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香港这些年

我们香港这些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天成 著
图书标签:
  • 香港
  • 回忆
  • 历史
  • 社会
  • 文化
  • 个人经历
  • 时代变迁
  • 城市生活
  • 香港故事
  • 纪实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81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591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7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我的城市,有个熟悉的名字;那里的人,你却感到陌生
  四十年香港记忆,九年内地生活,用更客观的视角向你讲述
  我们香港这些年
  一份北漂港仔回望家乡的成长记忆
  一本香港四十年社会变迁的微年鉴

内容简介

  自称“港怂”的北漂律师徐天成,看到廖信忠所著《我们台湾这些年》之后,深受启发,希望能以一位普通香港人的视角,通过自己那支微小但真切的笔,来说说一个真实甚至未知的香港。
  徐天成与廖信忠同为1977年生人,这30多年来,香港的发展?香港人的心理归属感究竟是怎样的?香港的身份和台湾有什么不同?香港回归前后,当地人的生活有何变化?香港人是怎么看内地人的?
  一本书无法展现全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香港人的真实告白。在“借来的地方”,他们如此生活30年。

作者简介

  徐天成,七零后,拥有内地与香港的律师资格。在香港大学经济系毕业后,曾在美国工作,后赴英国攻读法律。2006年,移居北京,现在在一家IT外企从事法律工作。工作以外,喜欢全国到处跑,通过认识不同的中国人、中国事,思索香港在整个国家中所身处的位置和能发挥的作用。

内页插图

目录

1977 “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 /我和我家
1978 从劫机事件看香港与两岸关系
1979 从港督访问北京说起/地铁/从“阿灿”到“港灿”——香港人对内地观感的转变
1980 “即捕即解”——关于香港的族群/童年点滴——海与茶楼
1981 我的学校
1982 我的社区铜锣湾——从暴动说起/从梅艳芳、黄霑到粤语流行歌曲
1983 上小学,要取个英文名
1984 中英联合声明
1985 僵尸片和香港人的迷信
1986 港督尤德逝世/第一次回内地的经历
1987 搬家/《大约在冬季》
1988 香港电影审查制度
............
2008 TVB
2009 扒龙舟/香港的节日
2010 两地学习的差异
2011 政府派钱
2012 《春娇与志明》——杂谈香港男女的爱情观
2013 陆港矛盾
2014 高官贪污案——香港人一个月究竟赚多少钱?
2015 《我们香港这些年》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京东买买买,一直在京东买东西,便宜实惠还送到家

评分

书是正版的,值得收藏和阅读。

评分

好!(此评论虽然才1个字,但语法严谨,用词工整,结构巧妙,琅琅上口,可谓言简意赅,足见评论人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信手扭来写作技巧和惨绝人寰的创造能力,实在佩服佩服,再加上以感叹号收尾,实在是点睛之笔)

评分

《我们香港这些年》这是一奔很奇特的印刷作品1,翻开书,中间似乎没有传统书籍的粘合,外部也很特别,有一层类似于塑料制品装饰带,造型很奇特的书,但愿其内容也有独到之处

评分

非常喜欢书籍的装订方式,可以平摊开阅读,封面也是凹体印刷,很有范,光看着就很赏心悦目。内容上随笔性质,读起来不累,也能从香港的角度了解一些当年发生的事。

评分

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

突然间想对港台的过去感了兴趣,京东活动,就入手了两本书,书的包装有点损坏,不过不影响

评分

《我们香港这些年》是一个在北京居住的香港人以普通香港人的视角去讲述香港故事的一本书。书中以年记的方式阐述了“香港精神”“香港人生活”“香港人的普世价值观”,对很多内地群众了解香港大有帮助。

评分

不错,挺实惠的,趁着618打折,希望天天618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