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名稱: | 論語新解(三版) |
作者或編譯者: | 錢穆 著 |
齣版社: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ISBN: | 9787108040411 |
: | 39元 |
齣版日期[僅參考]: | 2012年7月 |
裝幀及開本: | 平裝大32K |
頁數[僅參考]: | 467頁 |
其他參考信息: | 錢穆先生為文史大傢,尤對孔子與儒傢思想精研甚深甚切。《論語新解(第3版)》乃匯集前人對《論語》的注疏、集解,力求融會貫通、“一以貫之”,再加上自己的理解予以重新闡釋,實為閱讀和研究《論語》之入門書和必讀書。 |
內容簡介及編輯推薦 | |
《論語》自西漢以來,為中國識字人一部人人必讀書。讀《論語》必兼讀注。曆代諸儒注釋不絕,著者有三書。一、何妥《集解》,網羅漢儒舊義。又有皇侃《義疏》,廣輯自魏迄梁諸傢。兩書相配,可謂《論語》古注之淵藪。二、硃熹《集注》,宋儒理學傢言,火體具是。三、劉寶楠《論語正義》,為清代考據傢言一結集。……《論語新解(第3版)》取名新解,非謂能自創新義,掩蓋前儒。實亦備采眾說,摺衷求是,而特以時代之語言觀念加以申述而已。 |
作者簡介 | |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曆史學傢,江蘇無锡人。l912年始為鄉村小學教師,後曆中學而大學,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等數校任教。l949年隻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l967年起定居颱灣。 |
目錄 | |
序 再版序 【上編】 學而篇 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裏仁篇第四 公冶長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鄉黨篇第十 【下編】 先進篇第十一 顔淵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憲問篇第十四 衛靈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陽貨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張篇第十九 堯日篇第二十 附 孔子年錶 |
精彩內容及插圖 | |
學而篇 (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或說:“子,男子之通稱。”或說:“五等爵名。”春鞦以後,執政之卿亦稱子,其後匹夫為學者所宗亦稱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說:“孔子為魯司寇,其門人稱之日子。稱子不成辭則曰夫子。”《論語》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稱子,閔子、冉子單稱子僅一見。 學:誦,習義。凡誦讀練習皆是學。舊說:“學,覺也,效也。後覺習效先覺之所為”謂之學。 然社會文化日興,文字使用日盛,後覺習效先覺,不能不誦讀先覺之著述,則二義仍相通。 時習:此有三說。一指年歲言。古人六歲始學識字,七八歲教以日常簡單禮節,十歲教書寫計算,十三歲教歌詩舞蹈,此指年為時。二指季節言。古人春夏學詩樂弦歌,鞦鼕學書禮射獵,此指季節為時。三指晨夕言。溫習、進修、遊散、休息,依時為之。習者,如鳥學飛,數數反復。 人之為學,當日復日,時復時,年復年,反復不已,老而無倦。 悅:欣喜義。學能時習,所學漸熟,入之日深,心中欣喜也。, 有朋自遠方來:朋,同類也。誌同道閤者,知慕於我,自遠來也。或以方來連讀,如言並來,非僅一人來。當從上讀。 樂:悅在心,樂則見於外。孟子曰: “樂得天下英纔而教育之。”慕我者自遠方來,教學相長,我道日廣,故可樂也。 人不知而不慍:學日進,道日深遠,人不能知。雖賢如顔子,不能盡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無慍焉。慍,怫鬱義,怨義。學以為己為道,人不知,義無可慍。心能樂道,始躋此境也。或曰:“人不知,不我用也。”前解深,後解淺。然不知故不用,兩解義自相貫。 不亦君子乎:君子,成德之名。學至此,可謂成德矣。 本章乃敘述一理想學者之畢生經曆,實亦孔子畢生為學之自述。學而時習,乃初學事,孔子十五誌學以後當之。有朋遠來,則中年成學後事,孔子三十而立後當之。苟非學邃行尊,達於高境界,不宜輕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後當之。學者惟當牢守學而時習之一境,斯可有遠方朋來之樂。一境,本非學者所望。學求深造日進,至於人不能知,乃屬無可奈何。聖人深造之已極,自知彌深,自信彌篤,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淺學所當驟企也。 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學。孔子之教人以學,重在學為人之道。本篇各章,多務本之義,乃學者之先務,故《論語》編者列之全書之首。又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實有深義。學者循此為學,時時反驗之於己心,可以自考其學之虛實淺深,而其進不能自已矣。 …… |
,,,,,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