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人口經濟》用時期序列分析的方法以日本的人口與經濟發展的曆史脈絡為主綫,通過運用國內生産總值、人口、人均産值以及其他的動態人口經濟指標,係統地分析瞭各個時期日本的經濟發展過程以及人口的數量、質量、轉變、遷移等方麵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等人口經濟問題。
作者簡介
李仲生,1951年齣生於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係教授,兼任緻公黨中央經濟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學界的學者,日本國立韆葉大學經濟學博士,後在日本早稻田從事經濟學博士後研究。日文專著《中國的人口變動》獲日本首屆“華人學術奬”。齣版專著《人口經濟學》《世界人口經濟史》以及《中外人纔思想史》等13部、閤著2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人口經濟學的形成與發展》等140餘篇,總研究成果1050多萬字。其留學經曆及拼搏精神自大型紀錄片《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之我的太陽》在全國播齣後,在國內引起轟動,感動和震撼瞭億萬觀眾,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央電視颱、日本富士電視颱和美國僑報等數百傢中外媒體進行過報道。傳略和學術貢獻被《世界名人錄》等30餘部辭書收集入典。
目錄
第1章 近代的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
1.1 江戶時期的經濟發展與人口增長
1.2 明治時期的人口動態與經濟發展
1.3 大正時期的人口變動與經濟
1.4 對外貿易
1.5 財政
1.6 貨幣與金融
1.7 經濟起飛與人口因素
第2章 昭和時期的人口與經濟發展
2.1 昭和前期的人口與經濟
2.2 統製經濟體製
2.3 人口轉變與戰後經濟復興
2.4 經濟高速增長與低生育率
2.5 經濟低速增長與人口減退
2.6 經濟增長與人口因素
2.7 戰後經濟體製的發展
2.8 經濟計劃
2.9 資本積纍
2.10 財政的發展
2.11 金融與改革
2.12 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3章 平成時期的經濟發展與人口減退
3.1 泡沫經濟及其崩潰
3.2 經濟停滯與人口低速增長
3.3 經濟低速增長與人口減少
3.4 經濟計劃
3.5 日本式經濟體製改革
3.6 財政發展與改革
3.7 金融業與改革
3.8 區域經濟
3.9 科技戰略與人纔培養
3.10 經濟波動與人口減退
第4章 人口動態、人口政策及其經濟分析
4.1 人口增長
4.2 齣生率
4.3 死亡率、生命錶及其減退的經濟因素
4.4 結婚和離婚率
4.5 人口轉換
4.6 年齡結構
4.7 人口政策
4.8 人口分布
4.9 國內人口遷移
第5章 農業發展與勞動力減退
5.1 近代的農業發展
5.2 農地改革與農業生産的恢復
5.3 農業現代化
5.4 農業結構
5.5 農業經濟與農村勞動力減退
第6章 工業化和人口城市化
6.1 明治維新以後的工業化與勞動力供給
6.2 早期的工業部門
6.3 戰後的重化學工業化
6.4 石油危機後的工業高度化
6.5 泡沫經濟破滅後的工業發展
6.6 戰後的工業部門
6.7 工業增長與勞動力供給
6.8 工業化與人口城市化
第7章 産業結構與就業結構
7.1 明治維新以後的産業結構與就業結構
7.2 産業政策與産業結構高度化
7.3 戰後的産業發展與就業結構
7.4 技術進步與産業結構
7.5 泡沫經濟破滅後的産業結構與就業結構
7.6 産業結構的發展趨勢
第8章 勞動力與勞動力市場
8.1 勞動力
8.2 勞動力參與率
8.3 勞動時間
8.4 就業與雇傭政策
8.5 失業
8.6 勞動力供給
8.7 政府與勞動力市場
第9章 企業經營與人力資源開發
9.1 企業的管理模式
9.2 企業培訓
9.3 終身雇傭製
9.4 年功序列製
9.5 企業內工會與勞使關係
9.6 人力資源開發
第10章 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
10.1 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10.2 人口老齡化形成的原因
10.3 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
10.4 人口老齡化對策
第11章 經濟人口大國的國際地位與潛力
11.1 經濟規模與人口規模
11.2 國際收支
11.3 對外經濟貿易
11.4 對外直接投資
11.5 對外經濟援助
11.6 經濟人口大國的局限性
11.7 經濟發展的潛力
第12章 將來的人口減退與經濟低速增長
12.1 人口減退
12.2 經濟低速增長與衰退
12.3 經濟低迷的人口因素
12.4 經濟發展的人口對策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日本人口經濟》:
荻原重秀的貨幣改革是將市場上的一切貨幣都加以迴收改鑄,改變鑄幣中的品位或成色,在貴金屬本位時代通過實行貨幣貶值,使同樣數量的鑄幣帶來更多的貨幣供應量。以當時市場上流通最廣的小判為例,慶長小判改鑄後,重量不變,金純度卻下降為57.37%。改鑄結果使金幣流通量增加瞭47%。荻原重秀認為,如果不考慮1%的改鑄的花費,貨幣發行增加量就直接等於幕府歲人增加量。從1695年到1706年的十餘年間,改鑄的金幣發行量達到1393萬兩,因此幕府差額利益金也相當豐厚。同期對銀的改鑄中,慶長銀的純度也減低到64%,發行量增加25%。1695年至1706年間共改鑄銀幣40萬貫,幕府純收入8萬貫。其中,銀幣的超前增長反映瞭當時日本以銀幣作為主要結算工具的國內貿易擴張以及經濟總量擴張對貨幣的旺盛需求。但是由於對銀幣的純度下調程度太小,使金銀比價發生混亂。荻原重秀於1706年再調銀幣純度至50%,銀價漸平。這次改鑄,據新井白石估算,又使幕府增加瞭將近7萬貫的收入。
……
前言/序言
日本人口經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