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7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摺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相信大傢對毛爺爺這首《沁園春?雪》非常熟悉,這裏的“宋祖”指的就是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
但相比其他帝王,似乎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外,在大眾讀者的印象中,趙匡胤的形象很模糊,特點不夠鮮明。那我們拋開趙匡胤個人看來他所創立的宋朝——有人詬病它被動挨打、“積貧積弱”,“誕生之初,即為衰亡之始”;但也有今人稱其為“想生活在其中的王朝”。真實的宋朝又是怎樣的呢?其實,宋朝的農業、手工業、商業、科學技術等各方麵都是秒殺“富足繁盛”的大唐王朝的。而開啓瞭宋朝的趙匡胤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所謂舞颱小世界,世界大舞颱,曆史又何嘗不是一齣大戲!趙匡胤猶如一個會講故事的導演,給後人留下瞭一部精彩的戲劇,吸引著讀者不斷去探尋謎底:黃袍加身是主動謀劃還是無奈為之?作為武夫齣身的帝王,他重用文臣,是低調弄權之術還是真心厭惡戰爭為民求福?作為帝王,優待前朝君臣,他在作秀還是真的仁慈寬厚?“斧影燭聲”的真相又是什麼?大宋立國三百二十年,內憂外患、積貧積弱共始終,是否真的源於“杯酒釋兵權”?……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趙匡胤》的作者受瞭紀錄片的影響,試圖刻畫一個真實的趙匡胤。為瞭寫一部看得見的曆史讀物,講一個完整更接近真實的故事,作者劉路查閱瞭大量的原始史料,他以兩《五代史》《宋史》《東都事略》《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六部史書為根本,參以其他彆史、筆記、政書、文集等史料百餘部,藉鑒瞭鄧廣銘、王曾瑜、張傢駒、漆俠等前輩的學術成果,包括專著近五十種,論文兩百餘篇。書中的古今地名對照錶和曆史地圖都是他熬夜趕製齣來的,為求嚴謹,作者還用引號區分瞭史料和閤理推測的部分,十分難得,希望讀者在拿到《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趙匡胤》這本書時,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
自秦漢以來,曆史的車輪無不是碾軋著血腥前進,每次王朝更替就是又一次的殺戮。但一個行伍齣身的將領卻兵不血刃,創造瞭曆史。
他是開國皇帝,結束瞭割據卻未完成統一大業,竟能與秦皇漢武一較高下;他是一棍平天下的馬上皇帝,卻重用文臣,開創崇文抑武的治世傳統;他是政治賭徒,精心謀劃“被迫”黃袍加身,卻以仁義治國,開創中國曆史上經濟*為發達的時代;他是帝王,也是“大哥”,權力角逐中,良知責任和濟世情懷兩不誤。
他就是結束瞭五代群雄割據,開創瞭兩宋盛世的太平天子——宋太祖趙匡胤。
劉路,筆名江山入硯,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曆史“票友”,在齣版社糊口的小編一枚。做過《大唐雙龍傳之長生訣》的編劇,也在新華社的子報上發錶過專題文章《日本與韓國共同尊崇中國齊文化》。愛曆史,愛唱歌,更愛天下美食。新書《史傢鬍同循跡》正在緊鑼密鼓準備齣版中。
目錄
引子:皇帝難當
第一章 初入仕途,站穩腳跟
一 牡丹花開動京城/2
二 跟郭威,學郭威/12
第二章 搭起班子,堅守忠誠
一 血戰高平,一戰而成名/26
二 編練新軍,編練趙傢軍/36
三 從徵淮南,武略與文韜/43
四 北伐幽薊,最後的忠誠/60
第三章 陳橋驚變,黃袍加身
一 誰來管槍/74
二 箭在弦上/88
三 天命所歸/96
第四章 重建秩序,鞏固政權
一 安官惠民,共享大宋開國/118
二 逼反二李,立威趙氏天下/125
三 杯酒釋兵,重立天下秩序/144
四 齣徵荊湖,初步整肅朝綱/156
第五章 外亂內爭,重整山河
一 幕後的光義/174
二 颱前的趙普/187
三 六十六天平蜀/198
四 竹籃打水一場空/208
第六章 大宋新政,帝國初穩
一 改革需要循序漸進/226
二 皇帝的反擊/231
三 “雙趙新政”進入穩定期/241
四 趙匡胤經濟學/252
第七章 威震寰宇,如日中天
一 北漢還是南漢?/270
二 最後一次親徵/279
三 大宋皇威浩蕩/294
第八章 臥榻之側,燭影斧聲
一 中書外,權相落馬/318
二 臥榻側,豈容他人/337
三 雪夜中,燭影斧聲/361
尾聲/379
後記/383
附錄/387
趙匡胤與中外的帝王/388
古今地名對照錶/392
李重進、張永德交槍
五月的河北,艷陽高照,熱浪滾滾,柳樹無力地耷拉著腦袋。
郭榮已經醒瞭,但覺渾身潮冷,酸軟無力,就像被抽掉瞭筋骨。他終於想起夢中的老神仙為何如此眼熟。多年前,也是在夢中,老神仙親手將金傘和《道經》交給郭榮,後來郭榮便榮登大寶;如今,金傘和《道經》已被收迴,難道是大限將至?想到此,他不禁又劇烈咳嗽起來。
郭榮強支病體,宣入諸將。眼見大周天子麵色枯黃,神情憔悴,趙匡胤等人心中俱是一酸,就連桀驁不馴的李重進也麵生戚容。諸將當即懇請郭榮迴鑾,郭榮卻不置可否,隻管詢問戰報。諸將迴報,偏師又取易州,先鋒也攻下固安。耶律璟已飛書北漢,命其齣兵襲擾大周側翼。郭榮點點頭,看瞭看站在最前麵的李重進,仿佛想起瞭什麼,隨即命李重進、張永德、趙匡胤各迴營寨,於瓦橋關中待命,隻令韓通趕往益津關,加強城防,以備遼人來戰。
四將領命而退,郭榮閉上眼睛,又躺瞭下來。這些曾和自己徵伐天下的大將們,現在反而成瞭最重的負擔。朕龍體欠安,還能駕馭得住他們嗎?萬一朕不行瞭,七歲的兒子拿他們怎麼辦?郭榮猛然睜開眼,一道寒光從他眼中閃過。
五月六日,李重進奉命齣兵北漢,率部離開瞭瓦橋關。望著默默離去的李重進,城關上的張永德趾高氣揚:李重進,這個時候你既然齣去瞭,恐怕就再也迴不來瞭。張永德不會想到,自己也快滾齣朝廷瞭,而且比李重進滾得更遠。
郭榮下詔,以瓦橋關為雄州,以益津關為霸州,命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義成軍節度留後陳思讓分彆領兵戍守。他終於決定迴京,王峻、劉旻、孟昶、李景、耶律璟,他戰勝過那麼多勁敵,卻戰勝不瞭自己的身體。
臨行前,郭榮在侍從的攙扶下最後一次登上城關。看著身旁舞動的大周旗幟,遙望廣袤的平原,郭榮不禁潸然淚下:此去,恐再不能臨陣討虜矣!
五月七日,大周雄師,黯然離開雄州瓦橋關。
大軍行至澶州,突然不走瞭。
這是大周發跡的地方,也是郭榮發跡的地方。
六年前,郭榮意氣風發,從這裏進京,接過養父的玉璽,拉開顯德新政的序幕;現在,郭榮病魔纏身,從這裏進京,仿佛看到政治生涯的落幕。
抑鬱的皇帝把自己關在內堂,誰也不見。也許,他還在惦念北伐幽薊;也許,他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安排身後事瞭。
宰相範質急得團團轉,他和幾位大臣早就到瞭軍營。天子不豫,久未還都,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主上是否安好,後繼者如何安排?這絕不是範質一個人的疑問,而是天下人的擔憂。
行宮的大門依舊緊閉。如今能進去問安的,就隻有郭榮的郎舅張永德。大臣們找到張永德,讓他見瞭郭榮,如此這般地說一番。張永德亦覺得言之有理,拍著胸脯就進瞭行宮。張永德也想知道,郭榮到底是怎麼想的。他更想錶現,這是關鍵時刻,尤其是令人討厭的李重進已經被支走瞭。
張永德見瞭郭榮,按照大臣們囑咐的,說道:“天下尚未平定,朝廷根本空虛,四方諸侯都在觀望。澶州距離東京不遠,陛下不趕緊迴京以安定人心,卻在此殫精竭慮,萬一不可諱,國傢該怎麼辦?”
好一個不可諱!不可諱,那是死的婉辭說法。這是拐彎抹角地問朕:主上您要是死瞭,朝廷人事怎麼安排?朕還沒斷氣呢!等等,這不像是張永德的風格啊……郭榮強壓怒火,淡淡地問道:“誰讓你這麼說的?”
張永德倒也老實,不敢掠“美”,老實答道:“這是眾人的意思。”
“我就知道,是有人教你這樣說的。”郭榮沉默瞭許久,纔有氣無力地說瞭這麼一句話。張永德愣瞭,他以為這番美意主上會接納,不想主上卻說瞭這麼句不疼不癢的話。
看著愣在一旁的張永德,郭榮恨鐵不成鋼地數落道:“駙馬,我的意思你難道還不知道嗎!可我看你資質太差,根本擔不起這份責任!”堂堂殿前司的統帥,如此頭腦簡單。群臣教你問你就問,你就那麼願意給人當槍使?張永德啊張永德,你如此沒有城府,讓朕怎麼放心托孤於你!
張永德神情木訥地離開行宮,任大臣們圍上來詢問,也隻管搖頭,不答一語。趙匡胤也迎瞭上去,張永德拍瞭拍他的肩,長嘆一聲,默默離開瞭。張永德已經明白,自己也要步李重進的後塵,離開瞭。
好在張永德的勸告還是起瞭作用,郭榮當天就宣布迴京。萬歲殿裏,擊退漢軍的捷報接踵而至,郭榮卻無心理會,因為他的女兒在幾天前去世瞭。
最後一根稻草終於壓垮瞭郭榮,他纍瞭,身心俱疲……
河東山榖間,信使終於從開封迴到行營。北漢已經撤軍,戰事可以結束瞭。李重進送上捷報,等待郭榮召迴的命令;沒想到,等來的隻是宣徽北院使昝居潤判開封府事(以宣徽北院使,管理開封府的行政事務)的消息!
以重臣昝居潤兼判國都,這意味著,郭榮的身體即將枯竭,朝廷的形勢極為嚴峻,而軍界第一人、戰功卓越的李重進卻被公然排擠在外!李重進覺得憋屈,從郭威到郭榮,父子倆利用自己統兵作戰,卻從不給予自己應有的信任。他確實飛揚,但並不跋扈,更沒有不臣之心。為什麼?為什麼自己委麯求全,一心徵戰,卻仍然被猜忌、被懷疑?“啊!——”李重進拔劍砍石,碎岩飛濺。
對於武人,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一盤很大的棋
大名府。魏王符彥卿正撚著白髯,麵如南山。派駐在開封的小使已經傳迴消息,主上要立小符氏為皇後。對此,符彥卿並不意外。廣順三年(953),先帝殺死王殷,任命自己為大名尹。從那一刻起,符傢就與大周皇室的命運綁在瞭一起。
郭傢皇帝相繼立符傢兩女為後,無非希望符彥卿兢業忠摯,外禦遼漢,內監國賊。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郭榮最相信的,仍然是親人。
顯德六年(959)六月九日,朝廷有詔曰:立符氏為皇後,立四皇子郭宗訓為梁王。(郭榮之前的三個兒子,在後漢夷滅郭威傢族時。七歲的郭宗訓是當時他最年長的兒子。)這等於是冊立郭宗訓為皇位承人。
再一次坐穩國丈之位的符彥卿眼前一亮,問小使道:我的另一位女婿,可還安好?符彥卿關心的當然不是他的女婿趙匡義,而是趙匡義的二哥趙匡胤。
趙匡胤可能不大好,他正與朝廷一班重臣跪在端明殿外,等候皇帝郭榮的詔命。皇位繼承人已經確定,朝廷班子必然也有變化。有人上位,就有人齣局。未來總是未知的,所以人對未來本能地充滿恐懼。郭榮如是,趙匡胤亦如是。
萬歲殿裏,病榻上的天子已經無力到端明殿去宣製,甚至無力親自接見重臣,他隻派一名文臣到殿外宣讀旨意,命首相範質與亞相王溥參知樞密院事,以宰相身份兼管樞密院工作,樞密使魏仁浦則兼任宰相;另以吳廷祚為專職樞密使。
建立起以範質、王溥、魏仁浦為核心的決策集體,郭榮用心良苦。
樞密使,既“樞”且“密”,僅僅望文生義就足以令人不敢輕視。這一職位,曾有著其他官職無可匹敵的輝煌。
樞密使最早齣現於唐朝後期,當時尚由宦官充任,負責齣納皇帝之命,其所執掌的樞密院逐漸成為新的決策機構。到瞭五代,絕大多數樞密使(後梁稱崇政使)均由皇帝親信的士人擔任,樞密院(後梁稱崇政院)則從內廷逐漸走嚮外朝,成為最高決策機關。齣於加強集權、維護皇權的需要,樞密使被授予巨大的權力,居宮則傳達詔對,臨朝則治政選吏;監官則諫勸參劾,察民則刑詢讞獄;入朝則計賦算緡,齣徵則殺伐決斷。凡有權力存在的地方,樞密使幾乎無孔不入,甚至連皇帝也不敢望其項背。後漢時讓皇帝閉嘴的楊邠、發動兵變的郭威,後周時阻止準皇儲郭榮進京的王峻,全部為樞密使。而名義上的政府首腦宰相,權力不斷被樞密使侵奪。
鑒於樞密使權力太重,自郭威開始,起用文人與武人共任此職,以削弱其力量。郭榮即位後,更是特意以文人王樸、魏仁浦充任其職,負責國傢的行政與軍事事務。僅從軍事體製的角度看,以文人來掌管調兵權,製約武將統領下的軍隊,郭榮堪稱是後世軍事體製的先導之一。
理解瞭這一點,郭榮的意圖也就水落石齣瞭。
將處理朝政與調兵遣將之權,統一收歸朝廷,由三個宰相會同未來的小皇帝做決策。不過宰相都是文人,不與軍隊直接聯係,既能夠製約武人領導下的軍隊,防止其叛變;又能夠保證宰相無法依靠軍隊篡奪周室江山。
但是,缺乏軍隊支撐的宰、樞勢單力薄,有權無軍是其最大的破綻。為此,郭榮讓範質、王溥、魏仁浦三人互相兼掌宰相、樞密的職權,組成領導核心,防止不必要的內訌,加強朝廷嚮心力;同時,由於是三人領導,又可防止一人專權。
範質,字文素,今年四十九歲,貨真價實的纔子,這在亂哄哄的五代政壇上絕對是鳳毛麟角。範質貢舉時,考官翰林學士、典貢部和凝特彆欣賞他的文章,本來應該給他個狀元,可是和凝卻因自己當年以第十三名登第,也給瞭範質一個十三名。從此,世人皆稱範質這是得和凝“傳衣鉢”,他也因此名聲大噪。
範質從後唐開始入仕,曆經唐、晉、漢、周四朝,生逢亂世,趕上瞭好幾次大屠殺,每次都狼狽躲過。最讓他刻骨銘心的一次莫過於十年前的郭威兵變。
當時郭威攻入東京城,燒殺劫掠,後漢皇帝劉承祐身死,朝臣一哄而散,範質隻好東躲西藏。因範質詔書擬寫得當、辦事能掌分寸,郭威非常欣賞範質的纔華,早就有心讓他做自己未來的宰相,於是派人東尋西覓,最後竟然在一個犄角旮旯裏,找到瞭凍得瑟瑟發抖的範質。郭威急忙把自己的大衣脫下來給範質披上。“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就這樣,範質被包進瞭大周的袍子裏,並且成瞭宰相,受到兩代皇帝的尊崇。
範質最善道德文章,慎名重節,廉正奉公,在亂世裏,擁有難能可貴的傳統讀書人品格。當然,範質也有讀書人的通病,性格急躁,喜歡當麵批評人。他曾說:“鼻子裏能吸三鬥醋,纔能當得瞭宰相。”可見,容人之過、經得住嗆對範質而言是多麼痛苦的事。這樣一個人,既難生異心,又不會結黨營私,而且資曆又老,以他為核心來組織朝廷,郭榮甚為放心。
但是,隻有道德不足以解決問題,尤其是在改朝換代如同傢常便飯的五代時期。朝廷的領導班子裏,必須有幾個智謀之士,以隨時應對棘手問題。
王溥與魏仁浦,正當其任。
王溥,字齊物,三十八歲,進士甲科齣身。早年追隨郭威西徵,成為主要謀士。王溥有毒眼,往往在韆鈞一發之際,能夠一針見血。三十餘歲即拜亞相,可見朝廷對其之倚重。
當年郭威西徵,得到朝臣私通叛黨的書信,王溥勸郭威將書信燒掉,以收人心。
劉旻寇邊,滿朝文武也隻有王溥一個人,公開支持郭榮親徵。
有傳言後漢宰相李崧用蠟丸封好密信,私通契丹,圖謀不軌。郭榮曾問王溥,此事真假。王溥從容應對道:“李崧乃朝廷重臣,要真有吃裏爬外的心思,怎麼能讓外人知道?這事不足為信,多半是蘇逢吉誣陷他。”郭榮這纔恍然大悟。
顯德二年,郭榮準備西取後蜀四州,王溥推薦嚮訓為帥,戰事終獲成功。大軍凱鏇後,郭榮設宴賜酒,並對王溥說:“為我選擇將帥,揚威邊境,全是卿的功勞!”
與範質的急躁比起來,王溥沉著冷靜,善於分析形勢。顯然,在日後主少國疑的朝廷裏,最需要的就是王溥這樣的善斷宰相。
不過王溥也有個緻命弱點——好財吝嗇。王溥的父親是個土財主,做買賣連搶帶騙,攢下萬貫傢財。這樣財迷的人,似乎也不可能到處花錢結交朝臣,郭榮又可以放心瞭。
再說魏仁浦,字道濟,與範質同歲。魏仁浦不是科舉及第,他小時候傢裏很窮,甚至連穿的衣服都要母親藉錢買。十三歲時,魏仁浦泣彆母親,到洛陽謀生,過黃河時曾將衣服沉入河中,發誓“不顯達,不再渡黃河”!
魏仁浦有急智。劉承祐大誅輔臣時,魏仁浦為郭威齣計,將殺他的密詔改為殺全體將士,然後倒蓋留守印,從而成就瞭一代帝業;高平之戰,樊愛能、何徽潰逃,也是魏仁浦獻策讓郭榮親自齣陣死戰,纔使周軍反敗為勝。
魏仁浦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郭威曾讓魏仁浦查查各州的屯兵數目和將校姓名,結果魏仁浦當場手書於紙,一字不差。
相比於範質的急躁,王溥的吝嗇,魏仁浦就寬心大度多瞭,而且善於和稀泥——這又是一種讓郭榮放心的性格。所以,當有人說魏仁浦不是科第齣身,不能拜相時,郭榮根本不予采納。
以一德,攜兩智,不黨不爭,內製兩司,外壓藩鎮,這樣的安排近乎圓滿。美中不足,這支隊伍裏,沒有高瞻遠矚的戰略人物,要是王樸還活著……但郭榮不會想到,後來,急躁蛻變成武斷,吝嗇蛻變成精明,寬心蛻變成沉默……
後來,大周,蛻變成大宋。
這一切蛻變,僅僅因為一個人。
……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趙匡胤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趙匡胤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他是開國皇帝,結束瞭割據卻未完成統一大業,竟能與秦皇漢武一較高下;他是一棍平天下的馬上皇帝,卻重用文臣,開創崇文抑武的治世傳統;他是政治賭徒,精心謀劃“被迫”黃袍加身,卻以仁義治國,開創中國曆史上經濟*為發達的時代;他是帝王,也是“大哥”,權力角逐中,良知責任和濟世情懷兩不誤。
評分還沒有來得及看。書不錯,很經典,值得收藏。以後還買。
評分他是開國皇帝,結束瞭割據卻未完成統一大業,竟能與秦皇漢武一較高下;他是一棍平天下的馬上皇帝,卻重用文臣,開創崇文抑武的治世傳統;他是政治賭徒,精心謀劃“被迫”黃袍加身,卻以仁義治國,開創中國曆史上經濟*為發達的時代;他是帝王,也是“大哥”,權力角逐中,良知責任和濟世情懷兩不誤。
評分網上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高,翻瞭翻電子版,確實不錯。趁做活動拿下。
評分秦漢以來,曆史的車輪無不是碾軋著血腥前進,每次王朝更替就是又一次的殺戮。但一個行伍齣身的將領卻兵不血刃,創造瞭曆史。
評分還沒有來得及看。書不錯,很經典,值得收藏。以後還買。
評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通過微信公眾號瞭解到這部書,感覺非常有意思,當即下單,第二天就送到瞭,送貨速度很快。
評分被朋友安利瞭這本書,想著那個傢夥很少安利就買瞭捧捧場……然後_(:з」∠)_我就掉到書裏不能自拔瞭嚶嚶嚶……真的很好看啊!!!!史實考究和故事性戲劇性並存,人物一點都不臉譜化啊啊啊啊啊!!!每個人都有血有肉嗷嗷嗷!!!牆裂安利給各位小夥伴(*╯3╰)
武夫仁心:太平天子趙匡胤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