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邢烨,许海芸 著
图书标签:
  • 解放战争
  • 长沙会战
  • 军事历史
  • 国民党
  • 共产党
  • 战略战役
  • 湖南
  • 历史
  • 战争
  • 兵棋推演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65103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841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正面战场抗战启示录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2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长沙会战》介绍了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以长沙为中心的激烈的攻防战。古城长沙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第九战区非常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出动了重兵与侵华日军对峙,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利用长沙附近的山水地貌,在前两次会战过程中不断修正作战方案,逐渐形成“天炉战法”,终于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取得了明显的胜利。《长沙会战》适于广大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邢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南京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国民党特务活动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等。
  
  许海芸,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硕士,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史料编辑处主任科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等。

目录

重要人物表

第一章 战争前夜的湖南
抗战抵御
欧战爆发

第二章 焦土长沙
襟要之地
“焦土抗战”下的长沙
薛岳入主湖南

第三章 一战长沙:湘北迷雾
日本的企图
薛岳抗命守长沙
湘北大战
大捷从何而来

第四章 重整和建设
薛岳治湘
日本神秘的“桐工作”

第五章 二战长沙:如此“大捷”
德国入侵苏联
“加号作战”
众人期望的“大捷”背后

第六章 三战长沙:岳麓怒火
阿南的心思
“天炉战法”的最终形成
三战长沙
祝捷

第七章 功过是非历史定
附录
《天炉战》
指挥系统表

精彩书摘

  《长沙会战》:
  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浙江丽水人,字辞修。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黄埔军校成立之后蒋介石的重要心腹。抗战时期曾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主政台湾期间,陈诚在经济、民生等各方面皆有政绩。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四川广安市人,字子惠。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曾任贵州省主席。他一生多具传奇色彩,历经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内战等。
  王陵基(1883年-1967年),四川省乐山人,字方舟。是川军中资格最老的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四川省保安司令。
  王耀武(1883年-1967年),山东泰安人,字佐民。毕业于黄埔军校,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军长、第四方面司令官等职。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被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李玉堂(1899年2月7日-1951年2月5日),山东广饶人,自瑶阶。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与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合称三李一王。长沙会战中,李玉堂率部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李玉堂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日方
  近卫文磨(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日本前首相,他在其任内推行了严密的法西斯主义统治,对外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向国民政府提出苛刻条件,发表臭名昭著的“近卫声明”,同时与德、意签订《三国轴心协定》,扩大对亚洲其他各国的侵略。
  烟俊六(1879年7月26日-1962年5月10日),旧日本帝国最后一个受封元帅的陆军大将。1938年任侵华日军华中日军司令官,指挥攻占武汉的作战。1939年任陆军大臣,1941年任侵华日军总司令,是欠中国人民血债最多的日本大将之一。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日本陆军大将,“九一八”事变后任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参加侵华战争,1944年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1945年9月9日代表侵华日军在南京签署投降书。
  阿南惟几(1887年2月21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陆军大将。作为日军第十一军司令指挥了两次长沙会战。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时因轻敌冒进,两个师团在长沙城下被国军围攻,苦战之后才获逃脱。1945年8月15日,因拒绝投降而自杀。
  ……

前言/序言


《烽火照大江》 简介 故事的起点,是1938年那个令人窒息的夏天。日军铁蹄踏破山海关,长江以南已然沦为焦土。当全国上下,无数仁人志士,在隆隆炮火中挣扎求存,为民族的命运扼腕长叹之时,一股不屈的意志,在洞庭湖畔,在那片被黄土地滋养了千年的土地上,悄然汇聚,蓄势待发。 《烽火照大江》并非一部宏大的战争史诗,它更像是那个风雨飘摇年代里,一曲悲壮的个人史诗。我们聚焦的,不是运筹帷幄的将帅,而是身处时代洪流中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是扎根于星城街巷的普通市民,在炮火纷飞中,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生存的重担;他们或许是奔赴前线的青年学子,怀揣着一腔热血,却在残酷的战场上,体验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他们或许是坚守家园的农夫,在国仇家恨面前,放下锄头,拿起武器,与侵略者殊死搏斗。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沈清河的青年。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曾以为人生当如白纸般平静温和。然而,战争的阴影,如同浓稠的墨汁,在他原本宁静的生活上涂抹开来。从最初的懵懂与逃避,到目睹家园被毁,亲人离散,沈清河被迫成长。他并非天生的英雄,没有超凡的武艺,更没有惊人的智慧,他只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被裹挟前行的凡人。 然而,正是这份“凡人”的视角,让他的故事更显真实与动人。他会因为失去而悲痛,会因为恐惧而颤抖,会因为迷茫而跌倒。但他也拥有普通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坚韧、善良,以及对故土家园最朴素的爱。他与一群同样身处逆境的人们相遇,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经历,却因为共同的敌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故事将我们带入沈清河经历的几个关键时期。 第一幕:星城的黎明与黄昏 故事的开端,设定在1938年初的星城。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在日军的阴影笼罩下,弥漫着一种压抑却又暗流涌动的氛围。沈清河,这位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原本正憧憬着一份安稳的工作,与心爱的姑娘共度余生。然而,战争的阴影,如同潮水般不可阻挡地逼近。 我们细致地描绘了星城街头巷尾的日常生活。那些在炮火声中勉强维持的市井生活,那些人们对未来的不安与憧憬,那些在暗中涌动的救亡思潮,都将通过沈清河的视角,一一呈现。他目睹了商贩们在担惊受怕中依旧挥汗如雨,看到了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着救国之道,听到了收音机里播放的慷慨激昂的广播。 然而,和平终究是短暂的。当第一颗炸弹在城市上空炸响,当熟悉的街景化为焦土,当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凋零,沈清河的世界彻底崩塌。他亲眼目睹了家园被毁,父亲在混乱中失散,母亲的音容笑貌如同昨日重现,却又遥不可及。这一段,我们将着力刻画战争对个体命运的残酷碾压,以及普通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的无助与绝望。 第二幕:湘北的战火与生命的羁绊 为了寻找失散的亲人,也为了逃离这座充满伤痛的城市,沈清河踏上了前往湘北的旅途。他加入了一支由爱国青年组成的临时医疗救护队,虽然他并非专业医护人员,但他的善良与细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让他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在湘北的战火中,沈清河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失去一切的孤儿,有满身伤痕的战士,也有为了信念而奔走呼号的地下工作者。他与一位名叫林晓燕的坚毅女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林晓燕曾是一名进步女青年,经历过多次运动的洗礼,她对民族的苦难有着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光明有着坚定的信念。在沈清河的迷茫与脆弱时,是晓燕的鼓励与指引,让他重新找回了前进的勇气。 我们深入描绘了战场的真实面貌。不是硝烟弥漫的英雄赞歌,而是泥泞中的跋涉,是断肢残骸的触目惊心,是生死边缘的挣扎。沈清河在医疗队的工作中,亲手包扎过战士的伤口,也目睹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他学会了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点燃微光。这段经历,是他从一个对战争充满恐惧的青年,向一个真正理解战争,并决心为之抗争的成年人转变的关键。 第三幕:暗夜的潜行与希望的微光 随着战事的推进,日军的控制区域不断扩大。星城虽一度坚守,但战争的阴影并未消失。沈清河和林晓燕等人,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旁观者。他们深知,只有主动出击,才能为民族争取一线生机。 故事将聚焦于他们在日军占领区进行的一系列秘密活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搜集日军情报,传递我军信息,甚至组织当地民众进行小规模的抵抗。这段描写,充满了紧张与悬念。我们展现了地下工作的艰辛与危险,以及他们在微弱的灯光下,为民族的未来而付出的努力。 在这段经历中,沈清河逐渐展现出他沉稳和智慧的一面。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迷茫的青年,而是能够冷静分析局势,制定行动计划。他与一群地下党员建立了联系,并在他们的指引下,接触到了更广阔的抗战图景。 同时,故事也将触及人性的复杂。在极端环境下,人们的善与恶,忠诚与背叛,都将被放大。沈清河在经历这些后,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 尾声:江畔的曙光 故事的结局,并非一个大团圆式的胜利。战争还在继续,民族的苦难尚未结束。然而,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透过晨雾,洒落在长江之上,我们看到了希望。 沈清河,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已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他眼神中带着坚定,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艰辛,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将带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带着对林晓燕的敬意,带着对民族的责任,继续前行。 《烽火照大江》试图展现的是,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普通人身上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勇气与力量。他们的爱,他们的恨,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坚持,都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着民族走向光明。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温度,理解那些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而奋斗过的普通人的伟大。 这本书,没有硝烟的荣耀,只有历史的沉重;没有刀光剑影的传奇,只有血肉铸就的真实。它是一曲献给那些在烽火中,依然坚守,依然追寻希望的普通中国人的挽歌。它让我们回望那段不应被遗忘的岁月,铭记那些为我们今日的和平与安宁,付出一切的先辈。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长沙会战”纯属偶然,是被它封面那种厚重的历史感所吸引。我平常对军事历史并不是特别的痴迷,但对于民族抗争的宏大叙事却有着天然的敬意。拿到书后,我只是粗略翻阅了一下目录,就已经被其中所包含的章节标题深深吸引,像是“坚守孤城”、“炮火硝烟下的长沙”、“军民一心,共赴国难”等等,这些词语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和故事性。我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许多画面:狭窄的街巷里,民众在炮火声中搬运物资;阵地上,士兵们用血肉筑起长城;指挥部里,将领们在紧张地分析战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比较宏大的视角,同时又兼顾个体情感的方式来讲述这段历史,让我能够从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更体会到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迸发出的强大凝聚力和不屈意志。这本书的出现,也让我对“长沙会战”这一历史事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期待,相信它能填补我在这方面的认知空白。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长沙会战”了解不多,只知道大概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一场比较重要的战役。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就抱着了解一下的心态买了下来。我平时比较喜欢阅读一些有深度、有历史感的作品,尤其是那些能够展现普通人在大时代洪流中的命运变迁的书籍。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些惊喜,比如,它是否会着重描写战争中的一些细节,一些被历史忽略的小人物的故事?我希望作者能够挖掘出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展现普通士兵的恐惧、勇气,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挣扎与牺牲。另外,我也对当时的情报战、后勤保障等方面很感兴趣,这些往往是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这场战役更全面、更立体的一面,不仅仅是硝杀,更有人性的光辉和历史的沉淀。

评分

我的书架上已经有了一些关于二战的书籍,但“长沙会战”这本却是一直让我心心念念想要入手的一本。我一直认为,了解我们自己的民族史,尤其是那些充满了牺牲与奋斗的篇章,对于我们当今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我听说这本书在考证和史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这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细节和史实,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这场战役在整个抗战进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对一些关键人物的深入分析,了解他们的决策过程、性格特点,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巨大压力下做出艰难抉择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从书中感受到那份浓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那是在任何外来侵略面前,都能激发出最强大抵抗力的源泉。

评分

选择“长沙会战”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那段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有着特别的关注。我一直坚信,只有深入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让我切身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和危险局势。我希望作者能够以一种更加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战役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包括那些鲜为人知的准备工作、战术部署,以及战斗打响后的真实场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战争背后的人文关怀,了解那些为战争付出巨大代价的普通民众,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以及他们在战火纷飞中的坚韧与乐观。我相信,这本“长沙会战”不仅仅是关于一场军事斗争的记录,更是关于一个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与不屈精神的颂歌。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了,一直想找来读读。书名“长沙会战”听起来就很有分量,我知道那是一段非常惨烈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来说意义重大。我一直对那段历史很感兴趣,尤其是当时的战役细节、指挥官们的策略以及普通士兵们是如何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作战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的硝烟与血雨,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英雄事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详细的地图和作战分析,这样我能更直观地理解战局的演变,以及我军是如何以劣势装备和兵力,与日寇殊死搏斗,一次次赢得胜利的。同时,我也想从书中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这场战争对长沙这座城市和湖南人民造成的深刻影响。我相信,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一种对先辈们英勇无畏精神的致敬。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还好哈哈哈

评分

送货快,质量好,不错

评分

知道了长沙会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知道了长沙会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评分

送货快,质量好,不错

评分

送货快,质量好,不错

评分

一如既往的支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