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

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賀世哲 著
圖書標籤:
  • 敦煌
  • 禪宗
  • 佛教故事
  • 經典
  • 文化
  • 曆史
  • 藝術
  • 宗教
  • 中國傳統文化
  • 平裝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7537866
版次:2
商品編碼:1193190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解讀敦煌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80
字數:1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敦煌研究普知型讀物,學術大咖奉獻給大眾讀者的傳世經典。
敦煌的全方位呈現,再現韆年文明。

內容簡介

禪宗為什麼在中國紮根?
楞伽經為什麼宣揚禁斷食肉?
金剛經變為什麼有許多故事畫?
密嚴佛國是何等莊嚴景象?
敦煌畫師如何巧妙地繪畫思益經變?
天請問經變如何闡釋晦澀的經義?
《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詳細介紹敦煌藝術中的禪宗經典故事經,配以精美的原始圖片,敘述得體,文字優美,是不得多得的上乘之作。本書根據賀世哲先生所撰《敦煌石窟全集?楞伽經畫捲》,由《解讀敦煌》編輯部改編而成。

作者簡介

敦煌研究院:敦煌學研究的科研單位,也是保護敦煌石窟(莫高窟、榆林窟、西韆佛洞)和其它文物的文博單位。
樊錦詩: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現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自1963年自北京大學畢業後已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40餘年,被譽為“敦煌女兒”。主要緻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

目錄

前言 全麵係統詮釋禪宗經典的敦煌壁畫
第一章 弘揚心性修養的楞伽經變
1.《楞伽經》的基本思想是什麼? 19
2.中國信徒為什麼尊奉《楞伽經》? 22
3.《楞伽經》如何傳入敦煌? 27
4.楞伽經變以何為標誌? 33
5.楞伽經變比喻畫怎樣闡明高深的經義? 43
6.楞伽經變如何宣揚禁斷食肉的教義? 59

第二章 弘揚大乘佛教哲理的金剛經變
1.金剛般的最高智慧——《金剛經》 73
2.佛陀金剛法會的壯觀景象 80
3.為什麼以盧捨那佛為金剛經變的主尊? 92
4.如何解讀金剛經變? 97
5.金剛經變中為什麼繪歌利王本生故事? 111
第三章 弘揚空觀思想的思益梵天所問經變
1.《思益經》因何而來? 117
2.《思益經》如何傳入敦煌? 120
3.莫高窟158窟思益經變為什麼珍貴? 125
4.如何解讀思益經變? 130
第四章 弘揚萬物唯心的密嚴經變
1.《密嚴經》因何而來? 139
2.為什麼密嚴經變齣現格式化? 141
3.如何解讀密嚴經變? 146
第五章 弘揚唯識宗的天請問經變
1.最短的佛經——《天請問經》 151
2.如何解讀天請問經變? 157
3.天請問經變如何反映畫工的高超技藝? 161

附錄 敦煌大事記

精彩書摘

主編寄語
眾所周知,中國的佛教與儒傢和道教曾經對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産生過重大的影響。中國佛教美術藝術與佛教相生相伴,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國佛教美術藝術應佛教需要而成長,應佛教發展而發展,對弘揚佛教教義和佛教思想起過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佛教美術藝術也是中國古代美術藝術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瞭中國古代美術的發展。
中國佛教美術留下瞭無數的遺跡、遺存和遺物,但曆史上諸多古刹名寺因戰火、天災、人禍而灰飛煙滅,寺廟建築中的佛教藝術也隨之消失殆盡。唯開鑿於山崖的佛教石窟寺雖曆經滄桑,仍大多得以保存。敦煌曾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通樞紐,商業貿易的集散之地,是世界上四大文化、六大宗教、十餘個民族文化的融匯之處,在敦煌適宜的土壤上,輝煌的敦煌莫高窟及其佛教藝術應運而生。敦煌莫高窟迄今保存瞭735個洞窟、45000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5座唐宋窟簷。敦煌莫高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是世界上曆史延續最悠久、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存,代錶瞭公元3至14世紀中國佛教美術藝術的高度成就。
然而,敦煌莫高窟這處韆年佛教聖地,由於曆史原因,公元16世紀以後,竟成為被曆史遺忘的角落,它的豐富內涵和珍貴價值長期鮮為人知。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發現的藏經洞,齣土瞭公元4至10世紀的文書、刺綉、絹畫、紙畫等文物5萬餘件。其中文書,大部分是漢文寫本,少量為刻印本。漢文寫本中佛教經典占90%以上,還有傳統的經史子集和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官私文書”等。除漢文外,還有古藏文、範文、迴鶻文、粟特文、於闐文、龜茲文等多種少數民族文字。
藏經洞及其文物的發現,引起瞭學界的震驚,中外學者以藏經洞文獻研究為發端,開始關注敦煌莫高窟,從而引發瞭對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地區石窟佛教藝術研究的熱潮。在這個敦煌研究的熱潮中,1944年,一個保管和研究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韆佛洞、安西榆林窟、東韆佛洞、肅北五個廟石窟)的機構——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在大漠戈壁的敦煌莫高窟中誕生瞭。
六十多年來,一批又一批有誌青年離開瞭繁華的都市,來到瞭西部邊陲的敦煌莫高窟安傢創業。他們住土房、喝鹹水、點油燈,嚴寒酷暑,大漠風沙,孤獨寂寞,磨滅不瞭他們心中神聖的追求,為瞭保護敦煌石窟,為瞭研究和解讀敦煌石窟藝術,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默默地奉獻著青春、智慧、傢庭,乃至人生。
經過幾代敦煌學者對敦煌石窟長期深入細緻的調查、整理、考證、研究,敦煌石窟壁畫的尊像畫(指大徹大悟、大智大勇的佛、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菩薩,虔誠修行、以求自我解脫的弟子、威武勇猛、守護佛法的天王、力士,輕歌曼舞的伎樂飛天等等佛教眾神),釋迦牟尼故事畫(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生前救度眾生的種種善行故事,今生誕生宮廷、犬馬聲色的太子生活、齣傢修行、降魔成道、教化眾生的傳奇故事)、經變畫(指隋唐時期中國藝術傢根據大乘佛教經典創作繪製的大幅壁畫)、佛教東傳故事畫(指宣揚佛教東傳、佛法威力、佛跡靈驗等等神奇故事)、神怪畫(指佛教接納的中原漢地流行的傳統神話和神怪形象)、供養人畫像(指為祈福禳災而齣資開窟造像的功德主及其眷屬的禮佛畫像)、圖案紋樣(指裝飾各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的圖案紋樣)等七類專題性如同天書般的內容逐漸得以認識、揭示和解讀。
通過研究,學者們不僅解讀瞭作為敦煌石窟主體的佛教的題材內容、思想、教義及其演變發展,而且還揭示齣壁畫錶現的人間所沒有的佛教眾神和他們所居住的佛國世界,其素材無不取自於現實人間世界。揭開佛教教義的神秘麵紗後,可以看到,敦煌壁畫中名目繁多的佛國世界是現實世界的反射。展示在人們眼前的不隻是虛幻的佛國世界,而且是 一韆年敦煌和河西的形象曆史,是一韆年豐富多彩的古代社會生活,是一韆年內涵博大的文化,是一韆年壁畫和彩塑藝術的發展史。因此,敦煌石窟被譽為“佛教藝術寶庫”和“中世紀的百科全書”。今天,當曆史圖像資料已經成為鳳毛麟角的時候,通過博大精深的敦煌壁畫認識中國古代曆史和社會,顯得尤為重要。
此次齣版的“解讀敦煌”係列叢書,是由敦煌研究院的資深專傢和攝影師共同完成的一套內容詳備、體例新穎、麵嚮廣大讀者的通俗讀物。本係列叢書具有三大優勢:
一、全麵涵括瞭敦煌石窟的建築、壁畫、彩塑以及齣土文書的內容,體係浩大、內涵豐富;
二、由敦煌研究院資深專傢組成的作者隊伍,將他們數十年的研究成果,以佛教、藝術、社會三大類多專題的形式,深入淺齣地嚮讀者解析敦煌石窟的奧秘;
三、由敦煌研究院資深攝影師拍攝的兩韆副精美照片,嚮讀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多姿多彩的敦煌石窟藝術。
本叢書將嚮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在曆史上創造的傑齣藝術成就和東方古代文化的輝煌,嚮全世界講述曆史留在敦煌的繁華和一個個悠遠的故事。
最好,我們通過齣版“解讀敦煌”係列叢書,以紀念藏經洞發現110周年,敦煌研究院建院66周年,敦煌莫高窟被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24周年。
樊錦詩
2010年6月20日

前言/序言

前言 全麵係統詮釋禪宗經典的敦煌壁畫
禪宗是以靜修為旨歸的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主張修習禪定,故名。從初祖菩提達摩弘揚禪法,到唐代自成一宗,韆餘年傳承不絕,成為在中國流傳時間最長的佛教宗派,禪修思想更予國民莫大影響。楞伽經、金剛經、思益經和密嚴經等禪宗經典,大多主張世本虛無,強調靜修求解脫,它們不僅在禪宗的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而且對敦煌佛教發展影響深遠。
敦煌是河西走廊西端的門戶,居中亞地區的最東麵。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敦煌自公元前126年建郡起,一直是歐亞多元文明與多重交通網絡的交匯點。公元前2世紀,佛教從其發源地印度嚮外傳播,通過絲綢之路東傳,在中亞信徒甚多。約公元1世紀,絲綢之路上的商人最早將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來自印度或西域的僧侶也紛紛到中國傳教。當時佛教主要是沿著絲綢之路先進入河西,再傳入長安,以後又傳播到江南,因此河西成為首要的中轉站,並與長安和江南廬山並列為中國的佛教傳播中心。印度佛教在東傳過程中,與中國傳統文化不斷融閤,形成瞭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體係。漢化後的佛教嚮西傳播,也深深影響瞭敦煌。
大約在吐蕃占領敦煌之前,著名禪師摩訶衍來到敦煌弘法,禪宗思想開始影響敦煌。在摩訶衍的影響下,敦煌齣現瞭一批禪師,如洪L1、法榮等,弘揚禪宗。由於這些禪師在敦煌廣泛宣教,楞伽經、金剛經、思益經、密嚴經等禪宗經典在敦煌得到推廣。從唐朝中後期開始,敦煌的善男信女以上述諸經為題材,創作齣大量禪宗壁畫,流傳至今,敦煌石窟成為中國現存禪宗壁畫品類最齊備的地方。
據統計,敦煌現存楞伽經變11鋪,最早的齣現於中唐;金剛經變18鋪,都是唐代的繪畫作品,其中有13鋪繪於吐蕃占領時期(公元781~848年);思益梵天所問經變現存15鋪;密嚴經變在敦煌現存數量不多,總共4鋪。
除收錄上述禪宗壁畫外,本捲還將屬於唯識宗一係的天請問經變附帶收入。曆史上禪宗與唯識宗雖是兩大不同佛教派彆,但在敦煌它們卻結閤得甚為緊密,唯識宗尤其重視天請問經,許多著名禪師既深修禪法,又洞達“唯識”。敦煌壁畫中30餘鋪據天請問經所繪的天請問經變,與禪宗壁畫亦有不少共通之處,故而收入本捲,以饗讀者。
值得重視的是,這五大經變均是描繪釋迦牟尼佛在嚮眾菩薩、天神等宣講佛法,大都為宏幅巨製、場麵恢弘。不僅人物眾多,關係復雜,而且經義深奧、富於哲理。這些經變題材既不見於古代印度和中亞地區的石窟,中國新疆等地的石窟或佛寺中也沒有齣現,更不見於中國古代畫史的記載,因此它們應該是古代敦煌畫師以義理深奧的諸經為依據,獨創的經變壁畫傑作,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彌足珍貴。為瞭闡述和詮釋經文,在這些經變中還穿插著大量引人入勝的警喻故事畫,從多角度真實反映瞭中世紀中國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況,成為記錄世俗民風的代錶作。
0-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盛唐
敦煌藏經洞齣土
現藏中國國傢圖書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印度大乘佛教經典。此經信眾甚廣,敦煌文獻中有此經寫本約兩韆件。此為唐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寫,39行,尾有題記:“景龍二年九月廿日昭武校尉前行蘭州金城鎮副使陰嗣瑗受持讀誦”。陰嗣瑗是武周時行金城鎮副,景龍二年任昭武校尉,後官至正議大夫檢校豆盧軍事,並長行坊、轉運、支度等使。有唐一代,陰傢乃敦煌望族。藏經洞齣土之《敦煌名族誌》上就有陰嗣瑗其人事跡。
0-2 楞伽經變
此為歸義軍首任節度使張議潮功德窟,建於鹹通二至六年(公元861~865年)。窟頂四坡、主室四壁及前室畫十七鋪經變,楞伽經變繪於窟頂東坡,此外還有思益經變、金剛經變、天請問經變,均屬禪宗經變。
晚唐 莫高窟156窟 窟頂東坡
0-3 淨衣喻
圖上部為晾衣圖,比喻眾生之心自性清淨。下部三人,一人手舞足蹈,一人似持鑼伴奏,一人欣賞。這是錶現另外一層喻意:“無智者推求,箜篌鑼鼓等,而覓妙音聲,蘊中我亦爾。”
五代 莫高窟61窟 南壁
0-4 忉利天宮
在天請問經變中絕大部分的大型說法相的上部,均由方形庭院錶示佛在室筏羅國給孤獨園講經的場所。這實際上是唐代的一個四閤大院。在正方形院內,建“品”字形平麵布局三座樓閣。四周建廊廡通連,並於中間各開一大門,通嚮院內。廊廡外四周綠樹環繞。
中唐 莫高窟237窟 北壁
0-5 天龍八部
天請問經變中的天龍八部造型頗為誇張。
中唐 莫高窟237窟 北壁

《韆古禪音:敦煌的智慧迴響》 在浩瀚的絲綢之路上,敦煌,這座連接東西方文明的璀璨明珠,不僅以其壯麗的壁畫和宏偉的石窟聞名於世,更承載著一段輝煌的精神史詩。這裏,佛教的東傳與本土文化的交融碰撞,孕育齣瞭一係列深邃而動人的禪宗故事,它們如同古老的鍾聲,穿越韆年,至今仍在迴蕩,啓迪著後世的眾生。 《韆古禪音:敦煌的智慧迴響》並非一本枯燥的說教之書,也不是對經文的逐字解讀。它是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邀請讀者走進敦煌,親曆那些蘊含著無盡禪機與生活智慧的故事。本書精選瞭數位在敦煌文獻中留下印記的禪宗高僧大德,他們或是在簡陋的寺院中參禪悟道,或是在崎嶇的山路上弘法布施,或是在與俗世的辯駁中展現般若智慧,或是在麵對苦難時安忍不動。這些故事,有的幽默風趣,令人忍俊不禁;有的簡潔明瞭,卻字字珠璣;有的蕩氣迴腸,催人淚下。它們以最樸素、最貼近人心的語言,講述瞭禪宗“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核心精神。 在這裏,你將看到那位“隻爭朝夕”的禪師,如何在紛繁世事中捕捉當下,體悟生命的真諦;你將聽到那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禪者,如何在微小事物中洞察宇宙的宏大;你也將跟隨那些在漫長歲月裏,默默奉獻,將佛法深耕於這片土地的行者,感受他們堅定的信仰與慈悲的胸懷。本書力求還原故事發生的曆史場景與文化背景,通過對人物的生動刻畫,對對話的細緻描摹,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韆年前的敦煌,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心靈的交流。 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禪宗的知識普及,更是一次關於自我覺察的邀請。它所呈現的,並非遙不可及的修行法門,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那些關於“無我”、“空性”、“緣起”的道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和生動的情節,變得觸手可及。你可以從中看到,如何在失意時保持平和,如何在順境時不驕不躁,如何在人際關係中展現慈悲與智慧,如何在麵對誘惑時堅定自我。 《韆古禪音:敦煌的智慧迴響》以平實的語言,流暢的敘事,帶領讀者在字裏行間,感受敦煌的古韻,聆聽禪宗的智慧。它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古老而充滿智慧的東方文明;它是一麵鏡,讓我們得以反觀內心,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自在。無論你是否瞭解禪宗,無論你是否對佛教有深入的研究,本書都將以其獨特的魅力,為你打開一扇通往內心平靜與智慧的大門。 翻開本書,讓韆年的禪音在心間流淌,讓敦煌的智慧在生活中綻放。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是一場滌蕩心靈的旅程,一段與古老智慧對話的奇遇。

用戶評價

評分

拿到《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這本書,我的心情是既興奮又充滿期待。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厚重的曆史感和藝術的神秘感,它不僅僅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更是佛教藝術的璀璨寶庫,孕育瞭無數令人驚嘆的壁畫和塑像。而“禪宗經典故事”,則是我一直以來非常感興趣的領域,禪宗以其獨特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修行方式,以及那些充滿智慧與哲思的公案,深深地吸引著我。總覺得,在那些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隱藏著對人生、對宇宙的深刻洞見。這本書將這兩者結閤,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探索之門。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從敦煌豐富的藝術遺産和曆史文獻中,挖掘齣那些與禪宗緊密相關的經典故事,又將如何解讀那些壁畫中蘊含的禪宗意涵。是否會結閤壁畫的圖像進行講解?又或者,是通過對故事的闡釋,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平裝版的設置,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加親切,它不像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更像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與古人進行心靈對話的夥伴。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禪宗高僧的故事,能夠領悟到那些直擊人心的智慧,更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沉澱與心靈的升華。

評分

當我看到《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這本書的封麵時,一種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便油然而生。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古老而神秘的光環,它不僅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更是佛教文化傳播的重要中心,留下瞭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瑰寶。而“禪宗經典故事”,則是我一直以來都深深嚮往的智慧寶藏,那些關於頓悟、關於心性、關於生活哲學的公案,總能在不經意間給予我深刻的啓迪。這本書將這兩個對我而言都極具吸引力的元素巧妙地結閤在一起,讓我感到無比興奮。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從敦煌那浩如煙海的壁畫和文獻中,挖掘齣那些最能代錶禪宗精神的經典故事?他們會如何解讀那些壁畫中充滿象徵意義的圖像,去揭示其背後隱藏的禪宗哲理?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故事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深入的解讀和分析,帶領我走進那個古老的時代,去感受當時人們的精神世界,去理解禪宗思想是如何在敦煌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傳承發展的。平裝版的選擇,也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加親切,它不像一本厚重的學術專著,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用溫和而又不失力量的方式,與我分享那些跨越韆年的智慧。

評分

拿到《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的瞬間,我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神秘的光環,它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是無數文明碰撞融閤的見證,更是佛教藝術的寶庫。而“禪宗經典故事”,更是讓我聯想到那些充滿智慧與哲思的公案,那些關於開悟、關於超越、關於平常心的種種傳說。我一直覺得,禪宗的智慧,雖然看似高深莫測,但其核心卻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教導我們如何在這個喧囂的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寜靜,如何去體悟生命的真諦。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一座橋梁,連接瞭我對敦煌深厚曆史文化的興趣,以及對禪宗智慧的渴望。我非常期待作者如何將敦煌那瑰麗多彩的壁畫,那些殘缺卻依舊震撼人心的塑像,與禪宗那些精煉而富有啓迪的故事巧妙地結閤起來。是不是會在講述故事的同時,配以相關的壁畫圖像?又或者,是從壁畫的細節中,解讀齣隱藏的禪宗故事?平裝版的定位,也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加親民,它不像一本厚重的學術專著,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長者,用溫和而又不失力量的方式,與我分享那些跨越韆年的智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這本書中,我將遇到哪些令人難忘的禪宗人物?又將領略到哪些直擊心靈的故事?

評分

我懷著滿腔的期待,翻開瞭《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敦煌,對於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個承載著韆年佛教文化、絲綢之路繁華以及無數藝術奇跡的符號。而“禪宗經典故事”,則是我一直以來都想深入瞭解的領域,那些關於開悟、關於智慧、關於生活哲學的公案,總能在我睏惑時給予我啓示。將這兩者結閤,這本書從書名上就足夠吸引我瞭。我一直很好奇,在那些敦煌宏偉的壁畫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些充滿故事性的場景,究竟隱藏著多少與禪宗有關的秘密?作者會如何從這些藝術珍品中,挖掘齣鮮為人知的禪宗故事?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將那些深奧的禪宗義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融入到這些故事之中,讓讀者能夠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平裝版的選擇,也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具親和力,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文獻,而更像是一位溫厚的師長,帶著我一同走進敦煌,去感受那份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智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對敦煌文化有更深的認識,更能讓我領略到禪宗思想的博大精深,並在閱讀中獲得心靈的洗滌與成長。

評分

拿到這本《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之後,我立刻被它樸實而又充滿意境的封麵設計所吸引。封麵上那淡淡的敦煌色彩,仿佛勾勒齣瞭沙漠的遼闊與曆史的厚重,而“禪宗經典故事”幾個字,則在其中透齣一種寜靜而又深邃的氣息。我一直對敦煌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些散落在戈壁上的石窟,不僅是藝術的寶庫,更是曆史的見證。而禪宗,作為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以其獨特的頓悟、心性修養為核心,對我來說,總是帶有一種神秘的吸引力。總覺得,在那些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隱藏著對人生無盡的哲思。我好奇作者將如何把敦煌的藝術元素與禪宗的故事相結閤,是用一種學術的方式,還是更貼近大眾的解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敦煌,去觸摸那些曆經滄桑的壁畫,去聆聽那些古老的故事,去感受禪宗文化的獨特魅力。平裝版的設置,也讓我覺得這本書更接地氣,不會顯得過於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位老友,可以隨時翻開,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寜靜。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將那些抽象的禪宗道理,那些久遠的故事,變得鮮活起來,讓我能夠從中獲得一些啓迪,一些對生活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

當我看到《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這本書時,我的心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探求欲望。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藝術的神秘感,它是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更是佛教文化傳播的重要中心,孕育瞭無數令人驚嘆的藝術傑作。而“禪宗經典故事”,則讓我聯想到那些充滿智慧的公案,那些關於頓悟、關於心性的故事,它們以一種簡潔而又深刻的方式,揭示著人生的真諦。我一直對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彆傳”的理念深感好奇,總覺得其中蘊藏著一種超越語言的智慧,一種能夠直抵人心的力量。這本書的結閤,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述曆史文化的書,更可能是一本能夠觸及靈魂的書。我期待作者能夠從敦煌浩如煙海的壁畫和文獻中,挖掘齣那些最能代錶禪宗精神的經典故事,並以一種生動有趣、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故事,更能帶領我走進那些故事發生的時代,去感受當時人們的精神世界,去理解禪宗思想是如何在敦煌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傳承發展的。平裝版的選擇,也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加 accessible,它適閤任何人,無論是否有深厚的佛學背景,都可以從中獲得啓迪。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帶我領略怎樣的敦煌風情,又會揭示哪些發人深省的禪宗智慧。

評分

剛剛拿到這本《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還沒來得及細細翻閱,隻是憑著封麵上的“敦煌”和“禪宗”幾個字,就足以讓我心潮澎湃。敦煌,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絲路明珠,承載著韆年曆史的滄桑與輝煌。而禪宗,又是佛教中最為博大精深、又最具生活智慧的流派。將這兩者結閤,本身就充滿瞭引人入勝的可能性。我一直對敦煌壁畫中那些生動的人物形象和佛教故事充滿瞭好奇,常常在想,在這些色彩斑斕的畫麵背後,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智慧與哲思?而禪宗故事,更是以其獨特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點,常常在看似平常的對話和行為中,揭示齣宇宙人生的真諦。這本書的標題,就像一把鑰匙,似乎預示著它將帶領我穿越時空的隧道,去探尋敦煌石窟中那些被時光塵封的禪宗瑰寶,去體味那些古老故事中所蘊含的、穿越韆年的心靈啓迪。我期待著,這本書能用一種我能理解、能感悟的方式,將那些深奧的禪宗義理,那些凝固在壁畫上的傳奇故事,一一展現在我眼前。平裝版的選擇,也讓我覺得它更加貼近生活,仿佛一本可以隨時放在手邊,在忙碌之餘,靜靜品讀,讓心靈得到片刻的安寜與升華的夥伴。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如此厚重的文化符號進行解讀與呈現的,又將以怎樣的方式,讓這些古老的智慧,在現代人的心中重新煥發生機。

評分

收到《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厚重與藝術的魅力,它是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更是佛教藝術的寶庫。而“禪宗經典故事”,更是我一直以來都深深著迷的領域,禪宗以其獨特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理念,以及那些富有禪意的公案,在我的心中留下瞭深刻的印記。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把鑰匙,它承諾將帶領我走進敦煌,去探索隱藏在那古老壁畫和捲軸中的禪宗智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將如何從海量的敦煌資料中,選取那些最能體現禪宗精髓的經典故事?他們會以何種角度去解讀這些故事?是否會結閤敦煌壁畫的藝術風格和內容,去展現禪宗故事的獨特魅力?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故事的敘述,更能夠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讓我能夠真正理解禪宗思想的內涵,並將其與敦煌的曆史文化背景相結閤。平裝版的設置,也讓我覺得這本書更加貼近生活,它不像一本束之高閣的古籍,而是可以隨時翻閱,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片刻的寜靜與智慧。

評分

剛收到《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僅憑著這書名,就足以讓我對它充滿期待。敦煌,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名字,它不僅僅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驛站,更是一個佛教文化傳播的重要樞紐,留下瞭無數珍貴的藝術瑰寶。而禪宗,作為中國佛教中最具代錶性、也最具生命力的宗派,其“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獨特修行方式,一直讓我著迷。我常常在想,在那些敦煌古老的壁畫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些充滿意境的場景,是否也隱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禪宗故事?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那個古老世界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敦煌的藝術之美,更讓我有機會去理解禪宗那深邃的智慧。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將敦煌的藝術元素與禪宗的經典故事巧妙地融閤在一起,是會從壁畫的細節中挖掘故事,還是會用敦煌的曆史背景來闡釋禪宗的道理?平裝版的設置,讓我覺得它更加貼近讀者,不用拘泥於繁瑣的學術考證,而能以一種輕鬆愉悅的方式,去感受禪宗的魅力。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讀到那些關於高僧大德的傳奇故事,能夠領悟到那些直擊人心的禪宗哲理,更能感受到一種超越時空的寜靜與智慧。

評分

當《解讀敦煌·禪宗經典故事(平裝版)》齣現在我手中時,一種莫名的期待感瞬間充滿瞭我的內心。敦煌,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瞭太多關於絲綢之路、關於佛教東傳、關於多元文化交融的輝煌過往。而“禪宗經典故事”,則讓我聯想到那些富有禪意的公案,那些直指人心的頓悟時刻。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智慧有著深深的嚮往,而禪宗恰恰是這種智慧的集大成者。我特彆好奇,作者將如何從浩如煙海的敦煌文獻和藝術作品中,挖掘齣那些真正具有代錶性的禪宗故事?他們會側重於哪些高僧大德的傳奇事跡?又會如何解讀那些壁畫中看似尋常的場景,去揭示其背後深刻的禪宗含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故事的堆砌,更能提供一些深入的解讀和分析,讓我能夠真正理解禪宗思想的精髓,並將其與敦煌的曆史文化背景相結閤。平裝版的選擇,讓我覺得它更適閤作為一本日常閱讀的讀物,可以隨身攜帶,在通勤路上,在午後茶歇,都能翻開它,與古老的智慧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像一盞明燈,照亮我理解禪宗和敦煌文化的心靈之路。

評分

價格優惠,還行,書還是不錯的。。。。哈哈哈哈好喜歡哈哈哈

評分

既可以全麵瞭解敦煌的曆史與現在,又普及瞭佛教的知識。

評分

價格優惠,還行,書還是不錯的。。。。哈哈哈哈好喜歡哈哈哈

評分

比書店便宜,還不錯咯

評分

比書店便宜,還不錯咯

評分

既可以全麵瞭解敦煌的曆史與現在,又普及瞭佛教的知識。

評分

比書店便宜,還不錯咯

評分

價格優惠,還行,書還是不錯的。。。。哈哈哈哈好喜歡哈哈哈

評分

既可以全麵瞭解敦煌的曆史與現在,又普及瞭佛教的知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