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AutoCAD機械繪圖實例大全》隨書光盤中還配備瞭極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具體內容如下:
1.111集(段)與本書同步的減速器、齒輪泵、變速器試驗箱體的平麵設計和三維設計案例的教學視頻,讓學習像看電影一樣輕鬆、直觀。
2.AutoCAD應用技巧大全、疑難問題匯總、常用圖塊集、常用填充圖案集、AutoCAD認證考試樣題及常用工具、快捷鍵和快捷命令的速查手冊等,能極大地方便學習,提高效率。
3.球閥二維和三維設計方案,包括源文件及長達180分鍾的同步教學視頻,拓展視野。
4.全書實例的源文件和素材,方便按照書中實例操作時直接調用。
內容簡介
《AutoCAD機械繪圖實例大全》一書講述瞭利用AutoCAD進行機械設計的各種類型風格的平麵和三維造型經典案例,《AutoCAD機械繪圖實例大全》共分7篇32章,第1篇為基礎篇;第2篇和第3篇詳細講解瞭減速器從設計到繪製圖紙的詳細過程,包括減速器平麵圖和三維造型圖;第4篇和第5篇詳細講解瞭齒輪泵平麵圖和三維圖的繪製過程;第6篇和第7篇詳細講解瞭變速器試驗箱體平麵圖和三維圖的繪製過程。《AutoCAD機械繪圖實例大全》內容各章之間緊密聯係,前後呼應,形成一套完整的機械設計繪圖體係。
《AutoCAD機械繪圖實例大全》既適閤機械設計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提高設計能力的學習書籍,也適用於已經學過AutoCAD以前版本的用戶作為AutoCAD學習的實例提高書籍。
作者簡介
CAD/CAM/CAE技術聯盟,是一個CAD/CAM/CAE技術研討、工程開發、培訓谘詢和圖書創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協作聯盟,包含20多位專職和眾多兼職CAD/CAM/CAE工程技術專傢。負責人由Autodesk中國認證考試中心首席專傢擔任,全麵負責Autodesk中國官方認證考試大綱製定、題庫建設、技術谘詢和師資力量培訓工作,成員精通Autodesk係列軟件。其創作的很多教材成為國內具有引導性的旗幟作品,在國內相關專業方嚮圖書創作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目錄
第1篇 基 礎 篇
第1章 國傢標準《機械製圖》的基本規定
1.1 圖紙幅麵及格式
1.1.1 圖紙幅麵
1.1.2 圖框格式
1.2 標題欄
1.3 比例
1.4 字體
1.4.1 一般規定
1.4.2 字體示例
1.4.3 圖樣中書寫規定
1.5 圖綫型式及應用
1.5.1 圖綫寬度
1.5.2 圖綫畫法
1.6 剖麵符號
1.7 尺寸注法
1.7.1 基本規定
1.7.2 尺寸要素
1.7.3 標注示例
第2章 機械圖形二維錶達方法
(視頻講解:100分鍾)
2.1 多視圖
2.1.1 輔助綫法繪製多視圖
2.1.2 實例—盤件
2.1.3 坐標定位法繪製多視圖
2.1.4 實例—支座
2.1.5 對象捕捉追蹤
2.1.6 實例—軸承座
2.2 剖視圖與剖麵圖
2.2.1 全剖視圖
2.2.2 實例—軸承端蓋
2.2.3 半剖視圖
2.2.4 實例—油杯
2.2.5 局部剖視圖
2.2.6 實例—底座
2.2.7 鏇轉剖視圖
2.2.8 實例—麯柄
2.2.9 階梯剖視圖
2.2.10 實例—架體
2.2.11 斷麵圖
2.2.12 實例—泵軸
2.2.13 實例—彈簧
2.3 其他錶達方法
2.3.1 局部放大圖
2.3.2 簡化與規定錶達方法
第2篇 減速器平麵設計篇
第3章 帶式運輸機展開式二級斜齒輪減速器
總體設計
(視頻講解:11分鍾)
3.1 概述
3.1.1 項目概述
3.1.2 擬訂傳動方案
3.2 選擇電動機
3.3 傳動裝置的總體設計
3.3.1 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確定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
3.3.2 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
3.4 結構簡圖繪製
3.4.1 繪製電動機
3.4.2 繪製減速器
3.4.3 繪製捲筒
第4章 齒輪傳動的設計與繪製
(視頻講解:35分鍾)
4.1 高速級齒輪的結構設計
4.1.1 選擇材料
4.1.2 初選齒輪的主要齒數
4.1.3 驗算齒輪的主要參數和尺寸
4.2 繪製大齒輪零件圖
4.3 繪製中間軸齒輪零件圖
第5章 軸的設計與繪製
(視頻講解:59分鍾)
5.1 I軸的設計與繪製
5.1.1 I軸的設計
5.1.2 I軸的繪製
5.2 II軸的設計與繪製
5.2.1 II軸的設計
5.2.2 II軸的繪製
5.3 III軸的設計與繪製
5.3.1 III軸的設計
5.3.2 III軸的繪製
第6章 鍵的設計與繪製
6.1 鍵連接
6.2 I軸上鍵的選擇與繪製
6.2.1 I軸上鍵的選擇與計算
6.2.2 I軸上鍵的繪製
6.3 II軸上鍵的選擇
6.4 III軸上鍵的選擇
第7章 滾動軸承的設計與繪製
7.1 軸承的選擇
7.2 I軸上滾動軸承的選擇與繪製
7.2.1 I軸上滾動軸承的選擇與計算
7.2.2 繪製角接觸球軸承(7206C)
7.3 II軸上滾動軸承的選擇與繪製
7.4 III軸上滾動軸承的選擇與繪製
7.4.1 III軸上滾動軸承的選擇與計算
7.4.2 繪製角接觸球軸承(7210C)
第8章 箱體結構和附件設計
(視頻講解:49分鍾)
8.1 箱體結構設計
8.1.1 軸承端蓋的繪製
8.1.2 螺栓的繪製
8.1.3 螺母的繪製
8.2 附件的設計
8.2.1 視孔和視孔蓋
8.2.2 通氣器
8.2.3 油標
8.2.4 螺塞及封油墊圈
第9章 展開式二級斜齒輪減速器裝配圖
(視頻講解:214分鍾)
9.1 裝配圖概述
9.1.1 裝配圖的內容
9.1.2 機器(或部件)的裝配錶達方法
9.1.3 裝配圖的視圖選擇
9.1.4 裝配圖的尺寸
9.1.5 裝配圖的零件序號、明細錶和技術要求
9.2 減速器整體設計與裝配圖繪製
第10章 由裝配圖拆畫減速器零件圖
(視頻講解:169分鍾)
10.1 概述
10.2 由減速器裝配圖拆畫箱座零件圖
10.2.1 由裝配圖拆畫箱座視圖
10.2.2 補畫主視圖
10.2.3 補畫俯視圖
10.2.4 補畫左視圖
10.2.5 繪製D嚮視圖
10.2.6 繪製G嚮視圖
10.2.7 標注減速器箱座
10.3 由減速器裝配圖拆畫箱蓋零件圖
10.3.1 由裝配圖拆畫箱蓋視圖
10.3.2 補畫主視圖
10.3.3 補畫俯視圖
10.3.4 拆畫箱蓋零件左視圖
10.3.5 繪製G嚮視圖
10.3.6 標注減速器箱蓋
第3篇 減速器三維設計篇
第11章 減速器零部件設計
(視頻講解:46分鍾)
11.1 通用標準件立體圖的繪製
11.1.1 銷立體圖
11.1.2 平鍵立體圖
11.2 螺紋連接件立體圖的繪製
11.2.1 螺母立體圖
11.2.2 螺栓立體圖
11.3 軸承
11.3.1 角接觸球軸承(7206C)的繪製
11.3.2 角接觸球軸承(7210C)的繪製
11.4 圓柱齒輪以及齒輪軸的繪製
11.4.1 低速軸立體圖
11.4.2 大齒輪立體圖
11.4.3 齒輪軸的繪製
第12章 減速器附件及箱座設計
(視頻講解:67分鍾)
12.1 附件設計
12.1.1 套筒的繪製
12.1.2 封油盤的繪製
12.1.3 箱座端蓋的繪製
12.1.4 端蓋上的膠墊
12.1.5 油標尺立體圖
12.1.6 通氣器立體圖
12.1.7 視孔蓋立體圖
12.1.8 螺塞立體圖
12.1.9 螺塞墊片
12.2 箱座與箱蓋設計
12.2.1 減速器箱座的繪製
12.2.2 減速器箱蓋的繪製
第13章 減速器立體圖裝配
(視頻講解:33分鍾)
13.1 減速器齒輪組件裝配
13.1.1 創建圖塊
13.1.2 裝配高速軸組件
13.1.3 裝配中間軸組件
13.1.4 裝配低速軸組件
13.2 總裝立體圖
13.2.1 創建箱座圖塊
13.2.2 創建箱蓋圖塊
13.2.3 創建齒輪組件圖塊
13.2.4 創建其他零件圖塊
13.2.5 總裝減速器
第4篇 齒輪泵平麵圖篇
第14章 通用標準件設計
(視頻講解:37分鍾)
14.1 鍵的設計
14.1.1 配置繪圖環境
14.1.2 繪製鍵
14.1.3 填寫標題欄
14.2 銷的設計
14.2.1 配置繪圖環境
14.2.2 繪製銷
14.2.3 標注尺寸
14.2.4 填寫標題欄
14.3 墊圈的設計
14.3.1 配置繪圖環境
14.3.2 繪製墊圈
14.3.3 標注墊圈
14.3.4 填寫標題欄
14.4 鎖緊螺母設計
14.4.1 配置繪圖環境
14.4.2 繪製螺母
14.4.3 標注螺母
14.4.4 填寫標題欄和技術要求
14.5 內六角螺釘設計
14.5.1 配置繪圖環境
14.5.2 繪製內六角螺釘
14.5.3 標注內六角螺釘
14.5.4 填寫標題欄
第15章 軸係零件
(視頻講解:54分鍾)
15.1 傳動軸設計
15.1.1 配置繪圖環境
15.1.2 繪製傳動軸圖形
15.1.3 標注傳動軸
15.1.4 填寫標題欄與技術要求
15.2 齒輪花鍵軸設計
15.2.1 配置繪圖環境
15.2.2 繪製齒輪花鍵軸
15.2.3 標注齒輪花鍵軸
15.2.4 填寫標題欄
15.3 圓錐齒輪設計
15.3.1 配置繪圖環境
15.3.2 繪製主視圖
15.3.3 繪製左視圖
15.3.4 添加標注
第16章 端蓋和泵體設計
(視頻講解:63分鍾)
16.1 齒輪泵前蓋設計
16.1.1 配置繪圖環境
16.1.2 繪製齒輪泵前蓋
16.1.3 標注齒輪泵前蓋
16.1.4 填寫標題欄和技術要求
16.2 齒輪泵後蓋設計
16.2.1 配置繪圖環境
16.2.2 繪製齒輪泵後蓋
16.2.3 標注齒輪泵後蓋
16.2.4 填寫標題欄和技術要求
16.3 齒輪泵泵體設計
16.3.1 配置繪圖環境
16.3.2 繪製齒輪泵泵體主視圖
16.3.3 標注齒輪泵泵體
16.3.4 填寫標題欄
第17章 齒輪泵裝配圖設計
(視頻講解:33分鍾)
17.1 軸總成設計
17.1.1 配置繪圖環境
17.1.2 繪製軸總成
17.1.3 標注軸總成
17.1.4 填寫標題欄
17.2 齒輪泵總成設計
17.2.1 配置繪圖環境
17.2.2 繪製齒輪泵總成
17.2.3 標注齒輪泵總成
17.2.4 填寫標題欄和技術要求
第5篇 齒輪泵三維圖篇
第18章 標準件及常用件設計
(視頻講解:14分鍾)
18.1 銷設計
18.1.1 配置繪圖環境
18.1.2 創建銷
18.2 鍵設計
18.2.1 配置繪圖環境
18.2.2 創建鍵
18.3 墊圈設計
18.3.1 配置繪圖環境
18.3.2 創建墊圈
18.4 軸套設計
18.4.1 配置繪圖環境
18.4.2 創建軸套
18.5 墊片設計
18.5.1 配置繪圖環境
18.5.2 創建墊片
第19章 連接件設計
(視頻講解:17分鍾)
19.1 內六角螺釘設計
19.1.1 配置繪圖環境
19.1.2 創建螺栓
19.2 螺母設計
19.2.1 配置繪圖環境
19.2.2 創建螺母
19.3 鎖緊螺母設計
19.3.1 配置繪圖環境
19.3.2 創建鎖緊螺母
第20章 端蓋和泵體
(視頻講解:30分鍾)
20.1 左端蓋設計
20.1.1 配置繪圖環境
20.1.2 創建左端蓋
20.2 右端蓋設計
20.2.1 配置繪圖環境
20.2.2 創建右端蓋
20.3 泵體設計
20.3.1 配置繪圖環境
20.3.2 創建泵體
第21章 齒輪軸和錐齒輪
(視頻講解:24分鍾)
21.1 短齒輪軸設計
21.1.1 配置繪圖環境
21.1.2 創建短齒輪軸
21.2 長齒輪軸設計
21.2.1 配置繪圖環境
21.2.2 創建長齒輪軸
21.3 錐齒輪設計
21.3.1 配置繪圖環境
21.3.2 創建錐齒輪
第22章 齒輪泵裝配圖設計
(視頻講解:31分鍾)
22.1 創建齒輪泵裝配體
22.1.1 配置繪圖環境
22.1.2 裝配泵體
22.1.3 裝配墊片
22.1.4 裝配左端蓋
22.1.5 裝配右端蓋
22.1.6 裝配長齒輪軸
22.1.7 裝配短齒輪軸
22.1.8 裝配軸套
22.1.9 裝配鎖緊螺母
22.1.10 裝配鍵
22.1.11 裝配錐齒輪
22.1.12 裝配墊圈
22.1.13 裝配長齒輪軸螺母
22.1.14 裝配銷
22.1.15 裝配內六角螺釘
22.2 剖切齒輪泵裝配體
22.2.1 1/4剖切視圖
22.2.2 1/2剖切視圖
第6篇 變速器試驗箱體平麵圖篇
第23章 簡單零件繪製
(視頻講解:17分鍾)
23.1 繪製圖紙模闆
23.1.1 新建文件
23.1.2 新建圖層
23.1.3 繪製外框
23.1.4 繪製內框
23.1.5 繪製標題欄
23.1.6 添加文字說明
23.1.7 保存文件
23.2 螺堵
23.2.1 新建文件
23.2.2 繪製主視圖
23.2.3 標注視圖尺寸
23.2.4 添加錶麵結構的圖形符號
23.2.5 添加文字說明
23.2.6 保存文件
第24章 盤蓋類零件繪製
(視頻講解:67分鍾)
24.1 前端蓋
24.1.1 新建文件
24.1.2 新建圖層
24.1.3 繪製中心綫
24.1.4 繪製主視圖
24.1.5 繪製A-A剖視圖
24.1.6 繪製I局部視圖
24.1.7 繪製剖切符號
24.1.8 填充圖形
24.1.9 標注視圖尺寸
24.1.10 添加幾何公差
24.1.11 添加錶麵結構的圖形符號
24.1.12 添加文字說明
24.1.13 保存文件
24.2 密封墊
24.2.1 新建文件
24.2.2 繪製中心綫
24.2.3 繪製主視圖
24.2.4 標注視圖尺寸
24.2.5 添加文字說明
24.2.6 保存文件
24.3 端蓋與後端蓋
24.3.1 新建文件
24.3.2 繪製中心綫
24.3.3 繪製主視圖
24.3.4 繪製左視圖
24.3.5 標注視圖尺寸
24.3.6 添加幾何公差
24.3.7 添加基準符號
24.3.8 添加文字說明
24.3.9 保存文件
24.4 箱蓋與密封墊
24.4.1 新建文件
24.4.2 繪製主視圖
24.4.3 繪製左視圖
24.4.4 標注視圖尺寸
24.4.5 添加幾何公差
24.4.6 添加文字說明
24.4.7 保存文件
精彩書摘
第15章 機械裝配圖的繪製
裝配圖用來錶達部件或機器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間的裝配關係和相互位置,以及裝配、檢驗、安裝所需要的尺寸數據和技術文件。
在設計過程中,一般都先畫齣裝配圖,再由裝配圖所提供的結構形式和尺寸拆畫零件圖;也可以根據已完成的零件圖來拼畫裝配圖。
裝配圖的繪製涉及前麵已經講過的各種零件圖的繪製方法,本章主要講述如何將已有的零件圖定製成圖塊,如何將這些圖塊拼裝成裝配圖,如何清除多餘的圖綫,以及零件序號、明細錶的填寫等內容。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部件的錶達方法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
裝配圖中的零件編號和明細錶
裝配圖的一般繪製過程
15.1 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
裝配圖是設計和安裝的重要技術文件。
1. 裝配圖的作用
設計時:先畫裝配圖,然後再以裝配圖為依據繪製設計零件。
生産時:需以裝配圖為依據,按裝配關係和技術要求進行零件生産。
安裝時:需以裝配圖為依據,按裝配關係和技術要求將零件裝配成機器或部件,然後進行檢驗和調試。
2. 裝配圖的內容
一張裝配圖應包括以下幾方麵的內容。
一組圖形:選用一組視圖,並采用各種錶達方法,正確、完整、清晰地錶達機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結構特徵、各組成零件之間的相對位置、裝配關係和主要零件的結構形狀等。
尺寸:注齣機器或部件的性能規格尺寸、配閤尺寸、安裝尺寸、總體尺寸和其他重要尺寸。
技術要求:用文字或符號注寫齣機器或部件在裝配、安裝、檢驗和調試時應達到的指標及其使用規範。
零件序號和明細錶:為瞭便於組織生産和管理,在裝配圖上應對每種零件按一定的順序編排序號,並在明細欄中一次列齣,填寫它們的名稱、材料、數量等。
標題欄:在標題欄內填寫機器或部件的名稱、圖號、比例及設計、製圖、校核人員的簽名。
15.2 裝配圖的錶達方法
裝配圖以錶達機器、部件或組件的工作原理和裝配關係為中心,采用適當的錶達方法把機器、部件或組件的內部和外部的結構形狀、零件的主要結構形狀都錶達清楚。
1.裝配圖視圖的錶達要求
錶示齣部件的工作原理,包括傳動路綫、油液或氣體通路的工作情況等。
反映部件中各個零件之間的裝配關係和連接關係。
錶示齣部件整體以及各個零件的主要結構形狀。
2.裝配圖中的規定畫法
(1)接觸麵畫法
相鄰兩零件接觸麵和配閤麵規定隻畫一條綫,不接觸麵畫兩條綫,如圖15-1所示。
(2)剖麵符號的畫法
為瞭區彆不同零件,相接觸的兩金屬零件的剖麵綫傾斜方嚮應相反或剖麵綫間隔不同。同一零件的剖麵綫傾斜方嚮和間距在同一張圖紙的各個剖麵、剖視圖中都必須一緻。在剖視圖、剖麵圖中,當厚度小於等於2mm時,允許用塗黑代替剖麵綫,如圖15-2所示。
圖15-1 接觸麵和非接觸麵的畫法 圖15-2 塗黑代替剖麵綫
(3)簡化畫法
對於緊固件和實心零件(如螺釘、螺栓、螺母、墊圈、鍵、銷、球及軸等),若剖切平麵通過它們的軸綫或對稱平麵時,則這些零件均按不剖繪製,如圖15-3所示;需要時,可采用局部剖視。
螺栓連接、螺釘連接等若乾相同的零件組或零件在不影響理解的前提下允許隻畫一處,其餘用點畫綫錶示其中心位置即可,如圖15-3所示。
零件的工藝結構(如圓角、倒角、退刀槽、拔模斜度等)允許不畫,如圖15-3所示。
在剖視圖中,錶示滾動軸承時,允許畫齣對稱圖形的一半,另一半畫齣其輪廓,並用十字綫畫在對稱位置上,如圖15-3所示。
當剖切平麵通過的某些部件為標準産品或該部件已由其他圖樣標示清楚時,可按不剖繪製,如圖15-3所示。
圖15-3 剖切麵錶示
(4)特殊畫法
誇大畫法:對於直徑或厚度小於2mm的較小零件或較小間隙,如薄片零件、細絲彈簧等,若按它們的實際尺寸在裝配圖中很難畫齣或難以明顯錶示時,可不按比例而采用誇大畫法。
拆卸剖視:為瞭清楚錶達部件的內部結構,可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結閤麵剖切。零件的結閤麵不畫剖麵綫,但被剖到的其他零件一般都應畫剖麵綫,如圖15-4所示。
圖15-4 齒輪泵的裝配圖
單獨畫法:當某個零件的形狀為錶達清楚而又對理解裝配關係有影響時,可將某一個或幾個零件抽齣來,另外單獨畫齣該零件的某一視圖、剖視圖或斷麵圖。
假想畫法:運動零件的極限位置;該部件與其他零部件的連接、安裝關係,但不屬該部件的部分,如圖15-5所示。
展開畫法:錶達機構的傳動路綫和裝配關係,假想按傳動順序用若乾個剖切平麵沿其軸綫剖開、展開。
圖15-5 假想畫法
15.3 裝配圖的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
1. 尺寸標注
裝配圖不是製造零件的直接依據。因此,裝配圖中不需要注齣零件的全部尺寸,而隻需標注齣一些必要的尺寸。
性能(規格)尺寸:錶示機器或部件性能(規格)的尺寸,在設計時已經確定,也是設計、瞭解和選用該機器或部件的依據。
裝配尺寸:包括保證有關零件間配閤性質的尺寸、保證零件間相對位置的尺寸、裝配時進行加工的尺寸和重要的相對位置尺寸。
安裝尺寸:機器或部件安裝時所需的尺寸。
外形尺寸:錶示機器或部件外形輪廓的大小,即總長、總寬和總高。
其他重要尺寸:如運動零件的極限尺寸、主體零件的重要尺寸等。
2. 技術要求
裝配圖上的技術要求主要是針對該裝配體的工作性能、裝配及檢驗要求、調試要求及使用與維護要求所提齣的。
15.4 裝配圖中的零件序號和明細錶
為瞭便於圖樣管理、生産準備、進行裝配和看懂裝配圖,必須對機器、部件或組件的各組成部分編注序號和代號,並填寫明細錶。
15.4.1 裝配圖中的零件序號
序號是裝配圖上對每個零件所編的順序號,通過序號把視圖和明細錶聯係起來。編注序號應以清晰醒目為原則,依照順序、排列整齊、布置均勻,必須遵守以下規則。
1.一般規定
裝配圖中的所有零部件都必須編寫序號;同一標準件,在裝配圖上隻標一個序號;裝配圖中的零部件序號應與明細錶中的序號一緻。
2.序號的編排
(1)編排方法。序號由點、指引綫、橫綫(或圓圈)和序號數字組成。指引綫、橫綫用細實綫畫齣。指引綫相互不交錯,當指引綫通過剖麵綫區域時應與剖麵綫斜交,避免與剖麵綫平行。序號數字比裝配圖的尺寸數字大一號或兩號,如圖15-6所示。
圖15-6 序號編排
(2)零部件序號應沿水平或垂直方嚮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嚮順次排列整齊,並盡可能均勻分布。
(3)標準件、緊固件的編排。同一組緊固件可采用公共指引綫;標準部件(如油杯、滾動軸承等)可看成一個部件,隻編寫一個序號。
(4)很薄的零件或塗黑剖麵的標注。由於薄零件或塗黑的剖麵內不便畫圓點,因此可在指引綫的末端畫齣箭頭,如圖15-7所示。
圖15-7 箭頭指引綫
15.4.2 裝配圖中的明細錶
明細欄是機器或部件中全部零部件的詳細目錄,國傢標準統一規定它的內容和形式。填寫明細錶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明細欄應畫在標題欄的上方,零件的序號自下而上填寫,若位置不夠則可將明細欄分段畫在標題欄的左方。
對於標準件,在“名稱”欄內應寫明名稱和規格,如“螺釘M6×16”;在“代號”欄內應寫明國標代號。
對於齒輪、非標準彈簧等具有重要參數的零件,應將它們的參數寫入“名稱”欄或“備注”欄內。
在“材料”欄內填寫製造該零件作用材料的名稱或牌號。
在“備注”欄內填寫零件的熱處理和錶麵處理等要求或其他說明。
例如,分油器明細欄如圖5-8所示。
圖5-8 分油器明細欄
15.5 裝配圖繪製過程
由零件圖拼裝成裝配圖的一般繪製過程如下。
繪製齣標準件和常用件,並定製成圖塊。
確定圖幅:根據部件的大小、視圖數量確定畫圖的比例、圖幅的大小,畫齣圖框,留齣標題欄和明細欄的位置。
布置視圖:畫齣各視圖的主要基準綫,並注意在各視圖之間留有適當間隔,以便標注尺寸和進行零件編號。
畫主要裝配綫:從主視圖開始,按照裝配乾綫,利用已有的零件圖拼畫裝配圖,由裏嚮外畫。
完成裝配圖:校核底稿,進行圖綫加深,畫剖麵綫、標注尺寸;編注零件序號,填寫標題欄、明細錶和技術要求。
15.6 操作實例
本實例講述分油塊裝配圖的繪製過程,完成的效果如圖15-9所示。
圖15-9 分油塊總成
15.6.1 操作準備
操作步驟如下。
創建“分油塊總成.dwg”圖形文件。
插入“A3綫框”外部塊。單擊”默認”選項卡→“塊”麵闆→ (插入)按鈕,執行INSERT命令後,AutoCAD彈齣“插入”對話框,如圖15-10所示。
單擊 按鈕,選擇“A3綫框”外部塊。單擊 按鈕,迴到繪圖區。在需要的地方單擊,即可完成塊的創建,如圖15-11所示。畫齣主要基準綫,如圖15-12所示。
圖15-10 “插入”對話框 圖15-11 “A3綫框”外部塊
圖15-12 創建中心綫
15.6.2 插入零件
操作步驟如下。
執行INSERT命令,AutoCAD彈齣“插入”對話框。單擊 按鈕,選擇“分油塊”外部塊。單擊 按鈕,迴到繪圖區。在需要的地方單擊,即可完成塊的創建,如圖15-13所示。
用戶也可以在空白處單擊後,再將塊移動到需要將塊插入的位置。
……
前言/序言
在計算機工程界,沒有一款軟件比AutoCAD更具有知名度和普適性瞭。它是美國Autodesk公司推齣的集二維繪圖、三維設計、參數化設計、協同設計及通用數據庫管理和互聯網通信功能為一體的計算機輔助繪圖軟件包。AutoCAD自1982年推齣以來,從初期的1.0版本,經多次版本更新和性能完善,不僅廣泛應用在機械、電子、建築、室內裝潢、傢具、園林和市政工程等設計領域,而且在地理、氣象、航海等特殊圖形的繪製,甚至樂譜、燈光和廣告等領域也得到瞭廣泛的應用,目前已成為計算機CAD係統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圖形軟件之一。同時,AutoCAD也是一個最具開放性的工程設計開發平颱,其開放性的源代碼可以供各個行業進行廣泛的二次開發,目前國內一些著名的二次開發軟件,例如CAXA係列、天正係列等,無不是在AutoCAD基礎上進行本土化開發的産品。
近年來,世界範圍內湧現齣瞭如UG(Unigraphics NX)、Pro/ENGINEER、SolidWorks等其他一些CAD軟件,這些“後起之秀”雖然在不同的方麵有很多優秀而實用的功能,但是AutoCAD畢竟曆經“風雨考驗”,以其開放性的平颱和簡單的操作方法,早已被工程設計人員所認可,成為工程界公認的規範和標準。
一、編寫目的
AutoCAD作為一款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其操作方法是比較簡單的,隻要認真學習,都能夠輕鬆掌握。但是學習軟件操作的最終目的是實際應用,如何快速準確地將設計方案通過圖紙展示齣來,是很多年輕設計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提升個人技能的必經之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試圖編寫一套全方位介紹AutoCAD在各個工程行業應用實際情況的書籍。具體就每本書而言,我們不求事無巨細地將AutoCAD知識點全麵講解清楚,而是針對本專業或本行業需要,將所需知識進行詳細介紹,並以實例作為“抓手”,幫助讀者掌握利用AutoCAD進行本行業工程設計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本書特點
t 專業性強
本書作者具有多年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工作經驗和教學經驗。本書是作者總結多年的設計經驗以及教學的心得體會,曆時多年精心編寫而成,力求全麵、細緻地展現齣AutoCAD在機械設計應用領域的使用方法。
t 實例經典
本書詳細講解瞭機械設計中常見的減速器、齒輪泵和變速器實驗箱體三套機械圖紙從設計到繪製的具體過程,分彆包括平麵圖篇和三維圖篇,經過作者精心提煉和改編,不僅保證讀者能夠學會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讀者掌握實際的操作技能,通過實例演練,找到一條學習AutoCAD機械設計的捷徑。
t 涵蓋麵廣
本書在有限的篇幅內,詳細介紹瞭減速器、齒輪泵和變速器實驗箱體三套機械圖紙的繪製過程,具體包括帶式運輸機展開式二級斜齒輪減速器總體設計,齒輪傳動、軸、鍵、滾動軸承、箱體結構和附件設計,展開式二級斜齒輪減速器裝配圖繪製,由裝配圖拆畫減速器零件圖;減速器零部件設計、減速器附件及箱座設計、減速器立體圖裝配;齒輪泵通用標準件(鍵、銷、墊圈、鎖緊螺母、內六角螺釘)設計、軸係零件(傳動軸、齒輪花鍵軸、圓錐齒輪)設計、端蓋(前蓋和後蓋)和泵體設計、齒輪泵裝配圖設計;變速器試驗箱體繪製中簡單零件繪製、盤蓋類零件(端蓋、密封墊、箱蓋)繪製、軸套類零件(支撐套、花鍵套、連接盤與配油套)繪製、軸係零件繪製、箱體零件繪製、箱體總成等。另外,任何操作都必須以一定的理論做支撐,所以本書在具體的實例繪製前,還詳細介紹瞭機械設計的基本理論、AutoCAD繪圖基礎知識和工程設計等知識。“秀纔不齣屋,能知天下事。”可以說讀者隻要有本書在手,就能夠做到AutoCAD機械設計知識全精通。
t 突齣技能提升
本書從全麵提升機械設計與AutoCAD應用能力的角度齣發,結閤具體的案例講解如何利用AutoCAD進行機械設計,使讀者在學習案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AutoCAD軟件的操作技巧,同時培養讀者的工程設計實踐能力,讓讀者真正掌握計算機輔助機械設計技能,從而獨立地完成各種機械工程設計。
三、本書光盤
1.111集(段)大型高清多媒體教學視頻(動畫演示)
為瞭方便讀者學習,本書對大多數實例,專門製作瞭111集(段)多媒體圖像、語音視頻錄像(動畫演示),讀者可以先看視頻,像看電影一樣輕鬆愉悅地學習本書內容。
2.4套AutoCAD繪圖技巧、快捷命令速查手冊等輔助學習資料
本書贈送瞭AutoCAD繪圖技巧大全、快捷命令速查手冊、常用工具按鈕速查手冊、AutoCAD常用快捷鍵速查手冊等多種電子文檔,方便讀者使用。
3.球閥二維和三維設計方案,包括源文件及長達180分鍾的同步教學視頻
為瞭幫助讀者拓展視野,本書光盤特意贈送瞭球閥二維和三維設計方案,包括圖紙源文件、視頻教學錄像(動畫演示),總長180分鍾。
4.全書實例的源文件和素材
本書中包含瞭很多實例,光盤中包含實例和練習實例的源文件及素材,讀者可以安裝AutoCAD軟件,打開並使用它們。
四、本書服務
1.AutoCAD安裝軟件的獲取
在學習本書前,請先在電腦中安裝AutoCAD軟件(因版權問題,隨書光盤中不附帶軟件安裝程序)(最好安裝AutoCAD 2014及以上等版本較新的軟件),讀者可在Autodesk官網下載其試用版本,也可在當地電腦城、軟件經銷商購買軟件使用。安裝完成後,即可按照本書上的實例進行操作練習。
2.關於本書和配套光盤的技術問題或有關本書信息的發布
讀者朋友遇到有關本書的技術問題,可以加入QQ群進行谘詢,也可以將問題發送到郵箱,我們將及時迴復。另外,也可以登錄清華大學齣版社網站,在右上角的“站內搜索”框中輸入本書書名或關鍵字,找到該書後單擊,進入詳細信息頁麵,我們會將讀者反饋的關於本書和光盤的問題匯總在“資源下載”欄“網絡資源”處,讀者可以下載查看。
3.關於本書光盤的使用
本書光盤可以放在電腦DVD格式光驅中使用,其中的視頻文件可以用播放軟件進行播放,但不能在傢用DVD播放機上播放,也不能在CD格式光驅的電腦上使用(現在CD格式的光驅已經很少)。如果光盤仍然無法讀取,最快的辦法是建議換一颱電腦讀取,然後復製過來,極個彆光驅與光盤不兼容的現象是有的。另外,盤麵有髒物建議要先行擦拭乾淨。
五、作者團隊
本書由CAD/CAM/CAE技術聯盟組織編寫。CAD/CAM/CAE技術聯盟是一個CAD/CAM/CAE技術研討、工程開發、培訓谘詢和圖書創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協作聯盟,包含20多位專職和眾多兼職CAD/CAM/CAE工程技術專傢。CAD/CAM/CAE技術聯盟負責人由Autodesk中國認證考試中心首席專傢擔任,全麵負責Autodesk中國官方認證考試大綱製定、題庫建設、技術谘詢和師資力量培訓工作,成員精通Autodesk係列軟件。其創作的很多教材成為國內具有引導性的旗幟作品,在國內相關專業方嚮圖書創作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六、緻謝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編輯劉利民先生和楊靜華女士給予瞭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提齣瞭很多中肯的建議,在此錶示感謝。同時,還要感謝清華大學齣版社的所有編審人員為本書的齣版所付齣的辛勤勞動。本書的成功齣版是大傢共同努力的結果,謝謝所有給予支持和幫助的人們。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