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是20世纪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发起人和学科带头人,为启动中国妇女学和性别研究做了大量奠基工作。书中内容多取自现场讲学,贯穿30年,中外交织,视野开阔。各讲主题涵盖了改革以来一系列重要的妇女问题和学科建设中的理论问题,有实践,有体验,有跨文化对话,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回应女性/性别研究中诸多难题,为高校教学和研究以及教材编撰提供不易多得的学术资源。
内容简介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196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19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19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作者简介
李小江,女,1951年生于江西九江。学者、教授。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荣誉馆长。先后在郑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任教授。曾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和日本御茶水大学性别研究所特聘教授。主编“妇女研究丛书”、“性别与中国”(合编)、“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等。
目录
新中国妇女研究
03/第一讲 走向女人,破解神话
10/第二讲 中国妇女解放道路及其特点
20/第三讲 甲子年,我们走到了哪里
30/第四讲 我们用什么话语思考女人
41/第五讲 新时期妇女研究及其困境
50/第六讲 妇女发展研究与国际发展项目
59/第七讲 “第三世界”妇女与妇女研究
70/第八讲 全球化中的妇女与女工问题
81/第九讲 “新农村”中的留守妇女问题
91/第十讲 中国特色:平等与男女平等
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
103/第十一讲 基础理论:女性主义(feminism)
121/第十二讲 关键词:性(sex)、性别(gender)
131/第十三讲 女性/性别研究的学术前景
140/第十四讲 探索女性/性别研究的新路子
151/第十五讲 基础教育中的女生教育
162/第十六讲 跨文化视野中的女性教育
173/第十七讲 妇女史研究的前置性问题
186/第十八讲 妇女口述史:让女人自己说话
196/第十九讲 文化人类学与女性文化考察
205/第二十讲 法与性别:认识论问题
227/问答摘编
256/代跋:“妇女解放”与女性乌托邦
前言/序言
序 言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80年代新启蒙思潮中“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
本书标题“女性”和“性别”并列,其连带关系一目了然,我中有你,在做具体的案例分析时很难分离;但是,在学理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女性研究属于本体论范畴,彰显出“她”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性别倾向,起于妇女解放并直接服务于女人的成长;性别研究属于方法论范畴,主要用于历史和文化解构,可以浸漫在所有与人相关的科学领域和社会生活中,服务于人类自我认识。鉴于这样的特点,女性/性别研究与民族、文化、时代有最直接的隶属关系,难得将一地一时的结论随意放之四海,也很难通过自我剥离在学界自立门户。
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选题多与现实问题有关,在“真/实”的方向上独立思考,力求从我们身处的双重话语困境中突围。1995年(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后,西方女性主义与国家话语结盟,充斥在有关女人的一切领域,为中国现象罩上了“全球化”外衣。20多年来,妇女问题见诸报章杂志,“概念秀”充斥在学术论文中,女人的面目不是清晰而是更加模糊了。多元杂处,万象更新,“女性”和“性别”似乎都远离了常轨,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寻找新的方向乃至迷失方向。前路迷茫,覆辙依旧,不由人不放慢脚步驻足追问:在索新求变的道路上我们究竟能走多远?
世事万变不居,学人的追求始终如一:探寻事物之根性,在“持续”不绝的思想传承中续写“意义”;因此,总将回顾看作当下必修的前课,追索来路上一个个扎实的脚印,从概念里剥离出事实,借助历史的声音说出真相。
未来有相,隐藏在历史的倒影中。
李小江
2010年盛夏于大连海滨(初稿)
2014年10月于日本奈良女子大学(二稿)
2015年12月于陕西师范大学(定稿)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