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曹秉燊 著,曹秉燊< 编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12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9761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6
字数: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生死之事属于每个人独有,但每个人却又完全地无从把握。生之前,我们无知无识。而死之前,我们却体味太多。
这本书的阅读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孤寂,雨夜,灯豆,微醺,落寞,独睡,一二章,足矣,阖卷,呡茶,起思,颌首,心有戚戚焉。
将100多个中国名人的死亡故事复述一遍,集成一本书,意义究竟何在?
且让我们以“死”为纲,重读一遍中国历史。掩卷之后,答案会否呼之欲出?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撰缘起,来自作者至亲的身染重病至死及好友的车祸亡命。某天,当生命即将消弭,我们该如何寻找托辞?如何自我清算?如何自欺欺人?生活如此平凡,在我们的姓氏、血缘、物理的物质即将在死亡面前分崩解析时,中国人又是如何面对这道难题的呢?我们是否有一些很中国式的死亡方式和理念?
本书所录,即是一次关于死亡的搜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死法,由死,可以推算出他们的活法。重要时刻,浓缩着人生的精华所在。有些死,死得其所,死得惨烈,死得诗情画意,死得余音袅袅,当然,有些则死得滑稽,死得可怜,死无葬身之地,死得如轻飘过泰山之巅的一羽鸿毛。面对这一幕幕目不暇接的死亡高潮场景,我们不得不产生战栗、悸动、悲抑、痛彻、焦灼等等心绪。了解我们的死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活着。死,是解读历史一个独特的视角。
上下五千年,浩瀚的史籍,精彩的人生,本书收录100位中国历史人物临终画像,虽仅给予每位名人区区数百至数千文字叙述其死亡故事,却有微言大义蕴于其中。当这些死亡事件铺陈在读者面前,中国人生命的生理和文化长城的剪影也就有了解释的可能。

作者简介

曹秉燊,本名曹秉,1963年7月出生。上海人。毕业于市北中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普陀区业余大学,后任职于《上海电视》。2001年始就职于《新闻晚报》《新闻晨报》至今。

目录

自序/001
稽首/007
一 壮士/011
二 女师/047
三 子师/069
四 武将/107
五 重臣/137
六 帝王/165
七 异禀/203
八 畸者/247
九 虚拟/293
作结/311
附录一/313
附录二/318
后记/325

精彩书摘

稽首,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本书以此为首,表拜天、拜地、拜神、拜师、拜墓之崇敬。
另外也有赔罪之意。
而将太史公放在首位,谅无冤魂鸣屈。噫!

太史公/生命在46岁后阒然而止

司马迁(B.C. 145或B.C. 135-B.C. 91),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其撰写的《史记》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后世尊称他称为史迁、太史公。
司马迁的先祖是颛顼(音专须)时期的天官。司马迁的父亲则是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谈。汉武帝元封元年(B.C. 110),司马谈去世。三年之后,司马迁承袭父职,任太史令,同时也继承父亲遗志(司马谈临终曾对司马迁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准备撰写一部通史。
汉武帝天汉四年(B.C. 97),名将“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兵败被俘,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都认为李陵叛降,全家当诛。而在这时,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却挺身而出,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兵败投降是因为“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并且认为李陵是希望“欲得其当(想用适当的方式)而报汉”。李陵虽然兵败,但是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其所摧败,攻(功劳)亦足以暴(传播)于天下”。司马迁这番表述没有得到汉武帝理解。汉武帝认为他是在借李陵之功,诋毁这场战争的主帅李广利(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进而批评自己用人不当,造成军事失利。因而大怒,将司马迁投入牢狱,以“诬罔”的罪名判处死刑。当时的死刑有两种方式可以充抵,一种是“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另一种是按照汉景帝所颁布的法律,“死罪欲腐(阉割)者,许之”。司马迁家贫,没有足够的金钱可以赎身,只得屈辱地接受腐刑。对此他曾表示过“祸莫(超过)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诟(耻辱)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受刑之人的社会地位无法跟别人相比)非一世也”(《报任少卿书》),意味深长。出狱后,司马迁改任中书令,发愤撰写史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最初没有书名,司马迁将书稿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佩服不已,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后世称《太史公书》为《史记》。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知道该书不被当世所容,故预先将副本(一共刻了两副,每副约一万二千五百枚竹简)存之名山,流传后世。司马迁之死,史无详载,只记载隐没山林,没有提到死亡。清朝文人陈写说《汉载》时,定论为隐藏后便即病逝,卒年为公元前86年。但真正的卒年还有待调查。
李长之在《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一书中,对司马迁之死提出了另一种极具见地的看法。他认为,李广利兵败而降是《史记》中所记最晚的可以确信为出自司马迁手笔的事件,司马迁可能就是在这一年死去的,他只活了46岁。《史记·自序》(可能作于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文末叙:“余述历皇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大有书稿写成后,搁笔而踌躇满志的愉快在。46岁以后的司马迁如何,我们却一点也不晓得。他是自杀还是病死?我们也没有丝毫记录。以他的倔强,自杀也有可能。他觉得任务已了,或者就不必苟活了吧。
46岁的司马迁已完成千秋功业,自此隐没山林,不知其终,亦毋需让后人尽知其终。无论平静也罢,颠簸也罢,心戚戚兮欣欣兮也罢,司马迁已活出他的最大愿景,死得其所也。
生理之死何其悲矣,然其躯虽逝,其癔永在,岂不更使人常思。
阒然,本义为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笔者望文生义说,关门后即使发臭,也无关后人何事。寂寂然,不是最高境界么。今天,太史公不但没发臭,更成为中国历史最悠远最芬芳的一缕梅骨兰香。
一个记录历史的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却没有人来记录。
他的无迹可寻,也说明隐遁是很彻底的,不是那种别人随时随地就可以找到的做做姿态的终南捷径。
中国人将司马迁敬为太史公,说明史笔可敬可畏。历史与历史书,常常南辕北辙,幸有良心良知执笔。于是,将太史公列为稽首,宁有争乎!

前言/序言

自序

让我们以“死”为纲,重读一遍中国历史。

一、
本书的编撰缘起,来自笔者一至亲(耳朵的姨妈蒋丽萍)的身染重病至死及好友阿岱的车祸亡命。于是笔者想到,某天,当生命即将消弭,我们该如何寻找托辞,如何自我清算,如何自欺欺人。因为我们的生活如此平凡,如此慵懒,如此污秽不堪。在我们的姓氏、血缘、物理的物质即将在死亡面前分崩解析时,中国人又是如何面对这道终极难题的呢?我们是否有一些很中国式的死亡方式和理念?
突然很想知道,我们的先人是怎样度过这终极时刻的。于是,有了这一次关于死亡的搜寻。
本书中选择的死法,绝大部分都是笔者以为较有意味的。有些死,死得其所,死得惨烈,死得诗情画意,死得余音袅袅,当然,有些则死得滑稽,死得可怜,死无葬身之地,死得如轻飘过泰山之巅的一羽鸿毛。
面对这一幕幕目不暇接的死亡高潮场景,我们不得不产生战栗、悸动、悲抑、痛彻、焦灼等等心绪。
层出不穷连绵不绝的死亡事件,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演绎了数千年来的悲喜剧,我们的民族之魂就在这不断的涅槃中,如凤凰展翅迤逦而瑰异的飞翔。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死法,死可以推算出他们的活法。终极时刻,浓缩着人生的精华所在。中国人是个生都不怕的民族,还怕死吗?历史堆积的这些死亡让她从容超然于死亡之上。了解我们的死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活着。死,是解读历史一个独特的视角。
上下五千年,浩瀚的史籍,精彩的人生,本书仅给予每位名人区区数百至数千文字叙述其死亡故事,实在有些不恭。幸好本书关键词在一个“死”字,自然就可舍大求小,微言大义。当这些死亡事件铺陈在你面前,中国人生命的生理和文化长城的剪影也就昭然若揭了。

二、
为了写这本书,笔者也查阅了大量资料,包括哈佛教授的死亡讲课。但蓝眼睛高鼻梁们太形而上学,解构化倾向太浓烈,所以心有戚戚然。我们是个没有信仰的民族,老祖宗们从来没有教会我们如何面对死亡。
通常,我们的死亡游戏是这样开演的:面色发黑的朋友或亲属躺在最后的病榻上,他在接受大家最后的祝福和祈愿。会好的,会好的。我们诚恳地呢喃着我们自己都不相信的安慰词语,病人亦欢快而严肃地表现出接受的神色。我们都假装在演一出人生落幕的大戏。我们假装很有信心,他也假装信心很有。其实,这是一个皇帝的新衣的游戏。皇帝知道自己没有穿衣,也知道下面的臣民知道自己没有穿衣,但大家就是不说。
为什么真正面对死亡时,我们都如此仓促应对?我们被抛入这幕死亡大戏中,情绪难以调动,感情难以抚慰,心灵难以安宁。死亡让我们手足无措,浑身不自在。为什么我们不能死得其所,无法死得恬淡,淡定,幽幽悠悠?是不是因为,我们的人生从来就没有圆满过?我们的人生过得含金量低低?所以我们面对死亡,就充满遗憾,充满留恋,充满愤懑,却从来没有充满解脱之心,充满自由飞翔之乐。
中国没有死亡哲学,没有死亡教学,没有死亡大师。我们在死亡这门课程上,统统得零分。
纵观本书中的100位人物,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笔者以为亦未达到如此境界。噫。
欧洲人、印度人、日本人的死亡观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别样的视角和感受?
欧洲人受基督教影响,认为死亡是赎罪的终极形式。天堂那么美好,所以,他们的墓地充满艺术的美的元素。印度人在恒河进行火葬时是开开心心不允许哭泣的,否则就是亵渎了死神,因为死亡本身就是轮回。日本人生如夏花,死如樱花,美好短暂就直须折花,盛开之后就毅然决然坠向大地。
所以,中国人真的需要有门死亡之学啊。我愿意尝试做一回那个站在广场看皇帝裸舞的孩子。呵呵。

三、
从太史公始,一直到当代,写史从来是中国人一个热门的“职业”和爱好。唐代重臣魏征明言: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诚然也。
梁启超、钱穆、黄仁宇、许倬云、当年明月、曹三公子们的今人论史和东西方比较法,无疑是现下的主流方式。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更是引领目前大史观的潮流。哪位大师曾经说过,历史就是当代史。哪位大师又曾经说过,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不断为某某翻案,为某某正名,就是我们的目光在变,我们的价值在变,我们的方式在变。古纸堆应该为“我”所用,我们不要做“书蠹”、“书奴”、“书呆子”。如此,历史才能永远常看常新,温故知新,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而所谓“盖棺定论”,焉能全部定论?
在编撰过程中,笔者曾构思几种格局:编年体、纪传体、断代分类体等。折腾老半天后,还是老老实实从了分类体。只不过以死为分类关键词,似乎前无古人的样子,遂本书即以人物为纲,以时间为目,且这样毫无创意地纲举目张吧。或许,这是另类的死亡辞典。
另外,在好友的推荐和建议下,本书又添加了“虚拟”版块,试图将死亡故事说出点现世以外的意味。故事间有些我也不明所以的旖思,希望给各位的阅读带来些许天边外的遐想。

四、
当笔者编写完本书,也仿佛死去了100次。
所有的音乐、绘画、诗歌、电影、小说、戏曲,都陈尸在你书橱的尘埃之中。当你的指尖轻触,旋律、色彩、影像、文字,又都如般潮涌向你。于是,历史活灵活现起来。
肉体的消逝并不可怕。在肉身的物理性归无之后,薪火相传就出现了。所以,我常常想起妻姐蒋丽萍。你带给我灵感,甚至于你的祭日要与我的生日同日。冥冥之中的安排。
有一种气质、人格、精神、魅力、氛围、理念,等等等等,通过你的聆听,它就会在你的血脉间奔涌唐突。只要你翻开历史这本书。如果你在扫描本书时产生一点点感悟感动感慨,那么,也不枉了这么多中国人的死亡大戏。
这里,辑录几则名人名言: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弘一法师临终遗言:“悲欣交集”。
王羲之《兰亭集序》:“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
生死之事属于每个人独有,但每个人却又完全地无从把握。这是不是生命之最大吊诡处?仔细想想,不由得凛然惊心。生之前,我们无知无识。而死之前,我们却体味太多。因此,人对于死去总比对于出生更在意吧。这在语言学中就有体现。比如我们的语言中有“生死”、“存亡”、“绝续”等等这样的词汇,这些词汇里面虽然有“生、存、续”,但更强调的是“死、亡、绝”。也因此,人当大限来临,不论这大限是天意还是人为,他总会有一丝莫名的感应。
2009年,最早的文友石岱兄遇车祸身亡。2010年,荷花盛开的夏季,耳朵的姨妈蒋丽萍久病后溘然长逝。在整个酝酿写作过程中,姨妈一直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援及鼓励。
本书的责任编辑胡远行也给予诸多理念和结构上的启迪。我妻蒋丽华及好友东悦杭、朱君巍、胡培炯、胡昂青、刘佑军、黄福海、吕珍、贺剑华、何易、赵立荣、任萍等等都有关键性的帮助和鼓励。在此一并感谢。
对于本书书名“死给你看”,笔者愿意作一个小小说明。这个说法既非成语,亦非术语,纯粹一口头说法而已。这个说法很直接,很干脆,很决绝,并且有点拧巴(搞),有点轻佻,有点恶作剧的意味。这让我很契合,很幸喜。所以,尽管这本书有点不吉利,有点不入格,有点奇门遁甲的玄乎,有点匪夷所思的作弄,但笔者依然还是对它充满着期待,充满着兴致并坚持将它成书了。故,请相信笔者在编撰之际始终怀有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是为序。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还可以吧,还没有看完,不知道!

评分

是网上购物里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是网上购物里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是网上购物里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好吧,我是看到这个惊悚的题目才决定看看,不知道内容是否能有新意。

评分

是网上购物里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死给你看:100中国历史人物临终实录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