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防范与管控体系研究》试图在系统梳理海外投资与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背景下,充分吸收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新成果,结合系统仿真、多元回归分析、模糊评价技术、VaR方法、案例分析、路径分析、预测技术等分析工具,对海外投资可能遇到的风险的生成因素细化分析,研究不同阶段、不同类型海外投资风险生成与演化机制,为中国企业有效控制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简介
陈菲琼,女,1961年出生于杭州,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留学德国汉诺威大学,师从Dr. PETER BROSCH教授。1995年再度赴德,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师从Dr. Klaus Kuenkel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企业联盟、企业战略管理。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中国海外投资区域风险防范与管控战略
第一章 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一节 区域风险对海外投资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风险对海外投资的影响
第三节 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研究方法
第四节 现存研究空间
第二章 中国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生成结构研究
第一节 中国海外投资区域风险决定因素
第二节 制度、资源与海外投资区域风险
第三节 制度和资源对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影响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实证研究:以自然资源型海外投资为例
第一节 自然资源型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风险指标量化及结果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实证研究:以制造业海外投资为例
第一节 海外投资区域风险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实证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动态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谈判政治风险研究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权政治风险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作用机理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数据说明和模型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海外投资区域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第一节 海外投资区域风险预警体系构建:明确警源
第二节 海外投资区域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发现警兆
第三节 海外投资区域风险预警体系构建:预报警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风险防范与管控战略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中国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中海油北美油气投资项目:在探索中前进
第三节 中铝的海外投资之路:投资缘何舍近求远
第四节 中国石油企业经营阶段重大区域风险事件
第五节 案例分析总结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海外投资区域风险防范与管控战略的支撑体系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区域风险研究总论
第二节 海外投资区域风险防范与管控的国际经验比较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区域风险防范与管控体系
第二篇 中国海外投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控战略
第十章 海外投资金融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十一章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风险研究
第十二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汇率风险实证研究
第十三章 企业政治关联与跨国并购绩效:基于中国并购方数据
第十四章 中国银行业跨境并购绩效研究
第十五章 海外投资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分解:以中国主要海外投资目的地为样本
第十六章 海外投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第十七章 中国海外投资金融风险防范与管控的支撑体系
第三篇 中国海外投资经营与管理风险防范与管控战略
第十八章 海外投资经营与管理风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十九章 基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企业海外投资总体整合风险的理论研究与演化仿真
第二十章 基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企业海外投资总体整合风险的实证研究
第二十一章 海外投资技术整合风险的生成机理与演化仿真
第二十二章 基于最优控制方法的海外投资技术整合风险动态研究
第二十三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技术整合风险的实证研究
第二十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技术整合风险的案例研究
第二十五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文化整合风险生成机理与演化仿真
第二十六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文化整合实证分析——以海外并购为例
第二十七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文化整合风险的案例研究
第二十八章 中国海外投资财务风险生成机理研究
第二十九章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财务风险的实证研究
第三十章 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财务风险的案例研究
第三十一章 中国海外投资经营与管理风险防范与管控的支撑体系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防范与管控体系研究 内容概要 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进行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并系统性地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风险防范与管控体系的战略和实践路径。全书聚焦于为中国海外投资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旨在提升其海外投资的稳健性、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 核心内容 本书并非对具体海外投资项目的详细案例分析,而是着重于提炼和构建一套通用的、可操作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论。其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维度展开: 海外投资风险的分类与识别: 宏观经济与政治风险: 详细分析了目标国的经济波动、通货膨胀、汇率变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政权更迭、法律法规的频繁变动、国家安全审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对中国海外投资可能造成的潜在冲击。 市场与行业风险: 剖析了目标国市场饱和度、行业竞争格局、消费者偏好变化、技术迭代加速、供应链中断以及品牌形象受损等市场层面的风险。 运营与管理风险: 聚焦于企业在海外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管理不善、文化冲突、人才流失、信息不对称、财务管理漏洞、合规性风险(如反腐败、反洗钱)、安全生产事故以及突发事件响应不足等问题。 法律与合规风险: 深入研究了目标国劳动法、税法、环保法、数据隐私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的复杂性,以及中国企业在遵守当地法律和国际惯例方面可能遇到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合同风险、知识产权纠纷、仲裁与诉讼等。 金融与财务风险: 详细探讨了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融资风险、税务筹划风险以及海外利润汇回的障碍等。 文化与社会风险: 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障碍、价值观差异、劳资关系紧张、社会责任履行不足以及负面舆论传播等潜在风险。 风险防范策略的构建: 前期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 强调了在投资决策前进行全面、深入的尽职调查的重要性,包括目标国的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市场和运营环境的详细分析,并引入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具,为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风险分散与组合优化: 探讨了通过多元化投资地域、行业和资产类别来分散单一风险敞口,以及构建最优风险投资组合的原则和方法。 风险规避与转移: 提供了诸如选择政治风险保险、设计审慎的合同条款、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利用融资结构设计以及寻求外部专业机构协助等规避和转移风险的手段。 风险预警与监测机制: 提出了建立动态的风险预警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可能影响海外投资的宏观和微观因素,从而能够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风险管控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组织架构与治理: 阐述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并强调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控中的领导作用。 制度流程与标准: 详细设计了贯穿投资全周期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包括投资决策审批流程、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风险应对与处理流程、风险报告流程等,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操作指南。 技术应用与信息系统: 探讨了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构建智能化的风险管控平台,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 强调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风险管理专业知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建立有效的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机制。 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提出了将风险管理绩效纳入企业整体绩效考核体系,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定期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优化调整。 特定风险领域的深入探讨(非具体案例): 国家安全审查与合规性挑战: 针对日益收紧的国际审查环境,本书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进行高科技、关键基础设施等敏感领域海外投资时,如何应对各国国家安全审查,以及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合规问题。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风险机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本书探讨了沿线国家投资可能面临的独特风险,如政治不稳定、基础设施薄弱、法律环境差异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建议,同时强调了其中蕴含的机遇。 本书特点 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体系性、前瞻性和实践性。它不是零散的风险点罗列,而是将各类风险置于一个相互关联、动态变化的整体中进行考察;它不仅关注当下的风险,更注重预见和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它提出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工具和思路,帮助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走出去”并“走得稳”。本书强调了“风险管理”并非独立于企业战略的部门职能,而是应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