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神秘主義概論 [一本在國內猶太教研究領域具有不可取代地位的專著]

猶太神秘主義概論 [一本在國內猶太教研究領域具有不可取代地位的專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精忠 著
圖書標籤:
  • 猶太教
  • 神秘主義
  • 卡巴拉
  • 猶太哲學
  • 宗教研究
  • 文化研究
  • 曆史
  • 思想史
  • 學術著作
  • 猶太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16169179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0110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一本在國內猶太教研究領域具有不可取代地位的專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一本在國內猶太教研究領域具有不可取代地位的專著;

  一部研究猶太教信仰建構宗教學與神秘主義史學的力作;

  一種闡釋猶太民族以神秘體驗的內在信念正視現實的精神。

內容簡介

  《猶太神秘主義概論》一書以時間和專題為綫索,從曆史學、文獻學、宗教學和宗教哲學等多重維度來考察猶太教神秘主義。在方法論的選取上,該書開宗明義,直陳神秘主義研究的方法並一以貫之,認為神秘主義研究首先在於個體靈性意義上的信仰。惟其如此,研究者方能對神秘主義的理論和學說有所“領悟”。該書既有對猶太教信仰建構的宗教學研究,又有對猶太神秘主義史的曆史學研究,並涉及猶太神秘主義神智學的宗教哲學研究。在內容上,主要從如下四個主題進行論述:(1)猶太神秘主義對猶太教信仰建構的突齣作用;(2)猶太神秘主義與正統猶太教的動態關係;(3)流散生活對猶太神秘主義的影響;(4)猶太神秘主義與猶太人曆史實踐的關係。與此同時,書中旁注對於全書內容的精確概述,特彆是附錄中關於猶太神秘主義基礎及研究資料的收錄和介紹等,也為不熟悉這方麵內容的讀者以及更進一步的學術研究,提供瞭及時且不可或缺的寶貴材料。

作者簡介

  劉精忠,1969年生,江蘇南京人,西北大學曆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學博士後,中國宗教學會理事,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現任教南昌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猶太教、伊斯蘭教及宗教神秘主義等,主要著作(含閤著)有:《宗教與猶太復國主義》(2010年)、《猶太教概論》(2012)、《猶太研究在中國——三十年迴顧:1978—2008》(2008年)、《猶太教小辭典》(2004年)、《世界猶太人曆史:從<創世記>到二十一世紀》(譯著,2007年)、《亞洲極端勢力》(2007年)等。

目錄

什麼是神秘主義?.................................................. 1

第一章 喀巴拉的神秘主義

第一節 猶太神秘主義的起源及特徵............................................................16

第二節 喀巴拉與猶太哲學............................................................................ 27

第三節 如何理解喀巴拉神秘主義?............................................................36

第二章 早期猶太神秘主義

第一節 默卡巴神秘主義的起源和研究......................................................... 47

第二節 默卡巴神秘主義的曆史背景.......................................................... ..56

第三節 默卡巴神秘主義體驗........................................................................ 63

第三章 中世紀“虔誠者”運動

第一節 曆史及思想背景................................................................................ 75

第二節 “虔誠者”的宗教道德思想............................................................81

第三節 “虔誠者”運動的神學思想............................................................88

第四章 西班牙喀巴拉神秘主義(上)

第一節 西班牙喀巴拉的曆史起源................................................................98

第二節 阿布拉菲亞的“先知喀巴拉”....................................................... 104

第五章 西班牙喀巴拉神秘主義(下)

第一節 《佐哈爾》背景及特徵.................................................................. 112

第二節 《佐哈爾》的上帝觀...................................................................... 118

第三節 《佐哈爾》的宗教道德說..............................................................126

第四節 《佐哈爾》的曆史評價.................................................................. 135

第六章 巴勒斯坦喀巴拉神秘主義

第一節 薩菲德喀巴拉的起源...................................................................... 140

第二節 盧裏亞喀巴拉學說.......................................................................... 143

第三節 喀巴拉與猶太彌賽亞主義..............................................................151

第四節 盧裏亞喀巴拉的曆史評價..............................................................158

第七章 薩巴泰宗教運動

第一節 薩巴泰運動的曆史背景.................................................................. 164

第二節 “彌賽亞”背教之殤...................................................................... 169

第三節 薩巴泰運動的遺産.......................................................................... 175

第八章 近現代哈西德運動

第一節 哈西德運動曆史.............................................................................. 182

第二節 哈西德運動與猶太彌賽亞主義....................................................... 192

第三節 哈西德運動的曆史定位.................................................................. 199

第九章 現當代哈巴德運動

第一節 哈巴德運動曆史與學說.................................................................. 207

第二節 哈巴德彌賽亞運動.......................................................................... 215

結 語.......................................................................................................224

附錄一. 喀巴拉詞匯....................................................................................235

附錄二. 《希伯來聖經》與英文版《舊約》各章名稱對照......................252

附錄三. 早期猶太神秘主義研究參考文獻.................................................. 253

附錄四. 《創造之書》................................................................................. 262

附錄五. 喀巴拉生命樹圖示......................................................................... 286

附錄六. 《以諾一書》................................................................................287

附錄七. 《以諾二書》................................................................................359

附錄八. 《以諾三書》................................................................................397

附錄九. 《佐哈爾》內容目錄..................................................................... 444

參考文獻.......................................................................................................452

後記................................................................................................................ 459


前言/序言

  【序】

  神秘主義是世界各種宗教之中存在的普遍現象。這種從人類文明發端就與宗教相伴而生的文化現象,值得我們去認真認識並作齣學術解釋。但是,神秘主義的研究由於存在較大的難度,在學術界較少有人涉及並存在爭論。在國內,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極少,專門的宗教學著作中也是空白,甚至對於神秘主義這一術語存在質疑和否定。在國外,神秘主義作為一個不能令人滿意但又不可或缺的術語,其定義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而有所變化。

  對於神秘主義的特徵和評價,國際學術界一直存在分歧。關於神秘主義的核心——神秘體驗,20世紀初宗教心理學傢威廉—詹姆士,在大量個案調查的基礎上寫成的《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1902)中認為,神秘體驗對個人而言,具有一種超驗意義的真實性,但這種真實性與體驗者的意識狀態有關。他還為神秘體驗歸納瞭四個特徵 :超言說性、知悟性、暫現性和被動性。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他的影響引發瞭關於神秘體驗的多樣性和一緻性的學術爭論。然而,由於各種宗教的神秘主義文獻的不斷整理刊印,以及廣泛學術領域中大量成果的發錶,使人們對於神秘主義的內容及其闡釋形式之間區彆的復雜性,有瞭更加精緻深入的瞭解,從而使得早期的爭論顯得膚淺和單薄瞭。不過,在整個八九十年代,新的爭論持續不斷。關於

  神秘體驗的主要問題最終歸結為,它是對超在神靈或實在的精神體驗,還是個人自我意識內在産生的一種錶現形式。盡管爭論依然存在,但人們還是不能否認世界宗教史上的神秘主義傳統,以及著名神秘主義者的修持實踐和理論闡釋的偉大價值。

  因此,神秘主義和宗教一樣,是一個疑問頗多但又不可或缺的術語。在當代宗教研究的術語中,它仍然得到確認,並繼續在更加廣泛或理論的層次上,在相關的學術討論和研究中占有顯著的地位。所以,在現有的一些定義的基礎上,以寬泛的方式做齣某種定義是必需的。例如將神秘主義認定為一種通過個人體驗獲得的,對於神聖者或最終實在的瞬間、直接、直覺的認知。再在這種閤一的體驗中,個人的感官知覺消失而進入某種無法言喻的超時空境界,與之相伴隨的生活特徵則是內在或外在方麵提升的活力、寜靜和喜樂。我們還可以寬泛的認為,作為在異象幻視、冥思和意識的統一狀態中所體驗到的,或作為在學說和實踐中錶述的宇宙和人類之間存在一種一元的和富於情感聯係的種種觀點,或對於神聖者和終極實在的資源和基礎的直覺認識,以及與之交流溝通得到確認的傳統,都可以歸之於神秘主義。

  不過,隨著宗教史領域的擴大和對神秘主義研究的深入,國際學術界大緻達成一種共識,提齣四個必須堅持的標準。第一,必須避免在任何宗教的曆史傳統之外,將神秘主義具體演繹為統一的體係和傳統。第二,必須避免將任何一種傳統的神秘主義形式和原理,作為評價神秘主義的普遍適用的標準。第三,必須考慮到神秘主義所涵蓋的世界規模的多樣性。第四,必須考慮到神秘主義所具有的四個維度 :體驗的、理論的、實踐的和社會的。這就是說,神秘體驗的種種歧義,都與一些不同學科和方法緊密相關。反之,又被錶述在學說和哲學、象徵和思考中的大量觀念所豐富。在特殊的曆史傳統和社團中,所有這些都會有社會的體現。

  神秘體驗是神秘主義的核心。一般而言,神秘體驗同宗教體驗相似,同為意指由宗教概念建構的意識形式。其中自然會包含心靈和情感的解釋性活動。但是,這種神秘體驗必定是屬人的、文化的,都會用傳統的宗教觀念和當地語言建構錶述,由此産生的神秘主義的差異,大多是文化傳統的差異。

  神秘主義的理論方麵,說明神秘主義並非單純的修行實踐。由神秘體驗的記述和闡釋,以及隨之形成的思辨體係,或稱神秘神學,或稱神智學,形成神秘主義的大量文獻,構成神秘主義思辨的宏大體係。盡管神秘體驗經常說成是“不可言說的”,但曆史還是遺存下來大量的神秘主義文獻。其中關於神秘體驗的解說,大多為神秘主義者的門生或後人所報道。而且,“報道宗教經驗的人,總的說來在精神上比其他人更加協調,更加快樂,以及對社會更有責任心”。神秘主義的建構人,例如艾剋哈特大師,有人指責“他不描述他的經驗,不告白他的信仰,或者提齣教義,而且他不教導一種靈性戒律”,為瞭試圖說齣它不能說的內容,而不得不玩弄語言遊戲。但這種說法並沒有影響對神秘主義文獻研究的重視。現在,神秘主義文獻不再被僅僅看作記述觀念的載體,而且是神秘體驗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神秘主義傳統的生活中,自有其開始、消化、注釋等不同階段,以及學說與實踐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在通常理解的記述性外,還有工具性和參與性的功能。

  神秘主義的實踐方麵,應包含關於身體和思想訓練的所有行為,或者是神秘主義者作為生活方式的實踐因素,或者是實現神秘體驗的更為直接的部分前提。通常說來,這種實踐有長期的禮拜和祈禱,懺悔和反省,隱身獨處和流浪乞討,詠唱聖歌和誦念贊詞,變換身體的姿勢和呼吸吐納的技巧,飲食禁忌和齋戒絕食,集體舞蹈和運動訓練,以及使用陶醉品,等等。與進入神秘狀態的聯係更為隱秘的是集中意念的活動,在某些宗教神秘主義的傳統中,還對冥思和靜觀作齣區分。實際上,神秘主義實踐的多樣性,與神秘體驗和學說的多樣性相比,往往更少受到學術界的注意。但是,這種多樣性對於神秘主義的比較研究更為重要。至少比抽象的存在論或現象學的比較研究,提齣瞭一個更閤適的切入點。

  神秘主義的社會影響,在宗教史上是個不容否認的事實。黑格爾認為神秘主義是一種精神解放,神秘主義“人為人的精神直接知道上帝這個觀點的偉大之處,即在於承認人的精神的自由,在人的精神的自由中包含著(直接)認識上帝的源泉 ;在這個自由原則裏,一切外在的、一切權威都被取消瞭”。在曆史上,神秘主義否定中介,挑戰正統體製的宗教權威,常常具有解構性、顛覆性,從而産生強烈的政治性。恩格斯在《德國農民戰爭》中指齣,“反封建的革命反對派活躍於整個中世紀,革命反對派隨時代條件之不同,或者是以神秘主義的形式齣現,或者是以公開的異教的形式齣現,或者是以武裝起義的形式齣現”。不過,我們不能因此認為,神秘主義的社會影響全都是革命的。從整體看,神秘主義者在其傳統學說的發展上,在改革中,在復興和抗議中,都起過顯著的作用,有時也在教派紛爭中,在救世主義和韆禧年運動中有著突齣的地位。

  以上幾點對於猶太教神秘主義研究都是適用的。不過,由於猶太教研究的學術活動開始於啓濛時代,猶太教學者極力試圖證明猶太教是倫理一神教的理性形式,從而將神秘主義推嚮邊緣。即便是格爾紹姆—紹萊姆(Gershom Sholem),雖力圖恢復神秘主義在猶太教曆史上的重要地位,但在《猶太教神秘主義主流》(1955)中他仍宣稱,上帝與人類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是産生神秘閤一訴求的原因,強調“即使在迷狂中,猶太神秘主義者總是意識到造物主與造物之間的區彆,後者加入前者”。然而,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新的學術研究對他的觀點提齣質疑和挑戰,證明在後期的神秘主義文獻中,神秘閤一甚至同一的錶述,非常確定並屢見不鮮。

  猶太教神秘主義的淵源自然會追溯到《希伯來聖經》。由記載眾先知遭遇到的種種異象,或上帝創世的過程等內容引發的冥思,後來形成瞭“宮殿文獻”(hekhalot)和“創世文獻”(ma’aseh bereshit)為代錶的神秘主義流派(2—10世紀)。前者又稱“靈輪文獻”(merkavah),主要專注於先知上升天上所見上帝寶座的異象 ;後者則探究宇宙的結構和創世的秘密。神秘閤一的記述,最初齣現在12世紀中葉的喀巴拉早期文獻中。盡管猶太教神秘主義的形態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神秘主義形態有較大的相似性,但在後來的喀巴拉神秘主義及哈希德派中,猶太教神秘主義獨特的實踐和語言特徵,都有自己的解釋學。

  《申命記》說 :“惟有你們專靠主上帝的人今日全部存活。”(4:4;參閱10:20;13:5)專靠(devekut,又譯依戀)的概念,後來被解釋為“與上帝交流,從而達到與上帝閤一的精神境界”。在喀巴拉學說中,它被視為人類靈魂在精神階梯的攀升上最接近上帝的最高一步。另在《齣埃及記》(28:8)中,錶示上帝居留在以色列人中間,稱“捨金納”(shekhinah)。《塔木德》作為對傳統經典解釋和發展的集大成者,既要論證上帝的超在性,又要肯定上帝的內在性,因而藉用捨金納作為上帝之名。捨金納本意為“居留住所”,錶示上帝的臨在,稱“上帝之榮耀存留大地”,意指上帝的顯現,或顯現時光芒四射。後解釋為上帝臨在於人類生活時的顯現,或錶達上帝的內在性。上述這兩個概念,為猶太教神秘主義的閤一,也包括更為極端的神秘同一,提供瞭《聖經》的依據。喀巴拉和哈西德神秘主義雖然使用神秘同一的語言,但通常堅持這種統一不是整體的,強調自我繼續存在,至少以某種形式存在或返迴。事實上,在猶太教曆史上,即使最極端的神秘同一支持者,也從來沒有與猶太教律法實踐決裂,陷入反律法主義立場。

  喀巴拉神秘主義匯聚中世紀各種神秘主義的實踐和思想流派,逐漸形成宏大的思辨體係。它不僅關心神秘的數字、圖像和字母,還更加關注上帝的性質。其中12世紀和13世紀以盲人以撒(Isaac the Blind,1160—1233)和摩西·德·萊昂(Mosheh De Leon,1240—1305)為代錶的普羅旺斯—西班牙學派所産生的影響最為深遠。在喀巴拉學說經典《光輝之書》(Sefer ha-Zohar)中,作者以神秘主義思辨對上帝創世的奧秘等作瞭係統的闡釋。其中上帝被稱為“無限”(Ein Sof),“因為萬物在他之中,他在萬物之中,所以他既是顯現的又是隱蔽的,顯現是為瞭支撐整體,隱蔽是因為他並不見於任何地方”。造物主的十次流溢和顯現,又稱十個數(sefirot),以此使上帝創世過程和宇宙存在變成可感知和可理解的。最後的一次流溢也稱捨金納,即神聖的存在,以指上帝“內在地”存在於個人、社會和場所之中。尚低於世界的統一體顯現為“無限”與“捨金納”的和諧一緻,因此一開始是完整的,但當邪惡齣現時就會發生混亂,捨金納會失其所在,僅在孤立的個人和場所中存在。因而生存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道德完善和“專靠上帝”而恢復原始的統一。每一個人都必須以這種神聖的統一為目標,但這種統一的目標又是全體以色列人的。當彌賽亞齣現、聖殿重建之時,捨金納就會與無限重新閤一,萬物又恢復原始的和諧。此外,《光輝之書》強調愛是神聖閤一的奧秘,不論是在道德的還是虔信的修持中,“愛都把最高的和最低的階段結閤為一,是一切事物都處在萬物結為一體的階段中”。天上存在一座愛的宮殿,每個可愛的靈魂都可以進入其中接受上帝的親吻。而每位“神秘主義者的巨大努力,是要達到閤一狀態,而不是沉湎、迷失於神性的深淵中。這裏迷失被想象成這一統一過程所固有的一種危險的可能性”。

  在中世紀的猶太人生活中,喀巴拉神秘主義的影響與日俱增。流散各地的猶太人長期處於物質睏苦和肉體摺磨的悲慘境地,使它比拉比猶太教更能給人帶來精神慰藉的力量。然而,盡管它作為猶太教內一支獨特的宗教復興力量而傳播得極其廣泛,但隻是從18世紀開始,通過哈西德運動,猶太民眾纔接受瞭喀巴拉的直接影響。

  18世紀,東歐猶太人中齣現瞭帶有神秘主義狂熱的宗教復興。作為與正統體製相衝突的猶太教神秘主義,集中體現在哈西德運動上。哈西德派的領袖們利用瞭以撒·盧裏亞(Isaac Luria,1534—1572)的新喀巴拉學說,並把它改造成自己的神秘主義實踐。他們將喀巴拉的重心從沉思靜觀轉嚮神秘的心理分析,從關於宇宙創造和修復的理論轉嚮獲取極樂的方法,從少數精英的秘傳圈子轉嚮廣大民眾的宗教生活。哈西德派的創始人貝什特(Besht,Yisra'el ben Eliezer,1700—1760)認為,既然上帝無所不在,那就可以在日常生活的普通事物中找到,無需一味求助於禁欲苦行的修持,因為“世俗事物僅僅是領悟上帝的一種手段,終極目的是消除自我,通過沉思默想而上升,達到存在於上帝之中”。哈西德的祈禱,是以信徒的虔誠專注,采用唱歌、跳舞,甚至跳躍、鏇轉等行動,最終達到如醉如癡的狀態而聞名的。在祈禱中全身心地“專靠”上帝,從而消除自我意識,使靈魂達到神聖境界,由此實現“對罪惡實在性的否定和緻力於建立一種愉快地獻身上帝的內心世界”。實際上,哈西德派在一個特彆持續動蕩不安的悲慘絕望年代裏,培育瞭一種正視猶太人所處現實的樂觀態度。

  至現代,由於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的介紹,世界各國較多地認識瞭哈西德運動,該運動也一直在猶太教內保持著宗教活力。在當代,一些哈西德派積極恢復猶太教的傳統以對抗世俗化,從而成為猶太教復興的一支重要力量,猶太教正統派的中堅。

  以上所屬猶太教神秘主義有將近兩韆年的曆史,浩瀚的文獻典籍和豐富龐雜的內容,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這都是一個難度極大、工作量甚重的研究課題。劉精忠教授選擇這一課題,不僅顯示瞭可貴的學術勇氣,也展示瞭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較高的研究能力。在《猶太神秘主義概論》中,他從曆史的角度入手,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猶太教神秘主義現象,作瞭係統的梳理和精細的分析 ;對每個時期的猶太教神秘主義的觀念、內容和特徵,産生的曆史背景和社會影響,它們在猶太教曆史上的前後傳承和演變,以及與正統體製的拉比猶太教及彌賽亞運動的復雜關係均有清晰的分析,從而說明處於極度悲慘的生存睏境中的猶太民族,如何以神秘體驗的精神信念正視現實,“繼續做一個猶太人”。劉精忠教授強調,神秘主義作為一種相關內在信仰體驗與實踐的纍積傳統,在特定的曆史時空內,其所關注的重點及其具體的外在錶現形式,實際上都深受不同外在曆史性生存環境的影響。這些論述對於深刻認識猶太教和神秘主義,及其在當代猶太教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啓迪意義。

  這部《猶太神秘主義概論》,從作為研究基礎的原始資料《以諾三書》《創造之書》《光輝之書》等的譯介來看,作者盡力吸取國際學術界最新成果,認真研讀相關原始資料所下的功夫,令人贊嘆。由此使這部基礎性的學術著作,在國內猶太教研究領域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據我所知,劉精忠教授在學術上素來有高遠的追求目標,在實踐中也能勤奮治學,知難而上,在紮實打好學術功底的基礎上,不斷開拓進取。在當下的學界中,浮躁膚淺、急功近利幾乎成為風氣時,能按照學術規範,紮紮實實,辛勤耕耘者實屬罕見。因此當該書刊印之際,劉精忠教授囑我寫序,我有感於其立誌之篤,為學之勤,尤喜其書雖非完美,卻有大成,深有所得,故勉力寫上幾句,與作

  者共勉,並希望他有新的更多更好的學術著作問世,以不負時代,不負學術繁榮的期待。

  周燮藩

  乙未年初鞦於京東農光裏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的書,適閤對猶太曆史有一定瞭解的人。

評分

書展看到的,希望能夠作為中國作者紮實搞學術的代錶吧

評分

不錯 書是正版的 自己清楚 快遞小哥很負責不錯 書是正版的 自己清楚 快遞小哥很負責

評分

比較感興趣就買瞭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超十個字超十個字超十個字超十個字超十個字超十個字

評分

好好好

評分

感謝客服積極配閤。

評分

不錯 是正版 書紙質不錯 快遞辛苦 不錯 是正版 書紙質不錯 快遞辛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