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捲,傅山撰,約成書於十七世紀,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後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閤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後附《産後篇》2捲。上捲載帶下、血崩、鬼胎、調經、種子等五門,每門下又分若乾病候,計38條、39癥、41方。下捲則包括妊娠、小産、難産、正産、産後諸癥,亦五門,共39條、41癥、42方。《産後編》上捲包括産後總論、産前産後方癥宜忌及産後諸癥治法三部,分列為17癥;下捲繼之而分列26癥,並附補篇一章。全書文字樸實,論述簡明扼要,理法方藥謹嚴而實用,重視肝、脾、腎三髒病機,善用氣血培補、脾胃調理之法,故頗受婦産醫傢推崇。
中國醫藥科技齣版社的這個係列紙質印刷排版都很好,打摺更實惠幾乎半價到手。買這套書一來閱讀,縱橫中醫學傳承數韆年文化的同時也是種享受。二來善本難求,能找到印刷點校精良的善本作收藏也是平生所好。學習中醫,並不一定要所謂的“xx醫學全書”,因為讀書的主要目的是學習,不是收集“xx”的著述或研究其生平有什麼著述。曆代醫傢的主要學術思想主要體現其一、二部主要著述中,例如曆代醫傢的學術思想及對中醫學的主要貢獻:孫一奎主要體現在《赤水玄珠》;王冰的體現在《黃帝內經素問注》;李士材的體現在《內經知要》;李東垣的體現在《蘭室密藏》、《脾胃論》;張景嶽的體現在《景嶽全書》,《類經》僅可作拓開視野;黃元禦僅《四聖懸解、懸樞》,其對道德經、周易的還有講述得更深、更精確的;葉天士的體現在《臨證指南醫案》。另中醫還有經驗非常重要,建議參看秦伯未的係列醫著以及張锡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等。
評分很迷你小巧,方便攜帶,紙張一般,如果要做筆記建議用圓珠筆??,鋼筆會化的。
評分湊單買的,學習一下祖國傳統文化
評分湊單買到的,感覺還不錯
評分挺好的嘿嘿嘿哈哈哈便宜買的。
評分 評分口袋書攜帶方便,放書架找起來就難瞭。囧囧囧
評分書剛收到。書有點小,不是32開的,內容還不知道怎樣。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外經
評分《黃帝內經素問》簡稱《素問》,古代中醫學著作之一,也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相傳為黃帝創作,大約成書於春鞦戰國時期。原來9捲,,後經唐王冰訂補,改編為24捲,計81篇,定名為《黃帝內經素問》,所論內容十分豐富,以人與自然統一觀、陰陽學說、五行說、髒腑經絡學為主綫,論述攝生、髒腑、經絡、病因、病機、治則、藥物以及養生防病等各方麵的關係,集醫理、醫論、醫方於一體,保存瞭《五色》、《脈變》、《上經》、《下經》、《太始天元冊》等20多種古代醫籍,突齣闡發瞭古代的哲學思想,強調瞭人體內外統一的整體觀念,從而成為中醫基本理論的淵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