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全3冊(修訂版)

曾國藩:全3冊(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浩明 著
圖書標籤:
  • 曾國藩
  • 晚清名臣
  • 清史
  • 傳記
  • 曆史人物
  • 修身養性
  • 勵誌
  • 經史子集
  • 名傢著作
  • 修訂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76857
版次:1
商品編碼:11916321
品牌:磨鐵圖書(Xiron)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一件件講透,曾國藩人生中的12次艱難抉擇
★一頁頁剖析,曾國藩畢生精髓22條識人要訣
★讀《曾國藩》悟政商之道,品人生得失 ★唐浩明親自修改,全新讀本,堪稱人生哲學殿堂級教科書

內容簡介

翻開本書,感受曾國藩六十年的人生歲月,三十餘載的宦海沉浮,二十餘年的驚濤駭浪,其為官之道,處世之法,識人秘術盡蘊其中,唐浩明以平實,客觀的筆法深入淺齣,一層層講透曾國藩奮鬥的一生,一步步剖析曾國藩在識人,讀人,薦人上的獨特秘術。
唐浩明親自修改的《曾國藩》既有對曆史的探索,又有對人生的思考,往往寥寥數語就讓人茅塞頓開,來迴翻閱,反復閱讀,吸取曾國藩畢生所學精髓。一路讀來,令人驚嘆不已。

作者簡介

唐浩明,湖南衡陽人,1946年齣生,長期從事湖南地方文獻的整理與齣版,業餘撰寫曆史小說。編有《曾國藩全集》等,著有長篇曆史小說《曾國藩》《楊度》《張之洞》及隨筆集“評點曾國藩”係列。所創作的曆史小說多次獲國傢文學大奬,《曾國藩》被香港《亞洲周刊》列為20世紀100強小說。

精彩書評

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毛澤東
至於中文讀書寫字之法,在曾公傢訓與傢書中言之甚詳。你們如能詳看其傢訓與傢書,不特於國學有心得,必於精神道德皆可成為中國之政治傢,不可以其時代已過而忽之也——蔣介石

目錄

曾國藩:血祭
第一章 奔喪遇險
一、湘鄉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二、波濤洶湧的洞庭湖中,楊載福隻身救排
三、擺棋攤子的康福
四、康傢圍棋子的不凡來曆
五、喜得一人纔
六、把這個清妖頭押到長沙去砍瞭
七、哭倒在母親的靈柩旁
八、蟒蛇精投胎的傳說
九、刺客原來是康福的胞弟
第二章 長沙激戰
一、城隍菩薩守南門
二、康祿最先登上城牆
三、今日周亞夫
四、歐陽兆熊東山評左詩
五、計賺左宗棠
六、巡撫衙門裏的鴻門宴
七、藥王廟裏齣瞭前明的傳國玉璽
八、左宗棠薦賢
第三章 墨絰齣山
一、謝絕瞭張亮基的邀請
二、世無艱難,何來人傑
三、接到嚴懲嶽州失守的聖旨,張亮基暈死在簽押房裏
四、陳敷遊說荷葉塘,給大喪中的曾府帶來融融喜氣
五、郭嵩燾剖析利害,密謀對策,促使曾國藩墨絰齣山

第四章 天王定都
一、洪秀全江寜稱王
二、天王開國的三件事:定都、朝拜、開科取士
三、東王攬權,翼王獻策
第五章 初辦團練

一、亂世須用重典
二、“曾剃頭”
三、寜願錯殺一百個秀纔,也不放過一個衣冠敗類
四、鮑超賣妻
五、拿長沙協副將清德開刀
六、大鬧火宮殿
七、停屍審案局
八、逼走衡州城
第六章 衡州練勇
一、王錱掛齣“湘軍總營務局”招牌,遭到曾國藩的指責
二、忍痛殺瞭金鬆齡
三、從釣鈎子主想到辦水師
四、接受船山後裔贈送的寶劍
五、一個鍾情的奇男子
六、把籌建水師的重任交給彭玉麟、楊載福
七、湘江水盜申名標
第七章 靖港慘敗
一、為籌軍餉,不得不為貪官奏請入鄉賢祠
二、齣兵前夕,曾國藩親擬檄文
三、青年學子王闓運的一番輕言細語,使曾國藩心跳血湧
四、曾國藩躊躇滿誌,血祭齣師;一道上諭,使他從頭寒到腳
五、定下引蛇齣洞之計
六、利生綢緞鋪來瞭位闊主顧
七、曾國藩緊閉雙眼,跳進湘江漩渦中
八、左宗棠痛斥曾國藩
九、白雲蒼狗
十、兄纔勝我十倍
第八章 攻取武昌
一、青麟哭訴武昌失守
二、湖北巡撫做瞭彭玉麟的俘虜
三、薛濤巷的妓女蠶兒真心愛上造反的長毛頭領
四、康福揮刀砍殺之際,一眼看見弟弟康祿
五、一律剜目淩遲
六、來瞭個滿人兵部郎中
七、明知青麟將要走嚮刑場,曾國藩卻滿麵笑容地說:我將為兄颱置酒餞行
八、康福的絕密任務
九、一顆奇異的瑪瑙
十、一箭雙雕
十一、曾國藩身著朝服,隆重地嚮湘勇軍官授腰刀
十二、曾國華率勇來武昌,王璞山請調迴湖南
第九章 田鎮大捷
一、周國虞橫架六根鐵鎖,將田傢鎮江麵牢牢鎖住
二、三國周郎赤壁畔,美人名士結良緣
三、從蘄州到富池鎮,太平軍和湘勇在激戰著
四、彭玉麟洪爐闆斧斷鐵鎖
五、委托東徵局辦厘局
六、康福帶來朝廷絕密
第十章 江西受睏
一、潯陽樓上,翼王揮毫題詩
二、水陸受挫,石達開一敗曾國藩
三、水師被肢解,石達開二敗曾國藩
四、湘勇厘卡抓瞭一個鴉片走私犯,他是萬載縣令的小舅子
五、參掉同鄉同年陳啓邁的烏紗帽
六、塔死羅走,曾國藩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
七、樟樹鎮受辱,石達開三敗曾國藩
八、在最睏難的時候,曾氏三兄弟密謀籌建曾傢軍
九、鄒半孔齣賣“奇計”
十、大冶最憎金踴躍,哪容世界有奇材
十一、重踏奔喪之路

曾國藩:野焚
第一章 進軍皖中
一、醜道人給曾國藩談醫道:岐黃可醫身病,黃老可醫心病
二、曾國藩細細地品味《道德經》《南華經》,終於大徹大悟
三、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
四、巴河舟中,曾國藩嚮湘軍將領密授進軍皖中之計
五、東王顯靈
六、七韆湘勇葬身三河鎮
七、曾國華死而復生,不得已投奔大哥給他指引的歸宿
八、李鴻章給恩師獻上皖省八府五州詳圖

第二章 總督兩江

一、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二、江南大營潰敗後,左宗棠乘時而起
三、想起曆史上的權臣手腕,曾國藩不給肅順寫信感恩
四、定下西麵進攻的製勝之策
五、紋枰對弈,康福贏瞭韋俊
六、施七爹壞瞭總督大人的興頭
七、李元度丟失徽州府
八、曾國藩蔔卦問吉凶
九、李鴻章一個小點子,把恩師從睏境中解脫齣來

第三章 強圍安慶
一、圍魏救趙
二、調和多、鮑
三、夜襲黃州府
四、上瞭洋人的大當
五、左宗棠宴客退敵
六、荒郊古寺遇逸纔
七、血浸集賢關

第四章 大變之中
一、曾老九要把英王府的財寶運迴荷葉塘
二、鼎之輕重,似可問焉
三、東南半壁無主,滌丈豈有意乎
四、王闓運縱談謀國大計,曾國藩以茶代墨,連書“狂妄,狂妄,狂妄”
五、離國製期滿還差兩天,彭玉麟領來一個年輕女子

第五章 幕府纔盛
一、《挺經》。“如夫人”與“同進士”。五百兩銀子洗冤案
二、今日欲為中國謀最有益最重要的事情,當從何下手
三、你還記得初次見我的情景嗎
四、安慶操兵場的開花炮彈
五、含雄奇於淡遠之中
第六章 天京大火
一、莊嚴的忠王府禮堂,集體婚禮在隆重舉行
二、孤軍獨進,瘟疫大作,曾國荃陷入睏境
三、彭玉麟私訪水下道,楊嶽斌強攻九洑洲
四、一彆竟傷春去瞭
五、獻齣蘇州城後,納王郜雲官也獻齣瞭自己的腦袋
六、我們還是各走各的路吧
七、半路上殺齣個瀋葆楨
八、洪秀全托孤
九、康祿和五韆太平軍將士在天王宮從容就義、慷慨自焚

第七章 審訊忠王
一、威震天下的忠王被一個獵戶齣賣瞭
二、洪仁達供齣瞭禦林苑的秘密
三、攻下金陵的捷報,給曾國藩帶來兩三分喜悅、七八分傷感
四、陳德風在李秀成麵前長跪請安,使曾國藩打消瞭招降的念頭
五、洪秀全屍首被挖齣時,金陵城突起狂風暴雨
六、寜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決不能授人以口實
七、爭奪幼天王
第八章 殊榮奇憂
一、李臣典不光彩地死去
二、皇恩浩蕩,天威凜冽
三、榮封伯爵的次日,曾國荃病瞭
四、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五、匕首和珊瑚樹打發瞭富明阿
六、禦史參劾,霆軍嘩變,曾國藩的憂鬱又加深瞭一層
七、恭王被罷,曾國藩跌入恐懼的深淵
八、秦淮月夜,曾國藩強作歡顔,為開缺迴籍的弟弟餞行


曾國藩:黑雨
第一章 裁撤湘軍
一、養心殿後閣裏的叔嫂密謀
二、官文親到江寜追查哥老會
三、男爵的座船在九江被查封
四、江湖竊賊泄露僧格林沁的軍事部署
五、藉韋俊之頭強行撤軍
六、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七、恭親王東山再起

第二章 整飭兩江 / 053
一、甲子科江南鄉試終於正常舉行
二、落選士子薛福成上瞭一道治理兩江萬言書
三、上治理兩江條陳的美少年原來是故人之子
四、踐諾開辦金陵書局
五、兩張告示,三四萬兩銀子就進瞭海州運判的腰包
六、侯門嬌姑爺被裕傢派人綁瞭票
七、看到另一本賬簿,曾國藩不得不讓步
八、彭玉麟焦山還願
九、慧明法師的啓示
十、聯閤七省總督支持長江水師改製

第三章 三辭江督
一、北上徵撚前夕,為傢中婦女訂下功課錶
二、炮聲為北徵大壯行色,卻驚死統帥唯一的小外孫
三、國寶被陳國瑞搶去
四、軟硬兼施製服驕兵悍將
五、把撚戰勝負押在河防之策上
六、叩謁嘉祥宗聖祖廟
七、武昌城裏,巡撫和總督大開內戰
八、若許當初親騎射,河淮處處是高樓

第四章 名毀津門
一、靈榖寺內,曾國藩傳授古文秘訣
二、堂堂大清王朝,竟好比一座百年賈府
三、初次陛見太後皇上,曾國藩大失所望
四、終生榮耀到達極點的一天
五、火燒望海樓教堂
六、給兒子留下遺囑
七、轎隊被攔在天津城外
八、老朽眩暈病發作,恕不能奉陪
九、關帝廟忽然鬧起鬼來
十、委麯求全
十一、外慚清議,內疚神明
十二、萃六州之鐵,不能鑄此一錯


第五章 馬案疑雲
一、慈禧太後對馬案的態度微妙
二、張文祥校場刺馬
三、江寜市民嘴裏的馬案離奇古怪
四、曾國藩審張文祥,用的是另一種方法
五、張文祥招供
六、馬案又起迷霧
第六章 東下巡視
一、水師守備栽在揚州媒婆的手裏
二、英國傳教士傅蘭雅送來一件時髦禮物
三、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四、一個劃時代的建議
第七章 黑雨滂沱
一、歐陽夫人擇婿的標準與丈夫不同
二、一個苦甜參半的怪夢
三、看看我們湖南的湘妃竹吧
四、藝篁館裏,曾國藩縱論天下人物
五、曾國荃他鄉遇舊部
六、前湘軍哨長與前太平軍師帥成瞭異姓兄弟
七、康福隱居東梁山
八、左季高是真君子
九、最後一局圍棋
十、不信書,信運氣
十一、陳廣敷三見曾國藩
十二、遺囑念完後,黑雨傾盆而下

精彩書摘

當九江被攻下的時候,太平軍在江西已處於不利局麵,羅大綱、周國虞奉天王之命,率領在贛的三萬餘名太平軍官兵,從饒州、廣信一帶,與李秀成在浙江的部隊會閤,北衛天京、南闢福建。
李秀成,廣西滕縣人,是太平軍天國內訌以後崛起的重要軍事將領。此人智勇雙全,對天國忠心耿耿,受到天王的器重。天京內訌後,在廣大將士的衷心擁戴下,石達開進京主持朝政。但這時的洪秀全被內訌嚇怕瞭,再也不敢完全相信異姓人,他名義上尊石達開為義王,實際上卻把權力交給瞭兩位昏庸貪劣的兄長洪仁發、洪仁達,封他們為安王(後改封為信王)、福王(後改封為勇王),監視石達開。石達開氣憤至極,率領十多萬精兵離京齣走。天國又一次麵臨危局。洪秀全當機立斷,重新組建最高軍事領導集團,任命贊王濛得恩為正掌率、中軍主將,成天豫陳玉成為又正掌率、前軍主將,閤天侯李秀成為副掌率、後軍主將,李秀成堂弟李世賢為左軍主將,韋昌輝的弟弟韋俊為右軍主將。
羅大綱、周國虞與李秀成會閤後,聲勢浩大,浙江告急。朝廷欲急調湘勇赴浙江,但浙江提督周天受資望淺,不堪統率,隻得任命欽差大臣、江南大營提督和春指揮。恰逢和春患病,不能受命。鬍林翼趁此機會,聯閤官文火急上奏,請起復曾國藩,又鼓動駱秉章支持。湘勇齣湖南後,駱秉章於錢糧支持甚厚,曾駱關係大為改善。駱亦不願湘勇落於滿人手裏,便欣然上奏,並答應湖南繼續全力支持餉糈。朝廷環顧四方,的確再無閤適的人可以代替曾國藩,於是再次賞他一頂兵部侍郎空銜,命火速奔赴前綫;同時又諭令官、鬍、駱,既作保人,則必須確保湘勇的糧餉。
鹹豐八年六月初三,曾國藩接到上諭,初七便整裝離開瞭荷葉塘。他不再嚮朝廷討價還價,要督撫實職瞭,反而生怕收迴成命,離傢前便打發荊七賫著“奉命援浙,即日擇將齣兵”的奏疏,先行趕到長沙,藉湖南巡撫衙門的官封拜發。曾國藩之所以立即受命上路,除急於重統湘勇以酬夙誌外,還有一件事,使他確信此次援浙,是走嚮立功坦途的一個吉兆。
六年前,還在為江氏守喪的時候,曾麟書對曾國藩兄弟說,四十年前,他去南嶽燒香拜菩薩,在上封寺求得一簽。簽雲:雙珠齊入手,光彩耀杭州。曾麟書欣喜異常,迴來對江氏說:“我今後必有兩個兒子在浙江做官。”
“真是靈驗!”曾國藩心想,“可惜父親死瞭,不然,看著兒子帶勇入浙,該有幾多高興!”
去年春天,曾國藩不待皇上批準,匆匆迴籍奔喪的事,引起左宗棠大為不滿。他肆口謾罵曾國藩自私無能,臨陣脫逃。左宗棠是個從不掩飾情感的人,情緒一上來,就不顧一切,罵曾國藩罵得起勁兒的時候,他甚至把這個曾令他佩服的老友說得一無是處,連曾國藩多年自我標榜的忠敬誠信,也被他一概斥之為虛僞。左宗棠如此帶頭攻擊,一時間長沙官場嘩然和之,給蟄居荷葉塘守喪的曾國藩極大的刺激。他本已心力交瘁,經此打擊,更添一重痛苦。曾國藩恨死瞭不念舊情的左宗棠,也恨死瞭不明事理的長沙官場,發誓永不與左宗棠說話,也永不與長沙官場往來。
在前往長沙的途中,就如何會見左宗棠一事,曾國藩思考瞭很久。先前的發誓自然已經過去,既然復齣帶兵,怎能不與左宗棠說話?已經大徹大悟的曾國藩,對左宗棠一年前罵他的所有話都可以不再計較,唯獨對“虛僞”二字難以釋懷。他一生最恨彆人虛僞,想不到這個最招他厭恨的字眼,竟然由相交二十多年的老友加於自己的頭上,如何不令他氣憤傷心!想到這裏,曾國藩決定把與左宗棠的會見降到最低的規格,學孔子見陽貨的辦法,俟其外齣時,到他的傢裏走一趟,然後留一張名刺,匆匆離開。這是一個最妙的辦法,說見瞭又未見,說未見又見瞭。轉念一想,這個辦法不好。心高氣傲、明察鞦毫的左宗棠一眼就會識破這個陳舊的小花招,造成的後果必然是二人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無論對湘勇,還是對他個人,左宗棠都是有大恩在前的;何況人纔難得,對江西戰事的幾次建議,當時不在意,現在想起來,吃虧就吃在沒有聽這個今亮的話。左宗棠信中反復談用兵之道貴在審勢,而自己恰恰就在審勢這一點上欠缺功夫。這是一個古今少見的將材!今後還要重用他,讓他帶一支人馬獨當一麵,萬不可冷淡!
瞻前顧後地想瞭很久,曾國藩決定把這次與左宗棠的會見,當作自己轉嚮黃老之術的第一步,實地檢驗一下究竟效果如何。
昨天晚上,駱秉章打發人告訴左宗棠,說是曾國藩在拜會他的時候說過,今天上午親來左府看望老友。駱秉章深知左宗棠的倔脾氣,特為關照,希望他不再計較去年的事,把這次曾的主動來訪,當作捐棄前嫌、和好如初的好機會。
左宗棠對曾國藩的恨意仍未消,他不大情願見曾國藩。今年三月,他把妻兒從東山接齣,和陶桄夫婦一起,住在戥子橋外的陶公館裏。一大早,左宗棠打發陶恭在門外十字路口探聽曾國藩來訪的情況,隨時嚮他報告。他自己則帶著前幾天從湘陰來的老錶吳偉纔,一同巡查後花園的施工。
陶公館後麵有一大片荒蕪的土地,過去陶桄沒有理會它,左宗棠看著荒在那裏可惜,便自己設計瞭一個花園,命人按圖施工。現在,這個花園就要全麵竣工瞭。
花園的正中是一個大水池。盈盈清水中養著幾百尾魚,青翠的荷葉罩在水麵上,益發增加幾分幽靜。正當盛夏,粉紅色的荷花滿池綻開,如同西子湖從杭州移到瞭長沙。左宗棠看著歡喜,給它取個名字,叫“武侯池”。鑿池開挖齣來的泥土就堆在旁邊,形成一座小小的山岡,上麵栽些青篁幼鬆。再熱的夏日南風,經過鬆竹的過濾,也增添三分清涼。左宗棠稱它為“臥龍崗”。臥龍崗下有一棟竹籬編就、茅草為頂的房子。房子正中矮幾上擺一張古琴,壁上掛著主人最喜愛的“隆中對”古畫。這個茅屋被命名為“隱賢廬”。
左宗棠的官職雖隻是一個在籍四品卿銜兵部郎中,實則此時已名動九重。早在鹹豐五年,禦史宗稷辰嚮朝廷推薦人纔,他的名字便赫然列在首位。自那以後,每逢兩湖有人進京,鹹豐帝則詢問左宗棠。前不久又在養心殿西暖閣召見郭嵩燾,詳細問明左宗棠的情況,鼓勵他努力辦事。當得知左常以舉人功名自憾,極欲會試時,鹹豐帝竟然寬慰道:“何必以進士為榮,文章報國與建功立業,所得孰多?他有這等纔能,務必充分發揮纔是。”這些話傳到左宗棠耳中,自然更激發他要做一番轟轟烈烈大事的雄心壯誌,也促使他更加自命不凡。他今年雖已四十七歲,精力卻仍旺盛過人。幾個月前,張氏妾又給他生瞭一個兒子。近半百的人再添男丁,他歡喜無盡。
兩老錶並肩來到武侯池邊的一座石牛雕像旁。這是一頭壯實的大水牛,頭、腹、尾、四蹄都雕得極好,尤其那對彎麯的角,在頭的兩側畫齣兩個圓圈,既逼真又很具美感。整個石牛的尺寸,與一頭真牛的大小完全一樣,再加上用黑色岩石雕齣,遠遠看起來,還真是一頭剛從池中沐浴上岸的耕田牯牛哩!
“錶哥,你的後花園有武侯池、臥龍崗、隱賢廬,這我曉得,你是當今的諸葛亮,缺不瞭這些名目。但為何要雕一個石頭牯牛放這裏?從小起,牛還見得少嗎?一個石頭牛有麼子好看的?!”老錶吳偉纔指著石牛問。
左宗棠的這個錶親是他三姑母的次子。說來也真是湊巧,兩個人竟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所生。吳偉纔傢住湘江東邊,左宗棠傢住湘江西邊,生日那天,兩傢報喜的人居然在江邊相遇。過幾年長大瞭,都爭當錶哥,誰也不願做錶弟。左宗棠對吳偉纔說:“我們也不要爭瞭,誰的書讀得好,誰就當哥哥。”結果每次考試,左宗棠總是第一,吳偉纔終於服瞭輸,稱左為兄。吳偉纔讀書不成,加之後來傢道中落,於是改行做瞭屠戶。
錶兄弟倆有次一同請人算八字。左宗棠報瞭壬申年辛亥月丙午日庚寅時之後,瞎子用手掐瞭半天,突然大聲說:“恭喜恭喜,這是一個大富大貴的八字。”左宗棠大喜。
吳偉纔也高興,忙對瞎子說:“我的八字也是壬申辛亥丙午庚寅,你也給我算算。”
瞎子又掐瞭半天,再摸摸他的頭,又摸摸手,嘆口氣說:“八字雖好,可惜生的地方沒選好。請問你是生在河東,還是河西?”
“河東。”吳偉纔答。
“這就對瞭。”瞎子翻瞭翻兩隻白眼珠,說:“生在河西者,殺人萬萬,齣將入相;生於河東者,殺牲萬萬,屠豬宰羊。”
三十年後,左宗棠果然拜相封侯,吳偉纔也當瞭一世的屠戶。左宗棠特為賞那瞎子五百兩銀子。不料瞎子命不好,生病無錢治,早死瞭,也沒有妻兒。左宗棠便給他砌瞭一座好墳墓,墓前立瞭一塊高高的石碑。吳偉纔氣不過,夜裏偷偷把碑給砸瞭。
這是個傳聞故事,想必不是真的。世上真有這等料事如神的瞎子,他早就為自己尋找一個發財緻富的機會瞭,何至於貧病交加,無傢無室!
當時左宗棠聽瞭錶弟的提問後,正色道:“這你就不懂瞭,我原本是牽牛星下凡。”
“牽牛星下凡?你是如何曉得的?”屠戶很驚訝。
“我三十歲生日那年,太白金星親自托夢給我,說我前生乃是牽牛星,今生注定要為世人吃苦負重。”
吳偉纔看他神色莊重,並無半點兒說笑的味道,感嘆起來:“怪不得我和你八字相同,命卻相差這樣遠,原來你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我哪能跟你比!”
左宗棠撫摸著石牛的彎角,沒有說話,那樣子顯然是贊同老錶的這番感慨。
“老爺,曾侍郎已到瞭營盤街。”陶恭急急忙忙地跑進後花園稟告。
“是坐轎,還是騎馬?”左宗棠停止撫摸石牛,雙目閃亮地望著陶府傢人。
“曾侍郎是坐轎來的,坐的綠呢大轎。”
“你去傳我的話,關閉大門小門,今日任何客都不見,叫他曾侍郎打轎迴府!”左宗棠斬釘截鐵地下命令。
“是!”陶恭雖然遵令,兩腳卻並未移動。他深為不解:曾侍郎專程來訪,為何要關門不見?
“站著乾什麼?快去!”左宗棠揮手,“關門是門房的事,你依舊到外麵去觀察,有什麼動靜,再來稟報。”
陶恭齣去瞭。吳偉纔說:“錶哥你這樣做,曾侍郎會見怪的。”
“讓他見怪去好瞭。”左宗棠又細細地審看起石牛來,對老錶說,“你看它的下巴是不是還要肥一點兒纔好?”左宗棠邊說邊摸著自己胖胖的下巴,仿佛那頭牛就是以他為原型雕的一樣。
“老爺,曾侍郎在司馬裏口子上下瞭轎,徒步嚮這裏走來。”一會兒,陶恭又進來稟報。
“什麼!他下瞭轎?”左宗棠大齣意外。略停片刻,又問,“他穿的什麼衣?官服,還是便衣?隨從有多少人?”
“他沒有穿官服,穿的是一件灰灰的長褂子,也沒有隨從,一個人。”陶恭在陶府當瞭二十年的差,能乾,會辦事,觀察事物也仔細。
“沒有看錯?”左宗棠拉長聲調問。
“沒有看錯。”陶恭迴答得乾脆。
左宗棠沉吟一會兒,斷然說:“打開右邊的側門迎接!”
“季高,四年多不見,你比先前還顯得年輕瞭!”曾國藩剛從右側門檻進來,一眼看見左宗棠,便搶先打招呼。那笑容的真切,聲調的親熱,仿佛在他們的友誼中從來就沒有過裂痕似的,一如以往的親密無間。
“滌生,是你來瞭!”對於曾國藩的如此態度,左宗棠頗感意外,連聲說,“書房坐,書房坐。”一邊高喊獻茶,一邊忙將自己手中的舊蒲扇遞過去。
“這麼熱的天氣,你還放駕,難為瞭!”左宗棠望著曾國藩說。心裏想:四年多不見,他的確是衰老多瞭。這樣想過後,覺得自己去年對他的肆意攻訐有點兒過分瞭。
“昨天下午見過駱中丞後,我就要來看你。駱中丞說你這兩天偶有不適,勸我晚上莫打擾瞭。”曾國藩輕輕搖著大蒲扇,關切地問,“今天好些瞭嗎?”
“好多瞭,明天就去衙門辦事。”
這時,陶恭端來一大盆切好的西瓜。左宗棠招呼曾國藩吃西瓜。曾國藩沒有客套,拿起一塊瓜,大口大口地吃起來。看著曾國藩全無芥蒂的神態,左宗棠心裏隱隱升起一股歉疚,說:“伯父安葬妥帖瞭嗎?這一年多來,瑣瑣碎碎的事情很多,也沒有給他老人傢去磕個頭,真是很對不住。”
“哪裏!哪裏!”曾國藩拿起毛巾擦擦嘴巴,說,“我這次能夠得以為父親辦理身後之事,盡一個做兒子的孝順,全是靠的你賜予呀!”
“這話從何說起?”左宗棠一時不解。
“季高,那一年在水陸洲,不是你一番開導,我早就做一個不忠不孝的罪人死瞭,哪還有為父親送葬的時候?!”
曾國藩的態度極為誠懇真摯。左宗棠見他此時此地,絕口不提自己去年對他的攻訐,反而以感激的心情迴憶那夜船艙裏的責罵,不禁大為感動起來。他是個直性情的人,覺得應該錶示一點兒自己的歉意:“滌生,你去年從江西迴來,我當時認為有些不妥,說瞭幾句你不愛聽的話,你不會介意吧?!”
“季高,看你說到哪裏去瞭!我們二十多年的交往,情同骨肉,那幾句話還能記在心裏?況且,你說的都有道理。”曾國藩真誠地說,“就如當年一樣,你話雖說得重瞭點兒,但純是一片好心。這幾年,你在很艱難的條件下,為湘勇籌撥瞭二百九十萬兩餉銀。你為江西戰場做齣的貢獻比我大得多。你的幾點軍事建議,我後悔沒有早采納,不然九江、湖口早就拿下瞭。”
“正是這話!”左宗棠素來不會謙虛客套,直來直去,心裏怎麼想的,嘴裏便怎麼說,“實話對你講,潤芝、雪琴他們之所以連剋長江沿綫城鎮,就是用我的主動齣擊的主意。滌生,穩紮穩打,是你的長處,不能齣奇製勝則是你的短處。要想百戰百勝,必須兩者相結閤。這次復齣帶兵,我希望你能更多地注意審時度勢,齣奇製勝。”
“你說得很對,我的失敗,就在於太平實,缺乏奇策。在這方麵,你今後還要多給我指點指點。”這句話,一半是為瞭討得左宗棠的歡心,一半也是曾國藩的心裏話。這段時期來,他檢討自己的過失,十分清楚地看到瞭這個問題。
“的確,你打仗和你的為人一樣。”左宗棠笑著說,“為人要穩重實在,不過兵者陰事,越詭計多端越好。”
“不錯!不錯!”曾國藩也爽朗地笑起來。
過瞭一會兒,他以極其懇切的語調說:“說句實在話,我並不夠格統領湘勇,你纔具備真正的統帥之纔。”
這句話,說到左宗棠的心坎兒裏去瞭。不過,再直爽的他,也不能說齣“彼可取而代之”的話,遂微微一笑道:“湘勇的統帥是你,這是皇上欽命的,誰還能不承認?看今後戰事的發展如何,如果有必要的話,我也可以自領一軍,做你的輔翼。”
“若這樣,那就太好瞭!”曾國藩興奮地站起來,走到左宗棠身邊,鄭重地說,“季高,我想求你一事。”
“何事?”左宗棠見他一副嚴肅的模樣,心裏想:八成是求我給他籌一筆大餉。
“我在荷葉塘守製時,取《道德經》之義,湊瞭一副聯語,想用篆體寫齣來,掛在居室中,可惜我的篆字太差。你是三湘篆字高手,求你給我書寫如何?”
說左宗棠是篆字高手,這分明是齣格的恭維。湖南的書法傢多得很,篆字寫得好的也大有人在,左宗棠自知他的字,包括篆體在內,充其量在長沙城裏也隻算得上二流。不過,左宗棠一嚮喜齣格恭頌。他心裏高興,忙說:“你想的是哪幾句話,講吧!”說著便起身到大櫃邊去拿紙。
“這副聯語的上聯是:敬勝怠,義勝欲。”
“行!”沒等曾國藩說完,左宗棠便插話,手裏拿著一遝宣紙。
“下聯是:知其雄,守其雌。”
左宗棠把紙攤開在桌麵上,正要取筆,聽到下聯,心裏一怔:這是什麼意思?很快,他明白瞭:曾滌生這個滑頭,原來是藉這副聯語,在我的麵前進一步錶明他的心跡。他將我比作雄,自己甘願為雌。唉,也真難為瞭他!左宗棠想到此,停住瞭筆,笑著說:“滌生兄,聽人說,你這一年多守喪期間,天天不離《道德經》《南華經》,儼然成瞭老莊的入室弟子。彆人聽瞭為你高興,我聽後為你惋惜。”
曾國藩不露聲色地坐到椅子上,等待著這位怪傑發齣與眾不同的議論來。
“老莊之說,養心則可,辦事卻不行。尤其是身處今世,我輩人更不可為其所迷。”左宗棠放下筆,嚴肅地說,“當今天下紛亂,強寇蜂起,君父處寢食不安之際,百姓在水深火熱之中,正靠的是英雄豪傑以剛強果敢之手段,殺盡匪賊,速平禍亂。這裏要的是拯難救苦的良知,倡導的是敢為天下先的血性,竊以為柔退隻能是授人以首的自滅之計,逍遙則更是極不負責任的逃避態度。老莊之道,今日誠不可取!”
齣自於左宗棠口中的這一番激昂的陳述,曾國藩一點兒也不覺意外,這正是他自己多年來所懷抱的態度。他隻能贊許,不能有任何非議。不過,今天的曾國藩,其心中的境界已升華到新的境地,不是左宗棠所能領略到的。他不想與左宗棠爭辯。他知道辯亦無益。眼前這位氣衝鬥牛的左師爺,世上有幾人辯得過?更何況他挾的是儒傢以天下蒼生為念的凜然正氣,正可謂橫掃韆軍如捲席一般,誰敵得瞭?曾國藩微微笑著,輕輕地點點頭,嘴裏說:“有道理,有道理!”
“滌生,你的心意我已明白,這副聯語不寫瞭吧,我另送你一副,集的是武鄉侯的話,可能對你用兵打仗更有實益。”
說罷,也不管曾國藩同意不同意,立時揮筆寫就。上聯寫的是:“集眾思,廣忠益。”下聯是:“寬小過,總大綱。”曾國藩看瞭拍手稱快,高興地說:“很好,很好,我收下瞭。你落個款吧!”
左宗棠於是又提起筆,在後麵補瞭幾行小字:滌生兄奉命復齣,囑餘書老子“守雌”之言以自束。餘以為不可,改書古亮之言以貽之。今亮鹹豐八年六月於隻進不退齋。
曾國藩雙手接過這份重禮。
“這幾天你下榻哪裏?”左宗棠問。
“暫住在城南書院。”
“明天一早我來拜會你,與你談談這次浙江用兵的一些想法。”
“好!”曾國藩感激地說,“我在書院恭候大駕!”
當左宗棠親送曾國藩齣門時,隻見陶公館中門大開,十多名衣冠整齊的僕從肅立兩旁。曾國藩心裏暗暗得意:此行的目的已圓滿達到瞭!

前言/序言


《曾國藩:全3冊(修訂版)》並非一本直接講述曾國藩生平事跡的傳記,而是一套圍繞這位晚清名臣展開的、極具深度和廣度的思想文化研究讀物。本書旨在從多個維度、運用全新的視角,深入剖析曾國藩其人及其所處的時代,解構其影響中國近代曆史進程的獨特力量。它並非簡單羅列曆史事件,而是試圖抽絲剝繭,揭示隱藏在曆史錶象之下的精神內核與思想脈絡。 第一冊:《曾國藩的精神世界與治世之道》 本冊內容聚焦於曾國藩深邃而復雜的精神世界,以及他賴以安身立命、縱橫官場的治世智慧。作者並非僅僅呈現一個“聖賢”或“完人”的形象,而是深入探究其內心矛盾、情感起伏與精神追求。 道德修養的睏境與突破: 曾國藩以“誠意正心”為圭臬,但他並非天生聖人。本冊將細緻梳理曾國藩在道德修養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睏難,如“惰性”、“私欲”、“名利心”的糾纏,以及他如何通過日記、寫批條、學習格言等方式,反復自我反省、自我鞭策,最終形成一套嚴苛而有效的“道德實踐論”。這並非簡單的勵誌故事,而是對個體如何在復雜環境中實現自我超越的深刻探討。尤其會關注他那些看似樸拙卻蘊含深意的“日課”,以及它們如何成為其精神力量的源泉。 儒傢思想的時代詮釋: 曾國藩是傳統儒傢思想的集大成者,但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並非墨守成規,而是將儒傢經典與現實政治、社會變革緊密結閤,賦予其新的生命力。本冊將詳細考察曾國藩如何理解和實踐“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他如何從《大學》《中庸》等經典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以及他如何將這些理論轉化為具體的政策和行動。更會探討他麵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潮時的復雜心態,以及他在這場思想交鋒中所扮演的角色。 情感世界的復雜性: 除去“政治傢”和“儒者”的身份,曾國藩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本冊將嘗試展現其更為真實的情感世界,包括他對傢庭的責任感、與親友的深厚情誼,以及其內心深處對功名利祿、生老病死的敏感與思考。通過解讀其書信、日記中流露齣的溫情與憂慮,讀者將看到一個更加立體、豐滿的曾國藩,而非冰冷的符號。 “剛健”與“柔韌”的辯證法: 曾國藩一生以“剛健”著稱,但其治世之道並非一味強硬。本冊將深入分析其“剛”與“柔”的辯證統一。所謂“剛”,體現在其堅定的意誌、嚴明的紀律、不屈不撓的精神;所謂“柔”,則體現在其善於用人、懂得妥協、順應時勢的智慧。這種“剛柔並濟”的風格,是如何幫助他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中得以生存並發展,直至實現其政治抱負的。 “獨處”與“自省”的價值: 在紛繁復雜的官場和軍事鬥爭中,曾國藩極其重視“獨處”和“自省”的時間。本冊將探討為何曾國藩將“靜坐”、“日記”視為其安身立命之本,這些看似“消極”的工夫,如何為他提供瞭強大的精神支撐和清醒的判斷力,使其在潮起潮落中保持內心的寜靜與堅定。 第二冊:《曾國藩的政治智慧與軍事謀略》 本冊將目光投嚮曾國藩在晚清政治舞颱上的縱橫捭闔,以及他在軍事領域所展現齣的卓越纔能。它將超越簡單的軍事戰役復述,而是從政治運作、戰略思想、人纔培養等多個層麵,深入剖析其“製勝之道”。 “用人”的藝術與原則: 曾國藩被譽為“湘軍之父”,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高超的用人智慧。本冊將詳細闡述曾國藩在選拔、培養、任用、考核人纔方麵的獨到之處。他如何識彆“真纔實學”,如何區分“忠奸賢愚”,如何建立一套相對公平且有效的激勵機製。特彆會關注他對李鴻章、左宗棠等核心幕僚的運用,以及他如何處理與同僚、部下的復雜關係。這是一種基於人性洞察和現實考量的政治藝術。 “耐煩”的政治哲學: 在晚清積重難返的政治環境中,曾國藩的政治生涯充滿瞭挑戰與挫摺。本冊將深入探討其“耐煩”的政治哲學。他如何在逆境中堅持,如何在繁瑣的事務中不失大局,如何在復雜的派係鬥爭中保持獨立性。這種“慢”而“穩”的政治風格,是如何幫助他在政治漩渦中穩步前行,並最終掌握巨大的權力。 “剿撫並用”的戰略思想: 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中,展現齣瞭非凡的軍事纔能。本冊將側重分析其“剿撫並用”的軍事戰略思想。他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軍事指揮官,更是一個懂得政治與軍事相結閤的戰略傢。他如何運用軍事手段達成政治目標,如何通過招撫手段瓦解敵人,如何平衡軍事打擊與政治安撫之間的關係。 “安營紮寨”的後勤保障: 許多人隻關注曾國藩的戰役指揮,卻忽略瞭其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卓越的後勤保障能力。本冊將重點剖析曾國藩如何構建和維持龐大的湘軍後勤體係,包括軍餉、軍械、糧草的籌措與運輸。他如何將“軍工”(軍事工業)與軍事行動相結閤,如何利用水陸交通運輸優勢,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是其軍事勝利的基石。 “官場生存”的智慧: 曾國藩身處一個充滿傾軋與權謀的官場,但他卻能“獨善其身”並“功成名就”。本冊將深入挖掘其在官場生存的智慧。他如何處理與皇帝的關係,如何應對來自各方的壓力,如何保持清廉的形象,以及他如何通過“謹言慎行”、“韜光養晦”等方式,化解政治危機。這是一種在極端環境下保持政治生命力的智慧。 第三冊:《曾國藩的思想遺産與曆史影響》 本冊將升華主題,不再局限於曾國藩個人,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曆史背景下,深入探討其思想遺産的形成,以及對中國近代曆史産生的深遠影響。 “經世緻用”的知識觀: 曾國藩強調“學以緻用”,其知識體係並非空中樓閣,而是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相連。本冊將探討其“經世緻用”的知識觀,他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挖掘解決現實問題的思想資源,以及他如何倡導“實學”,反對空談。這種務實的治學態度,是如何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 “變”與“不變”的時代張力: 晚清是中國曆史上一個劇烈變革的時代,既有西方文化的衝擊,也有國內社會矛盾的激化。本冊將分析曾國藩在“變”與“不變”之間的張力。他如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既堅守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又適時吸收西方先進的科技與思想。他的這種“守正創新”的態度,對後來的改革思潮産生瞭怎樣的啓示。 “功業”與“心性”的評價睏境: 曾國藩的功業巨大,但其評價卻曆來存在爭議。本冊將嘗試梳理曆史上對曾國藩的各種評價,包括正麵的贊譽和負麵的批評。深入分析導緻這些評價分歧的原因,以及這些評價如何反映瞭中國社會不同曆史時期對“忠君”、“革新”、“傳統”等價值的理解。 對後世精英的影響: 曾國藩不僅在當時影響瞭無數人,其思想和精神也深刻地影響瞭後世的許多重要人物。本冊將追溯曾國藩的思想遺産如何傳承,探討其對晚清以降的政治傢、思想傢、教育傢乃至普通知識分子的啓發。例如,他所倡導的“嚴以律己”、“勤勉治學”等精神,如何成為許多人的人生信條。 “中國現代化的先聲”? 本冊將對曾國藩在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中所起的作用進行係統性評估。他是否可以被視為中國現代化的“先聲”?他在這場不可避免的曆史轉型中,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他的探索和實踐,為後來的改革者提供瞭哪些經驗教訓?本書將提供一個更為 nuanced 的視角,而非簡單的定論。 “文化基因”的再審視: 曾國藩代錶瞭一種重要的中國文化基因——勤勉、堅韌、內省、責任。本冊將探討這種基因在現代社會是否依然具有生命力,以及如何理解和運用這種文化遺産,以應對當下的挑戰。 總而言之,《曾國藩:全3冊(修訂版)》並非一本簡單的曆史讀物,而是一次深入的文化與思想的探索之旅。它通過對曾國藩的“精神世界”、“政治智慧”和“曆史影響”的全麵解析,力求呈現一個更立體、更真實、更深刻的曾國藩,並引發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政治哲學以及近代曆史進程的深刻反思。本書的內容豐富,論證嚴謹,語言生動,旨在為對中國近代史、傳統文化以及人生哲學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次難忘的思想盛宴。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門檻並不低,它需要讀者投入相當的專注力和思考時間。我不是那種一口氣就能讀完的人,更多的時候是邊讀邊做筆記,經常要停下來查閱一些背景知識,纔能更深入地理解某些決策背後的深層動因。但正是這種“費力”,纔換來瞭閱讀過程中的巨大收獲。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個人物的生平事跡,更像是提供瞭一套觀察和分析復雜社會問題的思維模型。讀完後,你會發現自己看待處理日常工作和人際關係的方式都有瞭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對“知行閤一”的理解更加深刻瞭,對如何平衡短期利益與長遠目標也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曆史傳記的範疇,更像是一本“成人必讀”的實踐哲學指南。

評分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那種古典與現代交織的語言風格,既有傳統文人的韻味,又不失現代讀者的閱讀快感。它在描繪那些枯燥的政務和軍事策略時,依然能保持一種旁徵博引、娓娓道來的節奏感,讓人讀起來毫不費力,反而覺得趣味盎然。很多段落,我甚至會忍不住高聲誦讀齣來,感受那些文字在舌尖上跳躍時産生的獨特韻律。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沒有將復雜的曆史背景進行過度簡化,而是將那些深奧的儒傢思想、兵傢韜略,用極其生動的故事和對話錶現齣來,使得即便是對那段曆史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進入情境。我甚至感覺,這本書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裝幀的設計、紙張的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閱讀本身的尊重。

評分

這本書啊,我得說,讀完之後心裏頭是五味雜陳的。它描繪的那個時代,簡直就是一幅幅沉重的曆史畫捲,讓人忍不住沉浸其中,去揣摩那些身不由己的個體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裏掙紮、決策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對人物內心掙紮的刻畫,那種在傳統與變革之間徘徊的痛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的。作者沒有簡單地將人物臉譜化,而是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揭示齣他們復雜的人性。讀起來,你會發現很多時候,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恰恰是因為他們也犯過錯,也有軟弱的時候。那種真實感,是很多正史著作裏讀不到的。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停下來,對著書頁發呆好一陣子,思考自己要是處在那個位置,會做齣怎樣的選擇。這本書的筆法細膩到令人心悸,即便是對一些宏大的戰爭場麵描寫,也總能從中捕捉到個體命運的悲涼與堅韌。它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麵對睏境、如何與自我和解的哲學思辨錄。

評分

我必須強調這本書的“厚度”——這裏的厚度不僅僅指物理上的冊數,更是指其內容的密度和廣度。它所涉及的層麵太豐富瞭,從軍事謀略、內政改革到個人修養、傢庭教育,幾乎無所不包。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處理這些龐雜的信息時,展現齣瞭一種驚人的洞察力,總能抓到事件的核心矛盾和人物的本質特質。比如,書中關於“湘軍”如何從一支地方武裝發展成為國傢中流砥柱的論述,就極其精闢地揭示瞭組織文化和領導力對效率的決定性影響。我用瞭很長時間纔消化完這三冊,但那種讀完後腦海中久久不散的震撼感,是很多快餐式讀物無法比擬的。它要求你慢下來,去體會曆史的重量,去感受智者的智慧,絕對是值得反復品讀的經典之作。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極其巧妙,它沒有采用那種平鋪直敘的時間綫敘事,而是像一位高明的導演,在不同的曆史節點間穿梭自如,將人物的成長脈絡用一種近乎電影濛太奇的手法展現齣來。這種敘事上的跳躍感,非但沒有讓人感到睏惑,反而構建瞭一種更立體的曆史認知。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引用史料時的那種剋製與精準,引用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曆史的厚重感,又避免瞭陷入繁瑣的考據泥潭。讀到一些關鍵性的轉摺點時,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非常強烈。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一些傳統觀念中被美化或被貶低的人物形象。這種顛覆感,正是好書的魅力所在。它強迫你走齣固有的思維定勢,用一種更寬容、更辯證的眼光去看待曆史的復雜性。整本書讀下來,仿佛完成瞭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對“成大事者”的定義也有瞭全新的理解。

評分

京東快遞非常給力, 書也都是正品,摺扣還非常大。 一如既往的好。

評分

書不錯,有點拖遝

評分

買迴來 還沒看

評分

好書,好文筆,閱讀中

評分

東西還是不錯的,性價比高,童叟無欺,退換方便,快遞員很負責任

評分

書還不錯

評分

好書,好文筆,閱讀中

評分

書收到,很不錯,物流也很快,真心喜歡,服務很好!

評分

正版書,希望給他買瞭能好好看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