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事典016》收錄瞭《剋復安南——明成祖硃棣的懲越戰爭》、《趙匡胤開國*一戰——兵臨澤潞平李筠》、《拿破侖的閃電戰——1806年耶拿—奧爾施塔特雙重會戰》和《以上帝之名的徵伐——西班牙再徵服運動簡史》等文章。內容均由相關領域軍事、文史愛好者撰寫,通過精美的圖片、通俗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理清曆史的脈絡,具有通俗性、可讀性等特點。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眾多曆史、戰史作傢組成,從事古今戰爭、中外曆史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通過精美的圖片、通俗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理清曆史的脈絡。
董振宇,一直專研東亞古代曆史,對中國、日本、琉球、朝鮮古代史具有涉獵。著有《瀋有容傳》、《島津襲來——1609年慶長琉球之役始末》等作品。
慕雨,天涯煮酒論史認證寫手,喜歡文史,尤喜宋史,擅長兩宋人物傳記、宋人逸事、宋詞、宋代戰爭題材寫作。曾齣版《文治盛世趙匡胤》、《宋朝有個“假”皇帝》、《為什麼總挨打:靖康恥的前前後後》、《單挑大宋朝:王安石》、《曆史真有故事:兩宋風雲》等圖書。
聞博,愛好人文曆史的精算師,特彆關注近代和古典歐洲軍事史。由於興趣和專業關係,偏愛從技術、文化及語言等不同角度,對傳統曆史和軍事史進行解讀和觀察,同時長期遊蕩海外,喜歡親臨曆史發生地考察寫作。
不朽如夢,文史愛好者,緻力於中國軍事曆史題材文章寫作,並參與《秘密戰三韆年》、《戰爭事典》等圖書的寫作。
前言
剋復安南——明成祖硃棣的懲越戰爭
趙匡胤開國第一戰——兵臨澤潞平李筠
拿破侖的閃電戰——1806年耶拿—奧爾施塔特雙重會戰
以上帝之名的徵伐——西班牙再徵服運動簡史
安南是越南的古稱,從秦到五代,為中國郡縣韆年之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帝國平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包括今越南中北部,為中國在越南設治之始。秦末中原大亂,趙佗據嶺南之地建南越國,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之,分其地為九郡,在越南境內設交趾(今北圻)、九真(今清化、乂安一帶)、日南(今中圻)三郡,後又統稱為交州,施政設教無異內地。光武帝建武十六年(40年),徵側、徵貳姐妹因交趾太守蘇定為官貪暴而起兵,越人紛起迴應,三年後被馬援討平。
待到五鬍亂華,中原闆蕩,交州亦變亂迭起。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李賁自稱南越帝,建國號“萬春”,鏇被陳霸先所滅。侯景之亂爆發後,陳霸先還軍,李賁餘黨復燃,趙光復稱趙越王,李賁之兄李天寶稱桃郎王。李天寶死後,李佛子統率其眾,於陳宣帝大建三年(571年)驅逐趙光復,自立為帝。隋文帝滅陳後,交州道行軍總督劉方在仁壽三年(603年)統軍南徵,迫使李佛子投降。調露元年(679年),唐高宗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安南之名由此産生。
唐末五代混戰不休,安南也不例外。劉隱割據廣州,麯顥割據交州。後梁篡唐後,硃溫任命劉隱兼任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劉隱死後,其弟劉?襲位,六年後稱帝,國號“大越”,後改為“漢”,史稱“南漢”。不久,南漢進兵交州,滅麯承美。麯氏部將楊延藝(一作楊廷藝)驅逐南漢派遣的交州刺史,自稱節度使,後為部將矯公羨所殺。楊延藝之婿吳權起兵攻矯公羨,矯公羨嚮南漢求援。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吳權敗南漢軍於白藤江,自立為王,視為安南人脫離中國建國之始。
兩宋年間,安南經曆瞭丁、黎、李、陳四朝。宋太祖建國初期,吳權之子吳昌文死,安南群雄蜂起,有大小割據勢力十二傢,史稱“十二使君”。驩州刺史丁部領平定群雄,於開寶元年(968年)建國“大瞿越”,即丁朝,號“大勝明皇帝”。宋滅南漢後,因安南僻處西南一隅且自主已久,於是默認現狀,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安南李朝李天祚遣使入貢,因宋南渡後國勢不振,宋孝宗為羈縻起見,封李天祚為安南國王,安南正式稱“國”。安南獨立兩百餘年,終於得到瞭中國的正式承認。
濛元興起後,騎兵席捲歐亞大陸,武功煊赫無比,但安南陳朝始終頑強反抗,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十四年(1287年)兩敗鎮南王脫歡。當然,安南之所以能戰勝,離不開崖山覆敗後逃入安南的宋人鼎力協助。
元末群雄並起,安南與中原地區的聯係依然緊密。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硃元璋還是吳王的時候,就曾遣使至安南,與安南陳朝有接觸。當時,硃元璋正與漢王陳友諒相持,迴訪的安南使者黎敬夫趁機探聽到瞭吳軍與漢軍的虛實。兩年後,陳友諒戰事失利,退守武昌,曾派人赴安南請求援軍,被安南拒絕。
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新立即派遣尚賓館副使劉迪簡賫詔去安南,但劉氏病逝於南寜,未能到達。同年十二月,明朝再遣漢陽知府易濟民頒詔於安南。硃元璋在此詔中申明,大明王朝已推翻濛元成為正統,將改變濛元時代的尚武主義,外交奉行懷柔政策,希望安南承認大明王朝的宗主國地位,來朝修貢。
洪武二年(1369年),安南遣少中大夫同時敏、正大夫段悌、黎安世、阮法等入貢明朝,且請封爵。作為明朝建立後第一批入貢的外國使者,安南使臣受到瞭硃元璋的高度重視。硃元璋看到安南使臣的服飾依然為中華文明式樣,十分高興,便作詩一首:“安南際有陳,風俗不元人。衣冠周製度,禮樂宋君臣。”他還賜瞭“文獻之邦”四字。同時,硃元璋命侍讀學士張以寜、典簿牛諒前往安南,封陳日煃(裕宗陳皞)為安南國王,賜駝紐塗金銀印,後因陳日煃去世而改封嗣位的陳日熞(楊日禮)。
安南求封和明朝賜封,代錶明朝的宗主國地位得到藩國的承認,也為明、安關係的發展創造瞭良好開端。硃元璋曾稱:“海外諸國入貢者,安南最先,高麗次之,占城又次之,皆能奉錶稱臣,閤於古製,朕甚嘉焉。”可以看齣,洪武初期,明朝與安南的關係比較融洽,但這種融洽的關係不久就因恭定王陳叔明(藝宗陳暊)廢君自立、安南與占城(占婆)爭端、兩國邊境糾紛等一係列事件而有所改變。
……
15世紀初,安南權臣黎季犛廢原國主陳少帝,大殺陳氏宗室而自立,並意圖在西南稱霸,甚至多次侵掠明帝國西南邊境地區。結果他的倒行逆施,激起瞭明成祖硃棣恢復安南這塊中華故土的雄心,從而引齣瞭《剋復安南——明成祖硃棣的懲越戰爭》。
後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在今河南開封北的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但政變的成功並不等於趙宋政權真正穩如泰山,還有諸多藩鎮仍桀驁不馴,需要其依靠武力來徵服。《趙匡胤開國第一戰——兵臨澤潞平李筠》將再現北宋王朝剛剛建立時的血雨腥風。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橫空齣世的軍事天纔拿破侖用一連串的輝煌勝利把西方的戰爭帶入到瞭現代戰爭的前夜,《拿破侖的閃電戰——1806年耶拿—奧爾施塔特雙重會戰》將講述在那個內燃機尚未齣現、坦剋和飛機連概念都不存在的時代,拿破侖用士兵雙腿打齣來的“閃電戰”。
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徵服瞭西班牙半島,而歐洲人的反抗與針對阿拉伯人的宗教戰爭,持續瞭長達7個多世紀。最終,阿拉伯勢力被逐齣半島,這就是著名的西班牙再徵服運動,也將是《以上帝之名的徵伐——西班牙再徵服運動簡史》所要講述的內容。
《戰爭事典016》給我的感受是一種充滿智慧的啓示。它不僅僅是關於軍隊的調動和武器的較量,更是關於人性的考驗和文明的碰撞。我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作者對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以及對其中復雜因素的細緻分析。這本書似乎在告訴我,每一次戰爭的勝利或失敗,都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思想、文化、社會製度等多種因素綜閤作用的結果。我喜歡它那種不落俗套的敘述方式,它能夠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曆史,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考。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能夠滿足我對軍事曆史的好奇心,更能夠引發我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入思考。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對戰爭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夠對人類的未來有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讀到《戰爭事典016》的開頭,我就被一種宏大的敘事感所吸引。它不像某些文獻那樣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我帶入一個個曆史的節點。那些曾經隻存在於課本上的名字,在作者的筆下變得鮮活起來。我感受到瞭戰術的精妙,也看到瞭戰略的深遠影響。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講述“發生瞭什麼”,更試圖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每一次戰爭的背後,都隱藏著錯綜復雜的政治、經濟、社會因素,而這本書似乎在努力剝開這些層層疊疊的迷霧,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曆史的脈絡。我尤其喜歡那種對細節的刻畫,比如某個將軍在關鍵時刻的一個眼神,或者一支軍隊在絕境中的一次突圍,這些微小的瞬間,卻往往是決定戰局走嚮的關鍵。這種對細節的尊重,讓整個敘述更加真實可信,也讓讀者更容易産生共鳴。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探索下去,看看這本書還能帶我領略多少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
評分《戰爭事典016》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傳遞齣的那種深刻的曆史反思。它不僅僅是在迴顧過去的衝突,更是在試圖從中提煉齣一些普遍的規律和教訓。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戰爭的審慎態度,以及對和平的珍視。這本書似乎在提醒我們,每一次戰爭的爆發,都伴隨著巨大的代價,而那些看似遙遠的衝突,其實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喜歡它那種不迴避矛盾、不美化戰爭的敘述方式,它以一種客觀的態度,展現瞭戰爭的殘酷與復雜。這種真實性,反而讓讀者更能理解戰爭的深層原因,以及它對人類社會造成的長遠影響。雖然我還沒有讀完,但我已經開始思考,在今天的世界裏,我們應該如何吸取曆史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豐富的曆史信息,更在於它引發的思考,以及它對人類文明發展方嚮的啓示。
評分這本《戰爭事典016》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龐大而復雜的世界裏,我手裏拿著一份充滿細節但又有些模糊的地圖。每一次翻閱,都像是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既有對未知的好奇,也有對潛在危險的警惕。我一直對軍事曆史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那些決定時代走嚮的重大戰役。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深入瞭解那些關鍵時刻的渴望。它不僅僅羅列戰役的名稱和時間,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努力還原當時的氛圍——空氣中彌漫的火藥味,士兵們眼中閃爍的恐懼與決心,以及那些高居廟堂之上的決策者們,在地圖前的那份沉重與焦慮。雖然具體的內容我還沒完全消化,但那種沉浸式的體驗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仿佛能聽到戰鼓擂動的聲音,感受到長矛碰撞的鏗鏘,甚至能想象齣戰火紛飛中,個體在曆史洪流中的渺小與偉大。這本書的厚重感,預示著它將是一段不平凡的閱讀體驗,我準備好迎接它帶來的震撼和啓發瞭。
評分初次翻閱《戰爭事典016》,我就被它的深度和廣度所震撼。它所涵蓋的戰爭類型和曆史時期之多,讓我感到驚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也十分巧妙,使得不同主題的戰爭能夠有機地聯係起來,形成一個更宏觀的曆史圖景。我個人對那些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戰役尤為感興趣,而這本書似乎正是為此而生。它不僅提供瞭豐富的資料,還包含瞭對戰役進程、參戰雙方的分析,甚至是對戰後影響的探討。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一本書,更像是在與曆史對話,與那些曾經的決策者和參與者進行跨越時空的交流。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吸引人,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興趣。我期待著它能夠帶我走進更多未知的領域,解鎖更多曆史的密碼。
評分英法百年戰爭,金太祖完顔阿骨打!!!!
評分海上馬車夫與西歐海盜的較量——第一次英荷之戰
評分這不是一本科技著作,也不單純是一本思想著作,而是一個人傾盡心力為未來30年人類命運做的一次掐算。
評分君士坦丁堡陷落後,特拉布宗作為拜占庭帝國的殘存勢力之一在1453年後又堅持瞭數年之久。它是何時齣現,又是怎樣消亡的呢?在日俄戰爭中首次登場,這個存續時間不長卻又經曆頗豐的兵種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呢?他們在日俄戰爭中又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前後長達68年,康熙皇帝三次親徵,乾隆皇帝將之納入“十全武功”——平定準噶爾之役。唐刀作為中國古代代錶性兵器,其真容如何?且看《戰爭事典032》。
評分【內容
評分李定國“兩蹶名王”——南明桂川湘大反攻
評分還不錯的一套MOOK,對於喜歡古代戰爭史的我,一直在延續購買,雖然某些期質量參差不齊,但總體還是值得購買。習慣性購買,嗬嗬
評分該書零距離再現原汁原味的戰爭史,可以彌補一般軍事書籍的不足,讓你深入瞭解某一戰例,從中領悟到很多新東東!
評分太多書還沒看完,趁現在有活動就先屯著吧,嗬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