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杰夫·霍奇 著,何毅 译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园艺
  •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
  • 植物指南
  • 园艺百科
  • 植物识别
  • 花卉
  • 园林
  • 科普
  • 植物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96885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6304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228
字数:3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融合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园艺手册。
  精美的植物学插画和简明的图表贯穿全书,通过阅读这本美丽的书,
  可以掌握关于植物学的所有基础知识,以及实用的园艺技巧。
  书中还有14位著名植物学家的生平介绍和他们的传奇故事,读来引人入胜。

内容简介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学指南》是一本实用的指南,读这本书,园艺爱好者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以及影响它们生长的因素,从而获得更好的种植结果。当然,这也是一本植物学和园艺术语的参考书,集结了植物学家们观察和研究成果。
  精美的植物插画和简明的示意图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们轻松理解三千余条植物学词汇和专业术语,更方便读者把园艺知识运用到每日园艺实践中。
  这本书涉及所有的植物学知识,从植物的组成部分到植物的病虫害,每一章节都有类似“播种”和“剪枝”的实用指导。“园艺小贴士”专栏更是匠心独具,提供了分分钟都可以拿来使用的园艺技巧和建议。“植物学家和植物花家”专题则介绍了植物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他们的传奇故事,提醒读者,直到今天我们仍在种植这些了不起的植物学家们曾经收集、研究和描绘过的植物们。
  对于园艺爱好者而言,翻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植物世界的知识宝藏——他们的花园也将因此而繁荣。
  皇家园艺学会(TheRoyalSociety,RHS)1804年创办于英国伦敦,是世界范围内超大的慈善园艺机构,凭着对植物的热爱以及园艺让生活更美好的信条,这个学会致力于在全球推动现代科技与园艺实践艺术地融合与发展的成就。

作者简介

  杰夫·霍奇(Geoff Hodge),园艺作家、编辑、广播电视播音员,现居英国。他在英国雷丁大学获得了应用植物学的学士学位。霍奇曾任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网站的网络编辑,英国知名园艺周刊花园新闻(Garden News)的园艺编辑,以及园艺答案(Garden Answers)的职业作家。

内页插图

目录

如何使用本书 6
植物学简史 8
第一章
植物界
藻类 12
苔类和藓类植物 14
地衣 18
蕨类植物及其近亲 19
裸子植物: 球果植物及其近亲 22
被子植物: 有花植物 25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28
植物命名与俗名 29
科 31
属 34
种 36
杂交种和栽培品种 39
第二章
生长、形态与功能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4
芽 51
根 56
茎 62
叶 66
花 71
种子 74
果实 78
鳞茎以及其他地下营养贮藏器官 82
第三章
内部运作
细胞和细胞分裂 86
光合作用 89
植物营养 91
营养和水分运输 96
植物激素 98
第四章
繁殖
营养繁殖 102
有性繁殖 110
植物育种—栽培中的进化 118
第五章
生命之初
种子和果实的发育 124
种子的休眠 125
种子的萌发 126
种子的播种 132
种子的储存 134

第六章
外部因素
土壤 138
土壤pH值 144
土壤肥力 145
土壤湿度和雨水 148
营养素和施肥 152
地表之上 153
第七章
修剪
为什么要进行修剪? 160
乔木的修剪 164
大小和形状的修剪 170
整型修剪 172
第八章
植物的感官
感受光线 178
感知气味 184
气味作为引诱剂 185
感受振动 186
第九章
害虫、疾病和生理失调
昆虫害虫 190
其他常见害虫 194
真菌和真菌疾病 198
病毒疾病 203
细菌疾病 205
寄生植物 207
植物的自我防御 209
抗病育种 214
生理失调 215
索引 220
参考书目 223
版权和网站 224
植物学家和植物插画家
格雷戈尔 · 约翰 · 孟德尔 16
芭芭拉 · 麦克林托克 32
罗伯特 · 福琛 54
普洛斯彼罗 · 阿尔皮尼 60
理查德 · 斯普鲁斯 76
查尔斯 · 斯普拉格 · 萨金特 94
路德 · 伯班克 108
弗朗茨和费迪南德 · 鲍尔 116
玛蒂尔达 · 史密斯 130
约翰 · 林德利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50
玛丽安 · 诺斯 168
皮埃尔 · 约瑟夫 · 雷杜德 182
詹姆斯 · 索尔比 196
维拉 · 斯卡尔斯 · 约翰逊 218


探索植物世界的璀璨明珠:一本超越想象的自然画卷 在这本书的扉页,我们翻开了通往奇妙植物王国的大门。它并非仅仅是一本冷冰冰的植物学图鉴,更是一部饱含深情的自然史诗,用文字与色彩,描绘着地球上最令人惊叹的生命形式。这是一次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一次与亿万年生命演进的深刻对话,一次激发你内心对自然最原始敬畏与好奇的旅程。 想象一下,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茂密的森林,唤醒沉睡的露珠,那些隐藏在阴影中的生命便开始舒展它们的身姿。这本书将带你亲历这一切,从热带雨林深处那些令人惊叹的巨型花朵,到极地苔原上坚韧不拔的微小生命,从海底摇曳的海藻,到沙漠中顽强求生的多肉植物。它将揭示植物界惊人的多样性,那些你从未想象过的形态、色彩和生存策略,将一一在你眼前展开。 从种子到参天大树:生命演进的宏伟画卷 这本书的叙述,宛如一条蜿蜒的河流,从生命最微小的起源开始,奔涌向前,展现植物演进的壮丽图景。我们追溯到遥远的太古时代,那些最原始的藻类,如何在温暖的海洋中孕育出生命的火种。你将了解那些率先登上陆地的勇士,它们如何克服重力、干燥的空气和严酷的环境,最终成为覆盖地球的绿色地毯。 接着,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植物世界中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孢子植物的时代,它们以孢子繁衍,在潮湿的森林中占据主导地位;种子植物的崛起,为植物的征服之路插上了翅膀,使它们能够适应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被子植物的出现,则标志着植物演进的一个高峰,它们以精巧的花朵和果实,吸引传粉者,实现了更高效的繁衍,并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地球景观。 你将惊叹于古老的蕨类植物,它们如同穿越时空的活化石,诉说着史前时代的秘密;你将迷醉于裸子植物的古朴与庄严,它们以针叶和松果,在地球上默默矗立了亿万年;而当谈及被子植物时,你将沉浸在它们令人眼花缭乱的花色、花型和繁殖策略中,从最简单的草本到最复杂的藤蔓,无不展现着生命的智慧。 揭秘植物的“黑科技”:生存与繁衍的奇迹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是什么”,更是关于植物的“如何”。它将深入浅出地剖析植物为了生存和繁衍所演化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黑科技”。 你将了解到,植物如何巧妙地利用阳光,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生命的能量,这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的基石。我们将探究根系的秘密,它们如何深入大地,汲取水分和养分,同时也支撑起庞大的地上部分。茎和叶的形态,是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例如多肉植物肥厚的叶片,它们储存着宝贵的水分,以应对干旱;而高山植物纤细的茎,则帮助它们抵御强风。 植物的繁殖方式,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将会深入研究风媒、虫媒、鸟媒、甚至蝙蝠媒和水媒等多种传粉机制,理解为什么有些花朵拥有鲜艳的色彩和诱人的香气,而有些则隐藏在不起眼的角落。授粉的过程,是植物繁衍的奇迹,它们通过精密的化学信号和形态特征,与传粉者建立起互利的共生关系。 种子传播的艺术,同样令人拍案叫绝。你将看到蒲公英的种子如何乘风而行,随风飘散;你将认识那些依靠动物传播种子的植物,它们的果实色彩鲜艳,味道甜美,吸引动物食用,从而将种子带到远方。还有一些植物,它们的种子则带有钩刺,紧紧依附在动物的皮毛上,实现“搭便车”的旅行。 植物的“社交网络”与智慧:隐藏的秘密 在许多人的想象中,植物是静止的、沉默的。然而,这本书将打破这一刻板印象,向你展示植物那隐藏的“社交网络”与令人惊叹的“智慧”。 你将会了解到,许多植物并非孤立生存,它们与土壤中的真菌建立起共生关系,通过菌根网络,植物之间可以传递水分、养分,甚至危险信号。当一种植物受到病虫害侵袭时,它可以向周围的同伴发出警报,帮助它们提前做好防御。 植物的感应能力,远超你的想象。它们能够感知光照、温度、湿度、重力,甚至触摸。你将会读到关于捕蝇草巧妙的捕食机制,它如何利用触毛感知猎物的存在,并迅速闭合叶片将其捕获。还有一些植物,它们能够通过改变叶片的方向来追踪阳光,或者在夜间收拢叶片以减少水分蒸发。 书中的内容还会触及植物的化学战争。有些植物能够分泌有毒物质,以驱赶食草动物或竞争对手,而有些植物则能够合成复杂的化合物,用于防御、吸引传粉者,甚至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 从古老传说到现代应用:植物与人类的悠久渊源 这本书还将带领我们回顾植物与人类之间那悠久而深刻的联系。从远古时代,人类如何依靠采集和狩猎维生,植物提供了最初的食物来源;到文明的兴起,人类如何驯化野生植物,发展出农业,奠定了文明的根基。 你将读到关于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植物,它们的故事被世代流传,成为文化和信仰的载体。比如,在古埃及,莲花被视为神圣的象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各有其独特的寓意。 现代社会,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本书会为你揭示植物在医药、建筑、纺织、能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那些曾经被视为仅供观赏的花卉,如今可能蕴含着治疗疾病的潜力;那些曾经被忽视的草本植物,可能正在成为可持续能源的来源。 一本值得珍藏的自然百科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丰富翔实的知识内容,更在于它所传递的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它将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让你重新认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平凡的绿色生命。 每一个章节,都如同一次精心策划的探索之旅,充满了惊喜与发现。它将唤醒你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情,激发你走出家门,去亲眼看看那些书中的植物,去感受它们的生命力,去倾听它们无声的语言。 这是一本你不仅会阅读,更会反复品味的书。它将成为你书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本值得珍藏的自然百科。当你翻开它的每一页,你都将收获一份新的知识,一份新的感悟,一份对生命最深沉的理解。它将带你进入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精彩、更加充满活力的世界——一个属于植物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园艺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初学者量身定做的!我之前尝试了好几次在自家小院里种点东西,结果总是以失败告终,不是花儿蔫了,就是叶子黄了,看着心里那个着急啊。买了这本书之后,我简直像是找到了“武功秘籍”。它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语言非常亲切易懂,即便是像我这样对植物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看明白。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光照需求、土壤偏好等都做了极其细致的划分和介绍。比如,书中关于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叶子形状,以及如何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浇水频率的章节,简直是手把手教我。我按照书里的建议,给我的绣球花换了酸性土壤,才不到一个月,花色就变得异常鲜艳饱满,邻居都跑来问我是怎么做到的。这本书的插图也极其精美,清晰的彩色照片和细致的线描图,让我能准确地分辨出我花园里那些“不速之客”——杂草,以及我精心培育的宝贝们。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从播种到收获的流程图,让我对自己的园艺事业充满了信心。现在,我不再是那个只会把花“浇死”的园艺新手了,这一切都归功于这本书提供的实操指导和理论支撑。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个资深园艺爱好者,家里几乎堆满了各种园艺书籍,但很多书要么过于注重美学设计,对植物生理学的讲解蜻蜓点水;要么就是技术细节堆砌,读起来像在啃干巴巴的教科书。直到我翻开了这本被业界推崇的指南,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权威与实用并重”。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怎么种”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植物的繁殖机制、病虫害的生物学成因,以及不同气候带植物的适应性演化。我尤其欣赏它在描述植物分类学时的严谨性,虽然复杂,但作者巧妙地通过对比表格和关键特征的对比,让这些复杂的知识点变得井井有条。我曾经在处理一种不明真菌感染时束手无策,但在查阅了书中关于真菌病害的章节后,我不仅成功识别了病原体,还找到了最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案,避免了使用强力化学药剂。对于那些追求专业知识、希望将自己的园艺实践提升到科学层面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系统化知识体系,是任何一本普通园艺手册都无法比拟的。它的专业性,让我在与同行交流时,也能更加自信地分享我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见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让人爱不释手。封面采用了一种哑光处理的硬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完全不像那种随便翻翻就会散架的平装书。内页纸张的选用也非常考究,厚实且具有一定的抗反光性,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户外温室里阅读,也不会感到刺眼。我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这点对我非常重要。更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的索引做得极其详尽和人性化。它不仅有植物学名索引,还有常见的俗名索引,甚至连某些病虫害的名称也被列入了索引条目中。有一次我急需查找一种名为“铁筷子”的植物的耐寒性数据,在其他参考书里我花了好大力气才找到,而在这本书里,我通过俗名索引几秒钟就定位到了精确的页面。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的尊重。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长久收藏和反复翻阅的艺术品,每次打开都能带来一种平静而充实的阅读体验。

评分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那就是“百科全书式的详尽”。我住在多雨且气候多变的地区,很多园艺书籍都是基于温和气候编写的,买回来后发现很多推荐的植物在我这里根本无法存活。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其地域适应性的讨论非常全面。它不仅介绍了标准植物信息,还特别设置了针对特定气候区(如沿海、高海拔、沙漠边缘等)的植物选择指南和养护技巧。这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因为它解决了我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水土不服”的问题。我按照书中推荐的耐湿地植物清单,成功地在家里那块常年积水的角落里,培育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蕨类植物群落。书中对土壤改良的章节,更是深入到微量元素缺乏的具体表现和纠正方法,而不是泛泛而谈“施肥”。它甚至教会了我如何通过观察叶片边缘的细微变化来判断缺钾还是缺镁。这种实践指导的精确性和针对性,让我在面对气候挑战时,不再感到无助,而是有了一套可靠的、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让我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属于我那片土地上的成功种植之道。

评分

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好奇心,我是一个植物学研究领域的学生,主要关注的是宏观生态学。老实说,我对这种“面向大众”的指南通常持保留态度,觉得它们为了追求易读性,往往会牺牲掉科学的精确性。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有趣的惊喜。它在基础知识的普及上做得非常到位,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它在某些特定主题上的深入探讨,比如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防御机制中的作用,书中给出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并且引用了最新的研究发现。这本指南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它不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罗列植物,而是按照生态功能和形态特征进行了分组,这对于我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相互关系非常有帮助。例如,书中对几种温带落叶乔木的营养循环效率的比较分析,我甚至可以将其作为我论文中引用的一个优秀案例来展示如何将复杂的生态学概念视觉化和简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搭建起了一座连接学术殿堂与普通园艺爱好者之间的桥梁,让晦涩的专业知识,通过清晰的图表和恰当的类比,变得触手可及,同时又不失其应有的科学深度。

评分

服务于园艺学的植物学知识,不适合入门看,有点深。有些内容作者一带而过的地方,我却不明所以。以后还可以回头来看看~~

评分

系统!深奥!很专业!爱者谓之宝,无爱者谓之无趣!

评分

讲解清晰,印刷的不错,还可以。

评分

不错发啊错的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在购物车里呆了很久,终于等到大促,优惠不少,把一年的书都买了,给京东快递赞一个,特意从错误的地址送到了对的地址,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果然决定整体的满意度!

评分

科普类的好书,适合感兴趣又没时间的人阅读。

评分

此用户未及时填写评价内容,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