章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阳历发展成初级阴阳合历 
节神农时代与阴阳历的结合概论 
第二节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初级阴阳合历 
第三节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初级阴阳合历 
第五章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铜石并用时代:五行历 
节黄帝时代与五行历概论 
第二节黄帝族团所据之铸鼎原庙底沟文化聚落群的五行历 
第三节五行历在西部地区的推行 
第四节五行历在东南、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推广 
第五节五行历在长江中游地区的传播 
第六节五行历的发展与五行寰道观的升华 
第三部分铜石并用到青铜时代:阴阳干支三合历的进化 
第六章铜石并用时代:阴阳干支三合历的兴起 
节五帝时代与阴阳干支三合历兴起概论 
第二节阴阳历与五行历相结合的序幕 
第三节颛顼高阳氏时期:阴阳干支三合历初步建立 
第四节阴阳干支三合历得到改进 
第五节阴阳干支三合历在规范化中基本建立 
第六节阴阳干支三合历推行全国 
第七章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阴阳干支三合历的完成 
节夏、商、周三代与阴阳干支三合历发展概论 
第二节大发展中的阴阳干支三合历 
第三节继续发展中的阴阳干支三合历 
第四节完成的阴阳干支三合历向新高度发展 
第八章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早发达的国家 
节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早发达的国家 
第二节先秦中国人在天文历法科技中创造的世界纪录 
附录:本册所依据的考古发掘报告

作者介绍

 


 

邓宏海,男,湖北松滋人。曾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加拿大Alberta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世界自然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力口拿大易经学会主席等职务。在全球率先开创以生态经济数学模型研究省级宏观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先河,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世骏、侯学煜和阳含熙的高度评价,被国家科委列为重要成果并予以表彰,被联合国和各国学界转载和引用;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多次利用循环模式”,得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肯定和引用;构建农村现代化生态—技术—经济计量系统,获得中国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承担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和林业部等多个项目并获得其研究奖;出版中英文专著八种,发表论文余篇。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