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超人氣萌僧小池龍之介的幸福人生課!
★風靡日本、韓國、颱灣的“當代一休”開示路。
★修煉自己的心纔能在浮躁的生活裏安穩度日。
★迷惘、糾結、痛苦時請及時翻閱。
《過好日子的190個基本》內容簡介:
一本不雞湯、不說教的幸福生活小指南。190個基本的人生小哲理,哪怕學會幾個都能讓自己的日子過的舒心很多。特彆適閤煩惱、迷惘、糾結的時候翻閱,總能給你帶來小智慧和好心情。
小池龍之介說:“不管你手中所擁有的是多麼微不足道,隻要你能從中發現幸福,你就會因知足而充實,你的心就會變得純淨清澈。而純淨清澈的心靈,就是一個人*大的魅力。”美好的生活,從翻開這本書開始。
小池龍之介
1978年生於日本山口縣,東京大學教養學係畢業。現任東京“月讀寺”住持、“正現寺”副住持。除瞭自我修行之外,也在月讀寺、新宿朝日文化中心等處指導一般大眾坐禪,從自身經驗,推廣“訓練心靈”的方法,擁有一開放預約就立即滿員的超高人氣。是近年來風靡日本、韓國、中國颱灣的大眾佛法推廣禪僧。
著有《平常心》《戀愛成就寺》《消除煩惱的練習冊》等暢銷書。
他能用三言兩語點穿你的煩惱本質,並用佛法的觀點來解開你心中的死結。隻能認為他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心靈僧人。
——《産經新聞》
比誰都瞭解年輕人的煩惱,也比誰都適閤消除他們的煩惱。
——《朝日新聞》
1〉莫生氣
001.當你遭遇彆人白眼時/002
002.當你觸犯瞭彆人時/003
003.當你聽到有人說你壞話時/004
004.沒有人不被說壞話/005
005.怒火中燒/006
006.從不斷點燃的怒火中擺脫齣來/007
007.不要去碰那道名為“憤怒”的菜/008
008.麵對攻擊,要善於學會無力地躲開/009
009.你和你的對手都難免一死,都終將從這個世界消失/010
010.不能說彆人壞話的理由/011
011.不能摺磨彆人的理由/012
012.憤怒所造成的傷害/013
013.除瞭你自己,誰也無法真正傷害你/014
014.從憤怒的連鎖反應中擺脫齣來/015
015.如何給快感和不快的腦內麻藥解毒/017
016.不要報復/018
017.不要怪罪對方,要學會審視自己的內心/019
018.戒驕戒躁/020
019.絕對不能交的朋友:最差勁的人?Part1/021
020.絕對不能交的朋友:最差勁的人?Part2/022
021.在不愉快的狀況下,你還能做到淡定嗎/023
022.真正有智慧的人/025
023.要戰勝自己潛意識中不好的想法/026
024.要練習不管發生什麼都能hold住你的情緒/027
025.做心靈的安全駕駛者/029
2〉莫攀比
026.自我陶醉式的吹噓是沒有聽眾的/032
027.成功之後的淡然一笑/033
028.當愚者取得點小成就時/034
029.忘掉彼此之分,就能獲得幸福/035
030.無論是批判還是贊賞,都要當作耳邊風/036
031.因他人的評價所帶來的快樂與不快,都隻不過是幻影/037
032.不要沉迷於快感的刺激/038
033.虛懷若榖/039
034.不要執拗於自己的想法/040
035.即使你的意見被認可瞭/041
036.意氣用事隻會徒增煩惱/042
037.不要和彆人較勁/043
038.要學會靈活地轉換思維/044
039.莫攀比/045
040.不要拘泥於勝負/046
041.遠離競爭/047
042.要學會看人說話/048
043.不要陷入無謂的爭論/049
044.不要貶低也不要贊揚,用客觀的法則來評價/050
045.兩條路/051
3〉莫強求
046.欲望的增強/054
047.欲望的轉移/055
048.把欲望連根拔起/056
049.把空虛連根拔起/057
050.不要愛一個人愛到讓自己無法自拔/058
051.不要恨一個人恨到讓自己無法自控/059
052.溺愛的詛咒/060
053.比鐵鏈更能束縛我們的是什麼/061
054.被欲望所支配的思考會加深痛苦/062
055.切斷欲望的蜘蛛網/063
056.停止鬍思亂想/064
057.要關注自己所擁有的/065
058.從自身擁有中發現幸福/066
059.不要在“有”和“沒有”之間動搖/067
060.不要被心中的欲望所牽絆以至於彷徨/068
061.為瞭自己和他人,不要吝惜財産的使用/069
062.欲望就是痛苦的根源/070
4〉改變
063.你是迄今為止你心所想的集閤體/074
064.一旦有瞭好的想法,就要馬上實施/076
065.不要有消極的想法/077
066.如果你不懂因果法則/078
067.如果你在有生之年不會審視自己的內心/079
068.惡有惡報/080
069.善有善報/081
070.惡果的孕育是需要時間的/082
071.承受惡報的時候/083
072.最差勁的人/085
073.負能量有增無減/086
074.不要輕視負能量/087
075.勿以善小而不為/088
076.行動、語言和想法可以改變命運/089
077.善果的孕育需要時間/090
078.剋服消極想法後的四大安心感/091
079.自作自受/093
080.沒有傷口的手是不會中毒的/094
081.命運是可以改變的/095
082.淡化惡果的方法/096
083.消極的行動、語言和想法,製造不幸的人生/097
084.積極的行動、語言和想法,可以造就幸福人生/098
5〉慎擇友
085.如果能遇到可以提升心靈的朋友/100
086.如果沒能遇到能提升心靈的朋友/101
087.和性格比自己好的人交朋友/102
088.結交性格不好的朋友還不如一個人走/103
089.真假朋友?Part1/104
090.真假朋友?Part2/105
091.真假朋友?Part3/106
092.真假朋友?Part4/107
093.索性一個人清靜/108
094.隻說不做的人不是真朋友/109
095.總是說空話套話的人不是真朋友/110
096.藉錢不還的人絕不能做朋友/111
097.真正的朋友不會對你指手畫腳/112
098.要和心靈健全的人一起生活/113
099.當你想要對朋友說齣埋藏在心中的秘密時/114
100.有的時候,朋友疏遠你也是好事/116
101.給你指明財源的人/117
102.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118
6〉幸福的秘密
103.不要太在乎你已經擁有的/120
104.不要太在乎你已經取得的成果/121
105.不要太在乎吃的/122
106.不要太在乎睡覺的地方/123
107.不要對下一代過於強求/124
108.不要對同事過於強求/125
109.不要對金錢過於強求/126
110.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127
111.要住在符閤自己身份的地方/128
112.安心/129
113.掌握一技之長,並能貢獻於人/130
114.氣質是需要假以時日纔能養成的/131
115.要珍愛傢人/132
116.要戰勝吝嗇的自己/133
117.要有命運意識/134
118.控製自己的言行/135
119.滿足的喜悅/136
120.曆練心靈的喜悅?Part1/138
121.曆練心靈的喜悅?Part2/139
122.無論順境逆境,都要保持好心情/140
123.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懂得珍惜幸福/141
7〉瞭解自己
124.自己總是不容易發現自己的缺點/144
125.審視自己的內心/145
126.追求自由之身的人/146
127.熱衷於說彆人壞話的理由/147
128.熱衷於娛樂和廢話的理由/148
129.必須要戒酒的理由/149
130.到底是什麼在摺磨你/150
131.消滅煩惱/151
132.做自己心靈的主人/152
133.日常如何保持穩定的心態/153
134.選擇安逸之路的人/154
135.選擇睏難之路的人/155
136.佛陀教誨之精髓Part1/156
137.為瞭佛陀的弟子們/157
138.佛陀教誨之精髓Part2/158
139.學會把煩惱燒光/159
8〉凝視自己的身體
140.身體是脆弱得不堪一擊的城牆/162
141.身體能做的其實很簡單/163
142.隻關注身體錶麵是愚蠢的/164
143.感受身體內部的變化/165
144.看看現實中的身體/166
145.緩解體內的惡/167
9〉走嚮自由
146.不能輕易相信的10種狀況/170
147.對快感的依賴,正是痛苦之源/172
148.不要過度依賴神靈世界的人和事/173
149.人心是最難駕馭的/174
150.讓你的心擺脫束縛走嚮自由/176
151.從情緒的波動中擺脫齣來纔能獲得真正的自由/177
152.從知識中解放齣來纔能獲得真正的自由/178
153.從彆人的評價中擺脫齣來纔能獲得真正的自由/179
154.從快感和痛苦中擺脫齣來獲得自由/180
155.不要過度依賴佛陀的教誨/181
156.名為空的自由/182
10〉學習慈悲
157.如果你過去曾犯過罪行/184
158.所有的生物都不想死/185
159.要知道所有的生物都和你一樣,是自私的/186
160.絕對不能做的買賣/187
161.所有的生物都是穩定的/188
162.要學會對所有的生物都懷有一顆慈悲的心/189
163.溫柔地對待自己的周遭,不要有所區分/190
164.除瞭睡覺以外,請時刻以慈悲為懷/191
11〉領悟
165.不會再有來世/194
166.要把所有的思想和哲學都拋在腦後/196
167.不要被小小的嗜好所束縛/197
168.用坐禪來撲滅心中之火/198
169.把心思專注於此時此刻/200
170.世間萬物都是在搖擺和移動中變化/201
171.諸行無常/202
172.諸法無我/203
173.一切行苦/204
174.痛苦是神聖的真理/205
175.怨憎必苦/206
176.愛就要忍受離彆之苦/207
177.求不得之苦/208
178.五蘊盛苦/209
179.痛苦産生的過程/210
180.關於痛苦元凶的神聖真相/212
181.消除痛苦的神聖真理/213
12〉直麵死亡
182.人總有一死/216
183.如果你死瞭/217
184.死時唯一能夠帶走的東西/218
185.有關死的冥想/220
186.人難免一死/221
187.死是自然而然的/222
188.世間不存在永遠/224
189.遺言/225
1
莫生氣
001
當你遭遇彆人白眼時
當你的對手或敵人對你翻白眼時,如果你因此而鬱悶並萎靡不振的話,你的對手或敵人看到後就會幸災樂禍。
因此,真正懂得“得失真諦”的人,不管遭遇到多少白眼,都能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不嘆氣、不抱怨,一如既往地穩重踏實。而當你的敵人看到你輕鬆愉悅的錶情時,就會感覺很失落,甚至卑怯得不知所措。
如果你想迴應你的敵人或對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管對方針對你做瞭什麼、說瞭什麼,你都不生氣,始終保持爽朗的微笑和沉穩的姿態,你隻需要做到這點就夠瞭。
002
當你觸犯瞭彆人時
如果你觸犯瞭一個你本來就不太喜歡的人,你還在想,“至於生那麼大氣嗎”,甚至為此覺得很惡心、很生氣時,你就已經因怒氣而結齣惡果瞭。
麵對正在生氣的人,隻有和和氣氣地去處理,纔有希望融化堅冰,解決問題。
當你觸犯瞭彆人,惹怒對方時,你最先應該做的是,留意一下自己是否已經被對方的怒氣所傳染。必須要先意識到這點並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
這種方式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對方,都是最好的心靈療傷法。
當你平靜地接納對方的怒氣時,各自的怒氣都會得到平息,彼此都能獲得最好的慰藉。
003
當你聽到有人說你壞話時
當你聽到有人說你壞話並因此而感覺很受傷時,最好能想開點。壞話不是現在纔有的,壞話是從原始社會開始一直都存在的。
文靜寡言的人,會被說成“像個呆子”,而能說會道的人會被指責成“油嘴滑舌”,就連注重禮節說話畢恭畢敬的人也有可能被說成是“彆有用心”。
004
沒有人不被說壞話
在這個世上,任何一個人,都必定會在某些地方觸犯到彆人。
被彆人說壞話是理所當然、在所難免的。
這一點,從古至今乃至將來,永遠都是理所當然且無法迴避的事實。
所以,當你聽到有人說你壞話時,就當作隻不過是耳邊吹過一陣涼風好瞭。
005
怒火中燒
“那個人老是說我的壞話。”
“那個人刺痛瞭我的心。”
“那個人悄悄搶占瞭我的功勞。”
“那個人侵犯瞭我的利益。”
如果你,總是如此這般,不斷點燃心中的怒火,隨時隨地都在不斷地重復類似的想法的話,那麼你心中的怨恨就會一直無法平息,一想起來就生氣,於是,你的心將永遠不得安寜。
006
從不斷點燃的怒火中擺脫齣來
“那個人批判瞭我的想法。”
“那個人傷害瞭我的自尊。”
“那個人在比賽中打敗瞭我。”
“那個人盜用瞭我的想法。”
不要再去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斷點燃心中的怒火瞭,隻有從這樣的情感反復中擺脫齣來,纔能平息心中的怨恨,纔能最終獲得心靈的安寜。
007
不要去碰那道名為“憤怒”的菜
一起來想象一下,你為瞭宴請至交,親手準備瞭一道道精美的菜肴。
可是,不巧的是他們都因為臨時有事,剛到就匆匆忙忙各迴各傢瞭。
於是,你傢的餐桌上,剩瞭一大桌子裝在盤子裏連筷子都沒碰過的菜肴。人去樓空,隻剩你一個人獨自品嘗。
其實,當有人要攻擊你、要惹你生氣時,就如同這個人為你準備瞭一大桌名為“憤怒”的有毒的菜肴要宴請你。
如果你能保持冷靜,和和氣氣地去赴宴的話,就可以不去碰名為“憤怒”的那道菜,隻露個臉就直接迴傢。
於是,在還在生氣的對方的心裏,留下一大桌你壓根兒沒有動過筷子的有毒的菜肴。
對方就隻能獨自品嘗這一道道名為“憤怒”的菜。
008
麵對攻擊,要善於學會無力地躲開
當你遭遇到彆人的攻擊時,如果你也同樣予以迴擊的話,你倆心中的怨恨非但無法平息,甚至互相在一起會通過相乘作用,讓怒火越燒越旺。事態將無限地惡化下去。
所以,即使你遭受到瞭攻擊,也要抱著“總有一天,怨恨會消除”的心態,無力地躲開,隻有這樣纔能平息彼此心中的怨恨,讓事態盡快穩定下來。
這一點是需要時時刻刻銘記在心,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009
你和你的對手都難免一死,都終將從這個世界消失
如果你和彆人産生瞭敵對情緒,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爭執的話,你可以嘗試一下這樣去想:無論是你還是對方,最終都難免一死,最終都注定將從這個世界消失。
雖然除瞭你自己以外,其他人都已經完全忘掉瞭“人之必死”這一真理,但隻要你自己能清清楚楚地意識到這一真理,所有的憤怒和爭執都終將平息。
“不管怎麼樣,你終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不管怎麼樣,我也終將離開這個世界。所以,那麼,還是……”於是,你就可以擺脫憤怒,重新獲得心靈的平靜瞭。
010
不能說彆人壞話的理由
人的嘴裏天生就長著鋒利的斧頭。這把斧頭在傷害彆人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傷害著自己。
因為每當你揮舞起那把指責彆人、說彆人壞話的斧頭,準備砍下去時,其實與此同時,你自己的心髒也在變得僵硬,你的大腦也在産生不愉快的神經刺激,甚至你的內髒也開始分泌毒素,你的呼吸裏麵已經開始摻雜毒氣。
011
不能摺磨彆人的理由
你是不是有時候也會想通過摺磨彆人來為自己解壓,並從中獲得快感呢?
比如說,當戀人問你“下一次不知道何時能見麵”時,你可能會故意迴答:“那就不知道瞭。”看到對方陷入不安的情緒,錶現齣痛苦失落的錶情時,你會産生一種優越感。
比如說,你可能會故意長時間無視同事發來的委托郵件,故意給對方製造麻煩,通過類似的惡作劇給自己帶來快感。
一旦養成這種通過摺磨彆人來獲取快感的習慣,憤怒就會在你的心中不斷蓄積,你就會陷入消極思考的牢獄,以緻無法自拔。
012
憤怒所造成的傷害
一定要做這樣的練習,不管對方是誰,都要忘掉憤怒,不要說齣任何帶有攻擊性的語言。
一旦你拋齣帶有攻擊性的語言,就會收到報復的炸彈。比如,當你說齣“我最討厭你的唯唯諾諾、優柔寡斷”之類最能刺痛對方痛處的話時,你的憤怒也會傳染給對方,對方也會說一些你最不想聽的話來報復你。比如,他會反擊:“你纔是沒有主見隻有奴性的傢夥!”
這種因一時興起而隨意說齣的氣話,被說的一方就不要再迴擊瞭,即使是從你自己嘴裏說齣來,也會刺痛你自己的心,讓你自己身心俱疲。
013
除瞭你自己,誰也無法真正傷害你
如果討厭你的敵人對你采取瞭一些過激的行為,
這其實沒什麼大不瞭的。
如果憎恨你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騷擾你,惹你生氣,
這其實也沒什麼大不瞭的。
因為當你自己的心靈被憤怒所扭麯時,
你自身給自己所帶來的傷害會遠遠超過這些來自外界的傷害。
014
從憤怒的連鎖反應中擺脫齣來
“受不瞭啦,太過分啦!”
如果憤怒已經開始在你的心中蔓延,
那麼此時你的大腦內部已經開始分泌神經毒素,你的體內已經開始發生毒性的異變。
就像毒蛇咬到瞭你的腳,
毒素就會迅速在你的體內蔓延一樣。
隻有鎮定地去找草藥,並盡快上藥,
纔能消除毒素,得以安心保命。
在你的心中不斷發酵的憤怒的毒素,
隻有擦上冷靜的草藥纔能慢慢消散。
這纔是真正能保全性命的做法。
擺脫瞭憤怒的你,
就好像從痛苦的生存連續劇中,實現瞭一次優雅和輕快的轉身。
就像蛇之蛻皮,金蟬蛻殼,
脫胎換骨,獲得重生。
015
如何給快感和不快的腦內麻藥解毒
世間所有的爭執和仇視,一切令人厭煩的爭吵,所有這一切之所以會發生的元凶,無非就是你的大腦內所閤成的快感物質與不快物質所産生的麻藥作用。
換句話說,就是當你看到比自己優秀的對手時,你的頭腦中就會立馬噴射齣不快樂的腦內麻藥,你就會莫名其妙地很想貶低對方。
而當你看到自己有獲勝的希望時,就會沉浸在一種優越感中,頭腦中開始噴射産生快感的腦內麻藥,你就會莫名其妙地變得自以為是。
如果你能讓你的大腦噴射齣一種解毒劑,可以抑製“快樂”與“不快樂”的神經反射的話,你就可以更好地遠離世間所有的爭執與紛擾。
016
不要報復
如果你一時忘記瞭心靈的防禦,
聽到瞭一些讓自己痛心的話,並因此感覺很受傷,很鬱悶的話,
韆萬不要用一些帶刺的話來報復對方。
因為你需要的是凝視你自己的內心,
而諸如與他人敵對之類的事情完全沒必要掛在心上。
017
不要怪罪對方,要學會審視自己的內心
即使你發現瞭彆人的“惡”,你也沒必要為此怒火中燒。
對方是故意的也好,是撂挑子也罷,這些都沒必要去斤斤計較。
取而代之的是,你需要把視綫轉移到自己的內心上,你要學會好好審視自己的內心。
你要問問你自己:“我是不是故意的,我有沒有撂挑子?”
018
戒驕戒躁
怎樣纔能徹底地擺脫憤怒的惡魔?
“我很瞭不起。”
“我值得獲得贊賞。”
“我的品位是超群的。”
“我受重用是理所當然的。”
正是因為你的內心深處潛藏著這些自高自大的想法,所以當你要麵對殘酷的現實時,你就會被不滿和憤怒所支配。
你要發現你潛意識中這些自高自大的想法,並把這些想法統統都扔掉,也就是戒驕戒躁。
隻有當你跨越瞭所有精神層麵的柵欄和牽絆時,你的身心纔會不再受任何束縛,你也就不會再被憤怒所摺磨。
Preface
有時候,我們感覺想要放棄瞭。
“索性,乾脆豁齣去瞭吧!”
有時候,我們感覺天都要塌瞭。
“怎麼辦呢?這下如何是好呢?”
有時候,我們感覺真的好抓狂。
有時候,我們感覺快要經不起眼前的誘惑瞭。
每當這些感覺來襲的時候,正是我們心靈最脆弱的時候,也是我們身處逆境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能吟誦一下本書所收錄的經典篇章,相信字字珠璣的語錄能幫助您穿越沼澤,渡過難關。
句句簡練至極,而句句又深入人心,賜予您無窮的勇氣和力量。
讓您重新找迴那個新鮮欲滴的自己,讓您以一個全新的姿態從頭再來。
來自佛陀的語錄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同樣,本書的製作意圖也非常簡單。讀者在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無論從哪一頁開始翻閱,來自佛陀的教誨都會句句直達您的內心深處,給您帶來無限的正能量。
有時能給您的心靈帶來勇氣,有時能讓您的心靈沉靜,有時能讓您豁然開朗,有時能讓您告彆糾結,收獲內心的安寜,有時能讓您怒氣頓消——這些心靈治愈的效果正是我們編譯此書的目的所在。
因此,如果您抱著追求“學問的意義”“深度”以及“學習”的目的來翻閱本書的話,那您可能就要失望瞭。
來自佛陀的教誨是要用心去體會的,請您抱著一顆虛懷若榖的赤子之心,不帶一絲雜念地去誦讀這些章節,相信您一定會有所收獲。
因為這些語錄裏的每一句話都是沒有任何影射、非常簡練的。如果帶著一種非常復雜的功利心去翻看,可能就會一無所獲。而當您沉靜下來以一顆純淨的心來翻閱這些章節時,您會發現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動、不同的領悟,您會對本書愛不釋手。因為這裏的每一句話都會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推動著您朝著更好的方嚮前進。哪怕僅僅是吟誦本身都有可能讀齣獨特的韻味。
本書中所收錄的經典語錄都是在佛陀釋迦牟尼所生活的古印度時代,由他的嫡係弟子們通過背誦代代相傳下來的。語言淺顯,無論是高中生還是大叔大媽們,都能看得懂。編譯者對於一部分自己喜歡的語句還做瞭“意譯”的處理,甚至對於整體的語言風格,都盡量做到能讓每個年齡層的讀者朗朗上口。
這些語錄當然也包含瞭一些聽者的話。比如佛陀的弟子阿難陀等,很多佛陀的追隨者,他們與佛陀之間的對話都有在本書中收錄。
原本很多地方都應該標注,如“阿難陀”“阿圖拉”“薩利普陀”“奇薩古塔米”等佛陀弟子的名字,錶明這些是他們說的話。不過,為瞭避免讀者誤以為這些弟子說的話與自己無關就跳過去不讀,所有這些地方全部都用“你”,也就是第二人稱的方式統一稱呼。因為編譯者試圖創造一種讀者與佛陀對話的氛圍。
關於佛陀語錄的選定,編譯者從大量的古籍經典中,特彆選取瞭以短小精悍見長的語錄寶庫《小部經典》中所收錄的《法句經》和《經集》,同時也從一些相對比較長篇的經典,比如《中部經典》《長部經典》《相應部經典》《增支部經典》等古籍中選取瞭部分語錄。
這些語錄幾乎都是佛陀釋迦牟尼嚮他的嫡係弟子以及齣傢修行者們傳道的內容。如果直接將原文生硬地直譯過來的話,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現代人來說,可能太難懂瞭,很多內容感覺會不太容易接受。
為瞭更好地讓這些經典語錄以一種更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在現代讀者麵前,在保留語錄核心精髓的前提下,編譯者對原文進行瞭大膽的刪減,並融入瞭編譯者自身的理解,甚至有些地方還做瞭替換調整處理。所以,這是源於經典同時超越經典的編譯。
日文版在編譯過程中,參照瞭古印度和“摩揭陀”(Magadha,為古印度時代的奴隸製城邦)的方言巴利語的原文,同時參照瞭英文版和昭和初期齣版的日文版《南傳大藏經》,還參考瞭岩波文庫所收錄的中村元氏等人的譯著。
關於本書的結構,日文版編譯者根據個人的喜好選取瞭190個篇目,大緻分為12個不同種類的主題。從第1章到第12章,前半部分章節的內容安排得相對比較輕鬆,可以對照日常的一些心緒、小波動來進行翻閱。
現代社會,人心煩擾,尤其是各種“怒氣”,就像毒素一樣能在瞬間破壞我們的幸福感。在開篇第1章,安排的就是關於如何消除怒氣的語錄。倒不是說必須要從第1章開始讀起,但可以把第1章中的文字當作清洗“怒氣”之毒的清流,洗滌您的心靈。
反之,後半部分越往後越是安排瞭一些有彆於一般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挑戰常識的內容。
我想說,有的時候適當地挑戰一下常識(以及常識名義下的“洗腦”),能清除我們心靈的汙垢,讓我們的心靈重新變得清澈純淨。
比如說,本書的最後一章,收集瞭佛陀釋迦牟尼有關“死亡”的語錄。
我們人類作為一種生物,體內的DNA原本就含有一種物質,本能地希望“一切都能好好地一直活下去”。“想更好地活著,想更好地享受”,這是我們內心深處“常識”性的欲望,在這種本能欲望的支配下,我們會無意識地對妨礙我們自身生存利益的人和事不斷地發起攻擊。這就是人作為生物的一種本能。
“不管怎樣都要活下去,不管怎樣都要享受生活”,麵對來自DNA的這一指令,如果能直麵“我總歸是要死的”這一嚴肅的真理,就能對淺薄的求生本能起到一種解毒劑的作用。當您將“人之必死”的觀念銘刻在心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就會削弱來自DNA的本能支配力,就不會再一味地為瞭生存不斷從他人手裏剝奪利益並從中獲得快感。
隻有做到這點,我們的心靈纔會不再像馬車那樣隻會被迫地在馬鞭的驅使下前進,而能重新獲得自由。也隻有做到這點,我們纔能真正找到踏實和安心的感覺,纔能重新發現身邊的小幸福。
在這個論述如何直麵死亡的章節末尾,加入瞭長部經典《大般涅槃經》中,佛陀釋迦牟尼在80歲時,也正是他自身準備迎接死亡之際所留下的語錄。最後的結尾,作為壓軸,編譯瞭佛陀釋迦牟尼給他的弟子們留下的遺言。
佛陀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他是釋迦族的王子,所以也被尊稱為釋迦和釋尊。本書末尾編譯的內容正是佛陀釋迦牟尼作為一個人,在臨死之際留下的話。
其他方麵值得一提的是,本書中編譯的《經集》等古籍,有些地方對佛陀過於神化,很多語句看起來好像是要把佛陀當作教祖來祭拜。
類似的錶現方式其實是有一部分人有意要在“佛教”這一組織集團中製造一個權威,是佛陀去世後他的弟子們僞造的,所以類似這樣的鼓吹個人崇拜和神化佛陀的內容,本書都進行瞭刪減。
佛陀生前一直告誡他的弟子們:“韆萬不要過於依賴我,要根據你們自身的感覺來體會和判斷。”如果真的是要忠誠於佛陀的話,那麼重要的就不是如何去祭拜他,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去理解、去體會他的教誨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崇拜對方並不等於把對方當作依賴的對象,隻要把佛陀當作2500年前曾經來過這個世上的一位老師就好瞭。
臨濟禪師曾經說過:“既不禮佛也不拜祖。”他的意思就是說要把心中那個想要崇拜佛陀的脆弱的自己消滅掉。
印度那片土地,有著火辣辣的陽光和嚴酷的生活環境。那個國傢,不僅是佛陀的誕生地,自古以來數學和化學的研究也都很發達。嚴酷的環境卻培育瞭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佛陀之所以能留下這麼多極富哲理又深諳心理學原理的語錄,可能也和印度強烈的陽光以及有助於培育邏輯思維的風土環境有關。
相比之下,日本人比較衝動、感性,錶現齣喜歡安穩、保守的傾嚮。這種國民氣質正是日本人容易患得患失、魂不守捨的元凶。將這種日式的潮濕心態放在古印度智慧的陽光下晾曬一下吧,暢暢快快地給心靈通通風,一定可以降低心靈的濕度,重新找到乾爽舒適的感覺。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輕柔地打開各自的心扉,一起走進與佛陀對話的世界吧。
小池龍之介
看瞭幾頁還還行吧
評分內容不錯,值得推薦。
評分?(^∇^*)的事情
評分包裝很好,值得看的一本書,很喜歡!!!!!:-)
評分好!!!!!!!!!!!!!!!!
評分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其實說的蠻好的
評分包裝很好,值得看的一本書,很喜歡!!!!!:-)
評分?(^∇^*)的事情
評分買來送人的,很好,很喜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