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以少数民族儿童为专门研究对象,运用跨文化研究的方法,揭示了在母语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儿童在汉字识别、词汇学习、句子理解和图画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并考察了影响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的非认知因素,以期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为少数民族儿童汉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解决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中各项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还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建议。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可为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师、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者提供参考,也适合对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总序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概述
第一节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的历史及意义
第二节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的现状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改善措施
第二章 少数民族儿童的汉字识别
第一节 少数民族儿童汉字识别的认知研究概述
第二节 傣族儿童汉字识别的激活机制特征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纳西族儿童汉字识别的激活机制特征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汉字识别教学的应对策略
第三章 少数民族儿童的汉语词汇认知
第一节 汉语词汇认知理论及相关研究
第二节 傣-汉双语儿童汉语词汇形音的语义通达特点
第三节 傣-汉双语儿童词汇选择过程中的抑制控制
第四节 纳西-汉双语儿童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
第五节 汉语词汇认知的教学建议
第四章 少数民族儿童的句子认知
第一节 句子认知过程的语义和句法分析机制
第二节 傣族儿童汉语句子认知过程的语义和句法分析机制
第三节 句子命题表征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
第四节 藏族儿童阅读不同类型汉语句子时的命题表征互换现象
第五节 少数民族汉语句子教学建议
第五章 少数民族儿童的图画认知
第一节 儿童图画认知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第二节 傣、汉儿童图画认知能力发展的比较
第三节 藏、汉儿童图画认知能力发展的比较
第四节 少数民族儿童图画阅读的教学指导建议
第六章 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和态度
第一节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概述
第二节 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问卷的编制
第三节 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概况
第四节 少数民族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施测指导语
附录2 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学习动机问卷
附录3 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学习态度问卷
精彩书摘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
第二节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一、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汉语教育的基本方针与政策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并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少数民族的特点与需要,制订和实施了许多顺应时势的民族教育政策与措施。
20世纪中期,我国提倡对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育,培养其民族意识。政府规定民族地区可举办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师范学校、民族职业学校、民族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及民族高等院校,还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儿童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教学”(陈远鸿,1997)。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相继做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定,我国民族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但由于历史、社会、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原因,现阶段我国民族教育还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其发展速度从总体上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且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条例和法规以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张红梅,2004)。
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汉语教学的政策,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儿童的汉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2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上述规定,为推动少数民族儿童的汉语学习,200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试行),明确规定了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材编写”“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教学评估”“教学设备”等问题(张红梅,2004)。
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在全国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2002年7月7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对新时期民族教育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鲜明地提出了“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目标,为新时期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深厚的政策基础。该文件指出:“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投入要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培训‘汉语学习’教师作为重点,建设一支合格的‘汉语学习型’教师队伍”。该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编译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字教材,要把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所需要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中,资助民族文字教材的编译、审定和出版,确保民族文字教材的足额供应,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
2002年10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在有关省区试行我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是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特点,专门测试母语为非汉语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该通知对“考试对象”“考试用途”“考试的等级标准”“考试时间”等均作出了具体规定。
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少数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中央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少数民族教育中央补助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为:“重点用于支持教育主管部门设置的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骨干师资‘汉语学习’培训,兼顾体现民族教育特色的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为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持。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积极稳妥、科学有序地推进汉语教育,建设一支与汉语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提高民族教育教学质量,“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中西部省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教师培训工作。
时至今日,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都规定了民族汉语教育政策,国家各级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许多少数民族分布在边远地区,受当地条件所限,很多民族学校由于没有汉语教师和缺乏相应的教材而无法开展汉语教学工作。并且在一些民族地区,由于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认为学习汉语没有必要,使得学龄儿童辍学率较高、文盲率较高。可见,进一步加强贯彻实施我国少数民族汉语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前言/序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汉语,对于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社会经济、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儿童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仍有一定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回顾以往的相关研究发现,目前涉及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研究还比较少,跨文化认知研究的价值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对我国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的认知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在秉承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研究框架,运用跨文化研究方法,揭示了母语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儿童在汉字识别、词汇学习、句子理解和图画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并考察了影响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的非认知因素,以期丰富和完善本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为少数民族儿童汉语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简要介绍了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第二章在阐述汉字识别的相关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对傣族和纳西族儿童的研究为例,探讨了少数民族儿童汉字识别的激活机制特征和发展趋势。第三章以词汇认知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傣族和纳西族儿童为例,对少数民族儿童的词汇表征抑制机制进行了两项实证研究,得出了少数民族儿童汉语词汇认知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第四章以句子加工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以傣族儿童和藏族儿童为对象进行了两项研究,揭示了少数民族儿童在汉语句子认知过程中的语义和句法分析机制,以及汉族儿童与少数民族儿童在阅读不同类型汉语句子时命题表征互换现象的异同。第五章以图画认知为主题对傣族和藏族儿童进行研究,揭示了少数民族儿童图画认知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第六章则聚焦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这两个非认知因素,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概念及其与汉语学习的关系进行了概述,编制了相应的问卷,并使用自编的问卷对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以及二者对汉语学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在上述第二至六章每章的最后,均根据相应章节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本书内容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一,民族性。针对目前涉及少数民族汉语学习研究较少的现状,本书以少数民族儿童为专门研究对象,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本书中的多项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儿童在汉语学习上与汉族儿童存在多方面差异,值得相关领域研究者进一步关注
二,科学性。本书中的各项研究均以认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为基础,研究方法严谨、数据分析合理、讨论有理有据,研究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完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三,实践性。科学研究的价值最终必须体现在为社会实践服务上。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本书各项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书主体部分各章节均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实践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具体建议,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水平
参加本书撰写的人员有:马谐、陶云、刘艳、屈永侠参与第一章的撰写;陶云、朱红、张臻参与第二章的撰写;刘艳、陈红、袁丽丽、刘钰参与第三章的撰写;刘艳、马谐、范兰云、冯慧聪参与第四章的撰写;刘艳、陈睿、黄夏青、翁丽娟参与第五章的撰写;刘艳、陶云、温丽娟参与第六章的撰写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是由多位作者合作完成撰写,采用的小数点位数保留标准略有不同。为避免强行统一而带来的新问题,本书保留了研究统计时的数据原貌
由于撰写者水平有限,本书内容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同行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陶云
2015年10月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 [A Study on the Chinese Learning of the Children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 [A Study on the Chinese Learning of the Children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 [A Study on the Chinese Learning of the Children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少数民族儿童汉语学习研究 [A Study on the Chinese Learning of the Children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