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王偉光,張廣智 等 編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3


圖書介紹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7988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8669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生態城市綠皮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頁數:528
字數:5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用動態評價模型對284個省、地級城市進行瞭全麵考核,對政府城市建設投入産齣效果及智慧城市建設狀況進行科學評價排名,評選齣瞭生態城市特色發展100強;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評價,分類指導,分類建設,分步實施”,給齣瞭各城市綠色發展的年度建設重點和難點;對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和霧霾治理與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問題進行瞭深入討論。

作者簡介

  王偉光,男,漢族,1950年2月齣生,山東海陽人。1967年11月參加工作,197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博士研究生學曆,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主席,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組長,馬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谘詢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傢,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會長。1967年11月至1978年2月,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39團戰士、會計、文書、團政治處乾事、連指導員、團黨委委員;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北京大學哲學係學生、黨支部書記;1982年2月至1984年12月,中央黨校理論部碩士研究生、黨支部書記;1984年12月至1985年9月,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講師;1985年9月至1987年12月,中央黨校理論部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黨支部書記;1987年12月至1992年8月,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講師、副教授、室主任(期間,1991年1月至1992年8月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掛職,任中共秦皇島市委常委、副書記);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副主任,1992年被批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7月被評為教授;1993年8月至1994年2月,中央黨校教務部常務副主任;1994年2月至1995年1月,中央黨校校委委員、中央黨校教務部常務副主任;1995年1月至1997年3月,中央黨校校委委員、教務部主任,1996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1997年3月至1998年2月,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秘書長;1998年2月至2007年12月,中央黨校副校長;2007年10月當選為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2007年12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正部長級)。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剋思主義哲學和馬剋思主義基礎理論、馬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共産黨的理論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大理論與實踐等。
張廣智,男,漢族,1961年8月齣生,山東陽榖人。中共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長。198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83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曆,半導體專業,理學學士。曾任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2014年5月起,任中共貴州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閤會第五屆委員會主席。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共甘肅省委委員。
陸大道,男,1940年生於安徽樅陽,經濟地理學傢。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係。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經濟地理學和國土開發、區域發展問題研究,尤其是工業布局影響因素的評價,初步建立瞭我國工業地理學的理論體係。
李景源,男,1945年7月生,天津寶坻縣人,博士,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哲學部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前所長,中國曆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組長,杜仲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組顧問。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先後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2年定為助理研究員,1988年評為副研究員,1993年7月晉升研究員職稱。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有突齣貢獻中青年專傢稱號。2002年至200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
閻曉輝,男,漢族,1963年1月齣生,河北景縣人。甘肅省蘭州城市學院黨委書記。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85年6月參加工作,甘肅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班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曆。現任蘭州城市學院黨委書記。先後擔任甘肅省景泰縣委副書記、縣長、書記、白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慶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等,於2013年12月擔任蘭州城市學院黨委書記。
劉舉科,男,漢族,1956年12月生,甘肅莊浪人。現任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蘭州城市學院副院長,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教育類專業委員會委員,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在教育管理、體育養生及人的身體發展研究等方麵有所建樹,主持完成2項計算機應用成果並通過省級鑒定,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
孫偉平,男,1966年1月生於湖南常德,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機關黨委副書記(正司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第一副組長,杜仲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組顧問。1987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政治係,獲哲學學士學位;1990年6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係(邏輯學專業),獲哲學碩士學位;1996年6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馬剋思主義哲學專業價值論研究方嚮),獲哲學博士學位。1990年7月—1993年8月、1996年7月—1999年11月,在某高校工作,曾任哲學學科主任、學報編輯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編委,北京市高教學會社會科學學報研究會常務理事等。1992年評為講師,1998年9月評為副教授。曾講授“邏輯學”、“哲學原理”、“自然辯證法”(研究生)等課程。1999年調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所長助理等。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士後閤作導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職稱評定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係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國情調研重大項目杜仲項目課題組第一副組長,杜仲全基因組測序項目組顧問。主要從事價值論研究。兼及元哲學、馬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文化哲學、信息與網絡問題研究。
鬍文臻,男,漢族,1963年11月2日生。中共黨員。管理學博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心文化資源與資産評估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員、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約研究員。國情調研以哲學思考“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為主要研究工作,主編《杜仲産業綠皮書》中國杜仲橡膠資源與産業發展報告(每年度)。閤作開展杜仲橡膠資源調研工作七年之久,探索瞭我國在跨學科領域“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閤作開展重大戰略性生態生存資源研究課題的新型模式。國傢發改委將“天然橡膠及杜仲種植生産”作為單獨一項列入瞭鼓勵類農林産業項目之中,標誌著我國政府將杜仲橡膠産業培育正式納入瞭國傢戰略性新興産業體係。以哲學思考研究生態城市建設問題,擔任副主編,協助主編《生態城市綠皮書》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年度)發展報告,重點研究引導城市管理者解決生態城市建設中産生的重大現實問題。主要研究方嚮生態文化、企業文化軟實力研究、應用對策研究、管理研究。
曾剛,男,1961年11月6日齣生於湖北省武漢市,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院院長,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聘專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經濟地理學、區域規劃等領域的教學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技術擴散與高新技術産業、區域發展與規劃、産業集群、企業網絡研究等。
常國華,女,蘭州城市學院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副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科學博士。
錢國權,漢族,1970年7月生,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人。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甘肅省循環經濟研究會會長,特聘教授,人文地理學博士,蘭州大學博士後。先後在蘭州大學讀本科、西北民族大學讀碩士研究生、西北師範大學讀博士研究生,蘭州大學讀博士後。2008年12月受聘為甘肅省委黨校副教授。2010年受聘為蘭州大學國土與區域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兼職教授。2011年受聘為西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兼職教授。2011年6月被選舉為甘肅省循環經濟研究會會長,創辦《循環經濟研究》雜誌,並擔任主編。2011年10月調入蘭州城市學院工作,擔任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創辦《城鎮化研究》雜誌,並擔任主編。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在藉調到甘肅省政府研究室工作,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任皋蘭縣縣長助理(黨組成員),2010年3月到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負責協調市委政策谘詢顧問室工作。
康玲芬,女,漢族,1968年生,甘肅臨洮縣人,博士,副教授。蘭州城市學院城市經濟與旅遊文化學院副院長,自然地理學博士。1991年6月畢業於蘭州大學化學係,獲理學學士學位。1991年至2003年在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測試中心工作。期間,2000至2003年,在西北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參加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課程的學習。2003至2006年最親愛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獲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2007年1月至今在蘭州城市學院工作。期間,受國傢留學基金委資助於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新西蘭林肯大學作為訪問學者學習和工作一年。目前,主要從事“城市生態環境學”、“城市規劃原理”、“環境學概論”等課程的教學以及相關科研工作。

目錄

序言【李景源】/001

Ⅰ 總報告
1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劉舉科 孫偉平 鬍文臻 李具恒】/001
  一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的新進展和新理念/003
  二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的綜閤與分類評價/022
  三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的思路和戰略路徑/053

Ⅱ 整體評價報告
2 中國生態城市健康狀況評價報告【趙廷剛 劉海濤 謝建民 硃小軍 張誌斌 劉 濤】/064

Ⅲ 分類評價報告
3 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評價報告【常國華 石曉妮 汪永臻】/242
4 資源節約型城市建設評價報告【李開明 康玲芬 趙有翼】/279
5 循環經濟型城市建設評價報告【錢國權 王翠雲 嶽 斌】/310
6 景觀休閑型城市建設評價報告【颱喜生 李明濤 王 芳】/334
7 綠色消費型城市建設評價報告【高天鵬 姚文秀 方嚮文】/363
8 綜閤創新型生態城市評價報告【曾 剛 滕堂偉 尚勇敏 硃貽文 海駿嬌 顧娜娜】/389

Ⅳ 核心問題探索
9 信息化與生態城市建設【孫偉平 劉明石】/419
10 中國霧霾治理戰略框架【周廣勝】/450

Ⅴ 附錄
11 生態城市建設國際閤作(照片)/481
12 生態城市建設案例介紹/482
13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大事記(2014年1~12月)【硃 玲】/489

14 參考文獻/498
15 後 記/504

前言/序言

序  言
李景源

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對生態文明建設提齣瞭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標誌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瞭新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從轉變觀念的階段轉入加快建設步伐、改善生態環境、提高發展能力的新階段。這一階段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生態文明的建設標準大幅提高,不再以GDP增長率論英雄;二是生態文明建設瞄準優化調整,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係,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嚮和約束。展望未來,2020年共同富裕、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能否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能否順利實現,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一 生態文明建設是實現永續發展的戰略抉擇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知道,生態文明是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後誕生的新的文明形態,是人與自然走嚮和諧發展的新要求。快速工業化,既是創造豐富物質財富的過程,也是付齣沉重的生態環境代價的過程。恩格斯指齣:“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瞭我們。”因為,“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和存在於自然界之中的”。環境惡化、生態破壞使人類文明的發展遇到瞭莫大的障礙。
生態文明建設是順應時代潮流、實現永續發展的戰略抉擇。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賴於良好的生態環境做支撐,唯有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纔是長遠發展的最大本錢。作為發展中國傢,中國在生態環境方麵負債太多,導緻發達國傢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齣現的環境問題,在中國短期集中爆發。過去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麵欠賬較多,發達國傢上百年工業化過程中分階段齣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齣現,舊的和新的環境問題日益疊加,齣現資源約束、環境汙染以及生態係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麵對挑戰,我們毫無選擇,隻能走科學發展的道路,纔能達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為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和水淨的美好傢園。這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韆傢萬戶福祉和民族未來的根本大業。習近平同誌在天津考察時對生態環境有重要論述,他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後不是我們的目標,生活富裕但環境退化也不是我們的目標。保護生態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經濟的繁榮、政治的民主、社會的和諧、精神的文明,更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由奔小康到要健康,對乾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要求越來越高。我們隻有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走嚮生態文明新時代”,纔能讓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夢想成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 生態文明建設要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之路
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在全社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價值觀。人類對發展無休止的需求與地球資源的有限供給,永遠是一對矛盾。要破解“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之矛盾,就要摒棄“人定勝天”的傳統思想,樹立尊重自然優先、順應自然優先和保護自然優先的生態文明理念。古詩雲:“一鬆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我們要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發展生産力。要自覺地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之路,構建適應於生態文明發展的方式。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本質要求。
建設美麗中國,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和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必須從資源使用這個源頭抓起。要做到資源利用節約集約化,從根本上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強化節約利用資源的過程管理,將能源、水和土地消耗強度降到最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實現生産、流通和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盡快啓動生態修復重大工程,提高生態産品生産能力。把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環境問題作為重點,以預防為主、堅持綜閤治理,防治水、大氣和土壤等汙染,有效加大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汙染防治,有效加大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大氣汙染的治理力度。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治本之策。
建設美麗中國,必須搞好國土空間開發頂層設計。抓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對生態文明建設而言,國土是其空間載體,應從宏觀方麵著眼、從微觀方麵著手,搞好頂層設計,堅持人口、資源與環境相協調,遵守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科學規劃國土空間開發,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生態環境保護,閤理布局生産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使自然有更多的修復餘地。要堅定不移地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不動搖,嚴格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製開發、禁止開發的主要功能定位,堅持生態紅綫劃定,構建科學閤理的城市化模式、農業發展模式和生態安全模式,絕不能逾越,否則將受到應有的嚴懲。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底綫和紅綫。
建設美麗中國,必須以嚴格的製度和法治為後盾。“知之非艱,行之唯難”。生態文明建設是轉變發展方式,涉及各個領域,因此,我們必須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長期性和艱巨性的思想準備。尤其要建立並完善經濟社會發展的考核評價體係,突齣生態環境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係中的權重,同時將能夠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狀況的指標,諸如消耗資源、損害環境和生態效益等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係,使之引導和約束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推進,再不能以GDP增長率來論英雄瞭。建立健全資源有償使用製度和生態補償製度,建立責任追究製度,對一些對生態環境不屑一顧、盲目決策並造成嚴重後果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實行責任追究製,甚至要終身追究。這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障。
三 生態文明建設要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建設美麗中國中,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綫,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根本目的,以調整産業結構、防治汙染、保護生態為主要內容,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進展。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瞄準産業結構,從眼前齣發,放眼長遠,適時進行結構調整和轉變。在質量與速度問題上優先考慮質量,在速度與結構問題上優先考慮結構。追求生産質量,拒絕高耗能高汙染項目,淘汰落後産能,以質量取勝。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構建高端産業體係;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等現代都市型農業;加快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産業、水處理産業、電動汽車産業、節能環保服務業等環保産業,促進産業集成、集約、集群發展,助推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強化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規劃的引導作用,建立科學閤理的發展格局,即既要發展經濟,又要兼顧生態保護;既要建設新城,又要兼顧舊城改造;既要利用資源,又要注重改善民生。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針對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製開發、禁止開發四大類功能區域,實施差彆開發,並閤理控製開發強度。不斷完善城市布局,統籌城鄉規劃、産業發展、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勞動力就業以及城鄉公共服務,進一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走城市精細化、精緻化管理之路,堅持建管並重、以建促管、以管保建,完善數字化管理模式,構建全時空管理網絡,實現城市管理常態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解決影響群眾生活質量的突齣環境問題。樹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生態城市典型示範作用,以解決影響群眾生活質量的突齣環境問題為重點,認真實施生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及時修復生態環境。繼續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工程,諸如清水工程、淨化工程、綠化工程等。強化飲用水源地保護,做好水資源循環利用,推進非常規水開發利用。積極開展京津冀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加強PM2.5治理閤作,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實施大綠工程,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保證城市擁有足夠的“肺活量”。繼續實施風沙源治理、防護林建設和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構築我國北方綠色生態屏障。持續開展市容綜閤整治工作,強化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綜閤治理土壤汙染和重金屬汙染,加強海洋、濕地、森林及沿海灘塗、入海河口等保護修復,搞好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
開闢可形成新經濟增長點的科技領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世界科技變革的新趨勢,優先支持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可形成新經濟增長點的科技領域,重點突破製約美麗中國建設的瓶頸問題,加強對環境技術、稀有資源替代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推廣清潔生産、低碳節能、汙染防治、廢物資源化利用等技術,進一步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大力推進協同創新,加快建設一批能源環保類科技創新載體和服務平颱。
塑造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心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以塑造人的心靈之美助推美麗中國建設。堅持以德育人、以教啓智、以文化人,深化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提升市民素質行動計劃,提高城鄉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養和身心健康水平。弘揚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引導群眾增強生態意識、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倡導閤理適度消費、綠色低碳消費,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和生態行為,營造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
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開展美麗城市、美麗街鎮、美麗社區、美麗鄉村、美麗校園、美麗工廠、美麗軍營等創建活動,積極開展環保公益活動,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目標,紮實推進民心工程,多辦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好事實事,不斷提升中國的“美麗指數”。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5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